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洋务运动与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一部分官员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洋务运动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①内忧——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②外患——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遭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3.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指军事武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指清朝的自我振兴和自我图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指先进的武器)。
——摘自《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864年)4.领导者: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 奕?(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5.内容:①以“自强”为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军事工业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1867年 天津机器局   (崇厚) 1865年,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它是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它用自炼钢材仿制毛瑟枪,赶上德国新毛瑟枪的水平;它研制的无烟火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它的管理还比较落后,工人缺乏积极性,武器质量得不到保证。他们制造的炮弹铜箍不合格,战时要用锉刀加工后才能使用。甲午战争中的中国军队使用过这种炮弹,深受其害。 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
——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新式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炼钢厂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洋











地 北洋水师,是李鸿章创建的新式海军舰队,于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正式成立,规模一度为世界第四、亚洲第一。 镇远舰(模型)材料:江南制造总局是 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 其管理机构是 式的,大权操纵在封建官僚手里。他们用管理军队的办法约束工人,压迫工人,且不重视工艺技术的改进。官办封建衙门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企业的什么特点?②以“求富”为旗号,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1872年 轮船招商局(李鸿章)1877年 开平煤矿(李鸿章) 1890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1872年成立于上海,是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民用工业。招商局开办后一直遭受外国轮船公司的压制,许多爱国商人主动将货物交给招商局承运,帮助招商局站稳了脚跟。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1873—1893年,获利白银六百多万两,但大多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轮船招商局
上海总办事处  汉阳铁厂,前临汉江,后靠龟山,由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1893年建成投产,有大小十个分厂,是当时亚洲第一大钢铁联合企业。图为1894年7月3日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③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洋务学堂,附属于总理衙门,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新式学堂
创办的
洋务派詹天佑赴美留学幼童 1872—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3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些留美学生回来后,绝大多数人热心报国,成为栋梁之才。其中,詹天佑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唐国安成为著名教育家,曾担任清华学堂校长。6.结果: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阅读上列材料,探究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洋务运动就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摘自《中国人史纲》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8.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9.影响:(1)大量西方科技和机器的引进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生产和发展。
(2)洋务运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同时,洋务运动也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1)背景: 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在外商企业和洋务派民用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创办近代企业,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1)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行业: 主要是日用轻工业,主要有船舶机械修造业、缫丝业、棉纺业、面粉业、火柴业和印刷业等。(3)规模:较小,力量微弱,发展困难重重。3.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背景: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资料1 甲午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
资料2 据统计,从光绪二十一年至民国2年(1895—1913)间,历年设立的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厂矿共计549家,资本总额为12 028.8万元,比前一阶段有大幅度增长。尤其在光绪三十年至三十四年(1905—1908)间,曾出现创办新式厂矿企业的热潮,4年当中新设厂矿共238家,资本额达6 121.9万元。 (摘自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晚清卷。)(2)影响: 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有人说,中国的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你赞同吗?赞同:①侵略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解体。
②外企带来了西方商品经济的模式,刺激产生。
③中国资本主义在技术、资金、经营等方面依赖外国
资本主义。
所以,是半殖民地化过程的产物,从西方“移植”来的。
不赞同:⑴明朝中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着。
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必将走向资本主义。
⑶鸦片战争,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解
体,只是催化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因。 材料1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 材料2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倭仁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何异同点。课堂练习1. “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大门,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文明,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和意义。”材料所评论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民族工业的萌芽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 中国近代化开端于( )
A.国门被打开的鸦片战争
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C.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高兴“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3.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4. 洋务运动中,在近代化军事与国防建设的带动下,交通和通讯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发展的是
①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设立 ②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③1880年,电报总局在天津设立 ④1893年,唐胥铁路通车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5.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
6.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达到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中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措施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一批近代企业
B.创办京师大学堂地,“中西并用”“广育人才”
C.修建京张铁路,废除科举制度
D.创办大生纱厂,提供引进外资7. 《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8.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在哪一口号的指导下进行的?( )
A.科学 B.求富
C.自强 D.民主9.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B.大生纱厂的兴办 C.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D.汉阳铁厂的兴办
10.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
①南洋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