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人要自强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1 人要自强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1 人要自强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新教材)
一、单选题
1.十二年时间实现人生“逆袭”。戴栋晨,当年中考成绩不如意,他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一心想为国防工业做贡献。从此,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一步步钻研提高技能水平,从班级中游到专业领跑,从中职生到国科大硕士研究生,再到“国防七子”之一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博士研究生。戴栋晨的上述成长经历启示我们( )
①坚定意志,直面矛盾
②目标远大,永不改变
③勤奋学习,勇于创造
④调控情绪,欣赏他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命运的齿轮永远阻挡不了自强努力的人。陈时鑫,出生山区,家境贫寒,但他从未放弃过努力,初中考进凉山冕宁县城,高中进入成都石室中学,高考考入南京大学。大学期间,他勤奋学习,获得南京大学最高奖学金,并直博香港中文大学。他的成功启示青少年应( )
①经历挫折,定能活出生命的精彩 ②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③培养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④行己有耻,知廉耻懂荣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某学校运动会即将开始,七年级(一)班全体同学正在进行广播体操比赛的排练。这时,班上的小刚认为自己动作不协调,想退出排练。下列可以劝说他的有( )
①比赛讲规则,依法维权
②需自信自强,战胜自我
③要独立思考,标新立异
④心中有集体,敢于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杨紫琼成奥斯卡首位亚裔影后,她在获奖感言中说:“这是希望的灯塔,预示着许多可能性,这是远大梦想的证明,也是梦想成真的标志。所有的女士们,不要听信任何人所说的,你已经过了你的巅峰时期,永远不要放弃……”下列名言警句蕴含的道理与此一致的是( )
A.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D.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5.“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通过奋斗与努力,而非暴力与掠夺来成就民族的繁荣与昌盛。以下古语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③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因意外失去双手的米师傅努力学捏泥人谋生,经过十余年的坚持,琢磨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手法。他说:“虽然我没有双手,但是学会了一门技艺,我选择了努力,而不是遗憾。”他的事迹( )
①是自立自强的表现
②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③给予我们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懈坚持的精神力量
④只值得成年人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母亲辛苦了一辈子,孝敬、赡养她,是我作为儿子最起码的义务。”“中国好人”、浙江湖州村民曹加齐,28年来精心照顾母亲,不离不弃。曹加齐身体残疾,背负着多重磨难,但他既没有放弃母亲,也没有放弃自己,依然怀着一颗追求爱和幸福的心。曹加齐传递的社会正能量有( )
①乐于助人②孝亲敬长③自强不息④敬业奉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全红婵奥运摘金时只有14岁,她7岁进体校,11岁进省队,13岁进国家队。每次训练她都全力以赴,被教练誉为“训练小狮子”。无论多累、多痛,从不退缩。正是这份坚韧不拔的毅力,让她的跳水技术飞速进步。全红婵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自信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②自强需要意志坚强、积极进取和坚持不懈
③自强就是要勇于战胜自己 ④自强助力青春成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四川宜宾学院的学子们交谈时,了解到即将毕业的刘江曾经当过兵,总书记称赞道“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总书记的称赞勉励青年( )
A.敢于追梦,奋进自强 B.参军立功,保家卫国
C.努力学习,提升自我 D.珍视青春,享受人生
10.“青春”一词来自《楚辞》,意为万物葱郁,青绿茂盛之时。有人说,青春蕴含无穷潜能,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春追求光辉的理想,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这告诉我们要(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施惠毋念,受恩莫忘
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D.求同存异,以礼待人
11.牡丹江市残疾人运动员刘玉,患有先天性脑瘫,但她坚强乐观,坚持不懈,刻苦训练,最终在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冠,并打破记录。她的经历告诉我们( )
A.只要经历挫折就能成功 B.自信能够激发潜能与活力
C.只要坚强乐观就能战胜困难 D.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坚持
12.2024年中考季,人们用中国式浪漫为中考加油:“持将五色笔,夺取锦标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知君志不小,一举凌鸿鹄”……这些古诗句鼓励并祝福广大学子( )
A.青春萌动,拨动心弦 B.潜能无限,成绩第一
C.青春飞扬,自信自强 D.青春有格,行己有耻
13.四年前,脑瘫少年姚俊鹏以623分的好成绩,考上中国药科大学。今年6月,姚俊鹏迎来了他的本科毕业典礼。据悉,姚俊鹏已被保送至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攻读政治学硕士研究生,去往更广阔的天地追逐梦想。这启示我们( )
A.奋力拼搏,追求事事完美
B.自立自信,摆脱家人束缚
C.自强不息,实现人生价值
D.奉献社会,放弃个人梦想
14.方志敏曾说:“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以下人物事迹与方志敏话语所表达的内容相一致的是( )
A.杨宁,在一次走访时,看到乡亲三人分吃一碗粉,下决心要当“脱贫领头人”。
B.陆鸿,因病导致脑瘫,但不愿成为家人累赘的他,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他的工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C.银发直播——千秋不老春这群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幽默的传授硬核知识。
D.黄旭华,功勋赫赫,却因工作需要隐姓埋名30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5.填补关键领域技术空白的领军人物姜磊;扎根山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90后”客家姑娘李春燕;打破世界纪录,被网友赞为“无臂飞鱼”的残疾人游泳队运动员郭金城……他们用锲而不舍的拼搏,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他们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开发创造潜力②勤奋学习,积极实践③追求外在美④自信自强,不断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青春·向上
材料一 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惊艳亮相。这已是西安第三次“牵手”总台春晚。《山河诗长安》节目用科技创新的手段承载,将科技、传统科技、文化科技和市民生活融合在一起,让曾经的长安与今天的西安跨越时空重叠融合,融合西安的历史文化及城市的现代发展,打造了一场盛大的诗词演唱会,展现了西安风貌、三秦性格、中国风格,“吸睛”无数,令人震撼。
(1)西安三次“牵手”总台春晚,作为分会场惊艳全国。对此,身为陕西人的你会有怎样的情感体验

(2)你如何看待小西的观点
材料二 2023年,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青春榜样说”宣讲活动,从全省近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遴选10名优秀代表组成“青春榜样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集中宣讲他们的先进事迹。
(3)你认为“青春榜样”应该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同学们被“青春榜样”的先进事迹所感染,纷纷表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向“青春榜样”学习。以下是他们向全校学生发出的倡议书。
向“青春榜样”学习倡议书
全体同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向“青春榜样”学习,我们要做到: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____
③____
(4)请你帮助他们将上述倡议书补充完整。
三、综合探究题
17.结合材料,完成答题。
▲临空跃起、翻转、入水………2024年4月21日陈芋汐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世界泳联2024世界杯总决赛女子10米跳台的最后一跳,成功夺得冠军。
▲在追梦路上,这位颇有天分的小姑娘也曾遭遇逆境和不顺。2017年到2018年,在学习新动作的过程中,陈芋汐是“一直学、一直摔”。年纪虽小,但陈芋汐有一颗强大的心,一直充满信心,不怕失败,她相信付出了就一定能收获回报。陈芋汐的努力付出得到认可,2024年3月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同样作为中国跳水“梦之队”的新生代力量,陈芋汐与全红婵常常会被拿来“比较”。两人既是对手,又是合作伙伴。2023年12月在武汉进行的跳水全锦赛中,面对采访,陈芋汐回应“我们是良性竞争,互相督促互相进步”。
(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
题目:
(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参考答案
1.A
本题考查青春创造、自强。
①③:戴栋晨在中考失利的情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努力学习,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最终成长为“国防七子”之一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博士研究生,启示我们要坚定意志,直面矛盾,勤奋学习,勇于创造,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目标是可以改变的,故②说法错误;
④:调控情绪,欣赏他人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B
本题考查增强生命的韧性、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
②③:陈时鑫家境贫寒但他从未放弃过努力,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故②③说法正确;
①:“定能”说法太绝对,故①说法错误;
④:题干没有体现行己有耻,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C
本题考查自信自强、在集体中担责的相关知识。
①:题干与依法维权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小刚的行为不利于集体的发展,他认为自己动作不协调,想退出排练,要告诉他自信自强,战胜自我,心中有集体,敢于担当,故②④说法正确;
③: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4.C
本题考查自强精神。
A:意思是学习到了实践就终止了,实践是明智的事情,故A不符合题意;
B:意思是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能够了解自己液禅链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故B不符合题意;
C:意思是说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还一定要有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故C符合题意;
D:意思是,法律条例,是人民生活的根本,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5.B
本题考查自强、努力。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故①符合题意;
②: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意思是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每一个家庭,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意思是君子在国家安定的时候要不忘危险,国家存在的时候要不忘败亡,国家大治的时候要不忘变乱,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学业因勤奋而精进,因嬉戏散漫而荒废;德行于深思反省而日渐有成,因放任自流而失范,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C
本题考查学生对自信自强的认识。
①③:题中米师傅身残志坚,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艺,这是自信自强的表现,给予我们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懈坚持的精神力量,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题中米师傅身残志坚,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艺,这是自信自强的表现,给予我们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不懈坚持的精神力量,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而没有体现批判性思维,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他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而不只是成年人学习,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C
本题考查止于至善、自强品质的表现。
①④:题文中村民曹加齐28年来精心照顾母亲,不离不弃的行为是孝亲敬长的表现,没有体现乐于助人和敬业奉献,①④说法与题不符;
②③:曹加齐28年来精心照顾母亲体现的是孝亲敬长;他身体残疾,背负着多重磨难,但他既没有放弃母亲,也没有放弃自己,体现了自强不息的品质,②③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8.B
本题考查对自强的认识。
①:“一定能成功”说法过于绝对,自信有助于成功,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文“全红婵用坚韧不拔的毅力,让跳水技术飞速进步”,启示我们自强需要意志坚强、积极进取和坚持不懈,自强就是要勇于战胜自己,自强助力青春成长,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9.A
本题考查自强。
A: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勉励青年要敢于追梦,奋进自强,故A说法正确;
B:习总书记的勉励重点在于自强奋斗,不在于参军,故B不符合题意;
C:题干没有体现努力学习,提升自我,故C不符合题意;
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享受的,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0.C
本题考查对青春的认识。
C:青春追求光辉的理想,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告诉我们要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好;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故C符合题意;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故A不符合题意;
B:施惠毋念,受恩莫忘,意思是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故B不符合题意;
D:求同存异,意思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以礼待人,意思是对人要有礼貌,告诉我们要宽容他人、做文明有礼的人,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1.D
本题考查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强。
D:题文中刘玉虽然先天残疾,但她坚强乐观、坚持不懈、刻苦训练,最终在运动会上夺冠。她的经历告诉我们,自强能让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故D符合题意;
A:该观点夸大了经历挫折的意义。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获得成功,故A说法错误;
B:自信能激发潜能与活力,但不符合题文中对自强的描述,故B不符合题意;
C:夸大了坚强乐观的品质对战胜困难的作用,要战胜困难,需要有坚强乐观的品质,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2.C
本题考查自信自强。
ABD:青春萌动、潜能无限、青春有格,行己有耻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ABD不符合题意;
C:“持将五色笔,夺取锦标号”意思是手持才华横溢的五色彩笔,写出锦绣文章,一举高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知君志不小,一举凌鸿鹄”意思是我知道你的志向非常远大,当你展翅高飞的时候一定可以超越鸿鹄的,都强调了自信自强,激励并祝福广大学子青春飞扬,自信自强,故C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3.C
本题考查自强。
A: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事事追求完美太绝对,故A说法错误;
B:初中生作为未成年人,还需要父母的帮助,故B说法错误;
C:脑瘫少年的追梦人生,启示我们要自强不息,实现人生价值,故C说法正确;
D:奉献社会,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D
本题主要考查维护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
D:方志敏的名言“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和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30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利益至上的表现,表明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也应该做的,启示我们要激励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相统一,故D说法正确;
A:杨宁下决心要当“脱贫领头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故A不符合题意;
B:陆鸿,因病导致脑瘫,但不愿成为家人累赘的他,带领残疾人做自媒体、开网店,体现了自立自强,故B不符合题意;
C:千秋不老春这群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幽默的传授硬核知识,体现了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B
本题考查培养自信自强品质,开发创造潜力。
①②④:题干中,这些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要开发创造潜力,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培养自信自强品质,不断进步,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人不仅要追求外在美,还要追求内在美,题干中人物启示我们要追求内在美,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6.(1)骄傲;自豪;等等。
(2)小西的观点错误。言之成理,符合题意,答出三点即可。例答: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青春的创造需要我们不负青春韶华,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勇于创造;我们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与生活的丰富多彩,开创前人未走之路;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等等。
(3)言之成理,符合题意,答出两点即可。例答:自信,自强,等等。
(4)①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②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检视自身的不足,积极调整自己,端正自己的行为。
考点考查:让青春飞扬、青春创造、止于至善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情感的知识,从体验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山河诗长安》节目用科技创新的手段让曾经的长安与今天的西安跨越时空重叠融合,融合西安的历史文化及城市的现代发展,打造了一场盛大的诗词演唱会,“吸睛”无数,令人震撼→可链接骄傲、自豪的情感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山河诗长安》节目是一个伟大创造,创造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是错误的;
论据①:青少年赋予创造的大好时光;
论据②:青少年激发创造潜力的做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青春榜样”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间接考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回答。
17.(1)例如:《追逐梦想,汲取榜样力量》等(要求简洁、明了、能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2)①从梦想的角度: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②从挫折的角度:面对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从自强的角度: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④从自信的角度: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⑤从榜样的角度: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启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⑥从竞争的角度: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考点考查:少年有梦、增强生命的韧性、自强、自信、榜样的作用、正确对待竞争。
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1)本题要求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少年有梦、增强生命的韧性、自强、自信、榜样的作用、正确对待竞争的有关知识,从评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陈芋汐近乎完美地完成了世界泳联2024世界杯总决赛女子10米跳台的最后一跳,成功夺得冠军→可链接梦想的意义、实现梦想的途径、榜样的作用。
关键词②:在学习新动作的过程中,陈芋汐是“一直学、一直摔”→可链接正确对待挫折。
关键词③:陈芋汐有一颗强大的心,一直充满信心,不怕失败,她相信付出了就一定能收获回报→可链接自信、自强。
关键词④:“我们是良性竞争,互相督促互相进步”→可链接正确对待竞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