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人教七下地理期中测试卷01测试范围:第七、八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河流的流域就如同生命的舞台,无数生灵在它的润泽下竞相绽放。如图为亚洲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图QZ-11.亚洲的地势特征为 ( D )A.东西高、 中部低B.东南高、西北低C.南北高、 中部低D.中部高、 四周低2.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亚洲四面环海,深受海洋的影响B.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结冰期短C.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D.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以热带为主2.C [解析] 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没有濒临海洋;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结冰期 长;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亚洲以北温带为主。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 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 图甲为中 亚五国地形图,图乙为中亚五国人口、领土面积柱状图。据此完成3~5题。图QZ-23.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其主要成因是 ( C )A.地处中纬,多地形雨 B.河流稀少,空气干燥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植被稀疏,风沙盛行3.C [解析] 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湿润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稀 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十分匮乏。与地形、河流及植被关系不大。4.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B )A.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5.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C )A.热量 B.矿产C.水源 D.土壤5.C [解析] 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而矿产、热量、 土壤不是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印度和日本均为亚洲的重要国家。下图为印度和日本简 图、孟买与东京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6~7题。图QZ-36.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自然条件是 ( A )A.水热条件好 B. 自然灾害少C.平原广布 D.劳动力丰富6.A [解析] 印度和日本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自然条件是都属于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两国自然灾害 较多,印度主要是水旱灾害, 日本主要是地震;日本平原面积狭小;劳动力不属于自然条件。7.近年来, 日本企业加速在印度投资建厂,印度吸引日本企业投资 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C )①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②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C [解析] 印度吸引日本企业投资的主要优势条件有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气候 条件对某些特定行业可能有影响,但对大多数制造业来说,气候不是决定性因素;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印度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寒假期间,家住北京(40°N, 116°E)的小梅前往菲律宾马尼拉旅游。读图,完成8~ 10题。图QZ-48.马尼拉 ( B )A.位于菲律宾南部B.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是一个温带度假海岛D.海拔高,交通不便[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马尼拉 位于菲律宾北部;马尼拉位于15°N附近,位于热带地区(23.5 °N—23.5 °S之间为 热带),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马尼拉全年高温,是一个热带度假海岛;马尼 拉地形以平原为主,附近有机场、公路和港口,交通便利。9.旅游期间,小梅能感受到当地 ( C )A.四季分明,冬暖夏凉B.正值雨季,阴雨连绵C.阳光沙滩,晴空万里D.寒冷干燥,北风呼啸[解析]第9题,菲律宾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寒假 期间,菲律宾处于旱季,因此小梅能感受到当地阳光沙滩,晴空万里。10.小梅带回北京的当地特产最可能是 ( A )A.椰子油、芒果干B.牛肉干、贝壳工艺品C.苹果、葡萄干D.木雕、奶粉[解析] 第10题,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之一,菲律宾出口椰 子较多,芒果属于热带水果,适合在菲律宾种植。读印度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图QZ-5),完成11~ 12题。图QZ-511.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 ( D )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C.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D.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解析] 本题组考查印度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以及印度农业生产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等知识。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半 岛沿海地区,原因是上述地区主要地形为平原,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小麦 、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本地区由于地势高,降水量 有所减少。茶树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山坡上,原因是迎风坡降水丰沛,排水性好 。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地形平坦,降水丰沛。体现了印度农作物的分布 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12.印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A )A.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B.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 自给C.高原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可耕种土地 比重小D.软件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造成 劳动力不足第12题,印度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印度通 过大力发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种等,粮食生产自给有余,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印度的 德干高原比较低矮,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利于耕作,因此可耕种土地比重较大;印 度的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计划在北 冰洋周边建造一条“世界最北铁路线”。下图为俄罗斯现有铁路 线分布和计划建设的“世界最北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 15题。图QZ-613.修建“世界最北铁路线”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B )A.气候湿热 B.冻土深厚C.风沙侵袭 D.干旱缺水13.B [解析] 俄罗斯最北端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寒冷,地表积雪、冻土深厚,不利 于施工;经过沼泽、河流,施工难度大;并不缺水,风沙较少。14.俄罗斯修建“世界最北铁路线”有利于 ( A )A.开发北极地区油气资源 B.缓解客运压力C.促进与相邻国家的贸易 D.向北部运送木材14.A [解析] 由题意可知,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计划 在北极建造一条世界最北端的铁路线,其目的是开发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这里 人口稀少,不是为了缓解客运压力;这里没有邻国分布,不会促进与相邻国家的贸 易;北部人口稀少,对木材需求小,不会向北部运送木材。15.西伯利亚大铁路 (D )A.沿线纬度较高,气候温暖B.沿线都是地势平坦的平原C.欧洲部分人口和城市 稀疏D.沿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二、综合题(共55分)16.(2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小麦原产于两河流域,水稻最早在中国的长江流域种植, 棉花则出自印度河、恒河流域。如今,这些发源于亚洲各地的文 明成果,经过交流共享,成为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二 “河·和·合”诠释了亚洲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 “河”——壮丽大河,孕育文明;“和”——气候多样,和而不同;“合” ——合作共赢,共创未来。(1)据图一可知,亚洲长河众多,它们大多发源于中部的 高原、 山地 ,呈 放射 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这是因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中部高、 四周低 。 (6分)(2)据图二判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 水稻最早的种植地位于亚洲 东 部,属于 季风 (填“季风” 或“非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6分)(3)在图二中找出以下三幅景观图对应的所在地,依次为 C、B、A(填字母)。 (3分)图QZ-8(4)据图三简要分析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沿河流分布 。 (2分)图QZ-7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沙特阿拉伯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共建的国家之一,作为沙特阿拉伯 “2030愿景”重点工程,红海新城旅游开发项目全面完工后,每年 可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 中国企业参与红海新城项目以 来,在当地建设了海水淡化厂、 电站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为当地 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并注重向当地员工传授知识和技能,真 正实现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5)结合材料三,分析共建“一带一路”为沙特阿拉伯带来的积极 影响。 (至少2点,4分)[答案]加强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提高了 国内经济发展水平。1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一位游客在游记中写 道:在巴厘岛行走,随处可见高大的椰子树,美丽的海滨风光和迷 人的热带景观。材料二 椰子树为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 阳光充足和海 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材料三 图甲为巴厘岛在东南亚的位置,图乙为巴厘岛河流、城市分布图。图QZ-9(1)读图,根据巴厘岛的河流分布,判断巴厘岛的地势特点为 中部高、南北低 。 (2分)(2)巴厘岛附近存在着许多活火山,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分析 产生该自然现象的原因。 (3分)[答案]巴厘岛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3)请根据图片分析巴厘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该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6分)[答案]特点:沿河流分布。 原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水运便利。(4)巴厘岛属于 印度尼西亚 (国家),请结合该地气候分析巴 厘岛适合椰子树生长的原因。 (6分)[答案]巴厘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光照条件好,适 合椰子树生长。(5)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常年炎热,若选择到当地 游玩,可携带哪些物品前往 (3分)[答案]遮阳伞、 防晒霜、 帽子等。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波罗的海、黑海、北冰 洋、太平洋沿岸均有重要港口。俄罗斯还是世界第三大小麦生 产国和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主要通过海运出口到土耳其、埃及、 沙特阿拉伯、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摩洛哥等国。俄罗斯远东地 区地广人稀,其农业发展水平低于中国。下图示意俄罗斯小麦主要产区。图QZ-10(1)分析东欧平原南部地区成为俄罗斯小麦主要产区的自然原 因。 (4分)[答案]地形平坦、热量较充足、土壤肥沃等。(2)简述俄罗斯小麦出口以海运为主的原因。 (4分)[答案]俄罗斯小麦出口量大,海运价格低;俄罗斯海运便利,且装 卸设施完善等。(3)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逐步加强粮食种植合作,请分析此合作 对俄罗斯的有利影响。 (6分)[答案]利于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俄 罗斯粮食出口竞争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1张PPT)人教2024七下地理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下地理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人教七下地理期中测试卷01期中自我综合评价[测试范围:第七、八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河流的流域就如同生命的舞台,无数生灵在它的润泽下竞相绽放。如图为亚洲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图QZ-11.亚洲的地势特征为 ( )A.东西高、中部低B.东南高、西北低C.南北高、中部低D.中部高、四周低图QZ-1D2.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四面环海,深受海洋的影响B.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结冰期短C.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D.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以热带为主图QZ-1C2.C [解析] 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没有濒临海洋;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结冰期长;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亚洲以北温带为主。 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图甲为中亚五国地形图,图乙为中亚五国人口、领土面积柱状图。据此完成3~5题。图QZ-23.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其主要成因是 ( )图QZ-2A.地处中纬,多地形雨 B.河流稀少,空气干燥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植被稀疏,风沙盛行C3.C [解析] 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湿润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十分匮乏。与地形、河流及植被关系不大。4.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图QZ-2A.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B5.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图QZ-2A.热量 B.矿产C.水源 D.土壤C5.C [解析] 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而矿产、热量、土壤不是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 印度和日本均为亚洲的重要国家。下图为印度和日本简图、孟买与东京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6~7题。图QZ-36.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自然条件是 ( )图QZ-3A.水热条件好 B.自然灾害少C.平原广布 D.劳动力丰富A6.A [解析] 印度和日本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自然条件是都属于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两国自然灾害较多,印度主要是水旱灾害,日本主要是地震;日本平原面积狭小;劳动力不属于自然条件。7.近年来,日本企业加速在印度投资建厂,印度吸引日本企业投资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①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②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7.C [解析] 印度吸引日本企业投资的主要优势条件有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气候条件对某些特定行业可能有影响,但对大多数制造业来说,气候不是决定性因素;印度矿产资源丰富;印度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寒假期间,家住北京(40°N,116°E)的小梅前往菲律宾马尼拉旅游。读图,完成8~10题。图QZ-48.马尼拉 ( )A.位于菲律宾南部B.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是一个温带度假海岛D.海拔高,交通不便图QZ-4B[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马尼拉位于菲律宾北部;马尼拉位于15°N附近,位于热带地区(23.5°N—23.5°S之间为热带),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马尼拉全年高温,是一个热带度假海岛;马尼拉地形以平原为主,附近有机场、公路和港口,交通便利。9.旅游期间,小梅能感受到当地 ( )A.四季分明,冬暖夏凉B.正值雨季,阴雨连绵C.阳光沙滩,晴空万里D.寒冷干燥,北风呼啸图QZ-4C[解析]第9题,菲律宾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寒假期间,菲律宾处于旱季,因此小梅能感受到当地阳光沙滩,晴空万里。10.小梅带回北京的当地特产最可能是 ( )A.椰子油、芒果干B.牛肉干、贝壳工艺品C.苹果、葡萄干D.木雕、奶粉图QZ-4A[解析] 第10题,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之一,菲律宾出口椰子较多,芒果属于热带水果,适合在菲律宾种植。 读印度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图QZ-5),完成11~12题。11.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 ( )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C.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D.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图QZ-5D[解析] 本题组考查印度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以及印度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知识。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和半岛沿海地区,原因是上述地区主要地形为平原,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小麦、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本地区由于地势高,降水量有所减少。茶树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山坡上,原因是迎风坡降水丰沛,排水性好。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地形平坦,降水丰沛。体现了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12.印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 )A.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B.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自给C.高原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可耕种土地比重小D.软件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造成劳动力不足图QZ-5A第12题,印度的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印度通过大力发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种等,粮食生产自给有余,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印度的德干高原比较低矮,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利于耕作,因此可耕种土地比重较大;印度的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计划在北冰洋周边建造一条“世界最北铁路线”。下图为俄罗斯现有铁路线分布和计划建设的“世界最北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图QZ-613.修建“世界最北铁路线”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气候湿热 B.冻土深厚C.风沙侵袭 D.干旱缺水图QZ-6B13.B [解析] 俄罗斯最北端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寒冷,地表积雪、冻土深厚,不利于施工;经过沼泽、河流,施工难度大;并不缺水,风沙较少。14.俄罗斯修建“世界最北铁路线”有利于 ( )图QZ-6A.开发北极地区油气资源 B.缓解客运压力C.促进与相邻国家的贸易 D.向北部运送木材A14.A [解析] 由题意可知,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计划在北极建造一条世界最北端的铁路线,其目的是开发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这里人口稀少,不是为了缓解客运压力;这里没有邻国分布,不会促进与相邻国家的贸易;北部人口稀少,对木材需求小,不会向北部运送木材。15.西伯利亚大铁路 ( )A.沿线纬度较高,气候温暖B.沿线都是地势平坦的平原C.欧洲部分人口和城市稀疏D.沿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图QZ-6D二、综合题(共55分)16.(2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小麦原产于两河流域,水稻最早在中国的长江流域种植,棉花则出自印度河、恒河流域。如今,这些发源于亚洲各地的文明成果,经过交流共享,成为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二 “河·和·合”诠释了亚洲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河”——壮丽大河,孕育文明;“和”——气候多样,和而不同;“合”——合作共赢,共创未来。(1)据图一可知,亚洲长河众多,它们大多发源于中部的 ,呈 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这是因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6分) 图QZ-7高原、山地放射中部高、四周低(2)据图二判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水稻最早的种植地位于亚洲 部,属于 (填“季风”或“非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6分) 图QZ-7温带大陆性气候东季风(3)在图二中找出以下三幅景观图对应的所在地,依次为 (填字母)。(3分) 图QZ-7图QZ-8C、B、A(4)据图三简要分析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 。(2分) 图QZ-7沿河流分布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沙特阿拉伯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共建的国家之一,作为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重点工程,红海新城旅游开发项目全面完工后,每年可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中国企业参与红海新城项目以来,在当地建设了海水淡化厂、电站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为当地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并注重向当地员工传授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5)结合材料三,分析共建“一带一路”为沙特阿拉伯带来的积极影响。(至少2点,4分)[答案]加强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提高了国内经济发展水平。1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一位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巴厘岛行走,随处可见高大的椰子树,美丽的海滨风光和迷人的热带景观。材料二 椰子树为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材料三 图甲为巴厘岛在东南亚的位置,图乙为巴厘岛河流、城市分布图。图QZ-9(1)读图,根据巴厘岛的河流分布,判断巴厘岛的地势特点为 。(2分) 图QZ-9中部高、南北低(2)巴厘岛附近存在着许多活火山,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分析产生该自然现象的原因。(3分)[答案]巴厘岛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3)请根据图片分析巴厘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该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6分)图QZ-9[答案]特点:沿河流分布。原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运便利。(4)巴厘岛属于 (国家),请结合该地气候分析巴厘岛适合椰子树生长的原因。(6分) [答案]巴厘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光照条件好,适合椰子树生长。印度尼西亚(5)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常年炎热,若选择到当地游玩,可携带哪些物品前往 (3分)[答案]遮阳伞、防晒霜、帽子等。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波罗的海、黑海、北冰洋、太平洋沿岸均有重要港口。俄罗斯还是世界第三大小麦生产国和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主要通过海运出口到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摩洛哥等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其农业发展水平低于中国。下图示意俄罗斯小麦主要产区。图QZ-10(1)分析东欧平原南部地区成为俄罗斯小麦主要产区的自然原因。(4分)[答案]地形平坦、热量较充足、土壤肥沃等。(2)简述俄罗斯小麦出口以海运为主的原因。(4分)[答案]俄罗斯小麦出口量大,海运价格低;俄罗斯海运便利,且装卸设施完善等。(3)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逐步加强粮食种植合作,请分析此合作对俄罗斯的有利影响。(6分)[答案]利于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俄罗斯粮食出口竞争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等。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人教七下地理期中测试卷01测试范围:第七、八章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河流的流域就如同生命的舞台,无数生灵在它的润泽下竞相绽放。如图为亚洲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图QZ-11.亚洲的地势特征为 ( D )A.东西高、 中部低B.东南高、西北低C.南北高、 中部低D.中部高、 四周低2.下列关于亚洲地理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亚洲四面环海,深受海洋的影响B.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结冰期短C.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D.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以热带为主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 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 图甲为中 亚五国地形图,图乙为中亚五国人口、领土面积柱状图。据此完成3~5题。图QZ-23.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其主要成因是 ( C )A.地处中纬,多地形雨 B.河流稀少,空气干燥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植被稀疏,风沙盛行4.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B )A.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 D.塔吉克斯坦5.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C )A.热量 B.矿产C.水源 D.土壤印度和日本均为亚洲的重要国家。下图为印度和日本简 图、孟买与东京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6~7题。图QZ-36.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自然条件是 ( A )A.水热条件好 B. 自然灾害少C.平原广布 D.劳动力丰富7.近年来, 日本企业加速在印度投资建厂,印度吸引日本企业投资 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C )①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②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寒假期间,家住北京(40°N, 116°E)的小梅前往菲律宾马尼拉旅游。读图,完成8~ 10题。图QZ-48.马尼拉 ( B )A.位于菲律宾南部B.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是一个温带度假海岛D.海拔高,交通不便9.旅游期间,小梅能感受到当地 ( C )A.四季分明,冬暖夏凉B.正值雨季,阴雨连绵C.阳光沙滩,晴空万里D.寒冷干燥,北风呼啸10.小梅带回北京的当地特产最可能是 ( A )A.椰子油、芒果干B.牛肉干、贝壳工艺品C.苹果、葡萄干D.木雕、奶粉读印度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图QZ-5),完成11~ 12题。图QZ-511.印度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种区域分布的主要依据是 ( D )A.适应不同地区农民的种植习惯B.符合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习惯C.有利于实施机械化、专门化生产D.充分利用各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12.印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A )A.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发B.农业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现在粮食仍不能 自给C.高原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可耕种土地 比重小D.软件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劳动力,造成 劳动力不足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俄罗斯计划在北 冰洋周边建造一条“世界最北铁路线”。下图为俄罗斯现有铁路 线分布和计划建设的“世界最北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 15题。图QZ-613.修建“世界最北铁路线”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B )A.气候湿热 B.冻土深厚C.风沙侵袭 D.干旱缺水13.B [解析] 俄罗斯最北端纬度较高,冬季漫长寒冷,地表积雪、冻土深厚,不利 于施工;经过沼泽、河流,施工难度大;并不缺水,风沙较少。14.俄罗斯修建“世界最北铁路线”有利于 ( A )A.开发北极地区油气资源 B.缓解客运压力C.促进与相邻国家的贸易 D.向北部运送木材15.西伯利亚大铁路 (D )A.沿线纬度较高,气候温暖B.沿线都是地势平坦的平原C.欧洲部分人口和城市 稀疏D.沿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二、综合题(共55分)16.(2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小麦原产于两河流域,水稻最早在中国的长江流域种植, 棉花则出自印度河、恒河流域。如今,这些发源于亚洲各地的文 明成果,经过交流共享,成为全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二 “河·和·合”诠释了亚洲文明从形成到发展的丰富内涵: “河”——壮丽大河,孕育文明;“和”——气候多样,和而不同;“合” ——合作共赢,共创未来。(1)据图一可知,亚洲长河众多,它们大多发源于中部的 高原、 山地 ,呈 放射 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这是因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中部高、 四周低 。 (6分)(2)据图二判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 水稻最早的种植地位于亚洲 东 部,属于 季风 (填“季风” 或“非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 (6分)(3)在图二中找出以下三幅景观图对应的所在地,依次为 C、B、A(填字母)。 (3分)图QZ-8(4)据图三简要分析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沿河流分布 。 (2分)图QZ-7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沙特阿拉伯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共建的国家之一,作为沙特阿拉伯 “2030愿景”重点工程,红海新城旅游开发项目全面完工后,每年 可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 中国企业参与红海新城项目以 来,在当地建设了海水淡化厂、 电站等一系列基础设施,为当地 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并注重向当地员工传授知识和技能,真 正实现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5)结合材料三,分析共建“一带一路”为沙特阿拉伯带来的积极 影响。 (至少2点,4分)[答案]加强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提高了 国内经济发展水平。1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一位游客在游记中写 道:在巴厘岛行走,随处可见高大的椰子树,美丽的海滨风光和迷 人的热带景观。材料二 椰子树为热带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 阳光充足和海 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材料三 图甲为巴厘岛在东南亚的位置,图乙为巴厘岛河流、城市分布图。图QZ-9(1)读图,根据巴厘岛的河流分布,判断巴厘岛的地势特点为 中部高、南北低 。 (2分)(2)巴厘岛附近存在着许多活火山,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分析 产生该自然现象的原因。 (3分)[答案]巴厘岛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3)请根据图片分析巴厘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该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6分)[答案]特点:沿河流分布。 原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水运便利。(4)巴厘岛属于 印度尼西亚 (国家),请结合该地气候分析巴 厘岛适合椰子树生长的原因。 (6分)[答案]巴厘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光照条件好,适 合椰子树生长。(5)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常年炎热,若选择到当地 游玩,可携带哪些物品前往 (3分)[答案]遮阳伞、 防晒霜、 帽子等。1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波罗的海、黑海、北冰 洋、太平洋沿岸均有重要港口。俄罗斯还是世界第三大小麦生 产国和第一大小麦出口国,主要通过海运出口到土耳其、埃及、 沙特阿拉伯、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摩洛哥等国。俄罗斯远东地 区地广人稀,其农业发展水平低于中国。下图示意俄罗斯小麦主要产区。图QZ-10(1)分析东欧平原南部地区成为俄罗斯小麦主要产区的自然原 因。 (4分)[答案]地形平坦、热量较充足、土壤肥沃等。(2)简述俄罗斯小麦出口以海运为主的原因。 (4分)[答案]俄罗斯小麦出口量大,海运价格低;俄罗斯海运便利,且装 卸设施完善等。(3)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逐步加强粮食种植合作,请分析此合作 对俄罗斯的有利影响。 (6分)[答案]利于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俄 罗斯粮食出口竞争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七下地理期中测试卷01【2025春地理阶段测试卷】(原卷版).docx 人教七下地理期中测试卷01【2025春地理阶段测试卷】(解析版).docx 人教七下地理期中测试卷01【2025春地理阶段测试卷】.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