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25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25张ppt+3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议题
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
2
中国是如何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的?
为什么说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01
1
为什么说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议题
情境一
议学问题:说出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三大改造是如何完成的?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1、改造的时间: 1949年-1956年(过渡时期)
过渡?从哪儿往哪儿过渡呢?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当然是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了!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怎样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三改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生产力
改革生产关系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改造成什么样?——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改造方式
农业
个体农民私有制
个体工商业私有制
资本主义私有制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 合作社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生产 合作社
公私 合营
改造前
改造后
的性质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议学问题:我们为什么自信的选择向社会主义过渡?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什么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情境二
议学提示
新中国之初,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已经掌握了重要的工矿企铁路、银行等国民经济的命脉。
新中国之初,民族资产阶级有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的意愿,党可以通过“利用、限制、改造”的正确政策,最终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新中国之初,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
1950年,中国通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其中规定“……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社会主义国营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4、为什么改造?——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意义:
①对当时社会的意义:
A.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②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意义:
A.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5、改造的结果怎么样?——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议学情境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01
2
我国是怎样在艰辛探索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
议题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庆祝康藏、青藏公路正式通车
第一批国产解放载重汽车出厂
结合书中材料,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党和国家制定的正确的方针路线,建立工业化为基础为目标的一五计划;
②广大工人农民的艰苦奋斗,高涨的工作热情;
③友好国家的援助。
.....
议学提示
取得成就的原因
新的历史课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1、为什么探索?
如何建设?如何巩固和发展?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探索)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探索)
应如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马克思列宁基本原理
苏联经
验教训
中国实际
(第二次结合)
+
+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
议学问题: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议学情境二
(2)主要矛盾:
2、怎样探索?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注意
①人民対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
(3)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怎样探索?
主要矛盾
主要任务
决定
大力发展生产力
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关系: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探索)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辉煌成就!
生产力
水平低
落后的农业国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成为
3、探索的结果?——取得巨大成绩:
辉煌成就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探索)
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工业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农业
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基础设施
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教育医疗
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
精神面貌
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科学技术
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议学问题: 在艰辛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失误及挫折我们应如何看待?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曲折....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运动
文化大革命
情境三
(1)飞跃:
1、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2、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教训:
①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②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情境
4、怎么看? ——历史的飞跃和教训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时期
为什么——历史新课题
怎么样——取得巨大成绩
怎么办——坚持原则,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为什么——历史必然性
怎么办——总路线和总任务
怎么样——改造成功的标志
怎么看——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探索)
怎么看——历史的飞跃和教训
啥时候——改造的时间
本课小结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我们才有了当今盛世!实践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