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漳州市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全卷共8页,18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友情提示:请把答案填涂到答题纸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2)《<论语>十二章》中“”教导我们要善于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3)校长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勉励你摒除杂念,坚定目标,实现抱负。(4)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各地正不断探索适合乡村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以期迎来陆游在《游山西村》所描绘“”的新局面。(5)宋代词人常借用典故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如“”。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2分)成语,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今天仍跳跃在人民大众的语言之中。它是语言的艺术,又是思想的结晶,更是中华文明()的生动载体。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也是当前文艺创作的()。海纳百①(chun)、求同存异、亲仁善邻,既是古代中国的邦交礼仪,也是当代中国睦邻友好、合作互助的理念:仁者爱人、浩然正气、从善如流,甲: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举案齐眉,则是()中国百姓对安定祥和生活的共同向往。正是这种被传统文化②(ji)润着的日常人生,让成语在渐时代持续焕发活力,让文明的瑰宝成为文化传承的③(niǔ)带。(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滔滔不绝万物之源继往开来B.滔滔不绝源头活水古往今来C.绵延不绝万物之源继往开来D.绵延不绝源头活水古往今来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4)根据语境,填入文中甲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慨是古代君子品格的体现,也是现代公民道德修养的追求B.既是现代公民道德修养的追求,也是古代君子品格的体现C.既是古代君子品格的体现,.还是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D.既是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还是古代君子品格的体现二、阅读(68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7分)过柳溪道院戴叔伦溪上谁家掩竹扉,鸟啼浑似惜春晖。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飞。3.这首诗写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情感?(4分)4.诗中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描写环境,请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8题。(17分)材料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英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材料二:自有宇宙以来,只争“明”“暗”二字而已。混沌暗而开辟明,乱世暗而治朝明,小人暗而君子明:水不明则腐,镜不明则细,人不明则堕于云雾。今夫烛腹极照,不过半砖,朱曦霄驾,洞彻八海;又况夫以夜为昼盲人瞎马侥幸深溪之不陨也得乎?故夫暗者之未然,皆明者之飞事:暗者之梦景,皆明者之醒心;暗者之歧途,皆明者之定局。由是可以知人之所不能知,而断人之所不能断。害以之避,利以之集,名以之成,事以之立。吁!明至于能经 务也,斯无亚于智矣」(节选自冯梦龙《智囊》)[注]①烛腹:萤火虫。②朱曦:太阳。③经:筹划,治理。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