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语文人教部编版中考复习资料——28.口语交际【基础知识复习】知识点一:拟写对联、标语、广告1.拟写对联技巧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是哪类对联,不管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所谓平仄,指作者依照汉语声调特点,安排一种高低长短互相交替的节奏,即“声律”。就普通话而言,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古时人声字也归到仄声中)。一副对联要求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字平仄恰好相对,即平对仄或仄对平。基本要求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每句第一、三、五个字平仄可不论,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上下联同一位置一定要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一般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一般用平声。例如五言联“草色和云暖,梅花带月寒。”(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原则上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具体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例如“满园春色好,神州面貌新”“满园”对“神州”,“春色”对“面貌”“好”对“新”。(4)句法整齐,结构相称。即上下联句法、结构互相对称。同一位置,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复句对复句。例如“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神舟载人举国上下喜事多”这副对联,“东风送暖”对“神舟载人”,“大江南北”对“举国上下”“春光好”对“喜事多”(5)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意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2.拟写标语技巧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这就告诉我们,标语最基本的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要做到语言简洁,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方法的运用以及逻辑事理的表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字数要求。由于受特定场合、表达手段以及信息接受者层次的限制,标语不能使用较长的句子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简洁的基本要求。标语一般是写在纸上、墙上或布上的,为了醒目,字一般较大,考虑到人们的视线所及,字数般不宜过多。(2)词语要求。既然标语非常讲究实用性,就要考虑到不同读者群的文化水准思想状况、生活经历甚至身份、地位等,所拟标语就应该尽可能地照顾一般水准的读者群,而不过多地考虑更高一层的读者群。这样,在词语的选用上,就要做到通俗易懂、鲜明准确、亲切感人、生动活泼,同时力避华丽的辞藻,尤其是多义词,因多义词(包括短语)的不同理解能够导致语言歧义。值得注意的是,标语毕竟是为了营造气氛、调动参与者积极性的。因此,在语言上还要尽量做到生动形象,有文采,确实给人赏心悦目之感。(3)句式要求。标语的接受对象一般是明确的所以,在句式上,一般使用简单单句的,多为动宾结构,而少用复杂的主谓宾结构。标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比较整齐,即使是较长的句子,也多为字数较少、结构较简单的整句,像对比、对偶的句子和简单的排比句。(4)标点符号上的要求。由于受特殊表达手段的限制,标语一般不能使用标点符号(宣传某种著作、讲话使用书名号,特定称谓使用引号除外)。因此,拟写标语时,要避免因停顿或轻重音而产生的歧义。确实需要停顿时,可以使用空格(竖向排版的)或者转行(横向排版的)来代替标点符号。(5)修辞上的要求。标语的受众,一般来讲是事先就十分明确的,所以标语应该考虑受众的大众性即尽可能地考虑为大多数受众所接受。那么,比较冷僻的修辞方法就不宜使用,像通感、借喻等。标语中一般不可以使用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但是,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明喻、暗喻、比拟、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是可以使用的,运用得好还能收到比较好的表达效果。以上是就使用修辞方法来说的。与此同时,还应该认真推敲词语,润色字句,力争做到准确地表情达意,做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6)内容上的要求。张贴标语的终极目的是营造气氛,制造声势,宣传并鼓舞群众,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凡是与此相悖的任何做法都是徒劳的。在拟写标语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心系标语的受众,根据表达的目的来使用语言。值得强调的是,标语的内容一定要积极健康,既要亲切、友善、为大多数受众所接受,又要清新明快、生动活泼、有文采,确实能起到营造气氛鼓舞士气的作用。3.拟写广告技巧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并消耗一定的费用,公平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拟写广告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质朴。就是用日常通俗朴实的口语拟制公益广告词。如以“推广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等。再看以“号召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一份血,万份情,无偿献血最光荣”“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等。语言质朴无华,给人温和亲切之感,看似没有修饰,实则独具匠心,体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创作意境。(2)多用修辞。运用修辞,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地表达意思,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比如可以运用对偶修辞,把广告词拟制成短小精悍的“对子”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关爱他人),“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环保),“消费促进生产,维权促进消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等。还可以运用双关修辞,如以“推广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知音’才更知心-请讲普通话”这里的“知音”谐音双关,用得非常恰切。另外,还可以运用拟人、对比、比喻等修辞,使广告词亲切形象富有感染力。(3)注意押韵。如果在拟制时注意到押韵,可便于读者(观众或听众)记忆。如以““生态安徽’建设”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生态安徽大家创,持续发展奔小康”“打造生态安徽,建设小康社会”“山川秀美,生态安徽;美好家园,小康社会”等。还有上文列举的“会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知音’才更知心——请讲普通话”都朗朗上口,一看(听)就能记住。知识点二:图文转化1.把图画转换成文字图画题就是以图画为材料,图画比较单一,需用文字将其内容表述出来,将其深刻的寓意揭示出来。这种题型往往创设了问题情境,要求审读图画的寓意,并以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图画所反映的问题,以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2.把微章标识转换成文字微章标识一般以简洁抽象的图案来蕴含丰富的内容。首先,解题时要看是什么徽章标识,徽章标识的内容必定与其职能有关,要将抽象的图案与其对象结合起来进行解说。其次,徽章标识往往以图案来象征其意义,所以解说一定要揭示其意义。图标具有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等特点,能很好地考查我们读图、析图、创新表达等能力。从过去的考查看,对徽标题的一般要求是:①能借助不同的视角审视徽标的构思及寓意:②能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加以说明、介绍力求条理清楚、语言简明;③能准确评价徽标的寓意力求言简意明。知识点三: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常见的考查内容:交往间的口语交际(道、采访、问路、打电话等),讨论中的口语交际(提建议、谈看法等),表演式的口语交际(当众演说、主持节目等),独白式的口头表述(说妙想、愿望、教训或发布新闻等),介绍式的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介绍来宾介绍家和家乡,介绍照片、书籍,介绍风景名胜等)。口语交际的着眼点是“交际”,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综合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尽管试题具有不定性、灵活性、多元性的特点,但所有的口语交际题,均与学生的生活、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密切相关,无论是什么样的口语交际题,均要依据对象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针对不同题型,按照试题要求,灵活地、有创意地进行解答,即使与“标准答案'(不少题无标准答案)有一定的出人,也是允许的。关键是看答案是否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知识点四: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是在语言规范,即完整通顺、表意明确无歧义、不晦涩的基础上高一层次的要求。1.语言简明(1)简明扼要言之有“节”不完全是语言修养问题,还包括对事物的认识、了解等问题,对复杂事物如果了解得不太清楚,就很难掌握其要点,很难说得清楚。(2)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特点,使用相对简练的词句,尽量去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3)语言清晰、明白,无歧义。2.语言连贯语言连贯就是在具体交流过程中,把意思表达完整、清晰,合乎逻辑,词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连接准确,环环相扣。(1)内容要一致。围绕一个中心,保持统一的话题。(2)句序要合理。做到“言之有序”,即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语言。(3)注意语句、段落之间过渡自然,衔接合理。(4)注意思想感情、语气语意要保持一致。3.语言得体(1)用语要符合语言环境,注意场合。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①庄重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一般用规范的书面语;②工作场合,要求用语准确、严谨,经常使用某些专门的术语;③日常场合,要求用语自然、亲切、灵活,一般多用口语;④娱乐场合,要求用语有趣、生动,有时还要求有点幽默色彩。知识点五:综合性学习相关知识1.综合性学习的概念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2.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任何主题的综合性学习都应该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出整体性。3.综合性学习常考知识点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的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会贯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重点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与运用能力。综合性学习有许多是结合社会热点事件而设题的,命题者往往喜欢选择一些富有文化气息的社会热点事件构成综合探究题的背景材料。通过对一段或几段文字、图片、表格漫画等材料的阅读和探究,从中发现并提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有效信息,然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述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