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名校联考九年级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名校联考九年级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第一次学
业水平监测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
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2
3
5
6
7
8
10
11
12
D
B
A
C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26分)】
13(1)【参考答案】(1)①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刻苦训练,最终在全国赛事
中获得荣誉,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②他在帮助腿脚不便的老爷爷过马路的过程中,展现了助人为乐和关爱他人的
品质,体现了止于至善的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旗志”团队通过在全国各地升国旗的行动,传递了爱国情怀,展现出在平凡
中创造伟大,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精神力量。
(评分说明:本题共3分,每点1分,观点正确、符合题意、语言具有学科性
可酌情赋分)
13(2)①有利于带动消费,激发市场活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②有利于促
进深港合作,带动协调发展,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③有利于增进民生
福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撑。
(评分说明:本题共4分;围绕经济发展、一国两制、民生保障角度进行分
析,任答两点4分)
13(3)【参考答案】①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华文化得到世界的欢迎和认同:(1
分)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
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
智慧、气度、神韵。文化出海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的吸引力。(2
分)
③文化“出海”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发展文化产
业,促进深圳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
际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2分)
④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做自信的中国人(1分)
第1页共4页
(评分说明:本题共6分,表明观点1分,从原因依据阐述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和特点2分;结合材料分析意义2分,从文化自信、文化影响力、文化产业发
展任意两个角度:最后总结做法1分)
14.(1)【答案示例】小亮,你好,你的行为是违反了法律规定;法治与自由相
互联系,不可分割,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法治标定了自由界限的;这种言行
不仅扰乱了公园秩序,也会破坏公园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在享有公园绿地游玩
自由的同时,必须遵守公园秩序,在指定的区域内搭建帐篷。
(本题共4分,其中从法治与自由、权利与义务等角度阐述知识2分,行为分
析1分,正确做法1分;无知识依据本题最高不得赋2分)
14(2)【参考答案】①深圳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市委积极部署人工智能
发展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根本保证;(2分②深圳市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协商民主),发挥政协委员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等
方面的优势,为人工智能发展凝聚力量:(2分)③深圳市政府坚持依法行
政,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发布产业支持政
策、引导人工智能有序发展。(2分)④深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人
工智能发展工作,为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提供战略支撑。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围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协商民主(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府依法行政(服务型政府、宏观调
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三个角度答出具体做法1分,答出相应的意义1分
14(3)【答案示例】
选择“榜样的力量”活动。(1分)
选择理由:学习榜样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
量,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2分)
选择“公共文明大家谈”活动。(1分)
选择理由: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
主,促进政治文明建设。(2分)
选择“我是文明代言人”活动。(1分)
选择理由:践行文明活动,培养亲社会行为,有利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第2页共4页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月质量监测
九年级
历史试卷
(试卷总分:70分考试时间:历史、道德与法治合卷共10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
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发现了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夏王朝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和
手工业作坊。安阳殷墟有商王和奴隶主的大型墓葬区。这些考古成果共同反映了()
A.早期人类的进化和演变的规律
B.奴隶制国家形成和分封制的确立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组织能力
D.阶级社会内部权力和财产分配
2.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的形象突破传统,展现出强烈的个性与追求精神的自由。在历
史上,与哪吒这种精神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3.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秦朝到南北朝的行政区划变迁。材料突显的本质问题是()
秦朝
郡县二级制
37分郡(后增至48),下辖大约一千左右的县级行政区
西汉末年
郡县二级制
郡国共103个,下辖1587个县9(郡之上设置14个监察区)
西晋前期
州郡县三级制
19个州统辖172个郡国,郡国下辖1232个县
南北朝后期
州郡县三级制
220个州统辖999个郡,县级政区变化不大
A.人口的迅速增长
B.中央集权的困境
C,疆域的不断扩大
D.君主专制的弊病
4,有研究显示,每次寒冷气候来临时,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活跃期。如东汉末年到南北朝,北方民
族相继南下;唐后期到五代十国又是一个寒冷期;而明清时期正处于全球范围的小冰河时期。由
此可以见()
A中国北方适合游牧民族定居
B.气温变化决定人口迁移
C.气候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
D.古代农耕经济相对稳定
2024—2025手年第二学期三月负量
5.小李同学在进行探究式学习时,收集了以下史料。据此判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宋代蹴鞠铜镜
宋代墓辣的鼓舞散乐壁画
元墓出土的杂刷陶俑
A.多彩的文学艺术
B.繁荣的商品经济
C.繁华的都市生活
D.发到的海外贸易
6.下面为某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一课所做的导图式笔记(部分)。下列选项
中对应正确的是()
A.甲一一设西域都护府

B.乙—雅克萨之战
C.丙一设伊利将军
D.丁一驻藏大臣
丙。
7.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也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
如康有为,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广东这一小撮人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进
了。”材料中“这一小报人”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
A.主张从制度上变革
B.摈弃了儒学的束缚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比洋务派更加爱国
8.1919年后,在《新青年》《晨报》《新潮》等报刊上关于劳工主题的文学作品猛增,作品的主人
公有洋车夫、铁匠、农夫、学徒、店员、纺织女工、烟草公司工人等劳工群体。这些人物形象基
本上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这种变化表明()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日益成熟
B.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上升
D.社会主义已成为主流思想
9。“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他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之前,是我们屈辱悲
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
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的“空前胜利”、“中国五十年”、“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
别是指()
A,南京解放、《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七七八事

九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3页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三月质量监测
九年级 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C B A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C C B A D A
18. (1)做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重视道德规范和个人修养;以德治国;统治者应体恤民
意,社会才能和谐等。(任意一点 2 分,共 2 分)
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俄国取得十月
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出现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2 分)
(2)西藏;(2 分)因俗而治;因地制宜;和平为主(任意一点 2 分)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成立共和国到封建王朝复辟再到光荣革命,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
曲折历程,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分歧通过议会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2 分)
香港、澳门在近代史上分别被英国、葡萄牙殖民统治,台湾问题是国共内战的历史遗留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洗血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
出了重要的一步。(2 分)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
合理方向发展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它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
大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后,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惠及世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
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力量。(一个角度 2 分,共 4 分)
19.联系:①铁器、牛耕推广,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了维护自己
的利益,纷纷倡导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2 分)
②战国处于新旧制度交替之际,各学派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思想为秦
国提供了治国方略;(2 分)
③通过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国力和军队战斗力,为秦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奠定基
础。(2 分)
趋势: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国家趋向于统一。 (任意一点 2 分,共 2 分)
(2)示例:一组: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在服饰、社会习俗等方面学习中国隋唐,使得社会
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改革,使日本成为一个中央
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日本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实行文明开化,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迁;
同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一个历史事件 2
分,共 4 分)
二组:俄国彼得一世改革,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使俄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变化;同时推行
兴办手工工场,建立新式常备军等措施,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
农奴制法令,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农奴的解放为工业
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一个历史事件 2 分,共 4 分)(任选
一组就可以 )
(3)示例:选抗美援朝战争、万隆会议召开、欧共体成立。(8 分)
观点 1:团结合作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论述:(1)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在亚太地区挑起争端,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国
人民志愿军奔赴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
神话,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亚非国
家为了谋求完全独立与经济发展,1955 年在印尼召开万隆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
阴谋,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倡导国家间的合作团结,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
亚非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2)西欧各国吸取历史教训,1967 年成立欧共体,倡导加强各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交流,
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欧洲各国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
总结观点:由此可见,和平与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团结合作。所以各国要以互利共赢为目
的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促进世界和谐发展。
观点 2:国家实力的变化推动了国际格局的演变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