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 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台县 2025 年春八年级第一学月质量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21 BCBAD 22-26 CDDAB 27-32 BADACC
二、非选择题(第 33 题 24 分,第 34 题 28 分,共 52 分)
33.(24 分)
(1)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3 分);第一个五年计划。(3 分)
(2)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 分)
(3)赎买政策(3 分);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3 分)
(4)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收入下降(3 分);“文化大革命”的破坏。(3 分)
(5)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
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
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任答一点 3 分)
34.(28 分)
(1)土地改革(3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 分)封建土地制度(2
分)
(2)农业合作化(或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3 分);土地改革后,
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
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级分化。(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不仅不能
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
业原料等条件)。(写出 1 点即可得 3 分);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 分);造成 1959—1961 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或三年经济困难)(3 分);
(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 分)
(5)改革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国民经济要均衡
协调发展;要关注民生等(任答一点 2 分)三台县 2025 年春八年级第一学月质量监测
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5:BBADD 6-10:BDDCC 11-16:CADDBC
二、非选择题 (共 52 分)
35.(1)阅读典读一,思考中国人民扭转命运,为什么说最根本的保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2
分)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党的根本宗旨是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④中国共产党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
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
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⑤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每点 3 分,答对 4 点,得 12
分)
35.(2)“只要公权力存在,就必须有制约和监督的笼子。”为什么要有制约和监督的笼子?请你从
规范权力运行的角度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提几条建议。(12 分)
原因: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
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每点 3 分,共 6 分)
建议: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
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每点 2 分,共 6 分)
36(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
权威。(12 分)
①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着重领会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
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③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
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④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每点 3 分,共 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公民应如何行使权利?(12 分)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
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④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
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诉讼。(每点 3 分,共 12 分)
(3)为了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请你设计两种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4 分)
主题班会、黑板报、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每点 2 分,共 4 分)19.《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指出,“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
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据此推测,该文章评价的历史事件是新中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C.和平解放了西藏
D.最终完成土地改革
20.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实施的许多建设项目在很长时期内都是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骨千,其
中有不少是旧中国没有或基础极薄弱的制造工业,如飞机、汽车、发电设备等。这强调了第一个
五年计划
A.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培养了工业化的建设人才
D.提升了国家的研发能力
21.某班将模拟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你作为新闻发言人,可以
发言的内容是
A.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B.解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C.汇报“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的实施情况
D.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重要意义
22.1956年发行的宣传画,其标语为“农村妇女们,积极参加农业劳动,争取合作社的农产丰收”。
据此推断,当时
A.土地改革顺利地起步
B.抗美援朝得到了保障
C.农业合作社火热开展
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3.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24,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十地政策的三次调
整。与“三次调整"的共同作用无关的是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D.促进乡镇企业的崛起
25.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赎买政策
C.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开启农业改革道路
26某同学听长辈讲述一段生活经历:为了完成钢铁产量的高指标,农村也兴建小高炉大炼钢铁;
粮食产量放高产卫星。这段经历属于
A.士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27.小王同学在整理历史学习的人物档案时,抄写了如下内容。这一历史人物是
职务: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
感人事迹:亲自带队到灾区,展开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
究工作。得知自己患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孔繁森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第一学月试题第4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