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十四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提纯考点 1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2023 深圳,11]下列做法与目的不符的是 ( )目的 做法A 鉴别空气与呼出气体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中B 鉴别水和食盐水 观察颜色C 比较铝合金和铝硬度 相互刻画D 实验室制备纯净的水 蒸馏自来水【答案】B【解析】水和食盐水都是无色液体,无法鉴别。2.[2024 广州,1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项A 鉴别 NaOH和NH4NO3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比较温度的变化B 鉴别稀盐酸和 NaCl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观察颜色变化C 除去Na2SO4溶液中的 NaOH 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D 除去 KOH溶液中的K2CO3 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答案】A【解析】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加水溶解,比较温度变化可以鉴别,A正确;稀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滴加酚酞不能鉴别稀盐酸和 NaCl溶液,B错误;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76/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除去主要物质硫酸钠,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C错误;氢氧化钾和碳酸钾都能与稀盐酸反应,虽将杂质除去,但也将主要物质除去,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D错误。3.[2022 广东,19]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 NaCl,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 NaCl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 有①____产生 样品中有 NaCl应完全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 有②__________产生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③______(填字母)代替稀盐酸。a. CaCl2溶液 b.稀硝酸 c. BaCl2溶液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 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 2】如图 1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 100%,可能的原因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1【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⑥______更优。图 277/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拓展】图 2为Na2CO3和 NaCl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 NaCl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 1℃冷却至 2℃, 1 2的最优范围是⑦______(填字母)。a. 40~10b. 60~30c. 70~40【答案】气泡; 白色沉淀; b; CaCl2 + Na2CO3 CaCO3 ↓+ 2NaCl; 氢氧化钠固体吸收了水蒸气或氯化氢气体; 1; a证明Na2CO3中无 NaCl,即检验溶液中有无Cl 。①纯碱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有气泡产生。②由结论为样品中有 NaCl推测,NaCl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③因为稀盐酸中含有氯离子,故不能证明形成氯化银的氯离子是由氯化钠提供的。能代替稀盐酸的物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除去碳酸根、不引入氯离子和其他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的阴离子,故选 b。⑤实验本意是用干燥管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干燥管增重来测量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碳酸钠的质量。但该实验中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会带出水蒸气,且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被氢氧化钠固体吸收导致结果偏大。⑦如题图 2,碳酸钠的溶解度在 40℃时最大,将 40℃时的浓溶液降温到 10℃,由于Na2CO3的溶解度大幅度降低,故有大量碳酸钠晶体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且量少,故几乎没有氯化钠析出,过滤后,洗涤、干燥碳酸钠晶体可达到提纯的目的。4.[2021 深圳,1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 丙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探究反应后甲中黑色固体成分。已知:Fe3O4不与CuSO4反应。猜想一:黑色固体成分为 Fe;猜想二:黑色固体成分为Fe3O4;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一:78/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加热时间/s 通入 CO时间/s 样品90 30 A90 90 B180 90 C步骤二:向样品 A、B、C中分别加入足量CuSO4溶液。样品 现象 结论A 无明显现象 ________正确B 有红色固体析出,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 ________正确C __________________,无黑色固体剩余 ________正确若通入 CO时间为 90s,要得到纯铁粉,则加热时间为____s。【答案】(1) 尾气处理,防止 CO污染空气高温(2) 3CO + Fe2O3 2Fe + 3CO2(3) 黑色固体成分为 Fe、Fe3O4的混合物;猜想二;猜想三;有红色固体析出;猜想一;180【解析】(1) 在装置的末端添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可以将未反应的 CO转化为无毒的CO2,避免 CO污染空气。(2) CO能将Fe2O3还原为 Fe,同时生成CO2。(3)黑色固体可能为 Fe、Fe3O4或两者的混合物。根据题意,Fe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 Cu,而Fe3O4不与CuSO4反应,故向样品 A中加入足量CuS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样品 A中只有Fe3O4,猜想二正确;向样品 B中加入足量CuSO4溶液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样品中含有 Fe,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说明样品 B中含有Fe3O4,猜想三正确;向样品 C中加入足量CuSO4溶液有红色固体析出,无黑色固体剩余,说明样品 C中只有 Fe,猜想一正确。若通入 CO时间为90s,要得到纯铁粉,由上述分析可知应为样品 C,故加热时间为 180s。5.[2021 广州,20]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NH4HCO3、NH4Cl、K2SO4、KCl都是常见的化肥。(1) 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的营养元素主要有三种,上述化肥含有的两种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79/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2) 有一包用剩的肥料,可能含有上述四种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a.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b.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A。c.取少量溶液 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取少量溶液 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e.取少量溶液 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①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该肥料的成分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实验 a e中,不必要进行的一项是______(填标号)。△③ 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肥料的成分,完成下表(已知:NH4Cl NH3 ↑+ HCl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__【答案】(1) N、K(2) ① 一定有NH4Cl,可能有 KCl② c③ 取少量该化肥于坩埚中加热,观察现象;有固体剩余;NH4Cl和 KCl;无固体剩余;NH4Cl【解析】(2) a.往样品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样品中含有NH+4;d.往溶液 A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样品中不含SO2 4 ;e.往溶液 A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样品中不含HCO 3;综上,样品中不含NH4HCO3、K2SO4。因样品中含有NH+4,故一定含有NH4Cl,无需检验Cl 的存在,实验 c不必要进行;KCl未能检验,故可能存在。根据题目所给信息,NH4Cl受热分解,KCl受热不会分解,故将该化肥加热一段时间后有固体剩余,则化肥中含有 KCl;没有固体剩余则不含有 KCl。80/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考点 2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6.[2022 广州,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项A 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 加入过量 Ba(NO3)2溶液后过滤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 MgO后过滤C 鉴别NH4Cl和K2CO3固体 取样,加入CaCl2粉末,研磨、闻气味D 鉴别 NaCl和Na2SO4溶液 取样,滴加 Mg(NO3)2溶液,观察现象【答案】B【解析】滤液中残留的硝酸根离子和钡离子未除去,增加了新杂质,A不符合题意;MgO和盐酸反应生成MgCl2和水,过量的 MgO难溶于水,可过滤除去,B符合题意;CaCl2粉末不与NH4Cl固体、K2CO3固体反应,无法鉴别,C不符合题意;Mg(NO3)2与 NaCl和Na2SO4溶液均不反应,D不符合题意。7.[2020 深圳,9]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A CH4(CO) 点燃混合气体B 铜粉(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C O2(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D NaCl(CaCl2) 加水溶解、过滤【答案】C【解析】A项,CH4和 CO均可被点燃,错误;B项,在空气中灼烧会使铜变成氧化铜,错误;C项,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使氧气干燥,正确;D项,氯化钙和氯化钠均易溶于水,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错误。8.[2019 广州,1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 Zn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过滤81/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B. 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滤C. 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MgCl2溶液,过滤D. CO2(H2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答案】D【解析】Fe的金属活动性弱于 Zn,不能与ZnCl2溶液反应,故 A错误;MnO2能促进H2O2分解,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无法除去,故 B错误;Na2SO4与MgCl2不反应,故 C错误;浓硫酸能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故 D正确。82/82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十四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提纯考点 1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1.[2023 深圳,11]下列做法与目的不符的是 ( )目的 做法A 鉴别空气与呼出气体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入集气瓶中B 鉴别水和食盐水 观察颜色C 比较铝合金和铝硬度 相互刻画D 实验室制备纯净的水 蒸馏自来水2.[2024 广州,10]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 NaOH和NH4NO3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比较温度的变化B 鉴别稀盐酸和 NaCl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观察颜色变化C 除去Na2SO4溶液中的 NaOH 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D 除去 KOH溶液中的K2CO3 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3.[2022 广东,19]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 NaCl,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 NaCl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有①____产生 样品中有 NaCl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AgNO3溶液 有②__________产生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③______(填字母)代替稀盐酸。a. CaCl2溶液 b.稀硝酸 c. BaCl2溶液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49/53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方案 1】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方案 2】如图 1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若结果大于 100%,可能的原因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1【讨论】上述两个方案中,你认为方案⑥______更优。图 2【拓展】图 2为Na2CO3和 NaCl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 NaCl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 1℃冷却至 2℃, 1 2的最优范围是⑦______(填字母)。a. 40~10 b. 60~30 c. 70~404.[2021 深圳,1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 丙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探究反应后甲中黑色固体成分。已知:Fe3O4不与CuSO4反应。50/53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猜想一:黑色固体成分为 Fe;猜想二:黑色固体成分为Fe3O4;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一:加热时间/s 通入 CO时间/s 样品90 30 A90 90 B180 90 C步骤二:向样品 A、B、C中分别加入足量CuSO4溶液。样品 现象 结论A 无明显现象 ________正确B 有红色固体析出,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 ________正确C __________________,无黑色固体剩余 ________正确若通入 CO时间为 90s,要得到纯铁粉,则加热时间为____s。5.[2021 广州,20]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NH4HCO3、NH4Cl、K2SO4、KCl都是常见的化肥。(1) 化肥能为农作物补充的营养元素主要有三种,上述化肥含有的两种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2) 有一包用剩的肥料,可能含有上述四种化肥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a.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b.取少量肥料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A。c.取少量溶液 A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d.取少量溶液 A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e.取少量溶液 A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51/53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①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关于该肥料的成分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实验 a e中,不必要进行的一项是______(填标号)。△③ 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定该肥料的成分,完成下表(已知:NH4Cl NH3 ↑+ HCl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则该肥料的成分是____________考点 2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6.[2022 广州,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项A 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 加入过量 Ba(NO3)2溶液后过滤B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 MgO后过滤C 鉴别NH4Cl和K2CO3固体 取样,加入CaCl2粉末,研磨、闻气味D 鉴别 NaCl和Na2SO4溶液 取样,滴加 Mg(NO3)2溶液,观察现象7.[2020 深圳,9]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A CH4(CO) 点燃混合气体B 铜粉(炭粉) 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C O2(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D NaCl(CaCl2) 加水溶解、过滤52/53化学中考复习专题训练8.[2019 广州,1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Zn粉(Fe):用ZnCl2溶液浸泡,过滤B.碳粉(MnO2):滴入H2O2溶液,过滤C.NaCl溶液(Na2SO4):加入适量MgCl2溶液,过滤D.CO2(H2O):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53/5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名师精编】中考化学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十四: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提纯(PDF版,含答案).pdf 专题十四 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