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名句名篇默写(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名句名篇默写(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名句名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 ”两句描写了秦统治者把珍宝、美玉当作石头、土块一样不加珍惜的奢靡生活。
(2)在《六国论》中,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写出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略得越急的句子是:“ , 。”
(3)《六国论》中,苏洵用精妙的比喻“ , ”,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
(4)《六国论》中表现列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 , ”。
(5)《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 , ”。
(6)在《六国论》中,说明齐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
(7)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誉,但古人对此也有非议,如苏洵就在《六国论》里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 。”
2.默写。
(1)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 。《阿房宫赋》
(2)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阿房宫赋》
(3)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 。《谏太宗十思疏》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谏太宗十思疏》
(5)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 ,不为侵官。《答司马谏议书》
(6)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答司马谏议书》
(7) ,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8) ,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
(9)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3.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六国破灭, , , 。(《六国论》)
(2)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 。(《六国论》)
(3)古人云:“以地事秦, , , 。”(《六国论》)
(4)六王毕,四海一, , 。(《阿房宫赋》)
(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阿房宫赋》)
4.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夫子何哂由也?”曰:“ , ,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魏征在给唐太宗的《谏太宗十思疏》中谏言:“臣闻求木之长者, ; ,必浚其泉源。”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句子是“ ,所宜深慎”。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称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就能取得“ , ”的成效,被孔子批评毫不谦让。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 , ”中可以看出。
(3)“子规”又称“杜宇”“杜鹃”,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意象。因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比如唐诗:“ , 。”
6.按要求填空。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 ”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述志得到孔子的肯定,孔子的原话是“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不满,原文是“ ”。
(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 。(《庖丁解牛》)
(4)臣之壮也, ;今老矣, 。(《烛之武退秦师》)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 ,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不言其志,而是描述了一幅与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一起“ , ”,吟咏归家的郊游图景,含蓄地表达出“礼治”的社会理想。
(2)《齐桓晋文之事》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天下可运于掌”说明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
(3)《庖丁解牛》中,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是:“臣之所好者道也, 。”
(4)《鸿门宴》中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的句子是:“大行不顾细谨,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逐客书》中“ , ”两句,进一步证明逐客关系到秦国的安危,说明逐客对敌人有利,对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利,论证鞭辟入里,雄辩有力。
(2)李斯在《谏逐客书》中用“ , ”形象地说明了“真秦之声”。
(3)荀子在《劝学》中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句是从反面以水为例表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 , ”,以水为例说明君王应重视接纳人才。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这方面,他的志向是“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
(4)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 , ”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
(5)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 , ”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
(6)《游园[皂罗袍]》中“ , ”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慨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冉求对自己治国能力中的不足态度是“ , ”,这里也侧面看出他的谦逊。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从“ , ”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3)《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 , ”。
(5)元妃省亲,让众姐妹各选一匾题一诗。命宝玉为潇湘馆、蘅芜院、怡红院、浣葛山庄四处各赋五言律。宝玉作了三首,黛玉见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就帮他作了,让宝玉抄袭,元妃看了喜之不尽,因此把浣葛山庄名改为“ ”。
(6)《红楼梦》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久”的制作者是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
(2)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在描写登临所见的美景后,回忆六朝旧事,然后用“ , ”两句,指出历来登临者枉自感叹兴亡没有意义。
(4)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以“ , ”描写舟泛水上,境界非凡,与苏轼《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所写的景致非常相似。
1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出了秦统治者把珍宝、美玉当作石头、土块一样不加珍惜的情形,揭露统治者的奢靡生活。
(2)苏洵《六国论》中“ , ”两句描写了六国诸侯的祖辈父辈筚路蓝缕、创业艰难的情形。
(3)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以舟和水设喻,提示唐太宗要以民为本句子是“ , ”。
(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自己去治理国家三年后,取得的成果是“ , ”。
13.补充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尤为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 , 。”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志向是暮春时节,换上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子“ , ”,然后唱着歌回来。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种的志向的句子是:“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的政治设想中要治理什么样的国家:“ , , ,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自己能治理小国,使百姓富足,但他又用“ , 。”表明自己还不能以礼乐教化百姓。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 ”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追问,曾晳推脱不愿表达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为了打消曾皙的顾虑回应道“ ? ”。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自夸能治“千乘之国”,依据是“ ”,直接原因是“ ”。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 , ”的结论。
(5)《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应该选拔有才能的人,听取好的意见的两句是“ ,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这个国家的百姓变勇敢并守规矩。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孔子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对待学生的态度。
(3)“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或会同之事,他说“ ,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加之以师旅,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2)子曰:“ ,毋吾以也。”
(3)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8.名篇名句默写。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 , ”两句温和自谦的开场白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 , 。
(4)《红楼梦》中“护官符”(第四回)“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讲了四大家族,请举例写出该家族成员中各一个人名是 , , , 。
(5)《红楼梦》中判词“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写的人是 ,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写的人是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写的人是 。
19.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
(1)鼓瑟希,铿尔, ,对曰:“ 。”
(2)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咏而归。
(3)“夫子何哂由也?”曰:“ , ,是故哂之。”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
(5)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
(6)不念 , ,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7)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 。
(8)念高危则思 ,惧满溢则思 。
(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
(10)忧懈怠则思 ;虑壅蔽则思 。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可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
(2)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在点评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地说“ , ”,可见这是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名句名篇默写》参考答案
1.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暴霜露 斩荆棘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2. 多于在庾之粟粒 多于九土之城郭 廊腰缦回 钩心斗角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授之于有司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 蜀山兀 阿房出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4. 浴乎沂 风乎舞雩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载舟覆舟
5.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6. 莫春者 春服既成 吾与点也 夫子哂之 踌躇满志 犹不如人 无能为也已 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7.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进乎技矣 大礼不辞小让
8. 今逐客以资敌国 损民以益仇 夫击瓮叩缶 弹筝搏髀 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
9.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 叹门外楼头 悲恨相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10.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稻香村 薛宝钗
11.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千古凭高对此 谩嗟荣辱 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
12.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暴霜露 斩荆棘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13.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浴乎沂 风乎舞雩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14.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千乘之国 摄乎大国之间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莫春者 春服既成
15.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16.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17. 因之以饥馑 且知方也 以吾一日长乎尔 为国以礼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18.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贾宝玉 史湘云 王熙凤 薛宝钗 林黛玉 妙玉 李纨
19. 舍瑟而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 风乎舞雩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谦冲而自牧 江海下百川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慎始而敬终 虚心以纳下
20.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