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昆明市官渡区光华学校 2024~2025 学年春季学期 3 月月考
高一地理 选择题试题卷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选题
浙江省东南部的青田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里延续近 1300 年的“稻鱼共生农业 系统”属于典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下图为稻鱼共生农业系统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田县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有( )
A.地势平坦开阔,耕地数量多
B.以红壤为主,有机质含量高
C.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雨热同期
D.河流航运发达,对外运输便利
2.对稻鱼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评价合理的是( )
①养鱼可减少水稻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度
②稻鱼共生提高了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
③水稻田可为鱼类提供庇荫和有机的食物
④稻鱼共生系统的经济价值大于生态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传承和保护青田农业文化遗产,合理的措施是( )
A.多用化肥、农药提高水稻亩产 B.增加资金投入,扩大稻田规模
C.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率 D.获得绿色认证,提升品牌效应
2025 年 3 月 12 日,昆明光华学校的同学们到澄江研学。云南澄江化石地理自然博物馆是
建在化石类世界遗产上的博物馆,其镇馆之宝是人类远祖凤姣昆明鱼。在昆明鱼的身上,有三
个第一:第一头脑、第一心脏、第一脊椎。这“三个第一”标志着脊椎动物大家族首次完成了
基础器官系统的全面构成,迈出了向智慧人类演化的第一步。下图是凤姣昆明鱼图片,读图回
答问题。
4.人类远祖凤姣昆明鱼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5.地球生命从海洋到陆地,陆地到天空,形成了今天这么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下列关于太
阳辐射对地球生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是地球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直接热源
③太阳辐射为地球生命提供光和热 ④太阳辐射为地球生命提供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 年 3 月 12 日,昆明光华学校的同学们到澄江研学,在体验“埋锅造饭”的过程中,
一位同学利用德克塔火洞进行烹饪。德克塔火洞是由美洲原住民发明的一种燃烧效率高、热量
集中、隐蔽性好的火灶,深受户外生存者和野外单兵的喜爱。下图是德克塔火洞剖面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6.德克塔火洞燃烧效率高,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空气通过铁架处流入,燃烧充分 B.甲处气流受热上升,燃烧充分
C.燃烧时空气快速补充,燃烧充分 D.底部气流乙流向甲,燃烧充分
7.德克塔火洞不易被远处的人发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可快速灭火,避免森林火灾 B.多选在人烟稀少的森林,不易被发现
C.燃烧时少烟,不易被发现 D.燃烧时火焰都位于地下,不易被发现
根据主城区内的主要环城道路(环城路、二环路、三环路),可将昆明市主城区由内到外
划分为核心区域、二环区域、三环区域、新城区域。读昆明主城区高收入人口居住空间结构图,
完成下面小题。
8.昆明主城区高收入人口居住空间结构特征呈现( )
A.东北—西南向的集聚轴带 B.东北一西南向的点式分布
C.西北—东南向的集聚轴带 D.西北—东南向的点式分布
9.昆明高收入人口选择临近滇池、世博园的新城区域居住主要考虑( )
A.公共交通 B.城市规划 C.景观特色 D.基础教育
10.昆明主城区的高收入人口更倾向于选择邻近中心区的新城居住,是因为该区域( )
A.文化氛围活跃 B.住房价格较低
C.购物非常方便 D.人口密度适宜
河泊所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滇池东岸,该村老房子的土夯墙壁中夹杂着大量的螺蛳壳,几
乎是一座托在螺蛳壳上的村庄。近年来,晋宁区对河泊所村的传统民居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
发,使河泊所村成为一个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融合的村庄。图左示意河泊所村的位置,图右
为螺蛳壳砌墙房屋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古代河泊所村的主要产业最可能是( )
A.建筑业 B.伐木业 C.采掘业 D.渔业
12.河泊所村用螺蛳壳砌墙建房屋的优点有( )
①利于排水 ②冬季保暖 ③墙体牢固 ④空气流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对河泊所村用螺蛳壳砌墙建成的房屋进行有效保护的措施为( )
A.迁往湖岸,就地取材 B.原址重建,焕然一新
C.迁往低地,异地重建 D.原址修补,维持旧貌
安徽省六安市瓜片茶是我国代表性绿茶品种之一,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近年来,为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当地建设了多个包含茶园景观观赏、茶生产体验、
茶艺体验等项目的茶主题公园。完成下面小题。
14.六安市茶主题公园的创意主题,主要来源于( )
A.特色地域文化 B.自然景观特点
C.现代科技元素 D.茶园生产要素
15.六安市茶主题公园对瓜片茶产业的主要影响有( )
①研发制茶新工艺 ②降低劳动力成本 ③优化茶产业结构 ④拓展茶销售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六安市多个茶主题公园的建设应( )
A.开展茶艺体验分工 B.避免主题创意趋同
C.协调茶叶采摘时间 D.统一茶叶销售品牌
二、综合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 棉花喜光耐旱,以棉花生产及加工为主的“白色产业”是新疆传统特色。近年
来,以红花、番茄等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为主的“红色产业”异军突起。受气候变化、水
资源利用不当、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影响,新疆部分绿洲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材料二 如下图为新疆绿洲及主要农作物分布示意图,下表为新疆棉花产量、播种面积
与单产统计表。
年份 2001 2005 2009 2013 2017
产量(万吨) 145.8 187.4 264.3 393.6 456.7
播种面积(千公顷) 1129.7 1160.5 1338.4 1884.4 2217.5
单产(公斤/公顷) 1290.6 1614.8 1975.0 2088.5 2059.4
(1) 从气候角度分析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6 分)
(2) 依据表中数据,指出棉花产量总体变化趋势,并推测原因。(6 分)
(3) 从水资源利用角度,简述新疆为促进“白色产业”和“红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
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 2020 年 8 月 26 日,云南省政府发布《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滇中城市群是国
家重点培育的 19 个城市群之一,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包括昆明市、
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 7 个县(市)。该区域面积占
云南省的 29%,人口约占 44.02%。
材料二 如图为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时空格局示意图。
(1) 概括十年间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空间变化特点。(4 分)
(2) 从人口迁移的“拉力”角度分析昆明人口城镇化水平高的原因。(8 分)
(3) 简述该区域城镇化对当地的有利影响。(6 分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左图)。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山峰坡度陡,土层薄,一旦植被破坏,就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科研人员
在广西典型喀斯特峰丛山地开展了生态重建试验,在水土保持方面采取工程、林草、农艺等措
施,实现土地整理,保水蓄水。对一些居住分散或者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组织实施异地生态
移民。右图示意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1) 从土壤和植被的角度,分析喀斯特地貌地区石漠化严重的原因。(4 分)
(2) 分析喀斯特峰丛山地立体农业结构与地貌的关系。(6 分)
(3) 为治理喀斯特地区的生态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6 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C C C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D A D B
17.(1)新疆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新疆气候干燥,冬季严寒,不利
于病虫越冬繁衍;气候干燥,利于农产品晾晒、储存。
(2)趋势:总体增加。原因:市场需求增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品种的选育和改良;科技水
平的提升。
(3)合理利用和分配水资源,防止过度截留生态用水导致土地荒漠化;发展节水农业,提高
水资源利用率;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调适农业生产规模,调控水资源用量。
18.(1)空间上,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特点;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中
部、北部和西北部上升较为明显,东部和南部基本保持不变。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较为便利;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
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
(3)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
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0.(1)岩溶(喀斯特)地区的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慢,土层薄;植被稀少,雨水的侵蚀作
用强,土壤侵蚀严重。
(2)高海拔和陡坡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起伏较小的缓坡区,种植经济林木,
提高经济效益,兼顾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地势平缓的洼地发展粮食种植业,优化农业结构,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实行封山造林、退耕还林;实施生态移民;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