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六校联合命题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六校联合命题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六校联合命题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1.(2024七下·平湖期中)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A.口腔 B.舌
C.味蕾 D.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
2.(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3.(2024七下·平湖期中)2024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其形象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蟒蛇身、蜥腿、鹰爪、鹿角、鱼鳞等。下列四种动物按胚胎发育方式不同于其他三种的动物是(  )
A.老鹰 B.蜥蜴 C.梅花鹿 D.鲤鱼
4.(2024七下·平湖期中)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她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反映实验时的光路(  )
A. B.
C. D.
5.(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妈妈精心呵护下,婷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此受精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子宫完成的
B.D是由B经分裂和分化等过程后形成的,通过胎盘和脐带从妈妈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C.因为婷婷和妈妈都是女性,所以婷婷在相貌上会更像妈妈一些
D.进入青春期后,婷婷体内会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月经,这与睾丸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
6.(2024七下·平湖期中)周末阳光明媚,安安和妈妈在月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水。关于此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7.(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我们的学习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菜豆种子种与鸟卵的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
A.胚 B.子叶 C.胚根 D.种皮
8.(2024七下·平湖期中)近日浙江杭州的王大妈因食用冰箱里泡了2天的黑木耳而造成中毒。黑木耳口感细嫩,风味独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生殖方式是(  )
A.营养繁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9.(2024七下·平湖期中)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A.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米/秒
B.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千米/时
C.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千米
D.百米赛跑中某运动员的成绩是9.96秒
10.(2024七下·平湖期中)我们平时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由绿豆种子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11.(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处应是紫光
B.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会感光
C.经过三棱镜光会发生折射,所以光经过三棱镜都会色散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的示数变大
12.(2024七下·平湖期中)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13.(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
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14.(2024七下·平湖期中)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第10秒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B.10~20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10秒,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的路程长
D.通过前15米时,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15.(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16.(2024七下·平湖期中)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如图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   ,你认为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   。
17.(2024七下·平湖期中)上联: “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下联: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其中“洲不走”是以   为参照物, “鸽飞”是以   为参照物。
18.(2024七下·平湖期中)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它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9.(2024七下·平湖期中)根据昆虫发育模式图,请回答:
(1)A.B.C.D表示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其中B是   ;
(2)苍蝇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20.(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   ,入射角是   度。 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右”) 侧是空气。
21.(2024七下·平湖期中)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22.(2024七下·平湖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   的实像。
(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选填“①”或“②”)。
(3)长时间用眼后,会使眼睛干涩,有的同学喜欢用眼药水缓解。下列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是。
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
23.(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在比较游泳运动员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中:甲图是用相同的    比较谁在前面;乙图是用相同的    比较所用的时间。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种方法与    图的方法相同。
24.(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当水面与M点相平时,水槽底部的光斑   (填“在O点左侧”“在O点右侧”或“仍在O点”,下同)。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的光斑   。
25.(2024七下·平湖期中)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提出问题: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制订计划: ①将绿豆种子各10粒,分别放在垫有餐巾纸的甲乙两个培养皿中;②甲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乙培养皿中不加水,同时放入23℃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实验结果:甲中有8粒萌发,2粒未萌发;乙中种子均未萌发。
(1)甲、乙培养皿形成对照,变量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3)甲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
(4)请根据甲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是   %。
26.(2024七下·平湖期中)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   。
(2)他们应该选择   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有什么明显不足?   。
27.(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00cm。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0cm刻度线处不动,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在   范围内移动(用具体数字表示),光屏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现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
28.(2024七下·平湖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   ;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   。
29.(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为发光体AB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A'B',作出该物体。
30.(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31.(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2.(2024七下·平湖期中)中国皮影戏,是一种用驴皮做成的人物比形,在光源的照射下隔幕布进行演戏, 图甲所示,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演绎皮影戏,展开项目化学习,首先学习小组找来一些不透明的材料,在上面画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图,将其置于光源和幕布之间,简单的皮影戏雏形出现了。
(1)皮影表演过程,其中所蕴含的光学科学原理是   。
(2)屏幕中角色的“投影”大小,可以由操作者灵活控制。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变的前提下,使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操作者可将   。
(3)兴趣小组同学按照上述完成步骤的皮影戏表演,发现影幕上是黑白的人物形象,如何让影幕上的图像变成彩色呢?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改善,若要在幕布上出现红色图像,应选择透明、   (填颜色)材料。
33.(2024七下·平湖期中)“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和心率监测等功能。
(1)如图所示,跑步时,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该佩戴者在操场上进行慢跑锻炼,智能手表记录情况如图所示,则慢跑过程中的速度是   m/s。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这就是味觉。 味觉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与味蕾联系的感觉神经末梢细支,包围在味觉细胞上。进食时,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觉刺激物作用于味毛,刺激了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
【解答】根据题意客舟,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试管中的水量不同,则试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那么振动快慢不同,即频率大小不同,因此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
故选D。
3.【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分析判断。
【解答】老鹰、蜥蜴、鲤鱼三种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而梅花鹿胚胎发育方式称为胎生。因此梅花鹿胚胎发育方式与其他三种不一样,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C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折射光线的方向即可。
【解答】AD.当光由玻璃砖斜射向空气中时,会发生偏折,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A、D错误;
BC.当光先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靠近法线,由玻璃砖垂直射入空气时,方向不发生改变,故B错误,而C正确;
故选C。
5.【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 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怀孕的部位是子宫内膜,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根据对人的生殖发育的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故A错误;
B.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并逐步的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子宫内发育,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故B正确;
C.婷婷的相貌是由遗传自父母双方的基因决定的,在相貌上更像谁与性别无关,故C错误;
D.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月经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其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解答】AB.湖中的柳树发出的光在水面发生反射,从而在水面成像,这就是看到的柳影,故AB错误;
CD.湖中的鱼儿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鸟的卵黄功能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菜豆种子子叶或胚乳中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所以结构中子叶或胚乳跟鸟的卵黄功能相似.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A.植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
B.真菌用孢子繁殖;
C.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母体分裂成2个(二分裂)或多个(复分裂)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D.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球形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
【解答】黑木耳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因此其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计算物体的速度,然后统一单位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猎豹的速度为40m/s=144km/h;旗鱼的速度为108km/h;褐海燕的速度为:;运动员的速度为:。
比较可知,褐海燕的速度最大,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
【解答】绿豆种子萌发时,胚的胚根发育成幼根,与此同时,子叶以下的下胚轴迅速生长,发育成白色幼嫩的连接根与茎的部位。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ABD.在太阳光谱中,红光外为红外线,热作用好;紫光外侧为紫外线,化学作用好;
C.只有白光才会发生色散现象。
【解答】A.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 紫光的偏折角度最大,因此B处应是紫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B的外侧是紫外线,因此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会感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是单色光经过三棱镜不会发生色散,故C错误符合题意;
D.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温度计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像的位置只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由于地砖2、3处于同一水平面,灯的大小和灯到地砖的距离均不变,所以在2号地砖和3号地砖上看到的灯的像的大小和位置均相同。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设计,包括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解答】A. 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经高温灭菌处理后,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设计,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提供适宜的温度进行培养,高温灭菌会将培养基上的细菌杀死,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结合速度公式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10~20s时,乙车的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即乙的速度为零。甲车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由题图可知,第10s时,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20m),故C不符合题意;
D.通过前15米时,乙车所用的时间少于甲车所用的时间,根据可知,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比较像距和物距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特点,然后根据成像规律确定焦距的范围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u>2f时, 2f>v>f。
此时物距为20cm,像距为16cm,则20cm>2f,2f>16cm>f,
解得:10cm>f>8cm,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C;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如图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C,我认为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17.【答案】地面;天心阁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否则,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变。
【解答】(1)”洲不走”,即“橘子洲”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因为“橘子洲”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橘子洲”是静止的。
(2)“鸽”对于“阁”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诗句中“鸽飞”是以“阁”为参照物的。
18.【答案】漫;遵循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光线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集中在某一范围,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9.【答案】蛹;D→A→B→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1)根据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环节不同解答;
(2)苍蝇为完全变态发育,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那么D为受精卵,A为幼虫,B为蛹,C为成虫。
(2)苍蝇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苍蝇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B→C。
20.【答案】OB;60;左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入射角和反射角,中间的角平分线为法线,与它垂直的为分界面,剩余的一条光线为折射光线。接下来根据折射规律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进而确定入射角。最后根据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确定空气的位置。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OP=∠COP,根据“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可知,二者肯定是入射角和反射角,则中间的PQ为法线,与它垂直的MN是界面,且OB为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所以反射角为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所以界面MN的左侧是空气。
21.【答案】空气柱;大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3)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解答。
【解答】(1)吹笛子时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笛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22.【答案】(1)凸透;缩小倒立
(2)②
(3)A;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根据眼睛的结构和成像特点解答;
(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解答;
(3)凡是描述的眼药水的副作用的,就是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选②;
(3)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描述的是眼药水的副作用,不支持使用眼药水,故A符合题意。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描述的眼药水的好处,支持使用眼药水,故B不符合题意。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描述的是眼药水的副作用,不支持使用眼药水,故C符合题意。
故选AC。
(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
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近视的同学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纠正。故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②。
(3)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药水,A符合题意。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有益,支持使用眼药水,B不符合题意。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药水,C符合题意。
故选AC。
23.【答案】时间;路程;甲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1)(2)根据图片分析甲和乙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3)根据速度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运动员运动相同的时间,则谁在前面谁运动的路程长,那么谁游的快;
(2)根据乙图可知,运动员运动相同的路程,运动时间短的游的快;
(3)在物理学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种方法与甲图方法相同。
24.【答案】在O点左侧;仍在O点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斑的位置变化;
(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向水槽内注入水到达M位置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
(2)当水面到达N点后,光始终在水中传播,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可知,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原位置上。
25.【答案】水;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或没有渡过休眠期或不符合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80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分析甲和乙中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根据发芽情况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4) 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甲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乙培养皿中不加水,因此甲乙培养皿形成对照的变量是水。
(2)甲中有水,且甲中有8粒萌发;乙中无水,则种子均未萌发,那么得出的结论是: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甲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或没有渡过休眠期或不符合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4)甲中共有10颗种子,其中发芽的有8颗,则甲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是:。
26.【答案】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光照时间过长(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受到路灯光照的影响,合理即可);靠近马路一侧不开花的菊花;只选择1株菊花,样本过少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哪个变量发生改变,进而确定基于的假设;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靠近马路一侧的光照强度大,远离马路一侧的光照强度小,所以小明设计的方案就是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受到路灯光照的影响。
(2)实验组是靠近路灯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所以对照组就应该是靠近马路一侧不开花的菊花。这样的话变量就是光照。
(3)由于小明都只选用了一株菊花来做实验,样本太少,偶然因素大,实验的信服力不够。
27.【答案】同一高度;30—40cm;右;照相机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注意事项解答;
(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确定蜡烛所在的位置范围。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分析光屏的移动方向;
(3)比较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成像特点和应用。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在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已知焦距f=10.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不动,则一倍焦距在40cm处,二倍焦距在30cm处。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需要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蜡烛应该在30.0cm~40.0cm范围内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此时像距变大,则光屏应向右移动。
(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cm处,此时物距u=50.0cm-10.0cm=40.0cm>2f,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制作照相机。
28.【答案】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见详解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的位置的确定方法解答;
(2)比较表格数据中像距和物距的大小,从而找到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根据平面镜成虚像分析。
【解答】(1)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2)由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组实验中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始终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故可得结论:平面镜成像时,物距始终等于像距。
(3)平面镜成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不影响对反射光线的传播,因此仍能看到像。
29.【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别找到对应的两个发光点,然后将它们相连即可。
【解答】首先通过像点A'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左侧找到对应的发光点A。同理,找到像点B'对应的发光点B,最后连接AB确定物体AB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30.【答案】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凹透镜的特殊光线完成作图。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31.【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完成作图即可。
【解答】根据图可知,首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OB,然后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水里面画出折射光线OC,如下图所示:
32.【答案】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将皮影适当远离屏幕或靠近光源;红色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答;
(2)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屏幕到物体的距离与物体到光源距离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影子越大;
(3)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解答】(1)皮影表演过程,其中蕴含的光学原理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将皮影偶(人物剪影)适当远离屏幕或靠近光源可使屏幕中的“投影”变大。
(3)若要在幕布上出现红色图像,所选择的材料应该能够透过红光,因此应选择透明、红色材料。
33.【答案】静止;3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参照物的分析解答;
(2)根据公式计算慢跑过程的速度。
【解答】(1)跑步时,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
答: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
(2)根据图片可知,佩戴者运动的时间为t=8min20s=500s,距离为s=1.5km=1500m,
那么慢跑过程中速度。
答:慢跑过程中的速度3m/s。
1 / 1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六校联合命题考试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科学试题
1.(2024七下·平湖期中)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  )
A.口腔 B.舌
C.味蕾 D.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
【答案】D
【知识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这就是味觉。 味觉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与味蕾联系的感觉神经末梢细支,包围在味觉细胞上。进食时,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觉刺激物作用于味毛,刺激了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
【解答】根据题意客舟,人体内形成味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中枢,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2.(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振幅 B.音色 C.响度 D.音调
【答案】D
【知识点】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有关。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试管中的水量不同,则试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那么振动快慢不同,即频率大小不同,因此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
故选D。
3.(2024七下·平湖期中)2024是甲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其形象融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蟒蛇身、蜥腿、鹰爪、鹿角、鱼鳞等。下列四种动物按胚胎发育方式不同于其他三种的动物是(  )
A.老鹰 B.蜥蜴 C.梅花鹿 D.鲤鱼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分析判断。
【解答】老鹰、蜥蜴、鲤鱼三种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而梅花鹿胚胎发育方式称为胎生。因此梅花鹿胚胎发育方式与其他三种不一样,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4七下·平湖期中)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折射。她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反映实验时的光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折射光线的方向即可。
【解答】AD.当光由玻璃砖斜射向空气中时,会发生偏折,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A、D错误;
BC.当光先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靠近法线,由玻璃砖垂直射入空气时,方向不发生改变,故B错误,而C正确;
故选C。
5.(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妈妈精心呵护下,婷婷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青春美少女(如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正在受精的卵细胞,此受精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子宫完成的
B.D是由B经分裂和分化等过程后形成的,通过胎盘和脐带从妈妈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C.因为婷婷和妈妈都是女性,所以婷婷在相貌上会更像妈妈一些
D.进入青春期后,婷婷体内会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月经,这与睾丸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
【答案】B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解析】【分析】 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怀孕的部位是子宫内膜,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根据对人的生殖发育的过程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故A错误;
B.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并逐步的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子宫内发育,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故B正确;
C.婷婷的相貌是由遗传自父母双方的基因决定的,在相貌上更像谁与性别无关,故C错误;
D.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月经是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出血的生理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6.(2024七下·平湖期中)周末阳光明媚,安安和妈妈在月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水。关于此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答案】D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其中包含的光学原理即可。
【解答】AB.湖中的柳树发出的光在水面发生反射,从而在水面成像,这就是看到的柳影,故AB错误;
CD.湖中的鱼儿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我们的学习中,采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你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菜豆种子种与鸟卵的卵黄功能相似的结构是(  )
A.胚 B.子叶 C.胚根 D.种皮
【答案】B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根据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鸟的卵黄功能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菜豆种子子叶或胚乳中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所以结构中子叶或胚乳跟鸟的卵黄功能相似.
故选B。
8.(2024七下·平湖期中)近日浙江杭州的王大妈因食用冰箱里泡了2天的黑木耳而造成中毒。黑木耳口感细嫩,风味独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又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它的生殖方式是(  )
A.营养繁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答案】B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A.植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
B.真菌用孢子繁殖;
C.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母体分裂成2个(二分裂)或多个(复分裂)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D.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球形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
【解答】黑木耳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因此其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2024七下·平湖期中)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A.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米/秒
B.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千米/时
C.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千米
D.百米赛跑中某运动员的成绩是9.96秒
【答案】C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计算物体的速度,然后统一单位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猎豹的速度为40m/s=144km/h;旗鱼的速度为108km/h;褐海燕的速度为:;运动员的速度为:。
比较可知,褐海燕的速度最大,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0.(2024七下·平湖期中)我们平时吃的豆芽菜,主要是由绿豆种子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子叶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最快,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
【解答】绿豆种子萌发时,胚的胚根发育成幼根,与此同时,子叶以下的下胚轴迅速生长,发育成白色幼嫩的连接根与茎的部位。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一束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处应是紫光
B.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会感光
C.经过三棱镜光会发生折射,所以光经过三棱镜都会色散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的示数变大
【答案】C
【知识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ABD.在太阳光谱中,红光外为红外线,热作用好;紫光外侧为紫外线,化学作用好;
C.只有白光才会发生色散现象。
【解答】A.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 紫光的偏折角度最大,因此B处应是紫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B的外侧是紫外线,因此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会感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是单色光经过三棱镜不会发生色散,故C错误符合题意;
D.A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温度计放在A处的外侧示数会上升,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2024七下·平湖期中)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如图)。小明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明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  )
A.大小相同、位置不同 B.大小相同、位置相同
C.大小不同、位置相同 D.大小不同、位置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像的位置只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由于地砖2、3处于同一水平面,灯的大小和灯到地砖的距离均不变,所以在2号地砖和3号地砖上看到的灯的像的大小和位置均相同。
故答案为:B。
13.(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
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设计,包括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
【解答】A. 在无菌棉棒擦拭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进行接种,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经高温灭菌处理后,这样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设计,控制单一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提供适宜的温度进行培养,高温灭菌会将培养基上的细菌杀死,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4七下·平湖期中)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第10秒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B.10~20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0~10秒,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的路程长
D.通过前15米时,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答案】D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结合速度公式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B.根据图片可知,10~20s时,乙车的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即乙的速度为零。甲车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由题图可知,第10s时,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20m),故C不符合题意;
D.通过前15米时,乙车所用的时间少于甲车所用的时间,根据可知,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及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可以判断,他所使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C.一定大于20cm D.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比较像距和物距大小,从而确定成像特点,然后根据成像规律确定焦距的范围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u>2f时, 2f>v>f。
此时物距为20cm,像距为16cm,则20cm>2f,2f>16cm>f,
解得:10cm>f>8cm,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6.(2024七下·平湖期中)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如图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   ,你认为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   。
【答案】C;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如图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C,我认为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17.(2024七下·平湖期中)上联: “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下联: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其中“洲不走”是以   为参照物, “鸽飞”是以   为参照物。
【答案】地面;天心阁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改变;否则,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变。
【解答】(1)”洲不走”,即“橘子洲”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不变。因为“橘子洲”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橘子洲”是静止的。
(2)“鸽”对于“阁”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诗句中“鸽飞”是以“阁”为参照物的。
18.(2024七下·平湖期中)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它    (填“遵循”或者“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漫;遵循
【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解析】【分析】光线在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在光滑平整的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集中在某一范围,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它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9.(2024七下·平湖期中)根据昆虫发育模式图,请回答:
(1)A.B.C.D表示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其中B是   ;
(2)苍蝇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答案】蛹;D→A→B→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1)根据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环节不同解答;
(2)苍蝇为完全变态发育,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那么D为受精卵,A为幼虫,B为蛹,C为成虫。
(2)苍蝇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苍蝇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B→C。
20.(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   ,入射角是   度。 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右”) 侧是空气。
【答案】OB;60;左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入射角和反射角,中间的角平分线为法线,与它垂直的为分界面,剩余的一条光线为折射光线。接下来根据折射规律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进而确定入射角。最后根据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确定空气的位置。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AOP=∠COP,根据“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可知,二者肯定是入射角和反射角,则中间的PQ为法线,与它垂直的MN是界面,且OB为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所以反射角为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所以界面MN的左侧是空气。
21.(2024七下·平湖期中)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答案】空气柱;大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知识点】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产生的条件
【解析】【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3)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解答。
【解答】(1)吹笛子时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笛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22.(2024七下·平湖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护眼睛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   的实像。
(2)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眼镜矫正。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选填“①”或“②”)。
(3)长时间用眼后,会使眼睛干涩,有的同学喜欢用眼药水缓解。下列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是。
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
【答案】(1)凸透;缩小倒立
(2)②
(3)A;C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根据眼睛的结构和成像特点解答;
(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解答;
(3)凡是描述的眼药水的副作用的,就是不支持使用眼药水的。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选②;
(3)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描述的是眼药水的副作用,不支持使用眼药水,故A符合题意。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描述的眼药水的好处,支持使用眼药水,故B不符合题意。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描述的是眼药水的副作用,不支持使用眼药水,故C符合题意。
故选AC。
(1)图甲中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
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近视的同学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纠正。故图乙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②。
(3)A.有的眼药水,会使睫状肌继续工作,导致疲劳更难缓解,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药水,A符合题意。
B.有的眼药水主要成分与泪液成分相同,眼睛干涩时,可适当缓解症状,有益,支持使用眼药水,B不符合题意。
C.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长期过度接触防腐剂,可能会对眼睛产生伤害,有害,不支持使用眼药水,C符合题意。
故选AC。
23.(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在比较游泳运动员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中:甲图是用相同的    比较谁在前面;乙图是用相同的    比较所用的时间。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这种方法与    图的方法相同。
【答案】时间;路程;甲
【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分析】(1)(2)根据图片分析甲和乙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3)根据速度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运动员运动相同的时间,则谁在前面谁运动的路程长,那么谁游的快;
(2)根据乙图可知,运动员运动相同的路程,运动时间短的游的快;
(3)在物理学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种方法与甲图方法相同。
24.(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一密闭激光发射器从水槽侧壁射出一束激光,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缓慢注入水,当水面与M点相平时,水槽底部的光斑   (填“在O点左侧”“在O点右侧”或“仍在O点”,下同)。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当水面与N点相平时,水槽底部的光斑   。
【答案】在O点左侧;仍在O点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分析】(1)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斑的位置变化;
(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当向水槽内注入水到达M位置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
(2)当水面到达N点后,光始终在水中传播,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可知,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原位置上。
25.(2024七下·平湖期中)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提出问题: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制订计划: ①将绿豆种子各10粒,分别放在垫有餐巾纸的甲乙两个培养皿中;②甲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乙培养皿中不加水,同时放入23℃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实验结果:甲中有8粒萌发,2粒未萌发;乙中种子均未萌发。
(1)甲、乙培养皿形成对照,变量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3)甲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
(4)请根据甲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是   %。
【答案】水;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或没有渡过休眠期或不符合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80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分析甲和乙中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2)根据发芽情况分析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4) 发芽率指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甲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水,乙培养皿中不加水,因此甲乙培养皿形成对照的变量是水。
(2)甲中有水,且甲中有8粒萌发;乙中无水,则种子均未萌发,那么得出的结论是:水分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甲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或没有渡过休眠期或不符合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4)甲中共有10颗种子,其中发芽的有8颗,则甲培养皿的实验结果计算种子的发芽率是:。
26.(2024七下·平湖期中)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   。
(2)他们应该选择   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有什么明显不足?   。
【答案】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光照时间过长(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受到路灯光照的影响,合理即可);靠近马路一侧不开花的菊花;只选择1株菊花,样本过少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哪个变量发生改变,进而确定基于的假设;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3)在科学探究中,往往需要多次实验,从而收集多组数据,这样得到的结论会更加客观,具有普遍意义。
【解答】(1)靠近马路一侧的光照强度大,远离马路一侧的光照强度小,所以小明设计的方案就是菊花不开花可能是由于受到路灯光照的影响。
(2)实验组是靠近路灯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所以对照组就应该是靠近马路一侧不开花的菊花。这样的话变量就是光照。
(3)由于小明都只选用了一株菊花来做实验,样本太少,偶然因素大,实验的信服力不够。
27.(2024七下·平湖期中)在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00cm。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光具座上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0cm刻度线处不动,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在   范围内移动(用具体数字表示),光屏应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现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
【答案】同一高度;30—40cm;右;照相机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解析】【分析】(1)根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注意事项解答;
(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确定蜡烛所在的位置范围。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分析光屏的移动方向;
(3)比较物距和焦距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成像特点和应用。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在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已知焦距f=10.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不动,则一倍焦距在40cm处,二倍焦距在30cm处。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需要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蜡烛应该在30.0cm~40.0cm范围内移动。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此时像距变大,则光屏应向右移动。
(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0cm处,此时物距u=50.0cm-10.0cm=40.0cm>2f,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制作照相机。
28.(2024七下·平湖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   ;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   。
【答案】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见详解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根据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的位置的确定方法解答;
(2)比较表格数据中像距和物距的大小,从而找到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根据平面镜成虚像分析。
【解答】(1)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点燃蜡烛的像,使用了等效替代法。
(2)由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每组实验中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始终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故可得结论:平面镜成像时,物距始终等于像距。
(3)平面镜成像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不影响对反射光线的传播,因此仍能看到像。
29.(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为发光体AB在平面镜前所成的像A'B',作出该物体。
【答案】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别找到对应的两个发光点,然后将它们相连即可。
【解答】首先通过像点A'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镜面左侧找到对应的发光点A。同理,找到像点B'对应的发光点B,最后连接AB确定物体AB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30.(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是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
【答案】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凹透镜的特殊光线完成作图。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31.(2024七下·平湖期中)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完成作图即可。
【解答】根据图可知,首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OB,然后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水里面画出折射光线OC,如下图所示:
32.(2024七下·平湖期中)中国皮影戏,是一种用驴皮做成的人物比形,在光源的照射下隔幕布进行演戏, 图甲所示,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演绎皮影戏,展开项目化学习,首先学习小组找来一些不透明的材料,在上面画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图,将其置于光源和幕布之间,简单的皮影戏雏形出现了。
(1)皮影表演过程,其中所蕴含的光学科学原理是   。
(2)屏幕中角色的“投影”大小,可以由操作者灵活控制。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变的前提下,使屏幕中的“投影”变大,操作者可将   。
(3)兴趣小组同学按照上述完成步骤的皮影戏表演,发现影幕上是黑白的人物形象,如何让影幕上的图像变成彩色呢?科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改善,若要在幕布上出现红色图像,应选择透明、   (填颜色)材料。
【答案】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将皮影适当远离屏幕或靠近光源;红色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1)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答;
(2)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屏幕到物体的距离与物体到光源距离的比值,即比值越大,影子越大;
(3)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
【解答】(1)皮影表演过程,其中蕴含的光学原理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在光源和幕布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将皮影偶(人物剪影)适当远离屏幕或靠近光源可使屏幕中的“投影”变大。
(3)若要在幕布上出现红色图像,所选择的材料应该能够透过红光,因此应选择透明、红色材料。
33.(2024七下·平湖期中)“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具有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和心率监测等功能。
(1)如图所示,跑步时,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该佩戴者在操场上进行慢跑锻炼,智能手表记录情况如图所示,则慢跑过程中的速度是   m/s。
【答案】静止;3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参照物的分析解答;
(2)根据公式计算慢跑过程的速度。
【解答】(1)跑步时,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
答: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
(2)根据图片可知,佩戴者运动的时间为t=8min20s=500s,距离为s=1.5km=1500m,
那么慢跑过程中速度。
答:慢跑过程中的速度3m/s。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