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三单元 全国依法治国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本单元知识体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治国理政基本方式
基本要求
法治中国建设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
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原则
第一单元
党的领导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总目标
内涵
措施
法治国家
法治社会
法治政府
科学立法
公正司法
严格执法
全民守法
内涵
措施
内涵
措施
内涵
措施
措施
内涵
内涵
措施
内涵
措施
有 统机 一
第七课
第九课
第八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
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第九课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中,这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前提
关键
重点
基础
防线
人大、政府
政府
法院、检察院
公民
导入新课
任务:结合情境及自学知识,你如何评价重庆人民法院对此案的判决?从中分析该如何推进公正司法以彰显正道之光?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3公正司法
一
公正司法的内涵
1.公正司法的内涵和地位
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地位: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10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培根
如何理解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司法具有定分止争的终局性作用
法律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对纠纷实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这个武器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
> 公正司法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司法通过处理具体案件,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引领人们朝着合法的方向努力,引领全社会进入法治的轨道。同时公正司法对其他社会活动,如行政裁判等都起着示范作用。
> 公正司法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起着保障作用
公正司法既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又保障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既“导航”又“护航”,使保障与引领统一起来。公正司法能有效地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人们生活在有序的社会秩序之中。
> 公正司法对人们的行为有预测作用
公正司法不仅能防止和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而且能通过案例生动地告诉人们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必须做、哪些行为禁止做,使人们能够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后果,引导人们遵纪守法。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性质
职权
层级
产生
知识拓展:我国的司法机关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通过独立行使审判权,
实现对国家法律的适用
检察权不等于监察权,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
通过独立行使检察权,
实现对国家法律监督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 公正司法的特征\表现
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要求: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要求: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实现方式: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而得以实现的。
合作探究1:聂树斌案的不合理之处?
无罪被执行死刑 —— 聂树斌案
1994年8月10日上午,康某某父亲康孟东向公安机关报案称其女儿失踪。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康某某被聂树斌强奸杀害。1994年10月1日,聂树斌被刑事拘留;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于1995年3月15日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聂树斌死刑,以强奸妇女罪判处聂树斌死刑,决定执行死刑。聂树斌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开启了中国异地复审的先河。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2017年3月30日,聂树斌家属获268万余元国家赔偿,聂母表示不申诉。
聂树斌案的不合理之处
聂树斌的母亲张焕枝说,当年聂树斌被抓后,公安机关曾到家里向她展示了一件衬衣,警方表示聂树斌用这件衬衣勒死了一名女子,警方展示的是长袖花衬衣。开庭时,河北省检察院展示的证据中确有衬衣,但是短袖的;检方提交的聂案现场勘验笔录当中,有到场民警的签字,但是没有公安机关的印章,从形式要件上来说不合法,存在瑕疵;聂案的法医鉴定,两个法医人员一个签字了没盖章,另一个盖章了没签字(加盖的章不是法医鉴定专用章),同样存在法律瑕疵。
开庭之前,检方没有提前向法院提交相关的卷宗材料,因此给辩护律师的质证带来了不便。同时,检方提交的相关材料为复印件,对于证据的合法性,没办法判定。案件延期审理,由河北省高院向河北省检察院协调调去相关卷宗材料。从聂树斌案被曝光之日起,其案卷材料至今没有公开。
王书金案二次庭审中,出现了中国诉讼史上罕见一幕:被告人及辩护律师称这桩犯罪行为是本方当事人所做,公诉方称证据不足,被告人没有实施犯罪行为。
物证存在瑕疵
是否存在刑讯逼供;
办案程序不公正;
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
最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被执行死刑
合作探究2:孙小果案的不合理之处?
:
起死回生的恶霸 —— 孙小果案
孙小果案的不合理之处
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
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
合作探究:
从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回答什么是公正司法?
> 聂树斌案的不合理之处
物证存在瑕疵
是否存在刑讯逼供;
办案程序不公正;
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
最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被执行死刑
> 孙小果案的不合理之处
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
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
司法活动的过程不公平,程序不正当
司法活动的
结果不公平
两个案件的审理都没有做到公正司法
程序公正≠结果公正
程序
公正
结果
公正
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结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最终目的
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
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
知识扩展
合作探究2
从两个案件不合理之处反思我应国如何有效推进司法的公正?
> 聂树斌案的不合理之处
物证存在瑕疵
是否存在刑讯逼供;
办案程序不公正;
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
最终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被执行死刑
> 孙小果案的不合理之处
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
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
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要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要推进阳光司法体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杜绝暗箱操作,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二
推进公正司法
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任何党政机关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1
思考: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分别是什么机关?
提示:人民法院行使独立的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独立的检察权。
判断:因某拆迁户拒绝签订拆迁协议,县委书记要求县法院按照县委决议对该拆迁户进行宣判。
提示: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二)怎么样(公正司法的要求)
思考:
是否意味着不受任何主体影响?
是否是“司法独立”
注:
⑴依法独立行使≠不受任何主体的影响
①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②法院、检察院受同级人大、上级法院、检察院监督;
③法院、检察院受党的领导;
④法院、检察院受各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公民的监督。
⑵依法独立行使≠司法独立
我国司法机关显然不可能独立于权力机关,它只有相对独立性,就是在办理司法案件时,享有法定的独立审理和决断权,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具有本质区别。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2
(二)怎么样(公正司法的要求)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3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二)怎么样(公正司法的要求)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4
(二)怎么样(公正司法的要求)
9.3 公正司法
课堂小结
公正司法
1.内涵
2.要求:
(1)含义:
(2)表现:
(3)意义:最后一道防线
(1)独立行使
(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3)司法为民
(4)人权司法保障
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
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非法证据
疑罪从无
罪刑法定
知识扩展
1.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2.程序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
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监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
我国的司法机关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属于监察机关,不属于司法机关。
正误判断
√
×
×
4.巡回法庭进社区强化多元主体参与司法的义务和责任,是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形式。( )
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而不是多元主体;基层群众自治的具体形式是村委会和居委会,而不是巡回法庭。
5.各地人民法院推动诉讼服务“一网通办”工程,着力构建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机制。( )
各地人民法院推动诉讼服务“一网通办”工程,是健全诉讼服务格局,提高诉讼服务水平,不是为了推进司法公开。
×
×
1.(2023·安徽淮北一模)我们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这启示我们推进公正司法必须
①通过程序公正保护人民的程序权利 ②坚持以法律为根据,以事实为准绳 ③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坚持疑罪从无 ④确保审判权、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近年来,广东某人民法院加强涉侨审判工作,健全“海外联络员”“归侨陪审员”等工作机制,大力推广跨境诉讼“云服务”,多措并举满足广大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司法需求,为促进海内外侨胞与家乡深度融合发展增添了法治成色。这种做法
①表明广东已经全面建成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②有利于团结广大侨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体现了人民法院维护侨胞合法权益的实践创新 ④旨在尊重和保障我国公民权利、践行司法为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我国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认定案件事实和定罪量刑必须根据依法查明的证据进行。坚持用证据说话,不搞非法证据,不搞虚假证据,用严密的证据链锁定犯罪事实。
·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利于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对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的干扰,提高司法公信力。
·在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之际,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对原告王老太与被告陆先生、施女士、第三人小陆居住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央视社教节目中心《现场》栏目开展了“现在开庭”全媒体直播。多家媒体、平台全程参与,37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司法为人民、靠人民,构建阳光司法机制,审判公开
练一练:结合以下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