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课件(共40张PPT内嵌视频)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课件(共40张PPT内嵌视频)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通过学习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学生能够理解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产业发展需要顺应自然条件,合理利用资源,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
通过观察和分析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图,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提高空间定位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学生能够理解产业分布的空间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空间思维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交通条件、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等。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综合作用影响产业分布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产业分布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综合思维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能力和品质。在东北地区产业分布的学习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工厂、调研产业发展情况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地理实践力
综合素养
1
2
农产品生产基地
重工业基地
目录
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一章
活动
你知道东北地区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吗?请举例说明。
东北地区著名的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甜菜、亚麻等。
活动
图6-30至6-33所示的农作物,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哪些?结合图6-28、6-29,说一说它们的主要分布地区。
能在东北地区自然生长的有大豆、小麦、甜菜。
大豆和小麦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甜菜则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黑土地
温带季风气候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
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阅读
黑土地
东北地区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等土壤,这些土壤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为黑土分布区,厚度可达1米;松嫩平原中西部为黑钙土分布区。黑土和黑钙土的有机质量高,是中国自然肥力很高的土壤。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赋予东北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但是,因不合理的垦殖等原因,东北地区的土壤面临着程度不等的流失问题。
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左右,总产量占全国的2/5强。
甜菜是重要的制糖原料。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甜菜总产量占全国的1/3强,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活动
计算下表,并分析计算结果。
147.1
议一议,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东北地区农产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人均产量更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181.0
15.9
18.9
32.3
45.0
406.9
854.1
104.6
注:2020年全国人口按14.4亿计算,东北人口按9851万计算。
重工业基地
第二章
活动
读图6-36,完成下列任务。
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等。
说出哈尔滨、长春、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想一想,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的资源状况有何关联?
哈尔滨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动力机械,长春的主要工业部门是运输机械,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是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这些工业部门的形成,与这些城市附近地区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密切相关。
活动
读图6-36,完成下列任务。
议一议,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东北地区工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重工业为主。
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油田。
哈尔滨是中国重要的动力机械基地,能够生产大中型水电、火电发电机组及先进的输变电设备。
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了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了运输机械制造基地,大宗产品有汽车、铁
路机车和客车、船舶、拖拉机等。
进入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轻纺工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阅读
辽中南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基地,面积近12万千米2,人口3500多万。鞍山、本溪一带,蕴藏着上百亿吨铁矿,尽管品位不算太高,却可以露天开采,便于选矿和冶炼。
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辽中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沈阳是机械工业中心,鞍山和本溪是钢铁工业基地,抚顺是石油化学工业和装备制造基地,辽阳是化学工业基地,大连是综合工业中心和造船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石油、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下降,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尤其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
阅读
东北工业基地的战略转型
经过多年的开发,东北地区的一部分矿产资源日益减少,许多工矿城市面临着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比如,抚顺、阜新的煤炭资源趋于枯竭,辽中南地区有色金属矿山的资源量严重不足,大庆油田、辽河油田的可采储量大幅度减少。矿区沉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也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重要瓶颈。近些年来,立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东北许多工矿城市着力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活动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发展问题,大家出了不少好主意。下列建议是否可行,谈一谈你的看法。
这些建议均可行。“加大资源勘察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和“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这三个建议有利于挖掘资源潜力,节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矿产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问题“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发展观光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三个建议有利于实施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活动
收集家乡的地形图、城镇分布图、工农业布局图以及相关统计资料,运用本章学习的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1)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归纳家乡的地形、气候特征。
(3)家乡的城镇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4)家乡的产业布局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课后练来哈尔滨冰雪旅游市场异常火爆,各地游客纷纷到哈尔滨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哈尔滨通过发展冰雪相关产业促进了经济振兴,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读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多 B.降水集中在冬季,积雪深厚
C.冬季寒冷漫长,冰雪不易融化 D.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2.哈尔滨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发展冰雪产业可以( )
①加速矿产资源开发 ②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当地工业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D
1.答案:C
解析: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哈尔滨冬季寒冷漫长,冰雪不易融化,这是该地发展冰雪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C正确;人口密度大,人口数量多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不是自然条件,A错误;哈尔滨降水集中在夏季,B错误;基础设施完善属于社会经济条件,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哈尔滨将“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发展冰雪产业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进而提高当地居民消费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①错误,②正确;冰雪产业发展并不能促进当地工业发展,③错误;冰雪产业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④正确。综上,D正确。故选D。
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之一,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结合赫哲族传统服饰图分析,该民族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是( )
A.放牧 B.耕种 C.捕鱼 D.伐木
4.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木杆屋子”的音译,是鄂伦春族的传统的民居,结合图片分析,该民族所在地区( )
A.森林资源丰富 B.地处长白山脉 C.适宜种植甘蔗 D.高大雪山连绵
5.图中所示东北地区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A.满族集中分布在长白山脉 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辽宁省没有少数民族分布 D.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
C
A
B
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赫哲族传统服饰是赫哲族鱼皮套装,说明该民族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是捕鱼,C正确;不能反映出放牧、耕种、伐木,AB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读图可见,民居周边都是高大的树木,可知鄂伦春族所在地区森林资源丰富,A正确;从左图可见,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B错误;甘蔗是南方糖料作物,不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C错误;海拔不是很高,夏季温度较高,没有雪山连绵,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读图,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泛,赫哲族相对集中分布在三江平原,A错误;东北地区的民族分布较广泛,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B正确;辽宁省有少数民族分布,C错误;蒙古族主要分布在离内蒙古自治区较近的地区,三江平原分布较少,D错误。故选B。
读图东北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面积最大的省,人口也最多
B.吉林人口少,是因为地形以山地为主
C.人口密度最大的是辽宁省
D.解放后,人口增长最快的是辽宁省
7.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经济
省份 项目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面积(万千米2) 45.4 18.7 14.7
人口(万人) 1953年 1190 1133 2039
2010年 3833 2747 4375
C
B
6.答案:C
解析:读图表可得,面积最大的省是黑龙江省,但人口最多的是辽宁省,A错误;吉林人口少,是因为纬度位置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居住,B错误;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居住的人口数。根据图表中所示三省人口数与面积的数据计算可得,黑龙江省人口密度最小,辽宁省最大,C正确;东北三省人口增长率是指用2010年的人口减1953年人口后再除以1953年的人口,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人口增长率中最大的是黑龙江,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根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俗称关东地区,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人口城市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该地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发达,而山区人口偏少,所以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正确。故选B。
2021年10月18日,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沈阳举行。结合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有关图中①山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山脉是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该山脉
C.山脉西侧分布有三河马、三河牛 D.山脉东侧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
9.我国的航空母舰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在大连建造的,大连造船工业发达的优势不包括( )
A.港阔水深,水陆运输便利 B.煤铁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C.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先进 D.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10.下列工业部门中,和工业互联网同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生物工程 B.食品加工 C.钢铁工业 D.玩具制造
B
D
A
8.答案:B
解析:①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走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该山脉,该山脉西侧是内蒙古高原,分布有三河马、三河牛等动物,山脉东侧是东北平原,该地形区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故选B。
9.答案:D
解析:我国的航空母舰辽宁舰和山东舰都是在大连建造的,大连造船工业发达的优势有:大连港阔水深,水陆运输便利;大连煤铁丰富,钢铁工业发达;大连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先进等。大连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是大连造船工业发达的优势。故选D。
10.答案:A
解析:生物工程和工业互联网同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食品加工、钢铁工业和玩具制造都属于传统工业。故选A。
课堂小结
同学们下课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