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中国历史学习目标一、明朝建立——“洪武开国:新纪元的开启”学习目标二、强化皇权——“集权变革:皇权的高度强化”学习目标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思想的禁锢牢笼”学习目标四、民族关系——“羁縻互市:民族的交流融合”CONTENTS目录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后代莫能越其范围乞丐皇帝,天智神勇,崛起布衣大明之大,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废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处以重刑厂卫制度,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八股取士,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01素养目标02新知导入03新知讲解04拓展延伸05课堂总结06课堂练习07作业布置素养目标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素养目标:(1)通过识读《明朝形势图(1433年)》,联系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获取明朝的疆域范围等有效历史信息。(时空观念)(2)运用锦衣卫印和江南贡院等史料,说明明朝皇权强化和科举考试变化等问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重点)(3)运用辩证思维,从利弊两方面分析八股取士及明朝皇权强化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难点)新知导入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大旱,蝗灾肆虐,瘟疫流行。安徽凤阳一户朱姓人家,贫病交加,半个月内数人去世。家中的幼子难忍饥饿,出家为僧。他就是后来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明史》对他的评价是:“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肯定了朱元璋的文治武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哪些强化皇权的措施?《明史》书影整体感知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368——1840)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巩固与发展第 15 课 明朝的统治 86第 16 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91第 17 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97第 18 课 清朝的边疆治理 102第 19 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10第20 课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16第21 课 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121本课在本单元定位整体感知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明朝是如何巩固统治的??政治巩固统治思想强化皇权:改革官制、建立特务机构科举考试:八股取士奴儿干都司民族关系隆庆和议part 01学习目标一、明朝建立——“洪武开国:新纪元的开启”PART01上联:濠州奋起,推翻暴元开新统下联:应天定鼎,洪武伟业启大明横批:明祖肇基合作探究:结合课本和材料,分析元朝灭亡的原因。材料:堂堂大元,奸佞专权……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醉太平小令》元末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激化点击播放视频1.元朝的灭亡新知讲解【故事会】从牧童到皇帝,朱元璋的逆袭之路——我命由我不由天!说一说:请根据图片,结合课本P66页的内容,讲一讲朱元璋是如何实现华丽变身的?(看看哪个小组讲得最熟练最完整)朱元璋朱重八汉1328-1398无文凭,曾自学过放牛、和尚、造反、皇帝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个人档案姓名:别名:民族:生卒:学历:职业:人生哲学:他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逐步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全国。新知讲解明朝建立 时间 1368年都城 应天(今南京)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年号 洪武灭元的标志 攻占大都小组合作,完成下表:明朝建立相关史实。2.明朝的建立新知讲解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族西南方管辖西藏,并在青藏等地区设有羁縻卫所明代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奇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明太祖洪武实录》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 “(行省长官)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搞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实录》卷五十九生产破坏地方权力过大宰相专权3.明朝的疆域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明史·地理志》明朝疆域合作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教材,说一说明朝初年社会状况?面对明初的社会状况,明朝该怎么办?新知讲解part 02学习目标二、强化皇权——“集权变革:皇权的高度强化”PART02上联:废相权,权归六部,君威至上下联:设厂卫,监察百官,帝业恒昌横批:皇权独尊朱元璋立藩王保江山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实施“削藩”燕王朱棣"清君侧,靖国难"靖难之役“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 ”措施1.削藩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新知讲解材料1:胡惟庸任相期间“生杀黜陟(chù zhì官员的生死升降),或不奏径行(不上奏,直接执行)”。朝廷内外各部门上书言事的奏折,“必先取阅”——《明史·胡惟庸传》超越本分行事,相权威胁皇权;在中央措施2.改革官制废丞相;材料2: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职官志》合作探究:胡惟庸担任丞相时,表现如何?朱元璋是怎么解决的 权分六部,使其直接向皇帝负责。1.废除丞相废宰相皇帝管六部明朝限宰相二府三司制宋朝众宰相三省六部制唐朝抑宰相中外朝制度汉朝设宰相三公九卿制秦朝独宰相中书省元朝新知讲解强化皇权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向皇帝检举官吏的罪行),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蓝玉案诛杀1.5万人以上,胡惟庸案诛杀2万人以上。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什么?为告诫后代,不得设立丞相;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点击播放视频新知讲解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兵权一分为五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为分散兵权,把原来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2.掌握兵权(备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二者相互节制互不统属。)新知讲解材料: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2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明代政治史》合作探究: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现象?祖训不许设宰相,明成祖怎么办?皇帝处理政务繁忙。明成祖,建立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合作探究:“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不得相关白”反映了怎样的信息?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设立内阁制度。3.内阁制度新知讲解内阁制度明太祖在江宁建文渊阁,以为藏书之用;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亦仿建文渊阁。后来,两处建筑因火灾和战争被毁坏。清乾隆年间,在故宫文华殿后建藏书楼,仍命名文渊阁,存放《四库全书》。“调本朝不没宰相,然今之辅臣(内阁)……无所……云此官无相名,实有相职”。文渊阁明太祖废除丞相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即使日理万机也难以应付,建立新的中央辅政体制势在必行。明成祖任命 翰林院官员到宫城内的文渊阁供职,协助皇帝批阅文件,提供咨询,故称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怠于朝政,内阁权力日益加重,尤其是权势居首的大学士被称 为首辅,虽无丞相之名,却行丞相之权。知识拓展明太祖,建立锦衣卫明成祖,建立东厂明宪宗,建立西厂“京师亡命,诓财(敲竹杠)挟仇(报私仇),视(东厂所属)干事者为窟穴”。职能:特点:对臣民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一次,大臣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朱元璋问他:“喝酒了吗?请了哪些客人?”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幅画,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合作探究:明太祖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锦衣卫4.厂卫制度锦衣卫印皇帝的侍卫、耳目、爪牙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明王朝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利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同时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弊点击播放视频新知讲解行中书省位重权大,容易形成枝强干弱,地方专横跋扈的局面。朱元璋把行中书省改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他们互不统辖,都直接听命于朝廷的意旨。“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明太祖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合作探究: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所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地方措施2.改革官制新知讲解part 03学习目标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思想的禁锢牢笼”PART03上联:八股行文,限定格式困学子下联:四书命题,束缚思想碍创新横批:科举异变考试范围写作内容文章格式小组合作,完成下表:八股取士内容。限于“四书”、“五经”根据朱熹《四书集注》等指定注疏。仿古代圣贤语气,不得随意发挥八股文合作探究:阅读教材,明朝科举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皇帝希望通过八股取士录取什么类型的人?八股文有什么特点?材料1: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材料2: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目的: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皇帝旨意的顺从者。新知讲解八股文特点=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材料一:故吾以为明太祖以制义取士,与秦焚书之术无异,特明巧而秦批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清]廖燕《明太祖论》材料二:明代的考试……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知识分子埋首于空洞的形式和口头禅中,以猎取功名,曰久年深,至于民族的智慧,为之蔽塞。——傅乐成《中国通史》合作探究:根据以上材料,评价八股取士。①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②消极:读书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八股取士扼杀了思想的进步,脱离实际,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效。——顾炎武新知讲解知识延伸科举考试的变化雏形隋文帝考试选拔人才确立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完善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考核发展宋朝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僵化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明朝科举制已经趋于僵化,这是思想上加强君权的体现,是维护其统治的需要。part 04学习目标四、民族关系——“羁縻互市:民族的交流融合”PART04上联:设机构,直接管理女真部下联:开互市,促进交流共繁荣横批:和战兼施(2)明朝与蒙古各部的关系?管辖东北女真等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明初:战争,明朝修建长城明朝中后期:走向缓和,1571年,册封——“隆庆和议”,达成通贡和互市。合作探究:(1)奴儿干都司管辖哪些地区?为了防御蒙古部落南扰,明代加强了防御,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的明长城。新知讲解厂卫特务机构废丞相和中书省吏 户 礼 兵 刑 工八股取士按察司废行中书省布政局都 司皇 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边疆板书设计第15课 明朝的统治战争民族关系设置机构册封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04D1E8F9C5C0F93950BB6E67189253128CB4CC10DD950E610AA1804868DB122757151FA29222EA3B16A523ACA7102234C9C4D0095596060F70F31D123E569ACF知识拓展《大明律》朱元璋称吴王时,着手制订法律。朱元璋和臣属以唐朝法律为蓝本,逐条讨论,反复修改,1397 年才正式颁行《大明律》。《大明律》的刑名包括笞、杖、徒、流、死,此外还有凌迟和充军等。《大明律》将反对朝廷的各种行为定为“谋反”“谋大逆”,一律按重罪加重的原则处刑,不予赦免。明律还设有“奸党”条, 以惩治大臣结党。明朝中期以后,政治日趋腐朽,宦官专权,厂卫横行,《大明律》备受破坏。1.背景:元末政治腐败,社会秩序混乱,朱元璋总结元朝衰亡教训,认识到法制对维护统治的重要性。同时,明初面临着内部豪强地主不合作、外部残元势力威胁等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来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新政权。2.目的:以法律手段维护中央集权制度,重建地主阶级对全国的统治秩序。3.影响: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法典,被清代的《大清律例》沿袭承用,还对日本、朝鲜等国家的法制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1.《明太祖实录》载:“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由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B.设厂卫特务机构,加强检察C.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D.实行文字狱,禁锢人们思想2.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在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和“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有自己的言论,不得随意发挥。这表明明朝( )A.开创科举制度 B.推行重文轻武 C.实行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3.明朝建立后,对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下图反映出明朝统治的特点是( )A.皇权高度集中B.采取了文化专制政策C.加强地方权力D.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CC课堂练习A作业布置1. 课后探究:探究明朝强化皇权措施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差异,撰写小论文,拓宽国际视野,加深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独特性的理解。2. 历史剧表演:以明朝科举考试场景或朝堂议事为主题,编写并表演历史短剧,在实践中深化对明朝历史的理解,提升历史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中国历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明朝创立了锦衣卫.mp4 明朝第一大案胡惟庸.mp4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