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练习一、单选题1.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我们将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向着宏伟目标接续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表明(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主观臆想性C.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权威性和结论性2.春晚诞生于“围观式”的电视时代,在今天“互动式”的竖屏时代,其也在不断地适配新的传播生态。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举办的首届春晚,2025年春晚与视频网站联合直播,与购物软件推出新年许愿活动等,它的破与立折射着当代中国的活力。春晚的破与立(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共同的价值追求②突破陈规,用新手段展现出更加新潮多元的元素③反映科学思维能够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前景作出推断④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实现春晚形式的突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在巴以冲突过程中,以色列以自身在二战中曾遭迫害为由,肆意屠杀数万平民和联合国工作人员,无差别轰炸平民房屋、医院、国际救援机构设施。对此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无条件停止战争,撤出加沙。国际法院以种族灭绝罪名通缉以色列领导人和大批军方相关人员。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 )①追寻因果关系,要遵循逻辑规则,尊重客观规律②正确把握因果关系,就能正确认识事物和指导实践③以自身曾遭迫害而肆意伤害他人,是典型的诡辩论④以色列言论正确与否应由联合国和国际法院来检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进行科学思维要( )①积极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②立足实践,将实践作为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③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结合实践进行思维训练④对基本事实切实把握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5.在村委会选举中,甲、乙两位选民的对话如下。甲问:“你投了赞成票吗?”乙答:“没有。”甲又问:“那你投了反对票?”乙答:“也没有。”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A.科学思维就是无矛盾的思维B.科学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C.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D.要对论断认真分析,分清其是否为矛盾关系6.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前,空间碎片日益增多,长期运行航天器受到空间微小颗粒撞击的情况在所难免。本次飞行任务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此次目标任务的设定体现了科学思维(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②具有主观臆想性③基本单元的形象性 ④结果具有可检验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也是每个国民的使命担当。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连续不变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指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立足于人类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反映了思维都是真实内容与正确形式的统一③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既肯定共同又肯定区别,违背了矛盾规律④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事物的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这是基于( )①科学思维结果有预见性,决定事物发展趋势②科学思维坚持真理,注重实事求是的论证③科学思维符合规律,能有效指导社会实践④科学思维结果可检验,能避免在实践中犯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从国际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因此,要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而要应对新的风险挑战必须树立科学思维。要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科学思维应( )①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②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③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④尊重和把握客观经济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材料启示我们,科学思维( )①要把握事物的规律性②需要主观臆想③助力实现个人梦想④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市平津战役纪念馆考察时指出,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这说明科学思维( )①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坚持真理②以基本单元的概念性为主要特征③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标④能从多样的属性中把握共同的本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主要任务包括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以及开展多项科学实验和技术应用等。这些有效任务要完成以下几大科学目标:考虑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分析可养殖鱼的种类;探索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等。设定任务目标体现科学思维( )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准性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7月发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3.0个百分点,比2020~2022年的平均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经济增速恢复较快。分季度看,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一季度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二季度比季度回升1.8个百分点,也体现出经济增速恢复较快的特点。这一结论体现了(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具有直接现实性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14.作决策前一定要开展可行性研究,多方听取意见,综合评判,科学取舍,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从思维角度看,作出科学决策( )①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综合考虑评判 ②要从实际出发,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③要遵循逻辑思维要求,合乎思维规律 ④要尊重权威,崇拜权威,以权威观点为指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发布数据,从经济增速来看,2022年全年GDP比上年增长3.0%;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从环比看,四季度GDP与三季度持平。这一结论体现了(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具有直接现实性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16.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地挥写了,然后他们写出来的,也只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表明(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准性C.科学思维具有预见性 D.科学思维具有普适性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足迹遍及黄河上中下游9个省区,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高质量发展亮点不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新征程上,要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努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说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18.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到底哪一个下落得更快?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得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这一结论在之后的近2000年里一直被人们奉为圭臬,直到16世纪伽利略对此提出了质疑。伽利略认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轻的物体会拖住重的物体的速度,下落速度会比重的物体慢;但绑在一起后,两个物体的总重量比重的物体大,下落速度应该比重的物体快。因此,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并得出“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的结论。结合材料,运用“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的相关知识,分析伽利略推理的合理性,并指出这一推理过程所体现的科学思维特征。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确立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行动指南和根本方针。先立后破就是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同时要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经过45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市场已经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大的框架与结构已经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进行改革,探索一条先立后破、不立不破路径,是符合当前实际的选择。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先破后立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法。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理念和模式根深蒂固,不突破旧体制的藩篱,新体制很难建立起来,改革只有选择先破后立、大破带来大立。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都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正确抉择。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特征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说明。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要转换角色、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举一反三采取改进措施。要加强督查调研,检查工作是否真正落实、问题是否真正解决。结合材料,运用领会科学思维的知识,分析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征的。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B D D B B C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B A A A A1.A【详解】BD: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具有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的可预见性和结果的可检验性特征。BD排除。A:习总书记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立足点放在高质量发展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这是一种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的思维,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A正确。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指的是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习总书记的讲话未能体现该特征,C排除。故本题选A。2.D【详解】②④:2025年春晚与视频网站联合直播,运用创新思维,突破陈规,借助互联网,用新手段展现出更加新潮多元的元素。它的创新既把握了春节春晚的本质,也用联想想象等方式,实现春晚形式的自我突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②④正确①: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共同的价值追求,①错误。③:材料并未反映科学思维结果的预见性,不涉及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前景作出推断,③排除。故本题选D。3.B【详解】①③:在巴以冲突过程中,以色列以自身在二战中曾遭迫害为由,肆意屠杀数万平民和联合国工作人员,无差别轰炸平民房屋、医院、国际救援机构设施,这违背了客观规律,这些被谋杀的平民与联合国工作人员与其二战被迫害没有因果关系,以自身曾遭迫害而肆意伤害他人,是典型的诡辩论,这提醒我们追寻因果关系,要遵循逻辑规则,尊重客观规律,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中以色列的理由是典型的诡辩论,没有遵循科学思维的客观性,也没有正确把握因果关系,且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是能正确认识事物和指导实践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②不符合题意。④:以色列言论正确与否应该由实践来检验,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4.D【详解】①:积极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不一定就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还需要遵循逻辑规则等,该项表述不准确,①错误。②: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该项“唯一途径”说法错误,②错误。③:认真学习逻辑知识,结合实践进行思维训练,有助于遵循思维规律,提高思维的科学性,是进行科学思维的要求,③正确。④:对基本事实切实把握,才能使思维符合客观实际,这是进行科学思维的基础,④正确。故本题选D。5.D【详解】A:科学思维并不是无矛盾的思维,而是要正确处理矛盾,该项说法错误,A错误。B:科学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体现在遵循排中律等方面,但本题主要强调的不是科学思维的明确性本身,而是要正确判断论断间的关系,B不符合题意。C:“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 是违反排中律的表现,但本题中“赞成票”和“反对票”并非矛盾关系,还有弃权票的情况,所以重点不是反对骑墙居中,C不符合题意。D:在村委会选举中,“投赞成票”和“投反对票”不是矛盾关系,还有弃权的可能,所以要对论断认真分析,分清其是否为矛盾关系,该项符合题意,D正确。故本题选D。6.B【详解】①: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可见此次目标任务的设定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①正确。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反映认识对象,并不具有主观臆想性,②错误。③:基本单元的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之一,而非材料体现的科学思维内容,③排除。④: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所以此次目标任务的设定体现了科学思维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④正确。故本题选B。7.B【详解】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是指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立足于人类的挑战提出解决方案,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①正确。②: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能说思维都是真实内容与正确形式的统一,②排除。③: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既肯定共同又肯定区别,针对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没有违背矛盾规律,③排除。④: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事物的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④正确。故本题选B。8.C【详解】①:科学思维结果有预见性,通过实践活动会影响事物的发展,但是不会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①错误。②③:科学思维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是因为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坚持真理,注重实事求是的论证,符合规律,能有效指导社会实践,②③符合题意。④:科学思维结果可检验,但也不能避免在实践中犯错,④错误。故本题选C。9.D【详解】①:抽象思维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不是科学思维的特征,①说法错误。②: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要求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材料强调要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科学思维,应该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不涉及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根据材料,要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科学思维,应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认识的对象,尊重和把握客观经济规律,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0.B【详解】①④: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说明科学思维要把握事物的规律性,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①④符合题意;②:科学思维反对主观臆想,②错误;③:材料没有涉及实现个人梦想的话题,③排除。故本题选B。11.B【详解】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要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坚持真理,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①正确。②:抽象思维以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思维表达的严谨性为主要特征,②排除。③:发扬革命传统,增强斗争精神,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说明科学思维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目标,③正确。④:思维具有概括性,能从多样的属性中把握共同的本质,材料也没有体现概括性,④排除。故本题选B。12.B【详解】①③④: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主要任务包括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以及开展多项科学实验和技术应用等。这些有效任务要完成以下几大科学目标,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的可预测性,不涉及科学思维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①④符合题意,③排除。②: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不是精准性,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3.A【详解】A: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7月从经济增速、季度对比、环比等方面分析并发布一批数据,这说明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这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A符合题意。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科学思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B错误。C:材料并没有提到思维结果接受实践的检验,C不符合题意。D:材料并没有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A【详解】①②③④:从思维角度看,要作出科学决策就要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综合考虑评判,从实际出发,追求认识的客观性,遵循逻辑思维要求,合乎思维规律,而不是尊重权威,崇拜权威,以权威观点为指导,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A。15.A【详解】A: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17日从经济增速,分季度,从环比看,发布一批数据,这说明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这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A符合题意。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科学思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B说法错误。C:材料并没有提到思维结果接受实践的检验,C不符合题意。D:材料并没有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6.A【详解】A:“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表明科学思维要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追求认识的客观性,A正确。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而非认识的精准性,B错误。C:鲁迅的论述反映的是科学思维要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未涉及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C排除。D:科学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可能根据检验的情况修正其错误,不具有抽象的普适性,D错误。故本题选A。17.①考察调研足迹遍及黄河上中下游9个省区,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这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②该战路实施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等,反映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结果经得起实践的严格检验,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③新征程上,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路要求,努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这是在立足客观实际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分析,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分析】背景素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考点考查:科学思维的特征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从科学思维的特征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足迹遍及黄河上中下游9个省区,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特征的知识,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角度分析作答。有效信息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路实施以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特征的知识,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角度分析作答。有效信息③:新征程上,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路要求,努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可联系科学思维的特征的知识,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角度分析作答。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18.伽利略的推理遵循了矛盾律的要求,具有合理性。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即“A”和“非A”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伽利略认为: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会出现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的下落速度“比重的物体慢”和“比重的物体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伽利略的推理过程体现了科学思维具有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的特征。【分析】背景素材:“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考点考查: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伽利略推理的合理性,并指出这一推理过程所体现的科学思维特征,需要调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会出现下落速度“比重的物体慢”“比重的物体快”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可联系违背了矛盾律的要求。关键词②:伽利略的推理过程→可联系科学思维具有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结果具有预见性的特征。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19.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先破后立”是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状况的正确抉择;“先立后破”是在45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做出的符合当前实际的选择。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均是对时代的正确把握。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均能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分析】背景素材: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考点考查:科学思维的特征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未说明类试题,需要调用科学思维的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先破后立”是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状况的正确抉择;“先立后破”是在45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做出的符合当前实际的选择→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关键词②: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均是对时代的正确把握→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关键词③: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均能接受实践的反复检验→可联系教材知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0.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求如实反映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把握客观事实,体现了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要求运用科学方式,掌握实情并从中找出规律性,对事物发展趋势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要求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加强督查调研,不断落实、不断改进工作,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分析】背景素材: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考点考查:科学思维的特征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分析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特征的,要调动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分析说明。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关键信息①:要深入基层单位,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联系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关键信息②: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举一反三采取改进措施→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关键信息③:要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加强督查调研,检查工作是否真正落实、问题是否真正解决→联系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