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做自尊的人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2 做自尊的人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3.2 做自尊的人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单选题
1.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中华传统美德的角度,六尺巷的故事主要体现了(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D.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2.在江西宜春,一位孕妇着急挂号请求插队,一位男士礼貌让出自己位置后主动站到了队伍的最后,队伍里的人看到后,都主动依次站到了队尾,又把让位的男士“让”回了原位。一个简单的“让”( )
①透出了文明的力量
②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③能杜绝摩擦,消除隔阂
④体现了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内容 微点评
A 豆豆早上迟到,被老师批评后改正缺点 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B 小明把同学的照片P成表情包 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C 丽丽数学考了90分,开始在同学中炫耀 这是自信的表现
D 军军从小就自己收拾房间和学习用品 这是自尊的表现
A.A B.B C.C D.D
4.对下面漫画中嘲笑他人的人,你的劝诫有( )
①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不取笑、歧视他人
②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只有与学习好的同学友好相处,才能提升个人道德修养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对下边漫画中嘲笑他人的做法,你的劝诫是( )
①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②在集体中要学会接纳他人
③只与学习好的同学友好相处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下列属于适度自尊的有( )
①数学课上,小宇做错了一道题,老师批评他,他觉得很羞愧,课后认真反思
②小青考试成绩不理想,看到考得好的同学高兴,她心里不舒服,暗暗努力要超过他们
③小辉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他觉得很丢脸,和老师顶嘴
④小敏成绩优秀,但她从不骄傲,还经常帮助同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某媒体发布了这样一则广告:面对红包,老师对家长说“您在伤害我”;医生对患者家属说“您在侮辱我”;国家公务人员对企业主说“您在藐视我”;交警对车主说“请您尊重我”。这则广告告诉我们( )
①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②自尊的人自爱
③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
④不收红包是因为收红包被人知道后,有损自己的尊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1荤菜+1 素菜+1开胃咸菜+米饭”这份套餐在东南大学食堂才 2 元钱,这个2元爱心窗口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但此窗口还提供其他价钱的菜,所有学生都能在这个窗口购买,不会让选2 元套餐的学生单独排队。东南大学这样的设置( )
①帮助他人注意考虑他人感受
②关爱他人不伤他人自尊
③重视物质关怀忽视精神关怀
④心怀善意只为打开销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人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于一个自尊的人来说,关爱比接受更快乐。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关爱就是一种施舍 B.关爱别人的同时,自己会得到一种优越感
C.关爱他人,一定要送玫瑰 D.主动关爱他人,不仅是付出,同样也是一种幸福
10.“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意思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由此可见( )
A.受人尊重,主要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优点
B.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
C.尊重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D.尊重是相互的,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11.我们升入初中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往往在容貌上开始注意修饰,在举止上懂得约束自己,在行为上知道考虑后果,注意给人留下好的“自我形象”,以赢得别人对自己尊重和肯定,这是( )
A.自信的表现 B.自傲的表现
C.自尊的表现 D.虚荣心的表现
12.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频道,对3940人的在线调查显示,有95.9%的人认为中小学生需培养尊重他人的意识。对尊重他人认识正确的有( )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
③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④为了自己可以做出有损他人的事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同学,学校用大数据分析找到了你!”近些年,多所高校以学生校园卡的消费情况为样本,结合贫困生档案,向当月食堂就餐消费金额较少同学的饭卡中直接发放资助,无需申请,让学生在享受补贴的同时,柔软的内心也能得到保护。高校的这一资助方式体现了( )
①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自尊
②关爱他人的同时还讲究策略
③大数据助力资助工作的开展
④物质资助比精神慰籍更重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4年4月,永川区某中学教育集团在永川奥特莱斯开展“义爱同行”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小芳第一次参加学校举办的义卖活动,出售自己的手工作品,刚开始紧张的连话都不敢说。看着同学的作品陆续售出,小芳受到鼓舞,开始大胆推销自己的作品。售出几件后,小芳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人交流越来越自然。义卖活动结束后,小芳感慨地说:“参加这次活动,既帮助了他人,也锻炼了自己。”小芳的感慨源于( )
①在服务社会中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
②在不伤害他人自尊的前提下主动关爱了他人
③得到了同学的关爱,收获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④在奉献社会中促进了自身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春秋时期的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的确,“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自尊要从知耻开始。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C.“敬人者,人恒敬之” D.“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二、分析说明题
16.【人格平等,学会尊重】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了取笔,希望卖铅笔的人一不要介意。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们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去集的社会场合,一位西装革履的推销商人迎上这位商人,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位商人为止。”
(1)这位商人为什么得到他人的感激?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学会尊重他人?
(3)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自尊的人?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成功者都离不开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习近平主席曾寄语年轻人: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锻炼意志、锻炼自己。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1)结合材料说明劳动对于个人发展及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
材料二 某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丢给那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连忙返回,从那人手中取出几支铅笔,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并说:“你我都是商人。”几年后,再次相遇,那推销员已成为推销商,并感谢这位商人:“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个商人。”
(2)结合以上事例,谈谈我们应怎样尊重他人?
参考答案
1.C
本题考查传统美德。
C:根据题干描述可知,六尺巷的故事是与人为善、谦让有礼的表现,因此,这主要体现了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故C说法正确;
ABD: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但与六尺巷的故事不符,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B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和文明有礼。
①②④题文材料中,挂号队伍里的人给礼让孕妇的男士让位,说明人与人之间能互相理解、谦让,这是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也是对他人的尊重,透出了文明的力量,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能杜绝摩擦,消除隔阂说法过于绝对,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3.A
本题考查自尊和尊重他人。
A:豆豆迟到被老师批评后改正缺点,体现了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故A说法正确;
B:小明的做法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故B说法错误;
C:丽丽在同学中炫耀自己的分数,是自负的表现,故C说法错误;
D:军军从小就自己收拾房间和学习用品,是自立的表现,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B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①②④: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漫画中的人物对差生的嘲讽,没有认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因此他们要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不取笑、歧视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只”说法过于绝对,要与所有的同学友好相处,不仅是学习好的同学,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5.B
本题考查做更好的自己、接纳他人、尊重他人、建设美好集体的相关知识。
①②④: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漫画中的人物对差生的嘲讽,没有认识到在集体中应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因此他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集体中要学会接纳他人,要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只”说法过于绝对,要与所有的同学友好相处,不仅是学习好的同学,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6.B
本题考查做自尊的人。
①②④: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希望贏得他人的认可,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小宇做错了一道题,老师批评他,他觉得很羞愧,课后认真反思;小青考试成绩不理想,看到考得好的同学高兴,她心里不舒服,暗暗努力要超过他们;小敏成绩优秀,但她从不骄傲,还经常帮助同学都是自尊的表现,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没有正确接受老师的批评,更没有正确的言行来维护的尊严,③错误;
故本题选B。
7.A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做自尊的人。
①②③:老师、医生、国家公务员、交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事情都是应该做的,是自己的劳动,送红包就是对他们劳动的不尊重,因此告诉我们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劳动,自尊的人懂得自爱,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收红包有没有人知道都会有损人格尊严,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A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
①②:东南大学这样的设置体现了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注意考虑他人感受,关爱他人不伤他人自尊,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这是重视精神关怀的表现,故③错误;
④:学校的做法不是为打开销路,是为了关爱他人,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9.D
本题考查对关爱的认识。
D:题干中,关爱比接受更快乐。这体现了主动关爱他人,不仅是付出,同样也是一种幸福,故D符合题意;
A:关爱不是一种施舍,故A说法错误;
B:关爱他人不是为了得到优越感,故B说法错误;
C:一定,说法绝对,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0.D
本题考查尊重的相关知识。
D:“爱人者,人恒爱之”启示我们尊重是相互的,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D正确;
A:受人尊重不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优点,A排除;
B:就是,说法绝对,B排除;
C: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C排除;
故本题选D。
11.C
本题考查自尊的理解。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是人基本的心理需要,主要两种表现,自我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分析题干信息,我们“在举止上懂得约束自己,在行为上知道考虑后果,注意给人留下好的“自我形象”,以赢得别人对自己尊重和肯定”是自尊的表现。所以C说法符合题意;A自信是自己对自己肯定,与题意注意给人留好形象不符,排除;B自傲是过度自我肯定,夸大自己的优点,与题意不符,排除;D虚荣心是过于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
解答此题要区别开自尊、自信、自傲、虚荣心的定义;解答时要认真分析题干信息,“注意给人留下好的“自我形象”,以赢得别人对自己尊重和肯定”这是自尊表现,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12.A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说法①②③正确;
④:做出有损他人的事情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说法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3.A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的要求。
①②③:题干中高校的资助方式让学生在享受补贴的同时,柔软的内心也能得到保护,体现了大数据助力资助工作的开展,关爱他人的同时还讲究策略,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自尊,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物质资助和精神慰籍都重要,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D
本题考查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①: 材料中提到“小芳刚开始紧张连话都不敢说,看着同学作品售出受到鼓舞,开始大胆推销,后来与周围人交流越来越自然”,这表明小芳在这次义卖活动中,从不敢说话到交流自然,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升,故①符合题意;
②:整个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小芳在帮助他人过程中是否注意不伤害他人自尊这方面内容,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小芳在活动中自身的成长和对他人的帮助,没有明确体现出小芳得到同学关爱以及收获更多发展机会,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小芳说“既帮助了他人,也锻炼了自己”,“锻炼了自己”体现了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了自身发展,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B
本题考查对行己有耻的理解。
A: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故A与题意不符;
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意思是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故B符合题意;
C:这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故C与题意不符;
D: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成语,意思是不以为耻辱,反而以为是光荣的。故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16.(1)商人做到了尊重他人。
(2)①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人格,不取笑、歧视他人,更不能侮辱他人;
③接纳他人不同的个性和处世风格,尊重他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珍视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3)①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②学会不断提升自己。真正的自尊,来自一个人的努力、拼搏和进取。
③学会尊重他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尊重他人,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考点考查:做自尊的人。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商人,需要运用做自尊的人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您和我们一样,都是商人→可链接商人做到了尊重他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做自尊的人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您和我们一样,都是商人→可链接尊重他人的要求。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自尊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17.(1)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②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劳动。
(2)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背景材料:每个成功者都离不开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
考点考查:劳动、尊重他人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阐述事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康生活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小题考查劳动对于个人发展及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意义,需要运用课本中“劳动成就今天”相关知识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有效信息②: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得分点②: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劳动。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小题考查我们应怎样尊重他人,需要运用课本中“尊重他人”相关知识回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丢给那人一元钱,不一会,他连忙返回,从那人手中取出几支铅笔,抱歉地解释自己忘取笔了,并说:“你我都是商人。”→积极关注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得分点②:平等对待他人。
得分点③:学会换位思考。
得分点④:学会欣赏他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