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五)
地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4页,第
Ⅱ卷第5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满分100分,考试用时
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壶穴,也被称为瓯穴,是一种在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这种凹坑是由
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形成的。其口小底大、四壁光滑,坑底常见磨圆较好的砾
石,形状多样,大小不一,其发育程度往往与当地的岩性、气候、风化作用有关(图1)。
据此完成1~2题。
图1
1.壶穴通常不易发育的位置为
A.山前冲积扇
B.河床岩石裂隙发育地带
C.瀑布的下方
D.河流的上游峡谷地带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窗国和全任
2.关于壶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大、落差大、侵蚀作用强烈的地方更有利于壶穴的形成
B.花岗岩分布地带因岩性坚硬,不会发育形成壶穴
C.壶穴中生长的藻类、草本等植物可促进壶穴向深、向宽发展
D.风化作用使得岩石表面变得脆弱,更容易被水流侵蚀
图2为南半球某城市(37°S)著名商业街上两栋方形大楼的俯视图。据此完成3~
4题。



大楼
大楼


a
正西
正东
319
12.22日出方位
图2
3.我国学校放暑假期间,游客到该商业街可能看到的是
A.大楼甲的①墙面上午可以照射到太阳
B.大楼甲的②墙面上午可以照射到太阳
C.大楼乙的③墙面正午不能照射到太阳
D.大楼乙的④墙面正午可以照射到太阳
4.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如果乙大楼的①墙面能照到太阳,墙面与街道的夹角α的取值最
小可能是
A.29°
B.30
C.31°
D.32°
“精明收缩”指在收缩城市“复兴”前,规划者让城市用更少的人口、更少的建筑、
更少的土地利用以匹配目前或预计的城市人口。资源枯竭型城市常面临人口流失的现象,
导致人口和城市建成空间比例失衡,“精明收缩”能有效缓解人口和城市建成空间比例。
据此完成5~7题。
5.“精明收缩”对城市的积极影响不正确的是
A.缓解人口与城市建成空间比例,调整了城市功能
B.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C.城市服务范围、服务职能、服务种类都可能会减少
D.限制了城市的规模大小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
鑫国和全王★ 秘密 ★ 因涉及考试内容,请老师妥善保管,避免泄露
2024~2025 学年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五)·双向细目表
地 理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内容 难易程度 核心素养
1 选择题 3 壶穴的分布 中 综合思维
2 选择题 3 壶穴的形成原因 中 综合思维
3 选择题 3 太阳视运动 难 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
4 选择题 3 太阳高度角 难 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
5 选择题 3 精明收缩对城市的影响 易 综合思维
6 选择题 3 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外流的影响 易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7 选择题 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 易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8 选择题 3 站城融合的影响 易 综合思维
9 选择题 3 站城融合的多种业态 中 综合思维
10 选择题 3 海雾的成因 易 综合思维
11 选择题 3 天气过程的判读 中 综合思维
12 选择题 3 天气过程图的判读 中 综合思维
13 选择题 3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难点 中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14 选择题 3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影响 中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
15 选择题 新型养老模式的特点 易 综合思维
3
16 选择题 新型养老模式的特点 易 综合思维
17 综合题 20 影响农业发展区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 易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18 综合题 18 湿地形成、生物多样性成因及产业转型 中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19 综合题 14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人类活动 难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达成目

20% 60% 55-65 命题
思想
本卷考察内容:主要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获取材料知识的能力。2024~2025 学年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五)
地理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48 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B D C D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C C D B B
【解析】
1.壶穴常形成于落差较大的急滩上或瀑布下方,一般在水流湍急、有岩石裂隙发育的地区容
易形成,这种近似壶型的凹坑是由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形成的,B、C、D 不符合
题意,而山前冲积扇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且流水的速度减慢,不易形成壶穴,故
选 A。
2.据上题以及材料中“其发育程度往往与当地的岩性、气候、风化作用有关”可知,一般在
地形起伏大、落差大、侵蚀作用强烈的地方更有利于壶穴的形成;如果壶穴中生长有藻类、
草本等植物,可促进壶穴向深、向宽发展;风化作用使得岩石表面变得脆弱,容易有裂隙
发育,更容易被水流侵蚀形成壶穴,A、C、D 不符合题意,花岗岩虽然岩性坚硬,但花岗
岩中粗粒且节理发育的地方也会在节理面上被河水夹带的砂石磨蚀形成壶穴,故选 B。
3.暑假期间即每年的 7、8 月份,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该城市位于南半球,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上午时段太阳的运动轨迹从东北到正北,所以大楼甲的①墙面不能在上午受到
太阳照射,A 错误。同理,大楼甲的②墙面上午可以照射到,B 正确。大楼乙的③墙面正
午、下午都可以照射到阳光,C 错误。正午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大楼乙的④墙面正午不可
以照射到阳光,D 错误。故选 B。
4.为使大楼乙的①墙面有采光机会,即在每年北半球的夏至日时,该墙面仍然可以受到采光。
由图上信息可得知,每年 12 月 22 日北半球冬至日时,当地日出东南,且太阳光线与街道
的夹角为 31°,所以夏至日出东北时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也应为 31°。若使①墙面日出时
可以受到太阳照射,夹角需要大于 31°。夹角α最小可能为 32°,D 正确,故选 D。
5.缓解人口与城市建成空间比例,让城市相对集中,限制了城市规模大小,D 正确,“精明收
缩”缓解人口与城市建成空间比例,调整了城市功能,从而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A、B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 1页(共 4页)
正确;城市服务范围、服务职能、服务种类都可能会增加,C 错误。故选 C。
6.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资源枯竭,传统产业衰退,就业机会减少,很多青壮年迁到外地寻找
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造成城市人口外流现象,D 正确。生育政策调整、个人意愿选择、
环境污染严重不是造成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故选 D。
7.②选项中“精简规模,鼓励居民大规模移民”会造成劳动力减少、人才减少,不是资源枯
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且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②不正确,故选 C。
8.站城融合是城市中“一个集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于一体
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主要针对的是客运,有利于缩短旅客出行时间,B 正确,D 错误。
站城融合有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但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A 错误。站城融合也不
能提高城市等级,C 错误。故选 B。
9.站城融合是汇聚商业、办公、会展等多种业态、多种功能的超级综合体,多种业态应该和
商务活动及商务人士出行有关,D 正确。大学城与商业、会展、办公等活动关系不大,A
错误;仓储中心、水果批发市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价较低的城郊,B、C 错误。故选 D。
10.底层大气当暖湿空气遇到冷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易形成雾,所以暖湿空气
经过冷海水下垫面易形成海雾,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1.从图可以看出,风力、风向没有发生变化,且风向的变化对大雾消散没有影响,A、B 错
误,大雾的消散能使大气能见度增加,是结果,不是原因,C 错误,气温升高,使对流增
强,促使大雾消散,D 正确。故选 D。
12.据图可知,3 日 23 时后该地风力变大,风向变为西北风,且题干中提到“4 日早晨大雾
开始快速消散”,可以推测 3 日 23 时后该地的海雾范围收缩且向东南方向收缩,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13.该地区年降水量仅约 50 毫米,蒸发量却超过 2500 毫米,在极干旱条件下自然植被稀少,
防护林种植与后期管护成本超高;塔克拉玛干区域绿洲防护缺口大多是我国著名风口,
也是流沙入侵和沙丘活化的易发生区,一些风口地区平均大风日数高达 200 多天,年平
均风速每秒 8.6 米(约为 31 公里/小时);在强风推动下,细沙漫天飞扬,沙漠不断扩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移动沙丘众多,流动沙漠面积达 25.84 万平方公里,所以是塔克拉玛干
沙漠“锁边工程”“难中之难”,A、B、D 不符合题意。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仅夏
季气温高,不是该工程的主要难点,C 错误。故选 C。
14.“锁边工程”实施后,因重点采用了建草方格、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治沙防沙固沙工程,
可能带来的影响将会有:改善局地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西北地区沙尘暴的危害,
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 D。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 2页(共 4页)
15.题目问的是“跨代共居”养老模式与传统养老模式的比较,A 答案属于年轻人的益处,不
属于养老院,所以 A 错误,“跨代共居”模式老年人和年轻人通过相互帮助、互相学习、
共同生活,使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单一,满足了老年人情感需求,所以 B 正确。提高养老
院的入住率、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前提都是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后才能达到的效果 ,
题目问的是“最大”的优势,C、D 比起 B 来说,最大的优势体现在 B 上,故选 B。
16.“跨代共居”共同居住的人没有血缘关系,特别是年轻人流动性较强,陪伴关系不稳定,
所以 A 正确,陪伴者不需要照顾老人,只需要空余时间陪老人下棋、聊天等,打发闲暇
时光,所以对专业资质没有要求,B 错误,租金便宜,会吸引更多的人慕名而来,同时共
同居住在一个社区或建筑中,集中居住空间有限,C 正确,共同居住年轻人和老年人在作
息时间、饮食习惯等生活习惯上会存在较大差异,D 正确。故选 B。
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
17.(20 分)
(1)(6 分)阳坡或半阳坡获得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海拔较高的坡地排水通畅,不易受
涝灾影响;阳坡或半阳坡蒸发较强,土壤干燥疏松,利于根系发育;阳坡或半阳坡昼夜
温差较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2)(6 分)栽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种植面积大,分布广,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自然环境独特,生产的大红袍花椒品质优良;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认可度高;从业人
员多,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明显。(每点 2 分,任答三点)
(3)(8 分)培育优良品种,提升品质;加强病虫害的防治,进行绿色生产;加强宣传,
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吸引龙头企业入驻,
加大资金与技术投入;挖掘当地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产业融合发展。(每点 2 分,任答四
点)
18.(18 分)
(1)(6 分)所处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蒸发较弱;位于众多河流交汇处,地表径流补
给丰富;位于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下多冻土发育,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
(每点 2 分,任答三点)
(2)(6 分)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全球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繁殖地;湿地面积大,为动
植物提供广阔的栖息地;自然环境多样,适合不同动植物生存;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种
类丰富,动物食物充足;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受人类影响小。(每点 2 分,任答三点)
(3)(6 分)适度开采,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采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生
产过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每点 2 分,任答三点)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 3页(共 4页)
19.(14 分)
(1)(4 分)T1 阶地由粉砂和黏土组成,沉积物颗粒细,T2、T3 阶地由砂砾组成,沉积物
颗粒大;沉积物颗粒增大,说明期间气候变化表现为降水增多,上游侵蚀增强,流量增大,
搬运作用增强。(每点 2 分)
(2)(4 分)先发生岩层断裂,使 T4 阶地沿着断裂面错动位移,南侧上升,北侧下沉;断
层南侧上升,T4 阶地地势较高,后经历外力风化、侵蚀及搬运作用使其中部缺失一部分。
(每点 2 分)
(3)(6 分)T2 阶地。理由:T2 阶地面积较大,提供土地面积大;T2 阶地地势低平且土层
深厚,便于耕作;T2 阶地地势较高,减轻河流洪水灾害的威胁;T2 阶地与河流距离适中,
便于取水满足生产生活。(每点 2 分,任答三点)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 4页(共 4页)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卷(五)
地理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4
5
6
7
8
答案
B
B
D
C
D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c
C
D
B
B
【解析】
1.壶穴常形成于落差较大的急滩上或瀑布下方,一般在水流湍急、有岩石裂隙发育的地区容
易形成,这种近似壶型的凹坑是由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形成的,B、C、D不符合
题意,而山前冲积扇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且流水的速度减慢,不易形成壶穴,故
选A。
2.据上题以及材料中“其发育程度往往与当地的岩性、气候、风化作用有关”可知,一般在
地形起伏大、落差大、侵蚀作用强烈的地方更有利于壶穴的形成:如果壶穴中生长有藻类、
草本等植物,可促进壶穴向深、向宽发展:风化作用使得岩石表面变得脆弱,容易有裂隙
发育,更容易被水流侵蚀形成壶穴,A、C、D不符合题意,花岗岩虽然岩性坚硬,但花岗
岩中粗粒且节理发育的地方也会在节理面上被河水夹带的砂石磨蚀形成壶穴,故选B。
3.暑假期间即每年的7、8月份,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该城市位于南半球,日出东北,
日落西北,上午时段太阳的运动轨迹从东北到正北,所以大楼甲的①墙面不能在上午受到
太阳照射,A错误。同理,大楼甲的②墙面上午可以照射到,B正确。大楼乙的③墙面正
午、下午都可以照射到阳光,C错误。正午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大楼乙的④墙面正午不可
以照射到阳光,D错误。故选B。
4.为使大楼乙的①墙面有采光机会,即在每年北半球的夏至日时,该墙面仍然可以受到采光。
由图上信息可得知,每年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时,当地日出东南,且太阳光线与街道
的夹角为31°,所以夏至日出东北时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也应为31°。若使①墙面口出时
可以受到太阳照射,夹角需要大于31°。夹角ā最小可能为32°,D正确,故选D。
5.缓解人口与城市建成空间比例,让城市相对集中,限制了城市规模大小,D正确,“精明收
缩”缓解人口与城市建成空间比例,调整了城市功能,从而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A、B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正确:城市服务范围、服务职能、服务种类都可能会增加,C错误。故选C。
6.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资源枯竭,传统产业衰退,就业机会减少,很多青壮年迁到外地寻找
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造成城市人口外流现象,D正确。生育政策调整、个人意愿选择、
环境污染严重不是造成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故选D。
7.②选项中“精简规模,鼓励居民大规模移民”会造成劳动力减少、人才减少,不是资源枯
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且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所以②不正确,故选C。
8.站城融合是城市中“一个集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于一体
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主要针对的是客运,有利于缩短旅客出行时间,B正确,D错误。
站城融合有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但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A错误。站城融合也不
能提高城市等级,C错误。故选B。
9.站城融合是汇聚商业、办公、会展等多种业态、多种功能的超级综合体,多种业态应该和
商务活动及商务人士出行有关,D正确。大学城与商业、会展、办公等活动关系不大,A
错误;仓储中心、水果批发市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价较低的城郊,B、C错误。故选D。
10.底层大气当暖湿空气遇到冷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易形成雾,所以暖湿空气
经过冷海水下垫面易形成海雾,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从图可以看出,风力、风向没有发生变化,且风向的变化对大雾消散没有影响,A、B错
误,大雾的消散能使大气能见度增加,是结果,不是原因,C错误,气温升高,使对流增
强,促使大雾消散,D正确。故选D。
12.据图可知,3日23时后该地风力变大,风向变为西北风,且题干中提到“4日早晨大雾
开始快速消散”,可以推测3日23时后该地的海雾范围收缩且向东南方向收缩,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13.该地区年降水量仅约50毫米,蒸发量却超过2500毫米,在极干旱条件下自然植被稀少,
防护林种植与后期管护成本超高:塔克拉玛干区域绿洲防护缺口大多是我国著名风口,
也是流沙入侵和沙丘活化的易发生区,一些风口地区平均大风日数高达200多天,年平
均风速每秒8.6米(约为31公里/小时):在强风推动下,细沙漫天飞扬,沙漠不断扩张,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移动沙丘众多,流动沙漠面积达25.84万平方公里,所以是塔克拉玛干
沙漠“锁边工程”“难中之难”,A、B、D不符合题意。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仅夏
季气温高,不是该工程的主要难点,C错误。故选C。
14.“锁边工程”实施后,因重点采用了建草方格、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治沙防沙固沙工程,
可能带来的影响将会有:改善局地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西北地区沙尘暴的危
害,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所以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