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产业共生是在分工不断细化的前提下,产业不同价值模块所出现的互动、融合、协调发展状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跨区域产业转移可以在更加广泛的空间内优化市场分工,把某些生产加工环节放在更有比较优势的区域进行生产,形成更具互补性、更能发挥比较优势的业务连接关系。如图示意2002—2020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各区域制造业协调性水平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产业转移对价值链上游国家短期内产生的影响是( )
A. 降低工业品进出口贸易成本 B. 降低国内就业和环境压力
C. 腾出资源用于高端环节研发 D. 获取相关产业技术和服务
2. 中国制造业与非洲协调性水平最低的主要原因是非洲国家( )
A. 劳动力价格上涨 B. 地方优惠政策少 C. 制造业原料不足 D. 制造业水平低
城市间存在复杂多样的联系,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并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各类要素的流动相互交织,如资金、高铁、科技和信息等维度的城市网络,分别反映了城市间不同要素的流动空间特征。下表示意中国五大城市群多网络中心性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资金联系网络 高铁联系网络 科技联系网络 信息联系网络
外向程度中心性 内向程度中心性 外向程度中心性 内向程度中心性 外向程度中心性 内向程度中心性 外向程度中心性 内向程度中心性
京津冀 8.64 14.74 16.21 16.10 16.16 16.16 31.63 6.98
长三角 4.03 3.76 1853 19.80 13.92 13.92 34.08 8.06
珠三角 12.37 12.77 30.14 30.47 26.61 26.61 39.25 7.89
成渝 11.14 7.38 33.14 30.88 25.51 25.51 45.49 10.91
长江中游 2.86 7.49 18.99 11.18 12.54 12.54 31.74 13.69
3. 整体上,五大城市群外向程度中心性由强到弱的排序是( )
A. 资金联系>科技联系>信息联系>高铁联系 B. 信息联系>高铁联系>科技联系>资金联系
C. 高铁联系>信息联系>资金联系>科技联系 D. 科技联系>资金联系>高铁联系>信息联系
4.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金联系网络的中心性特征可反映出( )
①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发展差距小②中心城市虹吸效应较强
③中心城市对外辐射带动作用较弱④城市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 五大城市群科技联系网络外向和内向程度中心性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群内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分布均衡
B. 城市群引入外部科技资源和外向输出效率低
C. 城市群在科技领域的上下游分工关系显著
D. 注重城市群间技术合作和城市群内部创新研发
海南陵水新村潟湖位于海南岛东南部,潟湖通过唯一口门与外海相连,口门“咽喉”处宽约260m。新村潟湖涨潮历时略大于落潮历时,水体交换能力受潮差值和潮差历时变化影响较大,且潟湖内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如图示意海南新村潟湖观测站点设置位置(S 、S 、S 平均水深分别为10.14m、3.9m、1.55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涨落潮时,潮汐对新村潟湖观测点S 、S 、S 湖底扰动由强到弱的排序为( )
A. S1>S2>S3 B. S3>S2>S1 C. S2>S3>S1 D. S2>S1>S3
7. 影响新村潟湖内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的主要因素是( )
①潟湖形状②盛行风向③口门坡度④入湖径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帕隆藏布上游流域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流域内积雪、冰川和冻土所占比例较雅鲁藏布江其他子流域更高,且产汇流机制更加复杂。下图示意帕隆藏布上游流域多年径流量和各径流组分流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帕隆藏布流域各径流组分流量对总径流贡献最高的是( )
A. 降雨径流 B. 融雪径流 C. 冰川径流 D. 基流
9. 推测帕隆藏布流域总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 帕隆藏布流域基流最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较强
B. 流域气温变化幅度小,冰川融化时间较长
C. 以降水补给为主,雨季发生的时间较稳定
D.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小
黑龙江省地处中高纬,南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是我国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省份,自西向东分别为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和湿润气候区。黑龙江省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干旱频发。如图示意黑龙江省地理分区及1990—2020年降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根据图示黑龙江省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推测其降水低值中心位于( )
A. 大兴安岭南部 B. 松嫩平原西部 C. 三江平原东部 D. 牡丹江半山区北部
12 黑龙江省干旱年份( )
A.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蒙古冷高压偏弱
B. 中纬西风势力偏强,东南季风偏弱
C.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蒙古冷高压偏强
D 中纬西风势力偏弱,东南季风偏强
13. 黑龙江省受干旱威胁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蝴蝶隶属昆虫纲鳞翅目,是一类体型较大、飞行能力较强、易观察和辨别的昆虫类群。蝴蝶对环境变化敏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生物。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兼有针叶林。如图示意2023年4—9月晴朗无风的某日,9:00—17:00开展的北京市城区(二环至五环)蝴蝶调查样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北京市城区二环至五环蝴蝶物种多样性的总体变化是( )
A. 从城区向郊区降低 B. 从城区向郊区升高
C. 从城区向郊区先升高,后降低 D. 从城区向郊区先降低,后升高
15. 图示蝴蝶样地的分布反映出( )
A. 城市环境相似度高,蝴蝶物种多样性差异小
B. 城市中心热岛效应弱,蝴蝶栖息环境优越
C. 城市绿地面积分布广,蝴蝶物种丰富度高
D. 城市地表硬化度大,蝴蝶栖息地破碎化严重
16. 为提高北京市城区内蝴蝶物种的多样性,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市区内保留一定的绿地面积②科学合理配置不同花期时序的植物
③限制城区绿地与周边林地的连通性④城市绿地内增加水域面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恒河三角洲是一个沉积复合体系,主要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提供的沉积物构成,每年两河悬浮沉积通量(河流某一断面水体中悬浮沉积物的数量)分别约为5.2×108t和5.4×108t。恒河三角洲是陆源物质进入盂加拉湾的重要途径,对孟加拉湾地区的地形地貌、海洋环境以及陆海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研究表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全球所有水系中运载沉积物最多的河流之一,但在过去的两个世纪,恒河三角洲几乎没有出现明显的进积现象,河流挟带的大部分陆源沉积物会绕过浅滩,穿过无底大峡谷进入更深的海域。如图示意恒河三角洲地理位置和海水深度变化。
(1)说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悬浮沉积通量大的原因。
(2)分析孟加拉湾无底大峡谷的主要成因。
(3)简述恒河三角洲陆源物质进入孟加拉湾对该海域海洋环境产生的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土流失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区域生态、粮食安全,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西南高山峡谷区覆盖大横断“七脉六江”地区,受复杂地形地质约束、复合侵蚀营力(水力—冻融—重力)、少数民族聚集区耕种活动以及水电工程开发利用等因素的影响,区域水土流失态势严峻且水土流失特点相差大。如图示意西南高山峡谷区三带的划分和水土保持四区。
(1)说明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2)指出西南高山峡谷区的三带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带,并说明理由。
(3)分析将西南高山峡谷区划分为四区、三带对治理该区域水土流失的益处。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位于长三角南翼,是长三角中心城市。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杭州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新城市,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目前,杭州已形成以信息经济、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创新产业集群,创新集聚空间也历经多次转型迭代。整体来看,杭州创新空间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创新萌芽,创新空间初步集聚;创新空间向近郊蔓延,创新平台(经开区、高新区、科技城、创意园、特色小镇)内集聚趋势初现;创新空间向远郊蔓延,呈现组团布局;创新空间向特定区域集聚,并“沿路十沿江”拓展。如图示意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创新平台分布及其专利授权数量情况。
(1)推测促使杭州市创新空间演化的主要因素。
(2)分析钱塘江两岸吸引创新平台分布的有利条件。
(3)说明杭州市创新产业不断向平台区集聚产生的积极影响。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
地理 参考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D
【3~5题答案】
【答案】3. B 4. B 5. D
【6~7题答案】
【答案】6. B 7. D
【8~10题答案】
【答案】8. C 9. B 10. D
【11~13题答案】
【答案】11. B 12. C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D 16.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该流域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降水强度大,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强,大量的泥沙等物质被雨水带入河流,增加了河流中的悬浮沉积物含量;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面积广阔,能汇聚大量降水和地表径流,为挟带大量悬浮沉积物提供了动力基础;河流流经地区地形复杂,上游多山地、高原,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能够将大量岩石碎屑、土壤等物质侵蚀并搬运到中下游地区,使河流悬浮沉积物来源丰富;流域内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较为严重,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减弱,更多的土壤在雨水和径流作用下进入河流,导致悬浮沉积通量增大。
(2)孟加拉湾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海底地壳变形、断裂和下陷,形成海底峡谷的雏形;入海口附近泥沙在重力作用下沿大陆架边缘下滑,形成强大的浊流,对海底峡谷长期侵蚀。
(3)大量陆源物质进入,使近岸海水中悬浮物质增多,海水透明度下降;陆源物质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为浮游生物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充足养分,使浮游生物数量增加;大量陆源物质在海底堆积,不断改变海底地形,促进了海底峡谷和深海扇等地貌的发育和演化,影响海洋沉积环境和地质构造。
【18题答案】
【答案】(1)岭谷高差极为悬殊,气候分异明显;水热组合多样,侵蚀类型复杂;人类活动强度大,且不合理现象严重。
(2)中低河谷带。理由:中低山峡谷带地形起伏大,坡度陡峭;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坡面径流对地表侵蚀力强;人类活动强度大,且存过度开发现象,对地表原生植被破坏强。
(3)针对各自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成因,制定精准的治理方案,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明确不同区域的治理重点和需求,能更合理地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各异,分区治理可促进生态平衡恢复;四区、三带划分使生态管理和监测更具条理性和针对性,便于生态管理与监测。
【19题答案】
【答案】(1)土地成本;互联网技术;土地利用规划。
(2)技术人才丰富;交通便利;金融与资本活跃;生态优美;政府政策支持。
(3)创新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创新产业的集聚能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吸引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形成新资源的良性循环;推动城市产业园区、科技新城建设,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