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09区域生态环境(答题模版)(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题型09区域生态环境(答题模版)(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

资源简介

09 区域生态环境
考向 年份 卷名及题号 情境主题 区域
水土 流失 2023 北京卷16(3) 蛇鱼川流域开展生态治理 以区域生态环境为中心要素的非选择题一般会结合生活实践情境,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某一环境演变过程为背景,以区域图、示意图等图形信息为载体,考查区域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生态环境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合理的治理措施等。
海南卷19(3) 荷兰和莱特岛自然灾害
2021 北京卷16(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河北卷18(3) 黄土丘陵沟壑植被分布
湿地 2022 湖北卷18 条子泥湿地生态修复
202 全国甲卷36(2) M地区湿地开发利用
海南卷23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沿海湿地
荒漠化 2023 浙江6月28(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2021 北京卷18(1) 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
布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
辽宁卷18(2) 河流两岸沙丘分布及植被修复
模板01 西北荒漠化的成因与危害
模板02 西北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模板03 湿地的成因及意义
模板04 湿地破坏的原因及措施
模板05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
模板06 石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栖息地。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为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720亩(1亩≈666.67平方米)鱼塘,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下图)。右图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

(1)分析导致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
(2)说明“720高地”建设与维护的具体做法。
(3)该地恢复鸟类栖息地的成功实践,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请你拟定一个经验总结提纲。
第(1)小问
尝试解答:
第(2)小问
尝试解答:
第(3)小问
尝试解答:
(1)海平面上升,涨潮时水位升高,淹没栖息地;植被减少,候鸟食物来源不足;农业围垦占用湿地,沿海地区的盐业、渔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导致栖息地受到破坏。
(2)“720高地”的建设:对720亩鱼塘进行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建成“720高地”。“720高地”的维护:加强生态修复,可以增加海洋生物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管理,可以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养殖用水净化后确保达标排放。
(3)对当地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条子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保护滨海种质资源库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修复滨海生态湿地;通过观鸟、护鸟以及科普宣传,提高普通民众保护滨海湿地、重要水禽栖息地的生态意识,同时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持续维护
1.(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若尔盖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海拔2400~4200米。该县的唐克镇过去由于采矿等原因导致大片基岩裸露,严重影响黄河上游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地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平整土地,喷播基土和草种后盖上“椰丝毯”(下图)。椰丝毯是用椰壳纤维加工的环保材料,结构紧密,防腐蚀性强,“完成使命”后能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目前,该地草原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部分区域已长出新草,与原有草原连成一片。
分析“椰丝毯”在该地区草原修复中的作用。
2.(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积极推进生态修复,解决胡杨林干旱缺水问题,2023年8月新疆库车市积极协调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争取3900万立方米生态水,为10万亩(1亩≈666.7平方米)胡杨林“解渴”。
简析库车市胡杨林需要补水的原因并说明对其生态补水的生态意义。
3.(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津北大港水库建成于1980年,围堤修筑于平原上,水域面积149万km2,2001年,这里成为省级湿地保护区。北大港水库作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枢纽,每年过境候鸟超过100万只。浅滩是候鸟理想的觅食地和停歇地。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有水湿地保有率达到69%,被称为“候鸟天堂”。北大港水库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末端在线调蓄水库,为了满足天津及周边的供水需求,需要对水库进行扩容。下图为天津北大港水库周围交通布局示意图。
(1)简析北大港水库成为“候鸟天堂”的条件。
(2)推测10-11月北大港水库候鸟的主要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3)春秋季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会向库区投放大量鱼苗,简述此举的目的。
(4)说明北大港水库扩容可能对候鸟栖息地产生的影响。
4.(2023·湖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以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地表第四纪沙性沉积物深厚,面积达4.22万km2,5世纪前这里曾是良好的牧场。榆林市地处横山与驼峰山间榆溪河两岸,历史上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5世纪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多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下图示意毛乌素沙漠位置。
(1)分析5世纪前毛乌素地区牧场良好的自然原因。
(2)推测陕西省榆林市历史上被称为驼城的主要原因。
(3)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简述自1959年以来我国在毛乌素沙漠治理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
5.(2023·浙江嘉兴·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山东半岛西侧。莱州湾滨海湿地类型众多,景观类型多样,由于人类活动,湿地景观破碎化加重。莱州湾南岸滨海的土地利用类型由海向陆大致为滩涂—养殖池和盐田—建设用地和农田。下图为莱州湾区域略图,下表为莱州湾滨海湿地1990~2018年土地景观类型变化表。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面积/km2
1990年 2000年 2009年 2018年
天然湿地 滩涂 283.47 212.39 124.48 139.6
裸地 287.92 266.15 75.55 49.6
水域 88.4 108.81 188.05 289.2
湿地植被 232.2 175.3 312.01 332.8
总计 891.99 762.65 700.09 811.2
人工湿地 盐田 472.87 563.58 826.28 848.7
养殖池 349.64 379.12 349.43 295.2
总计 822.51 942.7 1175.71 1143.9
(1)描述莱州湾滨海天然湿地1990~2018年土地景观面积的变化特点。
(2)分析1990~2018年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加重的人为原因。
(3)从人类与海洋关系角度,分析莱州湾南岸由海到陆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原因。
6.(2024·浙江·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需从国外大量进口木材。2002年起,广西开始大规模引种速生桉树(3-5年便可成材砍伐),目前广西桉树以占全国不足2%的森林面积,贡献了全国30%以上的木材产量。为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桉农高密度种植桉树,导致林内生物多样性衰退。下图为桉树林景观图。
(1)从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角度,分析广西引种桉树的意义。
(2)分析高密度种植桉树生物多样性衰退的自然原因。
(3)为保证桉树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林内土地利用的角度提出可行建议。
7.(2024·四川凉山·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梯田是适应山地环境而成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江西省利用丘陵地形大力发展山地果业,开发前期直接在坡地上大规模种植果树,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果园的经济效益。经过长期的探索,当地果园将坡地改造成内低外高的反坡梯田,反坡的梯面上构筑前埂并开挖后沟,同时还在裸露的梯壁和梯面上植草。经过改造,当地果业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梯田农业历史悠久,供养了大量山区农民,很多梯田还被开发成了景区,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梯田撂荒现象也日趋严重。左图是江西省梯田果园模式示意图,右图是梯田撂荒原因占比示意图。
(1)说明当地果园中前埂、后沟与反坡梯田结合的模式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2)与裸露的梯壁、梯面相比,简析该地在梯壁、梯面上植草的好处。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缓解梯田撂荒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8.(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盐碱土分布区,下图示意河套平原盐碱化土壤容重与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
(1)简述河套平原土壤容重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关系。
(2)推测重度盐碱化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
(3)从农业生产角度,为缓解河套平原土壤盐碱化提出合理措施。
9.(2024·浙江·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临界起沙风速是指地表沙粒受到风力作用,由静止状态进入运动状态的临界风速。蒙古乔伊尔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年平均降水200~300mm,草地退化严重。图甲示意蒙古植被分布,图乙示意乔伊尔市2019年6月~2020年5月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2m高度)随时间变化。
(1)分析乔伊尔市草地退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指出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的关系。
(3)判断2019年6月~2020年5月乔伊尔市风沙危害最严重的时间段,并说明判断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09 区域生态环境
考向 年份 卷名及题号 情境主题 区域
水土 流失 2023 北京卷16(3) 蛇鱼川流域开展生态治理 以区域生态环境为中心要素的非选择题一般会结合生活实践情境,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某一环境演变过程为背景,以区域图、示意图等图形信息为载体,考查区域内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生态环境现象、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合理的治理措施等。
海南卷19(3) 荷兰和莱特岛自然灾害
2021 北京卷16(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河北卷18(3) 黄土丘陵沟壑植被分布
湿地 2022 湖北卷18 条子泥湿地生态修复
202 全国甲卷36(2) M地区湿地开发利用
海南卷23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沿海湿地
荒漠化 2023 浙江6月28(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2021 北京卷18(1) 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
布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
辽宁卷18(2) 河流两岸沙丘分布及植被修复
模板01 西北荒漠化的成因与危害
模板02 西北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模板03 湿地的成因及意义
模板04 湿地破坏的原因及措施
模板05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
模板06 石漠化的成因及危害
(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条子泥湿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滨海湿地核心区,拥有面积广阔的潮间带滩涂,是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理想栖息地。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在此停歇。但由于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候鸟栖息地严重减少。为给候鸟就近找一块合适的歇脚地,当地将靠近海边原用于围垦养殖的720亩(1亩≈666.67平方米)鱼塘,经过生态修复和改造,变成了能够满足各种候鸟需求的高潮位栖息地。“720高地”建成后来条子泥停留的鸟儿越来越多,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下图)。右图示意条子泥湿地位置。

(1)分析导致当地候鸟栖息地减少的原因。
(2)说明“720高地”建设与维护的具体做法。
(3)该地恢复鸟类栖息地的成功实践,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请你拟定一个经验总结提纲。
第(1)小问
尝试解答:
第(2)小问
尝试解答:
第(3)小问
尝试解答:
(1)海平面上升,涨潮时水位升高,淹没栖息地;植被减少,候鸟食物来源不足;农业围垦占用湿地,沿海地区的盐业、渔业、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导致栖息地受到破坏。
(2)“720高地”的建设:对720亩鱼塘进行地形改造、湿地修复、环境整治,建成“720高地”。“720高地”的维护:加强生态修复,可以增加海洋生物资源、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生态管理,可以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组织农业生产,养殖用水净化后确保达标排放。
(3)对当地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栖息地面积减少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条子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保护滨海种质资源库和湿地生物的多样性,修复滨海生态湿地;通过观鸟、护鸟以及科普宣传,提高普通民众保护滨海湿地、重要水禽栖息地的生态意识,同时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持续维护
1.(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若尔盖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海拔2400~4200米。该县的唐克镇过去由于采矿等原因导致大片基岩裸露,严重影响黄河上游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地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平整土地,喷播基土和草种后盖上“椰丝毯”(下图)。椰丝毯是用椰壳纤维加工的环保材料,结构紧密,防腐蚀性强,“完成使命”后能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目前,该地草原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部分区域已长出新草,与原有草原连成一片。
分析“椰丝毯”在该地区草原修复中的作用。
【答案】“椰丝毯”覆盖有利于抑制流水和风力侵蚀,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边坡;保温保湿,提高草种的存活率和发芽率;可降解,无污染,生态环保;分解成有机肥,培肥土壤,利于植被生长和草原恢复。
【详解】本小题主要从“椰丝毯”的特点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椰壳纤维加工的“椰丝毯”结构紧密,铺设在土地上后,增加地表覆盖物,可减少土壤裸露,能够减少风力侵蚀,还能有效缓解雨水溅蚀、流水侵蚀,从而防止水土流失;在坡度较大的区域还能起到保护边坡的作用;若尔盖海拔2400~4200米,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椰丝毯”减少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减少冷空气的影响,能对土壤起到保温作用;同时“椰丝毯”能截留水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保湿作用;“椰丝毯”是环保材料,可自然降解,不会带来废弃物污染,且其能降解成有机肥,能够培肥土壤,促进植被生长。
2.(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积极推进生态修复,解决胡杨林干旱缺水问题,2023年8月新疆库车市积极协调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争取3900万立方米生态水,为10万亩(1亩≈666.7平方米)胡杨林“解渴”。
简析库车市胡杨林需要补水的原因并说明对其生态补水的生态意义。
【答案】原因: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沙漠化严重;人类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等使胡杨林地下水位下降,胡杨的生长缺乏水源。意义:胡杨林缺水衰退趋势得到逐步扭转,流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胡杨林的存在遏制了沙漠扩张,减少流沙形成,可减轻风沙灾害。
【详解】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沙漠化严重,加上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使胡杨生长所需的水资源短缺。对胡杨林生态补水可以使缺水情况逐步扭转,有利于区域胡杨林生长,提高植被覆盖率,流域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显著,更好地发挥胡杨林防风固沙的作用,胡杨林的存在遏制了沙漠扩张,减少流沙形成,可减轻风沙灾害,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3.(2024·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津北大港水库建成于1980年,围堤修筑于平原上,水域面积149万km2,2001年,这里成为省级湿地保护区。北大港水库作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上的重要枢纽,每年过境候鸟超过100万只。浅滩是候鸟理想的觅食地和停歇地。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有水湿地保有率达到69%,被称为“候鸟天堂”。北大港水库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末端在线调蓄水库,为了满足天津及周边的供水需求,需要对水库进行扩容。下图为天津北大港水库周围交通布局示意图。
(1)简析北大港水库成为“候鸟天堂”的条件。
(2)推测10-11月北大港水库候鸟的主要来源地并说明理由。
(3)春秋季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会向库区投放大量鱼苗,简述此举的目的。
(4)说明北大港水库扩容可能对候鸟栖息地产生的影响。
【答案】(1)地处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上,南北迁徙的候鸟多;修筑于平原上,水库水位低、浅滩多,适宜候鸟觅食和停歇;该地区属于海湾区,风平浪静,栖息条件好;水域面积大,栖息空间大;该地为自然保护区,且距北部人口密集区较远,人类活动的影响小。
(2)西伯利亚地区、我国东北地区。理由:西伯利亚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10-11月气温较低,食物来源减少,不利于鸟类的栖息和繁殖,鸟类向南迁徙。
(3)净化水质;增加鱼类数量,维持生物多样性;为候鸟补给食物。
(4)北大港水库扩容会提高水库水位(或加大水库水深),随着水位上升,部分浅滩被淹没,浅滩面积减小,导致候鸟栖息地的面积缩小,且趋向于碎片化,保护区原有的生态功能会减弱。
【详解】(1)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主要从地理位置、栖息空间、栖息环境、人类活动干扰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由材料可知,北大港水库位于亚洲东部,正处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线上,南北迁徙的候鸟多,在此停留的数量也多;该地地形为平原,地形平坦,水库水位相对较低,浅滩多,适宜候鸟觅食和停歇;由图可知,该地区属于海湾区,海湾内恶劣天气少,风平浪静,栖息条件好;北大港水库水域面积大,能为鸟类提供更大的栖息空间;该地为省级湿地保护区,且从位置来看,距北部人口密集区较远,人类活动的影响小。
(2)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是原栖息地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食物来源变化等方面。10-11月,纬度较高地区(东北地区、西伯利亚地区)的候鸟因气温下降而向南迁徙,北大港水库位于迁徙路线上,气温适宜,候鸟食物充足,栖息空间大。
(3)投放鱼苗可以增加水域内鱼类数量,维持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抗性;鱼类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可以净化水质;鱼苗长大后可作为候鸟的食物,满足候鸟栖息需求。
(4)水库扩容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提高水库的蓄水位,另一种是通过深挖增加水库水深。提高水库水位或增加水库水深,都会淹没水库中的部分浅滩,使候鸟栖息地的面积减小,栖息地趋向于碎片化,导致保护区原有的生态功能减弱。
4.(2023·湖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以北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地表第四纪沙性沉积物深厚,面积达4.22万km2,5世纪前这里曾是良好的牧场。榆林市地处横山与驼峰山间榆溪河两岸,历史上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5世纪后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多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下图示意毛乌素沙漠位置。
(1)分析5世纪前毛乌素地区牧场良好的自然原因。
(2)推测陕西省榆林市历史上被称为驼城的主要原因。
(3)自1959年以来,毛乌素沙漠经过60年的沙漠治理工程,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成为沙地。简述自1959年以来我国在毛乌素沙漠治理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
【答案】(1)降水较多,适宜牧草生长;河湖较多,牧场水源充足;野生食草动物少,草原保存完好等。
(2)榆林市地处山地鞍部,东西地势高;历史上榆林市北部地区沙漠广阔,骆驼数量多;榆林市地处我国南北商贸中转站,骆驼为当时穿越沙漠最主要的运输工具等。
(3)实施植树造林,构建防风林带,阻止沙丘移动;运用草方格固沙技术,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以固定流沙;修建引水渠至沙丘顶部分流,逐层拉平沙丘,种植耐旱植物固沙;引洪水淤漫,表面垫层好土,施肥耕种固沙;改善耕作技术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实施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植被;合理载畜量,控制放牧规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态保护意识等。
【详解】(1)5世纪前毛乌素地区牧场良好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水源等角度分析。5世纪该地气候较为湿润,降水较多,适宜牧草生长;结合地图可知,毛乌素沙漠处,河湖较多,牧场水源充足;野生食草动物少,对草场破坏较小,草原保存完好等。
(2)陕西省榆林市历史上被称为驼城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其地形形态、骆驼数量角度分析。榆林市地处山地鞍部,东西地势高,形状似两侧形状似驼峰;历史上榆林市北部地区沙漠广阔,为了便于出行,骆驼数量多;榆林市地处我国南北商贸中转站,骆驼为当时穿越沙漠最主要的运输工具,在榆林市经常进行交通方式的转变,知名度较高,因而被称为驼城。
(3)自1959年以来我国在毛乌素沙漠治理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思想意识、生态措施、产业调整角度分析。从生态措施来看,当地实施植树造林,构建防风林带,防风固沙,阻止沙丘移动;运用草方格固沙技术,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以固定流沙,减弱沙丘流动,实施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植被;从工程措施角度分析,可以修建引水渠至沙丘顶部分流,逐层拉平沙丘,提升沙丘土壤含水量,种植耐旱植物固沙,引洪水淤漫,表面垫层好土,施肥耕种固沙;对于还未沙化的土地可以,改善耕作技术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弱沙化风险;合理载畜量,控制放牧规模,减少牲畜对草场的破坏;从思想意识角度分析,控制人口增长,保持合理人口容量,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态保护意识等。
5.(2023·浙江嘉兴·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莱州湾位于渤海南部,山东半岛西侧。莱州湾滨海湿地类型众多,景观类型多样,由于人类活动,湿地景观破碎化加重。莱州湾南岸滨海的土地利用类型由海向陆大致为滩涂—养殖池和盐田—建设用地和农田。下图为莱州湾区域略图,下表为莱州湾滨海湿地1990~2018年土地景观类型变化表。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面积/km2
1990年 2000年 2009年 2018年
天然湿地 滩涂 283.47 212.39 124.48 139.6
裸地 287.92 266.15 75.55 49.6
水域 88.4 108.81 188.05 289.2
湿地植被 232.2 175.3 312.01 332.8
总计 891.99 762.65 700.09 811.2
人工湿地 盐田 472.87 563.58 826.28 848.7
养殖池 349.64 379.12 349.43 295.2
总计 822.51 942.7 1175.71 1143.9
(1)描述莱州湾滨海天然湿地1990~2018年土地景观面积的变化特点。
(2)分析1990~2018年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加重的人为原因。
(3)从人类与海洋关系角度,分析莱州湾南岸由海到陆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原因。
【答案】(1)总体减少,滩涂和裸地减少,水域和湿地植被增加。
(2)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工业与居住用地增加,交通与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用地置换。
(3)滩涂:进一步保护海洋环境;养殖池和盐田: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建设用地和农田:海水入侵影响小。
【详解】(1)地理事物变化规律描述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依次描述。由图表可知,天然湿地的总面积由1990 到2009 891.99减少到826.28,2009后有所上升,总体在减少;依图格数据可以看出,滩涂波动减少,裸地持续减少,水域持续增加,湿地植被波动增加。
(2)湿地景观破碎化的人为原因主要与人类的工农业发展、交通运输的建设及城镇化有关。由图文信息可知,湿地主要分布在莱州湾沿岸,由图文“莱州湾南岸滨海土地利用类型沿海向陆依次为滩涂—养殖池、盐田—建设用地和农田可知,湿地减少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工业与居住用地增加,交通与水利设施占用湿地以及湿地转化为农业用地有关。
(3)从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来看,既要开发也要保护。依据距海远近的不同,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近海受海洋影响大,宜保护减少海洋灾害的发生;近岸地区,自然环境受海洋影响小,宜开发海洋资源。近海滩涂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宜保护为主:向陆地方向,海洋的影响减少,宜开发为从主,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受海水影响稍大的地区,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发展养殖、建设盐田;海拔更高的陆地,则宜发展各种生产活动及城镇化。
6.(2024·浙江·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需从国外大量进口木材。2002年起,广西开始大规模引种速生桉树(3-5年便可成材砍伐),目前广西桉树以占全国不足2%的森林面积,贡献了全国30%以上的木材产量。为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桉农高密度种植桉树,导致林内生物多样性衰退。下图为桉树林景观图。
(1)从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角度,分析广西引种桉树的意义。
(2)分析高密度种植桉树生物多样性衰退的自然原因。
(3)为保证桉树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林内土地利用的角度提出可行建议。
【答案】(1)广西引种的桉树为速生桉,成材周期短,成材快;可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缓解木材供需矛盾,降低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同时,间接保护其他地区林地免遭采伐,增加我国木材储备。
(2)人工桉树林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林下(郁闭度大)光照条件差,共他植被难以进行光合作用;耗水量大,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其他植被难以生长;耗肥量大,造成土壤养分过度消耗,其他植被难以生长。
(3)通过适当减小种植密度等措施,减小土地利用强度;通过合理施用化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恢复土地肥力;通过多树种混种,培育林下作物等措施,丰富林内垂直结构,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详解】(1)由材料”广西开始大规模引种速生桉树(3-5年便可成材砍伐),目前广西桉树以占全国不足2%的森林面积,贡献了全国30%以上的木材产量“可知,桉树生长速度快,成才快。我国的木材消费量巨大,大量依赖进口,所以种植桉树可以满足对于木材的需求,减少对进口木材的依赖,还能保护其他林地。
(2)抓住关键词“高密度”和“自然原因”,再结合桉树的种植条件不难得出答案。桉树植株高大,会遮挡太阳光照,导致其他植物采光差;桉树是高耗肥植物,对土壤肥力消耗大,导致土壤养分过度消耗,使得其他植物难以生长;桉树耗水量大,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
(3)题目强调从生态和经济效益且从“林内土地”回答,即当地桉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低密种植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少用化肥,多用有机肥;混种林下作物即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
7.(2024·四川凉山·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梯田是适应山地环境而成的一种土地利用类型。江西省利用丘陵地形大力发展山地果业,开发前期直接在坡地上大规模种植果树,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果园的经济效益。经过长期的探索,当地果园将坡地改造成内低外高的反坡梯田,反坡的梯面上构筑前埂并开挖后沟,同时还在裸露的梯壁和梯面上植草。经过改造,当地果业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梯田农业历史悠久,供养了大量山区农民,很多梯田还被开发成了景区,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梯田撂荒现象也日趋严重。左图是江西省梯田果园模式示意图,右图是梯田撂荒原因占比示意图。
(1)说明当地果园中前埂、后沟与反坡梯田结合的模式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2)与裸露的梯壁、梯面相比,简析该地在梯壁、梯面上植草的好处。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缓解梯田撂荒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前埂高于梯面,与反坡梯田结合能更好地拦截上部坡面径流,减少对梯面的冲刷,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保持了水土;后沟低于梯面,能拦截径流增加入渗,利于蓄水,降水较多时能排导多余的坡面径流。
(2)植草后,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了流水冲刷,达到蓄水保土的作用;加强了梯壁和梯面的稳定性,不易产生崩塌;植草后,增加地表枯落物,提高土壤肥力。
(3)经济:发展梯田旅游;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业生产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社会:传承梯田文化,申报梯田文化遗产;给予政策扶持,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环境:丰富梯田景观,保护梯田生态。
【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前埂高于梯面,且反坡梯田外侧高、内侧矮,两者结合能截留地表径流,减少梯田的地表径流,减少冲刷,能够减少梯田的养分流失,保持梯田的水分;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后沟低于梯面,与反坡梯田相结合,能够使得梯田的地表径流流入后沟,能蓄水,拦截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并且后沟为沟,降水较多时可以排水,减少内涝的发生。
(2)植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雨水的溅蚀和流水的冲刷作用,有利于保持水土,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的作用;能够稳固土壤,加强梯田壁和梯田面的稳定性,防止梯壁坍塌;植草后,能够提高植物枯枝落叶的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提高土壤肥力。
(3)减少梯田撂荒的措施可以针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种植业经济效益低下,可转型发展,如利用梯田美景发展旅游业,开发特色农产品等,提高其经济收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收益;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政府加大补贴力度,鼓励农户种植和复耕;梯田规模小,难以机械化生产,因此可以推广适合梯田耕作的小型农机具;政府加大投资,改善梯田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与生产条件;加大梯田文化的传承,申报梯田文化遗产;丰富梯田景观,对破坏的梯田进行修复,保护梯田生态等。
8.(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容重指一定容积的土壤(包括土粒及粒)间的孔隙)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盐碱土分布区,下图示意河套平原盐碱化土壤容重与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
(1)简述河套平原土壤容重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关系。
(2)推测重度盐碱化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
(3)从农业生产角度,为缓解河套平原土壤盐碱化提出合理措施。
【答案】(1)土壤容重与土壤盐碱化程度大致呈正相关;总体上,土壤盐碱化程度越高,土壤容重越大;重度盐碱化土壤的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变化幅度最大。
(2)重度盐碱化土壤含盐量高,土壤板结严重,土壤孔隙少;土壤蒸发相对较少,使得土壤含水量较高。
(3)采取排灌结合的灌溉方式,加快表土层盐分代谢;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大水漫灌;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盐作物。
【详解】(1)据左图分析如下:河套平原“土壤容重”与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关系:总体上,先看土壤盐碱化程度随土壤容重的变化:土壤容重与土壤盐碱化程度大致呈正相关:土壤盐碱化程度越高,土壤容重越大;再看土壤盐碱化程度土壤深度变化的变化:重度盐碱化土壤的土壤容重随土壤深度变化幅度最大。
(2)第一步,剖析设问,分析“重度”盐碱化“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即分析盐碱化程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读右图);第二步,调用相关知识,从盐碱化程度与水分蒸发的关系等角度分析;第三步,组织答案,盐碱化程度越高,土壤板结越严重(重度盐碱化土壤含盐量高,土壤板结严重),土壤孔隙越少,越不利于水分蒸发,土壤中保持的水分就越多。
(3)注意设问限定词“农业生产角度”,缓解河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合理措施主要从灌溉方式和技术、农业种植结构等方面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河套平原成为内蒙古三大盐碱土分布区之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灌(大水漫灌)无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含盐量过高,形成盐碱灾害,所以从灌溉方式方面可采取排灌结合的灌溉方式,加快表土层盐分代谢;从技术方面可采取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大水漫灌;从农业种植结构方面可采取调整农业结构,种植耐盐作物以适应河套平原土壤盐碱化。
9.(2024·浙江·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临界起沙风速是指地表沙粒受到风力作用,由静止状态进入运动状态的临界风速。蒙古乔伊尔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年平均降水200~300mm,草地退化严重。图甲示意蒙古植被分布,图乙示意乔伊尔市2019年6月~2020年5月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2m高度)随时间变化。
(1)分析乔伊尔市草地退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指出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的关系。
(3)判断2019年6月~2020年5月乔伊尔市风沙危害最严重的时间段,并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1)年平均降水少,且降水集中,气候干旱;处于草原带与荒漠草原带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风天气多,风沙危害严重。
(2)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时,临界起沙风速较大(或土壤水分含量较低时,临界起沙风速较小);临界起沙风速和土壤水分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3)2019年12月~2020年3月。该时间段内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水分含量少,地表多松散物质;多大风天气,且起沙风速较低,风沙天气多发。
【详解】(1)材料中提到乔伊尔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年平均降水200~300mm,可以推断出年平均降水少,且降水集中,气候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风天气多,风沙危害严重。从图甲中可以看出,乔伊尔市处于草原带与荒漠草原带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对环境变化干扰较为敏感,草原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
(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土壤水分与临界起沙风速两条曲线大体呈正相关,土壤水分含量高时,沙质重量大,粘性强,临界起沙风速较大,临界起沙风速和土壤水分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3)观察图乙,2019年12月~2020年3月时间段内土壤水分含量少,地表多松散物质,易引发风沙危害;结合所学知识,该时段内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易起沙;材料中提出冬春季节多大风,且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起沙风速较低,风沙天气多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