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乡土地理《吉林省》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乡土地理《吉林省》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乡土地理《吉林省》
一、选择题
(2022·小榄镇模拟)吉林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大省。读“吉林省地形图”(图10),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吉林省的自然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林地多分布在东南部 B.河流众多,无结冰期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图中的四个农业带,符合因地制宜发展的是(  )
A.I地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B.Ⅱ地分布最广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C.Ⅲ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小麦
D.人参、鹿茸等林业特产来自Ⅳ地
3.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玉米、大豆 B.小麦、谷子、水稻
C.高粱、谷子、玉米 D.玉米、水稻、高粱
4.(2023八上·潮南期中)“候鸟式”养老是当今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我国某省老年人通常冬季到海南省居住,夏季再返回原地居住。据此材料中的“某省”最可能是(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吉林省
5.(2024八下·榆树模拟)“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时节,我国春耕春播工作已陆续展开。春耕春播工作对于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图1为2024年全国春耕春播进程图,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惊蛰节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惊蛰时长春市树木郁郁葱葱 B.惊蛰时吉林省已进入春耕时节
C.惊蛰后的下一个节气是雨水 D.惊蛰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
6.(2024八上·榆树月考)我们吉林省属于边疆近海省,吉林省相邻的两个邻国为(  )
A.蒙古国和俄罗斯 B.朝鲜和韩国
C.俄罗斯和朝鲜 D.蒙古国和朝鲜
(2024八下·潮南期中)2022年12月16日,第五届长白山粉雪节暨第十七届长白山雪文化旅游节启幕。旅游节期间配套举办了多项冰雪项目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活动项目中,不可能出现在长白山雪文化旅游节的是(  )
A.越野滑雪赛 B.火山温泉节 C.帆船比赛 D.雪狂欢乐节
8.对于长白山的开发,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开展朝鲜民俗体验活动
B.在山上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生产面积
C.发展登山观光旅游业
D.在山上种植人参、灵芝
9.近年来,冬季中国很多南方人前往东北地区旅游,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冬季(  )
A.草场广,可感受草原风情 B.海拔高,可观赏蔚蓝天空
C.气温高,可享受灿烂阳光 D.气温低,可体验冰雪乐趣
10.(2024八下·广州期中)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因为(  )
①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宜农荒地多③土壤肥沃④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24八下·南明月考)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①是大兴安岭 B.②是长白山脉
C.A是辽河平原 D.B是三江平原
1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C.土壤主要为黑土,土壤肥沃
D.主要农作物有青稞、油菜、甘蔗等
13.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下列保护湿地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湿地 B.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C.扩大耕地面积 D.坚决不准砍伐森林
14.东北的矿产资源中(  )
A.主要是煤、铁、森林
B.煤、铁、金比重很大
C.铁、锰、铜比重很大
D.煤、铁、石油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二、非选择题
15.(2024八下·茅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美吉林我的家
吉林省的小明同学,怀着对家乡深沉的热爱,用地理特有的视角,向远方的客人推介自己的家乡。
材料一吉林有形态最美的雪花,有口感最好的大米有世界级的山珍与水源,有秀丽的水乡泽国,更有硬气的老工业基地。吉林虽然低调,但从不缺少惊喜,这片1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底还藏着多少宝藏 听我娓娓道来。
【三个吉林】
(1)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的吉林,总体地势________。以大黑山为界,可将吉林划分为三部分:“东吉林”是________(地形类型或地形区),山珍大多来自这里;“中吉林”是泛着油光的________,支撑起吉林80%的粮食产量;“西吉林”是茫茫草原、湖泊与湿地,牛羊成群,水产丰裕。
【中国粮仓】
材料二东北水稻,地处世界黄金粳稻带(北纬.40°~45°)上的吉林中部地区,是东北优质水稻种植的核心区域(生产基地)。山好、水好、地好、气候好,加上勤劳的吉林人民,造就了洁白晶莹,质地密实,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即使生米也能闻到扑鼻的香味。
(2)请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吉林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商圈C位】
材料三吉林是东北亚经济枢纽,具有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韩国市场上80%的明太鱼来自吉林东部长白山区的延边.进口辣椒的80%来自吉林西部湿地草原上的逃南;近海的珲春,是东北亚重要的海产品加工集散地:群山环绕的梅河口,隐藏着一个“全球松子贸易帝国”;从“一汽解放”到“长客.高铁”,“吉林制造”令国人骄傲。
(3)简要分析吉林占据东北亚商圈C位的位置优势。
【吉林科创】
材料四吉林农业种出了满满的“科技感”,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0%以上,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普遍应用,田地里安装摄像头,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田间环境实时掌控,育苗、插秧、收割、仓储、加工全程信息化,庄稼情况尽在农民伯伯的手机中。
(4)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科技发挥了哪些作用。
16.(2024八上·长春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2月28日,“白山松水”走进“魅力北京”,吉林文旅春夏主题推介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吉林文旅在推介会上主要介绍了两种资源:夏季的“凉”资源,22℃的平均温度,是中国四大避暑区域中资源和条件最好的省份;冬季的“冷”资源,作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是滑粉雪、泡温泉、赏雾凇、观冬捕的绝佳之地。
(1)吉林文旅春夏主题推介会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2)文旅推介会主题中的“白山松水”是指   。
(3)长春市和北京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都属于   气候,都是   季多雨。
(4)吉林的“凉”资源和“冷”资源比北京更加突出的原因是   。
(5)请你向外地游客推荐一处吉林省的旅游景点   。
17.(2024七上·绿园期末)【地理实践,知地识途】某地理兴趣小组对中国传统村落中的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珍珠门村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为珍珠门村及周围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为俯瞰全村,同学们由村落沿着丙   (地形部位)徒步至甲山峰,甲山峰的海拔范围是   米。
(2)同学们在俯瞰全村时,发现河流AB段相比CD段流速较慢,请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其原因   。
(3)乙附近等高线重合,该地形部位是   。
(4)就生产方式而言,该村落主要从事   业生产活动。说出村落分布在此处的优势条件   。
(5)进入冬季,当地的降水以   形式储存下来,因此白茫茫的雪地、森林、传统民居与远山相映成趣,宛如童话世界,吸引游客自驾或乘坐火车而来。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吉林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油料作物中,油菜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到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华北平原的冬小麦和东北平原的春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糖料作物中,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
1.读图分析可知,吉林省:
A. 林地多分布在东南部,A不符合题意;
B.纬度较高,气温低,河流冬季有结冰期,B符合题意;
C.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C不符合题意;
D.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读图分析可知:
A. I地是山地林农地带,适宜发展林业,A不符合题意;
B. Ⅱ地气温较低,分布最广的糖料作物是甜菜,B不符合题意;
C.Ⅲ地位于中西部台地平原农业地带,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小麦,C符合题意; D. 人参、鹿茸等林业特产来自I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A
【知识点】吉林
【解析】【分析】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故选:A。
【点评】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属于中温带,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4.【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的气温特点是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所以冬季时北方的老人可以到南方来越冬;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5.【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6.【答案】C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答案】7.C
8.B
9.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10.【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为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供了有利条件,①正确;东北地区有较多的宜农荒地,这些荒地在合理开发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为商品粮生产提供了后备土地资源,②正确;东北地区的土壤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等养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③正确;东北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但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全国最多,这意味着每个农业人口所拥有的耕地面积较大,粮食产量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有大量剩余可以用于商品交换,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有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其中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11.A
12.C
13.A
14.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15.【答案】(1) 东高西低(或东南高,西北低) 山地(或长白山脉) 东北平原(或黑土地)
(2)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 位于东北亚中心位置,与俄罗斯、朝鲜相邻,距韩国、日本较近。
(4) 机械化的使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生物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1)吉林省东部地区海拔高,西部地区海拔低,可知地势整体东高西低;东部地区为长白山,属于山地地形;中吉林地处东北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2)吉林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影响,水热条件好,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利于机械化种植,且黑土地众多,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3)C位于东北亚中心位置,周边与俄罗斯、朝鲜相邻,同时与韩国、日本空间距离也较近,其地理位置优越。
(4)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0%以上, 机械化的使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生物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
【点评】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6.【答案】(1)全国的文化中心
(2)长白山和松花湖
(3)北方;温带季风;夏
(4)吉林的纬度比北京的纬度高,气温低
(5)长白山天池、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吉林市北山公园等。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17.【答案】(1)山脊;800-850
(2)AB段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水流缓慢。
(3)陡崖
(4)农业;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5)雪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地形部位。该图等高距为 50 米,甲山峰海拔范围是 800 - 850 米。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水流速度越慢;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快。AB 段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所以水流缓慢。
(3)等高线重合的地形部位是陡崖,所以乙处地形部位是陡崖。
(4)从图中可以看出村落周围有大片农田,所以该村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村落分布在此处的优势条件:从地形看,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房屋建设和农业耕种;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等。
(5)吉林省冬季气温低,当地降水以雪的形式储存下来,形成冬季独特的景观。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以确定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采取交叉相减的方法计算相对高度。
(1)读图可知,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距是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图中等高距为50米,甲山峰的海拔在800-850米之间。
(2)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河流AB段相比CD段,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流速较慢。
(3)读图可知,乙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4)就生产方式而言,该村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村落分布在此处的优势条件有:地势平坦开阔,邻近河流,水源充足;有公路、铁路穿过,交通便利等。
(5)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进入冬季,当地的降水以雪形式储存下来,因此白茫茫的雪地、森林、传统民居与远山相映成趣,宛如童话世界,吸引游客自驾或乘坐火车而来。
1 / 12024~2025学年度地理中考第二轮专题复习--乡土地理《吉林省》
一、选择题
(2022·小榄镇模拟)吉林省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大省。读“吉林省地形图”(图10),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吉林省的自然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林地多分布在东南部 B.河流众多,无结冰期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图中的四个农业带,符合因地制宜发展的是(  )
A.I地草场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
B.Ⅱ地分布最广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C.Ⅲ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小麦
D.人参、鹿茸等林业特产来自Ⅳ地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现状;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吉林
【解析】【点评】(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以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地区,水量较小,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河流结冰,且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的地方,发展种植业;在地形陡峭的山区,发展林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牧草广布,发展畜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发展渔业等。油料作物中,油菜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到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大的油菜产区;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华北平原的冬小麦和东北平原的春小麦),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糖料作物中,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
1.读图分析可知,吉林省:
A. 林地多分布在东南部,A不符合题意;
B.纬度较高,气温低,河流冬季有结冰期,B符合题意;
C.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C不符合题意;
D.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读图分析可知:
A. I地是山地林农地带,适宜发展林业,A不符合题意;
B. Ⅱ地气温较低,分布最广的糖料作物是甜菜,B不符合题意;
C.Ⅲ地位于中西部台地平原农业地带,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小麦,C符合题意; D. 人参、鹿茸等林业特产来自I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玉米、大豆 B.小麦、谷子、水稻
C.高粱、谷子、玉米 D.玉米、水稻、高粱
【答案】A
【知识点】吉林
【解析】【分析】吉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故选:A。
【点评】吉林省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属于中温带,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谷子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4.(2023八上·潮南期中)“候鸟式”养老是当今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我国某省老年人通常冬季到海南省居住,夏季再返回原地居住。据此材料中的“某省”最可能是(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吉林省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的气温特点是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所以冬季时北方的老人可以到南方来越冬;
故答案为:D。
【点评】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从北到南,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其中寒温带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中温带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新疆北部;暖温带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和新疆南部地区;亚热带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热带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滇粤台南部。气温特点是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差异大。
5.(2024八下·榆树模拟)“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时节,我国春耕春播工作已陆续展开。春耕春播工作对于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图1为2024年全国春耕春播进程图,图2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惊蛰节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惊蛰时长春市树木郁郁葱葱 B.惊蛰时吉林省已进入春耕时节
C.惊蛰后的下一个节气是雨水 D.惊蛰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
【答案】D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6.(2024八上·榆树月考)我们吉林省属于边疆近海省,吉林省相邻的两个邻国为(  )
A.蒙古国和俄罗斯 B.朝鲜和韩国
C.俄罗斯和朝鲜 D.蒙古国和朝鲜
【答案】C
【知识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2024八下·潮南期中)2022年12月16日,第五届长白山粉雪节暨第十七届长白山雪文化旅游节启幕。旅游节期间配套举办了多项冰雪项目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活动项目中,不可能出现在长白山雪文化旅游节的是(  )
A.越野滑雪赛 B.火山温泉节 C.帆船比赛 D.雪狂欢乐节
8.对于长白山的开发,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
A.开展朝鲜民俗体验活动
B.在山上开垦荒地,扩大粮食生产面积
C.发展登山观光旅游业
D.在山上种植人参、灵芝
9.近年来,冬季中国很多南方人前往东北地区旅游,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冬季(  )
A.草场广,可感受草原风情 B.海拔高,可观赏蔚蓝天空
C.气温高,可享受灿烂阳光 D.气温低,可体验冰雪乐趣
【答案】7.C
8.B
9.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10.(2024八下·广州期中)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因为(  )
①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宜农荒地多③土壤肥沃④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为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供了有利条件,①正确;东北地区有较多的宜农荒地,这些荒地在合理开发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为商品粮生产提供了后备土地资源,②正确;东北地区的土壤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富含腐殖质等养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③正确;东北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但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全国最多,这意味着每个农业人口所拥有的耕地面积较大,粮食产量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还有大量剩余可以用于商品交换,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④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优势条件有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其中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是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
(2024八下·南明月考)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①是大兴安岭 B.②是长白山脉
C.A是辽河平原 D.B是三江平原
1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C.土壤主要为黑土,土壤肥沃
D.主要农作物有青稞、油菜、甘蔗等
13.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下列保护湿地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湿地 B.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C.扩大耕地面积 D.坚决不准砍伐森林
14.东北的矿产资源中(  )
A.主要是煤、铁、森林
B.煤、铁、金比重很大
C.铁、锰、铜比重很大
D.煤、铁、石油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答案】11.A
12.C
13.A
14.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二、非选择题
15.(2024八下·茅箭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美吉林我的家
吉林省的小明同学,怀着对家乡深沉的热爱,用地理特有的视角,向远方的客人推介自己的家乡。
材料一吉林有形态最美的雪花,有口感最好的大米有世界级的山珍与水源,有秀丽的水乡泽国,更有硬气的老工业基地。吉林虽然低调,但从不缺少惊喜,这片1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底还藏着多少宝藏 听我娓娓道来。
【三个吉林】
(1)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的吉林,总体地势________。以大黑山为界,可将吉林划分为三部分:“东吉林”是________(地形类型或地形区),山珍大多来自这里;“中吉林”是泛着油光的________,支撑起吉林80%的粮食产量;“西吉林”是茫茫草原、湖泊与湿地,牛羊成群,水产丰裕。
【中国粮仓】
材料二东北水稻,地处世界黄金粳稻带(北纬.40°~45°)上的吉林中部地区,是东北优质水稻种植的核心区域(生产基地)。山好、水好、地好、气候好,加上勤劳的吉林人民,造就了洁白晶莹,质地密实,重如砂,亮如玉,溢馨香的吉林大米,即使生米也能闻到扑鼻的香味。
(2)请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吉林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商圈C位】
材料三吉林是东北亚经济枢纽,具有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韩国市场上80%的明太鱼来自吉林东部长白山区的延边.进口辣椒的80%来自吉林西部湿地草原上的逃南;近海的珲春,是东北亚重要的海产品加工集散地:群山环绕的梅河口,隐藏着一个“全球松子贸易帝国”;从“一汽解放”到“长客.高铁”,“吉林制造”令国人骄傲。
(3)简要分析吉林占据东北亚商圈C位的位置优势。
【吉林科创】
材料四吉林农业种出了满满的“科技感”,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0%以上,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普遍应用,田地里安装摄像头,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田间环境实时掌控,育苗、插秧、收割、仓储、加工全程信息化,庄稼情况尽在农民伯伯的手机中。
(4)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角度分析科技发挥了哪些作用。
【答案】(1) 东高西低(或东南高,西北低) 山地(或长白山脉) 东北平原(或黑土地)
(2)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 位于东北亚中心位置,与俄罗斯、朝鲜相邻,距韩国、日本较近。
(4) 机械化的使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生物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
【知识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1)吉林省东部地区海拔高,西部地区海拔低,可知地势整体东高西低;东部地区为长白山,属于山地地形;中吉林地处东北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2)吉林属于夏季高温多雨,冬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影响,水热条件好,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利于机械化种植,且黑土地众多,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3)C位于东北亚中心位置,周边与俄罗斯、朝鲜相邻,同时与韩国、日本空间距离也较近,其地理位置优越。
(4)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0%以上, 机械化的使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生物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
【点评】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6.(2024八上·长春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2月28日,“白山松水”走进“魅力北京”,吉林文旅春夏主题推介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吉林文旅在推介会上主要介绍了两种资源:夏季的“凉”资源,22℃的平均温度,是中国四大避暑区域中资源和条件最好的省份;冬季的“冷”资源,作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是滑粉雪、泡温泉、赏雾凇、观冬捕的绝佳之地。
(1)吉林文旅春夏主题推介会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2)文旅推介会主题中的“白山松水”是指   。
(3)长春市和北京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都属于   气候,都是   季多雨。
(4)吉林的“凉”资源和“冷”资源比北京更加突出的原因是   。
(5)请你向外地游客推荐一处吉林省的旅游景点   。
【答案】(1)全国的文化中心
(2)长白山和松花湖
(3)北方;温带季风;夏
(4)吉林的纬度比北京的纬度高,气温低
(5)长白山天池、长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吉林市北山公园等。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北京概况及其城市职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17.(2024七上·绿园期末)【地理实践,知地识途】某地理兴趣小组对中国传统村落中的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珍珠门村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为珍珠门村及周围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为俯瞰全村,同学们由村落沿着丙   (地形部位)徒步至甲山峰,甲山峰的海拔范围是   米。
(2)同学们在俯瞰全村时,发现河流AB段相比CD段流速较慢,请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其原因   。
(3)乙附近等高线重合,该地形部位是   。
(4)就生产方式而言,该村落主要从事   业生产活动。说出村落分布在此处的优势条件   。
(5)进入冬季,当地的降水以   形式储存下来,因此白茫茫的雪地、森林、传统民居与远山相映成趣,宛如童话世界,吸引游客自驾或乘坐火车而来。
【答案】(1)山脊;800-850
(2)AB段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水流缓慢。
(3)陡崖
(4)农业;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5)雪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条件、分布、形态、民居与环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地形部位。该图等高距为 50 米,甲山峰海拔范围是 800 - 850 米。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水流速度越慢;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水流速度越快。AB 段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所以水流缓慢。
(3)等高线重合的地形部位是陡崖,所以乙处地形部位是陡崖。
(4)从图中可以看出村落周围有大片农田,所以该村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村落分布在此处的优势条件:从地形看,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房屋建设和农业耕种;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等。
(5)吉林省冬季气温低,当地降水以雪的形式储存下来,形成冬季独特的景观。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越稠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以确定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采取交叉相减的方法计算相对高度。
(1)读图可知,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距是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图中等高距为50米,甲山峰的海拔在800-850米之间。
(2)等高线密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河流AB段相比CD段,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流速较慢。
(3)读图可知,乙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
(4)就生产方式而言,该村落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村落分布在此处的优势条件有:地势平坦开阔,邻近河流,水源充足;有公路、铁路穿过,交通便利等。
(5)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进入冬季,当地的降水以雪形式储存下来,因此白茫茫的雪地、森林、传统民居与远山相映成趣,宛如童话世界,吸引游客自驾或乘坐火车而来。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