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亚洲 课件(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粤教·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1 亚洲 课件(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粤教·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第一节
亚 洲
第六单元区域位置与特征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
【2022年地理课程标准】
你知道哪些 “世界地理之最”?
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死海
世界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最大半岛?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湖泊?
世界最深湖泊?
世界最大的群岛?
里海
贝加尔湖
马来群岛
…………
共同的家园
亚洲
世界面积最大
拓展思维
一、屹立东方的大洲
学习新知
请在世界地图中找到并圈画出亚洲
1
地理位置
如何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经纬度位置



一、屹立东方的大洲
学习新知
半球的分界线
回顾旧知
地球可分为哪几个半球?它们分界线分别是?
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
赤道(0°纬线)
南半球
北半球
或者

半球位置
绝大部分位于
北半球和东半球
1.地理位置
读图活动
北半球
南半球
在教材P3图6-1-2中找到并描绘如下经纬线:
赤道、20°W、160°E
东半球
20°W
160°E

经纬度位置
1.地理位置
读图活动
在教材P3图6-1-2中依次找到亚洲陆地四至点:
最北点
最南点
最西点
最东点
并大致估算经纬度。
南北纬度跨约___°
92
东西经度跨约___°
164
罗地岛
莫洛托夫角
迭日涅夫角
巴巴角




810N
110S
260E
1700W
(39°27′N、26°10′E)
(81°16′N、95°47′E)
(10°28′N、123°23′E)
(66°05′N、169°40′W)
跨经度最广
亚洲的东西距离最长
东西距离比较
观察比较各大洲东西距离,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特别提醒
七大洲东西距离比较
读图活动
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对比各大洲所跨的纬度,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七大洲跨纬度比较
读图活动

经纬度位置
1.地理位置
读图活动
在教材P3图6-1-2中找到回归线和极圈,说出亚洲所跨的热量带
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海陆位置
1.地理位置
读图活动
在教材P3图6-1-2中找到亚洲临近的陆地和海洋。
(描述时要包含有方位词)
亚欧大陆东部,
北临北冰洋,
南临印度洋,
东临太平洋.
西与欧洲相连,
西南与非洲毗邻,
东北与北美洲相望,
东南与大洋洲相接。
三面环洋
相对位置
亚 洲
4400万平方千米
非 洲
3000万平方千米
北美洲
2400万平方千米



1800万平方千米
南 极 洲
1400万平方千米
欧 洲
1000万平方千米
大洋洲
900万平方千米
一、屹立东方的大洲
读图活动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之一
学习方法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经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在哪里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分界线
纬度范围、低中高纬度和热量带分界线
临近海洋与陆地的方位
临近地理事物的方位
经度范围
亚 洲
欧 洲
非 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 极 洲
大洋洲
小试身手
说说大洲的位置
西经0°东经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之二
学习方法
地形
气候
河湖
土壤
资源
有什么
类型、特征
类型、特征
多少、水文
肥沃、贫瘠
自然地理
类型、特征
如何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1.找出主要的地形类型以及所在方位
(三种及以上为复杂多样)
2.说出以哪种地形为主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之二
学习方法
如何描述区域的地势特征
1.哪里高哪里低
 (如中间高四周低、东高西低、中间高,东西低)
2.说出起伏大小
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之二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地形与地形区
知识拓展
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 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
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类型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一般命名是区域+地形,如东北平原、青藏高原。
地形:
地形区:
亚洲的自然环境
读图思考
读教材P4图6-1-3:
(1)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
(2)说出亚洲的地形特征
(3)说出亚洲的地势特征
1
地形地势
亚洲的自然环境
通过读图你可以得出
思考活动
(1)亚洲的地形特征是:
复杂多样
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形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习新知
(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的自然环境
思考活动
高原耸立于中部
平原多分布四周
地势起伏大
思考活动
说明了亚洲……
学习新知
亚洲的自然环境
新知小结
高原耸立于中部
平原多分布四周
(2)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中部高、四周低
起伏大
亚洲的自然环境
读图思考
读教材P4图6-1-3:
(1)找出亚洲的河流和湖泊,
(1)并说出河流流向和注入(1)大洋。
(2)思考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
河湖
北冰洋:
勒拿河、叶尼塞河、鄂毕河
印度洋:
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
太平洋:
湄公河、长江、黄河等
亚洲主要河流发源示意图
呈放射状
向四周分流入海
亚洲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
读图思考
2
河湖
亚洲的自然环境
(1)河湖众多
(2)河流流向:
长江上游的水流怎么样?为什么?
湍急
落差大
长江下游的水流怎么样?为什么?
平稳
地形平坦
冬季的叶尼塞河
冬季的珠江
如何描述区域的气候特征
1.找出主要的气候类型以及所在位置
(三种及以上为复杂多样)
2.说出哪种气候分布广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之二
学习方法
3.说出典型的气候类型
读图思考
3
气候
亚洲的自然环境
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
1.亚洲有多少种气候类型?
2.亚洲大陆东部、东南部2.和南部的气候有什么相2.似之处?
3.亚洲哪种气候类型的分2.布范围最广?
读教材P6图6-1-5
探究活动
3
气候
亚洲的自然环境
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
①亚洲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读图6-1-5,思考下列问题。
1.新加坡和季克西各处于1.哪个热量带 两地的年1.降水量有什么不同
2.天津和乌鲁木齐的气温1.年较差和年降水量有什1.么不同
3.亚洲气候类型为什么复1.杂多样
纬度位置:
跨纬度广,跨寒、温、热带
海陆位置:
面积辽阔,距海远近差异大
地形因素:
地势起伏大
探究活动
3
气候
亚洲的自然环境
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
②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图6-1-6










新知学习
3
气候
亚洲的自然环境
③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风向在一年之中随季节的变化而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主要是因为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导致
什么季风
探究活动
3
气候
亚洲的自然环境
③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源地和风向各是什么?
西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南风
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东部
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西北岸
南邻印度洋
探究活动
3
气候
亚洲的自然环境
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
③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探究活动
3
气候
亚洲的自然环境
共同特点:
雨热同期
夏季风的强弱,容易发生水旱灾害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说说它们特点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少雨
活动探究
分析北纬30°沿线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教材P10)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 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地形剖面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活动探究
分析北纬30°沿线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教材P10)
1.描述亚洲北纬30沿线的地形特点。
2.说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差异。
3.分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景观不同的成因。
运用图7.7和图7.8
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 1.落基山脉、大平原、中部平1.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1.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1.北美洲的位置。
2. 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1.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1.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1.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1.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以所用
3.指出北美洲大陆沿40°N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运用图7.7和图7.8
学以所用
运用图7.14,归纳大洲的气候特征
学以所用
1.说出北美洲气候类型的分布。
1.(1)找出40°N纬线,说出它自西1.向东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
1. (2)找出80°W经线,说出它自南1.向北依次穿过的气候类型。
2.指出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1.说出它的分布范围。
3.归纳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迁移应用] 北美洲的地势对河流流向、气候的影响
北美洲地形分布示意图
1.受地形地势影响,结合密西西比河的水系1.形状,描述密西西比河的流向特点。
参考答案:发源于东西侧的山地,汇集到中部,自北向南注入海洋。
2.2024年1月16日,随着北极风暴席卷美国, 1.有超过两亿美国人受到了大雪、冰冻和低1.温寒潮天气影响。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北1.极风暴能够大范围影响北美洲的原因。
参考答案:北美洲东西两侧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使得北极风暴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洲大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