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必修二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1月27日,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发表一项研究成果,中外科学家首次发现一颗自发光的新天体,距离太阳约4200光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该天体属于( )
A. 行星 B. 恒星 C. 彗星 D. 卫星
2. 该新天体位于( )
A. 银河系 B. 河外星系 C. 地月系 D. 太阳系
马拉维湖位于非洲西南部,是非洲第三大湖泊,湖面海拔472m,周边风景秀美。图为马拉维湖区位图。据此下面小题。
3. 在马拉维湖边游览,可以感受到( )
A. 白天风从陆地吹向湖心 B. 无论何时都是狂风大作
C. 白天风从湖心吹向陆地 D. 12月马拉维湖湖面冰封
4. 人们发现晴朗的夜晚湖泊周边风力较大,主要影响因素为( )
A. 大气的削弱作用 B. 大气的保温作用 C. 地面的辐射外放 D. 太阳辐射的强弱
宁夏中卫市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砂田耕种的形式,即在可耕地地表覆盖一层厚6—15cm的粗砂砾石或鹅卵石来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图示意中卫市春季播种时期砂田与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宁夏中卫市水资源短缺,说明中卫市( )
A. 蒸发量与降水量持平 B. 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 外界水汽输送量较多 D. 水资源需求量小于供给量
6. 与裸田相比,砂田对土壤水分的改善作用表现在( )
①增加地表径流②减少地面蒸发③增加水汽输送④增加雨水下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海拔500m以下的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但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57%。图示意世界不同海拔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高原 D. 盆地
8. 该种地形类型成为人类主要聚居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平坦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植被丰富④气候适宜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的实际迁移人数与期望迁移人数之比。迁出指数越大,表明迁出地的人口选择迁入地的趋势越强(或迁入地对迁出地迁出人口的吸引力越强)。下图为2020年辽宁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图(阴影圆的大小表明指数的大小),其中海南省与周边省份相比,非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选择指数影响较大,人口流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上海人口迁移选择指数相对较大的原因是( )
A. 文化相近,文化同根性 B. 经济发达,就业岗位多
C. 临近海洋,海运较便利 D. 资源丰富,采矿用工多
10. 辽宁省往海南省迁移的人口( )
A. 青壮男劳动力较多 B. 受就业环境影响大 C. 冬季迁入人口数量少 D. 老年人口数量较多
2023年我国新疆海产养殖登上热搜,据了解,这个海产养殖基地位于沙漠边缘地带,利用当地盐碱地特质,往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从而模拟出适合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环境。图为新疆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从资源角度分析,限制新疆人口容量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因素最可能是( )
A. 土地资源 B. 矿产资源 C. 水资源 D. 生物资源
12. “一带一路”倡议及海产养殖的开发对新疆人口容量的影响是( )
A. 提高地区开放度,增大人口容量 B. 增加粮食产量,扩大人口容量
C. 加强了区际联系,人口外流增多 D. 扩大海鲜外运,降低人口容量
13. 新疆发展海产养殖对提升区域人口容量的启示是( )
A. 人口容量只与当地自然资源有关 B. 提高资源利用率就能扩大人口容量
C. 只要技术先进,人口容量无极限 D. 开发新资源,可减少资源短板限制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量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图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据图可知,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为(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15. 在②④时期,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A. 计划生育 鼓励生育 B. 鼓励生育 加快移民
C 生育补贴 加快移民 D. 生育补贴 计划生育
16. 若某地区处于图中的⑤时期,可能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 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B. 人口分布不均,城乡差异大
C. 儿童比重大,教育资源紧张 D. 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水台景区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东南约100km处的三坝乡白地村,是迄今发现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冷泉型淡水碳酸盐泉钙华台地,景区内石灰岩广布,地势高差较大,泉水流过栎林灌木后形成色彩斑斓的梯田钙华台地。图为白水台梯田钙华台地剖面图和钙华台地景观。
(1)促使钙华梯田形成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和_______。
(2)简述白水台景区有利于钙华梯田形成自然条件。
(3)调查发现,白水台泉泉水中多气泡冒出,说出这些气泡的主要成分和形成过程。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我国某边境地区经济活跃度增高,人口空间流动性开始增大,丙聚落常住人口数量增加较为明显。下图为该地区不同方向的人口流动(迁移)模式图,箭头越粗,表示人口流动(迁移)量越大。
(1)图中五种人口流动中,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____;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____。
(2)推测近年来丙聚落人口增加速度较快的原因。
(3)评价人口迁入可能给丙聚落带来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源环境协调度可直接表征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水资源不足,产业层次低,人地矛盾突出。左图为宁夏地形与河流分布图,右图为宁夏环境协调度空间分布图。
(1)左图中环境协调度优质协调集中的地区是____。
(2)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地区协调度欠佳。从人地矛盾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形成原因。
(3)宁夏平原是宁夏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从水资源角度,阐述改善宁夏平原环境协调度的措施。
高一联考地理 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必修二第一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B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C
【5~6题答案】
【答案】5. B 6. D
【7~8题答案】
【答案】7. A 8. C
【9~10题答案】
【答案】9. B 10. D
【11~13题答案】
【答案】11. C 12. A 13. D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A 16.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流水溶蚀作用 ②. 流水沉积作用
(2)基岩多为碳酸盐岩类;水体中溶解大量CaCO3和CO2;岩层断层和裂隙发育,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地形有一定的坡度,水流顺坡由高处流向低处;水体在流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在地势平缓处,CO2逸出,碳酸钙结晶析出,形成钙华堤等。
(3)
二氧化碳(CO );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溶解岩层中的矿物质和气体,当泉水出露地表时,压力降低,溶解的气体过饱和,形成气泡并逸出。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④ ②. ③⑤ ③. ②
(2)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人口聚集;地理位置优越,利于对外交流和贸易;常住人口 增多,出生人口数量增多;国家政策支持,提高社会福利,吸引人口迁入。
(3)有利影响:提供丰富劳动力;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不利影响:增加资源压力;加大环境压力;提高社会管理难度。
【19题答案】
【答案】(1)西部山地
(2)产业层次低,耗水量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用水量不足;人口多,耕地资源质量差数量少,人地矛盾突出;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
(3)改善灌溉环境,发展喷灌、滴管等节水农业;修建水利设施,提高区域蓄水量,改善用水环境;植树造林,优化区域生态调蓄水资源的能力;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耗水量小或耐旱作物;推进跨区域调水工程,增加区域水资源总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