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龙华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二政治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5.BDACB6-10.BABDD11-15.DBBBD16.C二.非选择题(⑤小题,共52分)17,(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相关知识,阐述对党中央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的认识。(10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思政课建设必须要加强,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2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思政课建设有利于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政治素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3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3分)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加强思政课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观念,更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动生产力发展。(2分)(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让思政课建设有新气象新作为?(11分)①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规。(2分)②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政课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导向,锤炼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强大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3分)③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让思政课建设有新气象新作为,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需要在思政课上大力发展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青少年提供精神指引。(3分)④思政课建设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分)第1页共2页18。(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知识,阐述中国为全球贸易带来更多确定性所作出的贡献。(8分)①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全面相互融合。(1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为各国深化合作搭建起平台,有利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贸易带来确定性。(1分)②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1分)中国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1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普惠、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1分)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让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为全球贸易带来确定性。(1分)③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中国持续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是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的体现,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1分)为世界各国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市场),为全球贸易带来更多确定性。(1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应对外贸出口挑战,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12分)①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1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分)实现关键自主技术可控,不斯提升国际竞争力。(1分)②运用WT0规则依法维权,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1分)⑤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1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1分)完善全球治理,(1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分)⑥中国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分)要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1分)⑦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1分)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要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1分)19.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在深海探测中为何既保持独立自主,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愿因。(11分】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分)深海探测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科技、安全等核心利益,(1分)②符合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独立自主是我国政策的基本立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1分)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增强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分)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1分)为共同应对深海探测的世界性难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符合各方利益(1分)④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分)顺应了和平和发展时代主题(或时代潮流),(1分)⑤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分)促进全球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分)第2页共2页龙华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高二政治本试卷共4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班级、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打破世界纪录!继2024年9月30日我国科学家宣布探明位于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是青藏高原上最厚的冰川,10月29日,科考现场又传来新进展:我国科学家打破世界纪录,在此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该项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由此可见(①科考成果进一步印证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②科考考察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发展永无止境③科学家打破世界记录再次刷新了世界的本质④科考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造福人类社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有若海上“小蛮腰”之称的黄茅海大桥,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地质条件、恶劣天气等困难,建设者们利用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一一克服,推动项目顺利完成,从此,粤西地区迎来真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新机遇。这体现了()①客观规律制约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③实践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能够推动新探索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与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晋江先后实施“质量立市”“品牌强市”“资本上市”“数智转型”等策略,充分激发全域创新创业活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之路,从一个农业穷县发展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四强。“晋江经验”的成功在于()①尊重客观实际,在主观与客观统一中不断优化城市发展战略②持续深化改革,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重视理论指导,把发展策略作为县域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立足关键部分,着眼具体领域打造独具特色的县域发展之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某大型社区,区域路网密集、公交线路丰富、学校分布较为分散。2024年9月,社区所辖地探索常规公交服务通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从家门到校门的“点对点”服务。重点解决家长接送学难题的同时,在非通学服务时段,通学公交车辆服务常规线路、通医、通游等。通学车新模式的探索()①实现了“点对点”和“多点开花”,促使矛盾的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②抓住了主要矛盾,有利于通学公交健康可持续发展③基于社区客观条件,以创新为出发点解决学生接送难题④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协调了交通、教育和城市发展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8政治 第二学期高二政治第一次段考答案.pdf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