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八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考点 1 分子、原子、离子1.[2024 广州,8]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气体的热胀冷缩: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C.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子种类不同2.[2022 广州,11]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3.[2022 广州,4]铷(Rb)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 如图为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37B.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 1个电子C.铷原子的核外电子分 5层排布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4.[2021 广州,11]下图为锶(Sr)和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个电子B.B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7个电子C.Sr和 Br可形成化合物 SrBrD.Sr和 Br可形成化合物Sr2Br5.[2020 广东,17]H2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家对氢的研究从未停歇。29/53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1) H2是清洁能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期刊报道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结果表明,水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1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___(填“a”或“b”)。图 1(3) 2020年 5月,科学家在 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图 2所示。图 2此“最简单”反应中, 表示 H原子, 表示 D原子。D原子核中有______个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______种。该反应可表示为 H+________→ H2 +______。6.今年 5月 5日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 B运载火箭,采用了低温高压液氢作燃料。(1)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氧气封闭在注射器中,改变氧气的体积和温度,记录不同条件下注射器中氧气的压强大小,结果如下表:温度/℃ 20 20 20 20 20 25 30 35 40体积/mL 12 11 10 9 8 12 12 12 12压强/kPa 99.6 110.6 120.7 130.6 149.7 101.3 103.1 104.5 106.6分析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____;体积增大,气体压强____。(3) 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__________。30/53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4) 如图所示,某小组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 1/3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均振荡一会儿。(水的挥发忽略不计)① C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乙画出此时甲、丙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考点 2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7.[2023 广州,7]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 144.2gC.Nd3+的核外电子数为 60 D.一个钕原子含 60个质子8.[2023 广东,10]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铪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 72 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为 178.5g D.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O2Hf9.[2022 广东,8]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钒为金属元素 B.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3C.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0.94g D.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31/53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10.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杨振宁 B.屠呦呦 C.侯德榜 D.张青莲11.钷可为航天器提供动力。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钷的原子序数为 61B.钷的元素符号为 PmC.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61D.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5g32/53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八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考点 1 分子、原子、离子1.[2024 广州,8]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气体的热胀冷缩: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C. 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D.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子种类不同【答案】A【解析】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A正确;气体的热胀冷缩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分子的大小不变,B错误;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铜离子,C错误;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二者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错误。2.[2022 广州,11]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 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用手捂热试管,气体受热,体积膨胀,分子间隔变大,故 B正确。3.[2022 广州,4]铷(Rb)原子钟被称作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为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44/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A. 铷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37B. 铷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 1个电子C. 铷原子的核外电子分 5层排布D.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答案】D【解析】如题图所示,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37,且质子数=核电荷数= 37,A正确;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 1个电子,显+1价,氯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 1,故氯化铷的化学式为 RbCl,B正确,D不正确。4.[2021 广州,11]下图为锶(Sr)和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S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个电子B. Br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7个电子C. Sr和 Br可形成化合物 SrBrD. Sr和 Br可形成化合物Sr2Br【答案】A【解析】Sr原子最外层有 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个电子,形成 8电子稳定结构,成为Sr2+,故 A正确;Br原子最外层有 7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1个电子,形成 8电子稳定结构,成为Br ,故 B错误;Sr2+和Br 可形成化合物SrBr2,故 C、D错误。5.[2020 广东,17]H2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家对氢的研究从未停歇。(1) H2是清洁能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020年 5月, 期刊报道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结果表明,水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1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______(填“a”或“b”)。45/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图 1(3) 2020年 5月,科学家在 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图 2所示。图 2此“最简单”反应中, 表示 H原子, 表示 D原子。D原子核中有______个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______种。该反应可表示为 H+________→ H2 +______。【答案】(1) 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2) a(3) 1;1;HD;D【解析】(1) 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清洁无污染,所以H2是清洁能源。(2)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相同时间内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 1,由题图 1可知,a表示氢气。(3) 由题图 2可知,D原子核中有 1个质子,H原子核中也只有 1个质子,两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6.[2020 广州,24]今年 5月 5日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 B运载火箭,采用了低温高压液氢作燃料。(1)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氧气封闭在注射器中,改变氧气的体积和温度,记录不同条件下注射器中氧气的压强大小,结果如下表:温度/℃ 20 20 20 20 20 25 30 35 40体积/mL 12 11 10 9 8 12 12 12 12压强/kPa 99.6 110.6 120.7 130.6 149.7 101.3 103.1 104.5 106.6分析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____;体积增大,气体压强____。(3) 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__________。46/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4) 如图所示,某小组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 1/3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均振荡一会儿。(水的挥发忽略不计)① C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乙画出此时甲、丙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答案】(1) 氢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小(2) 增大;减小(3) 氧气的量(4) ① CO2 + 2NaOH Na2CO3 + H2O② 丙> 甲> 乙;【解析】(1)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2) 由题中表格后 4列数据得出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由题中表格前5列得出温度不变时,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减小。(4)②CO2可溶于水,但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溶于水的部分与水反应生成H2CO3;CO2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H2O,相比之下 NaOH溶液消耗的CO2更多,故甲中剩余的CO2比乙多,丙敞口,瓶内气体主要成分为N2、O2和CO2。考点 2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7.[2023 广州,7]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 144.2g47/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C. Nd3+的核外电子数为 60 D. 一个钕原子含 60个质子【答案】D【解析】钕的偏旁为“钅”,属于金属元素,故 A错误。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4.2,故 B错误。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钕的原子序数为 60,即一个钕原子含有 60个质子;Nd3+表示钕原子失去 3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数为 60 3 = 57,故 C错误,D正确。8.[2023 广东,10]铪可用作航天材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铪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为 72 B. 属于非金属元素C. 相对原子质量为 178.5g D. 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O2Hf【答案】A【解析】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故 A正确;铪为“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 B错误;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 C错误;二氧化铪的化学式为HfO2,故 D错误。9.[2022 广东,8]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的“冷热双吸”材料,有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钒为金属元素 B. 钒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3C. 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0.94g D. 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答案】C【解析】钒带“钅”字旁,为金属元素,A正确;在原子中,元素周期表每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B正确;元素周期表每一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且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所以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0.94,C错误;根据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原则,氧化物中其他元素写在前,氧元素写在后,并在元素右下角标出原子的个数,则二氧化钒的化学式为VO2,D正确。48/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10.[2021 广东,6]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 杨振宁 B. 屠呦呦 C. 侯德榜 D. 张青莲【答案】D【解析】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做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故 A错误;屠呦呦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主要贡献是提取了青蒿素,故 B错误;侯德榜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故 C错误;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稳定同位素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同时他也主持测定了锌、铟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故 D正确。11.[2024 广东,10]钷可为航天器提供动力。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钷的原子序数为 61B. 钷的元素符号为 PmC. 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61D. 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5g【答案】D49/8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名师精编】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八: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PDF版,含答案).pdf 专题八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