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红河州第一中学2024级高一下学期3月考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HD40307g是一颗行星,距离地球约42光年,围绕恒星HD40307运行。它和其恒星间的距离适中,可能拥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行星HD40307g的位置应处于( )
A. 太阳系 B. 地月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该行星位于恒星HD40307的宜居带内,推测其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 )
①与其恒星的距离适中,行星表面温度适宜,可能存在液态水
②体积和质量适中,可能存在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层
③自转和公转周期较短,接受太阳光照强度适宜
④为固体行星,表面存在土壤和矿产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由坚硬岩石组成 B.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 连续但不规则 D.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读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晨曦初现,朝霞漫天,其成因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 反射 B. 折射
C. 散射 D. 吸收
6. 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地面有新雪,会导致( )
A. ①减弱,④增强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①增强,④减弱 D. ③增强,④减弱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造成沿海地区昼夜风向不同的主要原因,图1示意某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2示意气温变化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图1所示海陆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天、陆风 B. 白天、海风 C. 夜晚、陆风 D. 夜晚、海风
8. 图1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气温最高的分别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9. 读图2,可能感觉到陆风的时段是( )
A. 8时至16时 B. 6时至12时 C. 0时至6时 D. 12时至18时
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淤泥深厚的潮间带(左图)。为适应潮间带环境,植物演化出多种独特的形态特征(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红树林植物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是( )
A. 胎萌——避免被天敌啃食 B. 支柱根——抵御海浪和强风
C. 泌盐——抵御潮汐涨落 D. 呼吸根——吸收淤泥营养物质
11. 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是由于红树林( )
A. 可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灾害 B. 可防风固沙,缓解土地荒漠化
C. 可抵御台风,减少风暴潮对海岸侵蚀 D. 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价值低
12. 利于红树林保护合理措施是( )
A. 推广红树林食用、饲料、建材等利用 B. 在红树林区大量饲养水禽、养殖鱼虾
C. 建设红树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D. 修建沿岸防海堤坝,变海湾为水库
“天漠”是出现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沙漠。丹娘沙丘位于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北岸,连绵的沙丘沿北坡向山顶方向延伸,是典型的“天漠”景观。沙丘所在位置明显高于河床,沙丘底部有明显的沙洲、河漫滩发育,河岸凸出。区域年内降水季节差异大,少雨季大风频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沙丘沿山坡爬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水作用 B. 海浪作用 C. 风力作用 D. 人类活动
14. 丹娘沙丘的沙源物质直接来自( )
A. 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 C. 风力侵蚀 D. 风力堆积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5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24000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这种“农地杨树化”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态效益高 B. 木材销路好
C. 劳动投入少 D. 种树有补贴
16. 针对“农地杨树化”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开荒力度 B. 增加木材进口
C. 增加粮食进口 D. 鼓励农地流转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个大题,共52分。
17. 海水的运动与性质
海水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涨潮时,海水会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致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变咸。当河水中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就称为咸潮。
材料二: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雷州半岛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半岛西南部的苞西盐场为广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6~9月为该盐场晒盐的黄金季节,此时盛行偏南风。
(1)图1中代表海水密度的曲线是______(A.① B.② C.③),表层海水密度最低在______(A.低 B.中C.高)纬度地区,轮船航行经过此处时吃水深度较______。(A.深 B.浅)
(2)根据图2,判断A和B两处海区盐度较低的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珠江口咸潮多发的季节为______,咸潮入侵对珠江口沿海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
(4)下列内容是苞西盐场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请将序号填写在适合的方框内。
A.原料丰富 B.地形平坦 C.夏季风的背风坡
D.气温高,蒸发旺盛 E.纬度低 F.晴天多,降水少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5)下图为“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C. 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D. 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18.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壤是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下图为某科学考察小组成员绘制的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
(1)图中甲、乙对应的土层分别为:甲______;乙______。
(2)______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自然因素。
材料二: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各种原因,黑土退化严重。
(3)黑土有机质含量为3%~10%,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请分析东北地区黑土肥沃的原因。
(4)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黑土层侵蚀加剧,土层变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请例举一种保持黑土肥力的做法______。
材料三:左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图中三座小山基座断续相连,形同笔架,故当地人称之为笔架山。右图示意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
(5)左图景观的地貌类型为______,右图中峰丛、峰林与孤峰一般情况下由先到后的发育顺序是______。
(6)指出图中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并简述该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7)评价该地貌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略图,该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1)图中②功能区______。
(2)E、D均为居住区,其中高级居住区是______,说明判断依据______。
(3)说明化工厂选址B处的合理性。
(4)近年来,该城镇出现人口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说明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每年入汛以后,我国很多城市面临内涝问题。
(5)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在相同降水条件下,快速城市化后城市内涝增多的主要原因。
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B
【5~6题答案】
【答案】5. C 6. C
【7~9题答案】
【答案】7. B 8. D 9. C
【10~12题答案】
【答案】10. B 11. C 12. C
【13~14题答案】
【答案】13. C 14. B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个大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A ②. A ③. A
(2) ①. B ②. B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入海径流稀释海水盐分
(3) ①. 冬季 ②. 沿海地区饮用水源的水质变差;农作物萎缩甚至死亡,农业减产;工业机器设备因受腐蚀而损害;沿岸地区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沿海生态系统的变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4) ①. E ②. D ③. B ④. A ⑤. C ⑥. F (5)C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腐殖质层 ②. 淋溶层
(2)生物 (3)夏季的高温多雨利于植被生长,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冬季寒冷漫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成大量腐殖质。
(4)秸秆还田或增施有机肥
(5) ①. 喀斯特地貌 ②. 峰丛→峰林→孤峰
(6)分布地区:西南地区(或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或云贵高原)。条件:地表有深厚的石灰岩分布;气候温暖;降水较丰富。
(7)有利影响:地貌景观独特,观赏价值高,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不利影响: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土层浅薄,地表水缺乏,,土地分散,不利于农业耕作。
【19题答案】
【答案】(1)商业区 (2) ①. D ②. 远离工业区,临近森林公园,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空间宽敞;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水质好。
(3)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区空气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水源污染小;靠近交通干线,靠近火车站和公路,交通便捷;距城镇中心较远,土地租金低(地租便宜)。
(4)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生活成本上升;郊区配套设施完善,生活成本低,环境质量较好;城镇和郊区间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汽车普及。
(5)城市热岛效应增强,降水增多,强度增大;绿地、水域减少,蓄洪、泄洪能力减弱;城市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激增,形成涝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