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课件(共49张PPT)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课件(共49张PPT)湘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7.1
香港特别行政区
的国际枢纽功能
综合素养
综合素养
香港作为国际枢纽,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其繁荣发展。学生需运用综合思维,分析这些因素如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对香港国际枢纽地位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香港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空间素养
通过学习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国际交通网络中的位置,学生可以培养空间思维。理解香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节点,其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如何支撑其国际枢纽功能,以及这些设施如何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口分布。
人地协调观
香港作为国际枢纽,其经济、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体现了人地协调观。学生需理解香港如何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发展成为全球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保持人与自然的平衡。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体现在学生对香港国际枢纽功能的实地考察和研究中。通过参观港口、机场、商业区等,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香港作为国际枢纽的繁忙景象,了解其运作机制和背后的经济逻辑。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深入研究香港国际枢纽功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
02
03
04
目录

地理概况

发达的交通运输

先进的现代服务业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Geographical Overview

地理概况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回归线以南,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23.5°N
香港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陆地面积1110千米2(2020年)。
香港岛面积80千米2,隔维多利亚港与九龙半岛相望。





香港海岸曲折,港湾和岛屿较多
新界
九龙
香港岛
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仅占陆地总面积的1/6。
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
(1)“上天”:建设高楼
(2)“下海”:填海造陆
香港城区高楼林立,依山而建。
为了弥补城市建设用地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香港一直在大规模地填海造地。
阅读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
香港原属广东省,1840年鸦片战争后陆续被英国侵占。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香港回归以来,经济得到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对外交往更为活跃。我国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底色为红色,中有白色洋紫荆花图案,红白双色象征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红色底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底色一样,象征香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洋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花中的五颗五角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五星相对应。
活动
202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为748万。请计算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想一想,你计算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口密度约为6739人/千米2,说明香港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十分紧张。
香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2℃,年降水量2398.4毫米。读图 7-2、7-5,完成下列任务。
(1) 据图描述香港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活动
香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2℃,年降水量2398.4毫米。读图 7-2、7-5,完成下列任务。
(2) 香港的年降水量并不算少,但严重缺水。想一想,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缺少大江大河;境内多低山丘陵,难以储水。
可以采取的有效解决措施: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发展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用污水净化措施,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跨流域调水或海水淡化增加水资源的供应量;控制人口规模;等。
Developed transportation

发达的交通运输
香港是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作业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香港发展海洋运输的有利条件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货物运输量大。
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相当便利,有京九、广深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境内有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交通运输非常便捷。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桥隧全长55千米。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公路及各口岸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极大地缩短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间的时间距离。
Advance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先进的现代服务业
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
根据 《 清明上河图 》 建造的“宋城”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
香港迪士尼乐园
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中心,每年有许多大型会展活动在此举行。
香港拥有先进的电信系统,是重要的国际性信息中心。
出版
邮政
报业
电视
广播
香港教育发达,著名大学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
International trading center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香港地处西太平洋地区的枢纽位置,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香港回归以来,继续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被公认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
土地、资源、劳动力等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提供:
提供:
凭借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向国际市场的优势,以及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管理,香港逐步形成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贸易与物流、专业服务及工商业支援服务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阅读
香港的产业
20世纪60—70年代,制造业为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向珠江三角洲等地大规模转移,香港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下降,而房地产、贸易、信息、金融、旅游等行业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香港在发展原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创新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以及环保产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对外贸易长期是香港的主导产业。目
前,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区和商品转口港。
香港葵涌是世界上著名的集装箱枢纽,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1500万标箱,装卸效率高居世界各大海港之首。
香港商业发达,被誉为“购物天堂”。
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伦敦“三分全球”,在时区上互相衔接,使得全球金融业保持24小时运作。
香港现有银行180多家,已形成比较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香港还有规模庞大的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和黄金市场。
活动
读图7-13、7-14,说一说香港进出口贸易的地区构成特点。
中国内地是香港进出口贸易最主要的对象。
活动
结合下列材料,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 改革开放初期,来自香港的资金占到祖国内地引进外资总额的80%以上,是祖国内地引进外资的最大来源地。
● 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充当了祖国内地与外界经济联系的“二传手”角色。在此过程中,香港获取了丰厚的收益,也有力地促进了祖国内地贸易的增长。
● 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制造业向祖国内地大举转移,现代服务业随之迅速发展。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为香港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 近年来,祖国内地赴香港旅游的人数持续增长。香港的影视业依托祖国内地获得了长足发展。
● 内地大力保障香港民生物资供应,中资企业目前供应了香港逾90%的活猪活牛、78%的饮用水、70%的鲜活畜禽、52%的小麦粉、42%的油气。
● 自1997年以来,内地企业在港股中的数量占比进入快速上涨通道。截至2022年4月,内地企业在港上市达1370家,占港交所上市企业总数的53.3%,市值占港股总市值的75%以上。
活动
结合下列材料,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补双赢。祖国内地经济的发展为香港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香港为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大量的港资促进了祖国内地经济的发展,两地的经贸往来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祖国内地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具有国际化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优势互补促进两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课后练习
作为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对外贸易是香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让香港多年来保持着中长期向好发展的势头。读香港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合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香港,祖国内地可以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B.香港的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C.香港所有的生活、生产资料均来自祖国内地
D.祖国内地拥有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2.香港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有( )
①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②有较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
③海陆空交通便利,拥有深水良港 ④濒临东海,利于发展出口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A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通过香港,祖国内地可以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A正确;香港的自然资源匮乏,地狭人稠,劳动力价格高,B错误;香港大部分的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C错误;在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贸联系中,香港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人才和管理经验,D错误。故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条件。香港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①正确;香港拥有较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②正确;香港海陆空交通便利,拥有深水良港,③正确;香港濒临南海,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
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香港特别行政区陆地面积约1104千米2,人口约747万(2020年),是世界人口容量较大的地区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3.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容量较大,主要得益于( )
①生活消费水平低
②对外开放程度高
③科技水平高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制约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 B.科技水平 C.自然资源状况 D.产业结构
B
C
3.答案:B
解析:香港经济发达,生活消费水平较高,①错误;香港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密切,可有效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人口容量,②正确;香港经济发达,科技发达,对资源的利用率高,人口的容量大,③正确;香港矿产资源匮乏,④错误。综上,B正确。故选B。
4.答案:C
解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在各个影响因素中自然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香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所以,制约香港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状况,C正确;香港地区开放程度高,地区开放程度不是制约香港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A错误;香港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科技水平不是制约香港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B错误;产业结构不是制约香港人口容量增加的首要因素,D错误。故选C。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一座地狭人稠的国际大都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香港在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上采用的方式不恰当是( )
A.建设高层建筑 B.缩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填海造地 D.改造老旧废弃建筑
6.香港已开发的土地面积不足1/4,而在已开发的土地中又留有大片绿地,其原因是( )
A.沿海交通便利,没有必要去别的地方发展
B.香港与祖国内地联系密切,在经济合作中扮演“厂”的角色,需要为祖国供应大量的木材
C.香港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环境的保护,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D.香港特区政府规定不允许使用绿地
B
C
5.答案:B
解析:香港地狭人稠,山地多,平原少,人与土地的矛盾突出。“上天”是指建设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能减少人均占地面积;“下海”是指填海造陆,造出的陆地多为平地,便于利用。这两种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式有效地缓解了香港建设用地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有效缓解香港人多地少的问题。改造老旧废弃建筑,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改善居住环境,ACD采用的方式恰当,不符合题意。缩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利于改善香港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做法不恰当,B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C
解析:香港土地面积仅有1099平方千米,人口却有741.31万人(2021年),人口密度大。而香港却在城市建设中保留有大片绿地,这正体现了香港在人多地狭的条件下,注重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了人地关系协调发展,C正确。留有大片绿地跟沿海交通便利、香港与祖国内地联系密切、香港特区政府规定不允许使用绿地无关,ABD错误。故选C。
读香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图中甲箭头代表的最可能是( )
A.资金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蔬菜
8.下列关于香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香港地处南海之滨,与广东省相邻
B.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
C.香港经济发达,是著名的自由港
D.香港海岸线平直,地形以平原为主
A
D
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中,内地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众多廉价劳动力、低廉的土地租金等;而香港则提供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人才等,图中甲箭头从香港指向内地,是香港提供的优势条件,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香港地处南海之滨,与广东省相邻,A正确;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组成,B正确;香港经济发达,是著名的自由港,C正确;香港海岸线曲折,地形以山地为主,D错误。故选D。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