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进一步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节能减排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大力提倡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提供肥料D.积极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促进达成碳中和目标2.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综合开发利用风力发电,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C.太阳能是一种可以长久利用的清洁能源D.氢能源燃烧没有污染,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3.氢氧燃料电池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这种电池中,氢气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B.该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该电池反应生成的水不会污染环境D.当前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备所需氢气成本很低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生活中节约用水D.工业废水随意排放5.下列转化中,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A.利用电热器取暖B.利用水力发电C.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利用蜡烛照明6.下列对空气质量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太阳能发电 B.露天焚烧秸秆C.汽车排放尾气 D.建筑施工扬尘7.当前手机电池大多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从材料的角度看钴酸锂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8.化学为生活服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用于制造卫星天线的形状记忆合金属于复合材料C.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9.区分下列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固体和硝酸铵固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0~11题。10.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化合反应B.反应②中原子个数减少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D.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11.“大树输液”是一种新型园林处理技术,可为大树补充营养,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如图为某大树营养液的部分标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大树营养液成分:天然BR,维生素C(C6H8O6),KNO3,KH2PO4,NH4Cl,镁、硼、铁等微量元素A.维生素C属于氧化物B.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C.NH4Cl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D.KH2PO4能增强大树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12.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面料:羊毛90% 涤纶10%里料:涤纶100%熨烫标准:中温熨烫,不超过150 ℃A.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B.羊毛是合成纤维C.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13.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和农药。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农药使用不当,会对人畜和庄稼产生危害B.合理使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缓解粮食危机C.将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一定质量比在铁桶里混合搅拌,即配成杀菌剂波尔多液D.为减少污染,应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和农药的特性按规定合理喷洒农药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选项 知识归纳A.化学与家居 ①由含有化学合成纤维的衣料制成的衣服,牢固耐穿 ②新装修的房屋中放置活性炭包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B.化学与出行 ①“共享电动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减少了大气污染 ②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C.化学与环境 ①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白色污染” ②露天焚烧垃圾以保持环境整洁D.化学与健康 ①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滥用食品添加剂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15.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B.循环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C.除去化石燃料中的硫能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D.大气中的SO2必须氧化成SO3才能形成酸雨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简答题(共5小题,共29分)16.(5分)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隆重开幕。(1)“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深受大众喜爱。某“冰墩墩”毛绒玩具内填充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丙烷(C3H8)是一种燃料,丙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从环保角度看,氢能源的主要优点有氢气本身无毒、 。 (4)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采用当前最先进的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备。制冰过程中,多台CO2压缩机同时运作,将气态CO2压缩为液态。液态CO2蒸发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请从微观角度解释,CO2由气态变为液态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原因是 。 (5)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体现了该理念的是 (填字母)。 A.所有场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利用回收的塑料瓶制得丝线,纺织成冬奥会场馆工作服装C.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制冰过程吸收的热量回收后用于奥运场馆供热、供电,使碳排放趋近于零D.通过技术实现“水立方”与“冰立方”自由切换,同一场馆具备开展水上、冰上运动及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17.(6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1)航天食品有脱水米饭、宫保鸡丁、茶饮等,米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为保证营养均衡,提供了水果,作用是 。(2)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正是这些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维持着我们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缺 (填字母,下同)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A.铁 B.钙 C.碘 D.锌(3)高铁制造用到铝合金、玻璃钢、不锈钢、合成橡胶等,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4)劳动教育课上,同学们到学校苗圃地参加劳动。某同学发现一处绿植叶色泛黄,则需要施用的化肥是 。 A.尿素[CO(NH2)2] B.氯化钾(KCl) C.磷酸钙[Ca3(PO4)2](5)给小火锅加热时可使用的固体燃料主要成分是酒精(C2H5OH),写出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8.(5分)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型化学工艺流程。(1)上述流程对于解决能源问题有重大意义。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氢能储存在 (填化学式)中,解决了氢能源不便贮存和运输的问题。 (2)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互抵,实现“零排放”。上述流程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消耗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制造商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O2LiMnO2,其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元素。 19.(7分)我国已有多款家用型“氢能自行车”投放市场,“氢能进万家”战略进一步落实。氢能自行车配套有“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氢燃料电池、储氢燃料棒。(1)氢能自行车车架采用镁铝合金,与钢质车架相比较,镁铝合金的优点是 (答1条)。 (2)氢能自行车轮胎由合成橡胶制成,合成橡胶属于以下哪种材料 (填字母)。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3)氢能自行车的车把、轴承、挡泥板等都是钢材制成的,请任选一个部件写出一种合理的防锈方法: 。 (4)在氢燃料电池中,氢气与外界进来的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化合生成水,同时为自行车提供电力,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5)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可以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或家用电源,能将一杯水电解出200 L氢气,并将氢气充入储氢燃料棒中,该制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气在连接电源的 极产生。 (6)氢能源的优点是 (答1条)。 20.(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分别将表中所列物质放入上述两种液体中,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加入的物质 现象水 SO2加水(1)植物叶子或果皮(2)锌粒(3)大理石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21.(10分)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了验证其成分,请你参与以下探究:(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该化肥不可能是 ;写出其中一种化肥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甲所示,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如图乙所示的 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该化肥不可能是 。 甲 乙(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如图乙所示的 溶液,若观察到 ,则该化肥是NH4Cl;若观察到 ,则该化肥是(NH4)2S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6分)建材中的HDPE膜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对HDPE膜的组成元素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行以下探究:[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②HDPE膜不含氮元素。[提出问题] HDPE膜由什么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称取2.8 g HDPE膜,按如图组装仪器,先通入氮气,再点燃酒精灯,通入一定量氧气使HDPE膜燃尽,实验中装置B、C、D、E、F对能吸收的气体均完全吸收。[记录数据]装置 总质量 装置B 总质量/g 装置D 总质量/g 装置E 总质量/g点燃酒精灯前 120 120 120实验结束后 123.6 120 128.8[讨论交流](1)装置B质量增大,说明HDPE膜燃烧产物中有 (填化学式);装置C中铜丝表面的黑色固体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判断:HDPE膜中一定含有 、 (填元素符号)。 (3)装置F的作用是 。 (4)根据实验数据判断:HDPE膜中 (填“含”或“不含”)氧元素。 [反思评价]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化学实验中如果产生了尾气,必须对尾气进行处理,其目的是 。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23.(10分)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C,需用到的试剂是 。(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①取50 g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 g固体。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2KCl+CaCO3↓,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2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进一步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C)A.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节能减排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大力提倡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为土壤提供肥料D.积极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促进达成碳中和目标2.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A.人类利用的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B.综合开发利用风力发电,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C.太阳能是一种可以长久利用的清洁能源D.氢能源燃烧没有污染,被誉为最清洁的能源3.氢氧燃料电池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这种电池中,氢气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D)A.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合反应B.该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该电池反应生成的水不会污染环境D.当前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备所需氢气成本很低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C)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生活中节约用水D.工业废水随意排放5.下列转化中,由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C)A.利用电热器取暖B.利用水力发电C.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D.利用蜡烛照明6.下列对空气质量不会产生影响的是(A)A.用太阳能发电 B.露天焚烧秸秆C.汽车排放尾气 D.建筑施工扬尘7.当前手机电池大多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钴酸锂(化学式为LiCoO2),从材料的角度看钴酸锂属于(B)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8.化学为生活服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用于制造卫星天线的形状记忆合金属于复合材料C.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9.区分下列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C)A.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固体和硝酸铵固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 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0~11题。10.工业上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反应①是化合反应B.反应②中原子个数减少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7%D.施用尿素主要是为了增强作物抗旱能力11.“大树输液”是一种新型园林处理技术,可为大树补充营养,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如图为某大树营养液的部分标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大树营养液成分:天然BR,维生素C(C6H8O6),KNO3,KH2PO4,NH4Cl,镁、硼、铁等微量元素A.维生素C属于氧化物B.KNO3是一种复合肥料C.NH4Cl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D.KH2PO4能增强大树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12.如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面料:羊毛90% 涤纶10%里料:涤纶100%熨烫标准:中温熨烫,不超过150 ℃A.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B.羊毛是合成纤维C.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D.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13.农业生产离不开化肥和农药。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化肥、农药使用不当,会对人畜和庄稼产生危害B.合理使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缓解粮食危机C.将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一定质量比在铁桶里混合搅拌,即配成杀菌剂波尔多液D.为减少污染,应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和农药的特性按规定合理喷洒农药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C)选项 知识归纳A.化学与家居 ①由含有化学合成纤维的衣料制成的衣服,牢固耐穿 ②新装修的房屋中放置活性炭包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B.化学与出行 ①“共享电动车”方便市民绿色出行,减少了大气污染 ②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C.化学与环境 ①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废弃塑料带来“白色污染” ②露天焚烧垃圾以保持环境整洁D.化学与健康 ①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防止滥用食品添加剂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15.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D)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B.循环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也有降低C.除去化石燃料中的硫能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D.大气中的SO2必须氧化成SO3才能形成酸雨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简答题(共5小题,共29分)16.(5分)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隆重开幕。(1)“冰墩墩”是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深受大众喜爱。某“冰墩墩”毛绒玩具内填充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 合成材料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丙烷(C3H8)是一种燃料,丙烷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从环保角度看,氢能源的主要优点有氢气本身无毒、 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合理即可) 。 (4)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冰采用当前最先进的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备。制冰过程中,多台CO2压缩机同时运作,将气态CO2压缩为液态。液态CO2蒸发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请从微观角度解释,CO2由气态变为液态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原因是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本身不变 。 (5)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体现了该理念的是 ABCD (填字母)。 A.所有场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利用回收的塑料瓶制得丝线,纺织成冬奥会场馆工作服装C.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将制冰过程吸收的热量回收后用于奥运场馆供热、供电,使碳排放趋近于零D.通过技术实现“水立方”与“冰立方”自由切换,同一场馆具备开展水上、冰上运动及各类大型活动的能力17.(6分)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1)航天食品有脱水米饭、宫保鸡丁、茶饮等,米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糖类 。为保证营养均衡,提供了水果,作用是 补充维生素 。(2)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正是这些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维持着我们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缺 C (填字母,下同)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A.铁 B.钙 C.碘 D.锌(3)高铁制造用到铝合金、玻璃钢、不锈钢、合成橡胶等,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玻璃钢 。 (4)劳动教育课上,同学们到学校苗圃地参加劳动。某同学发现一处绿植叶色泛黄,则需要施用的化肥是 A 。 A.尿素[CO(NH2)2] B.氯化钾(KCl) C.磷酸钙[Ca3(PO4)2](5)给小火锅加热时可使用的固体燃料主要成分是酒精(C2H5OH),写出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18.(5分)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型化学工艺流程。(1)上述流程对于解决能源问题有重大意义。①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②将氢能储存在 CH3OH (填化学式)中,解决了氢能源不便贮存和运输的问题。 (2)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互抵,实现“零排放”。上述流程中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消耗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CH3OH+H2O 。 (3)电池是一种将 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制造商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MnO2LiMnO2,其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锰、锂 元素。 19.(7分)我国已有多款家用型“氢能自行车”投放市场,“氢能进万家”战略进一步落实。氢能自行车配套有“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氢燃料电池、储氢燃料棒。(1)氢能自行车车架采用镁铝合金,与钢质车架相比较,镁铝合金的优点是 不易生锈(合理即可) (答1条)。 (2)氢能自行车轮胎由合成橡胶制成,合成橡胶属于以下哪种材料 B (填字母)。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有机高分子材料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3)氢能自行车的车把、轴承、挡泥板等都是钢材制成的,请任选一个部件写出一种合理的防锈方法: 车把镀铬(合理即可) 。 (4)在氢燃料电池中,氢气与外界进来的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化合生成水,同时为自行车提供电力,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5)微型太阳能制充氢一体机可以连接太阳能电池板或家用电源,能将一杯水电解出200 L氢气,并将氢气充入储氢燃料棒中,该制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H2↑+O2↑ ,氢气在连接电源的 负 极产生。 (6)氢能源的优点是 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答1条)。 20.(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分别将表中所列物质放入上述两种液体中,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加入的物质 现象水 SO2加水(1)植物叶子或果皮 无明显变化 被腐蚀,变软 (2)锌粒 无明显变化 锌粒被腐蚀, 表面有气泡产生 (3)大理石 无明显变化 大理石被腐蚀,表面有气泡产生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16分)21.(10分)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了验证其成分,请你参与以下探究:(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该化肥不可能是 尿素 ;写出其中一种化肥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合理即可) 。 (2)如图甲所示,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如图乙所示的 HCl 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该化肥不可能是 碳酸氢铵 。 甲 乙(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如图乙所示的 BaCl2 溶液,若观察到 无白色沉淀产生 ,则该化肥是NH4Cl;若观察到 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该化肥是(NH4)2S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H4)2SO4BaSO4↓+2NH4Cl 。 22.(6分)建材中的HDPE膜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某项目式学习小组对HDPE膜的组成元素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行以下探究:[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②HDPE膜不含氮元素。[提出问题] HDPE膜由什么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称取2.8 g HDPE膜,按如图组装仪器,先通入氮气,再点燃酒精灯,通入一定量氧气使HDPE膜燃尽,实验中装置B、C、D、E、F对能吸收的气体均完全吸收。[记录数据]装置 总质量 装置B 总质量/g 装置D 总质量/g 装置E 总质量/g点燃酒精灯前 120 120 120实验结束后 123.6 120 128.8[讨论交流](1)装置B质量增大,说明HDPE膜燃烧产物中有 H2O (填化学式);装置C中铜丝表面的黑色固体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COCu+CO2 。 (2)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判断:HDPE膜中一定含有 C 、 H (填元素符号)。 (3)装置F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装置E 。 (4)根据实验数据判断:HDPE膜中 不含 (填“含”或“不含”)氧元素。 [反思评价]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化学实验中如果产生了尾气,必须对尾气进行处理,其目的是 防止有毒物质污染环境 。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0分)23.(10分)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C,需用到的试剂是 。(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①取50 g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 g固体。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2KCl+CaCO3↓,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答案:(1)钾肥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3)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K2CO3+CaCl22KCl+CaCO3↓138 10050 g×x 5 g= x=13.8%答: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3.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综合评价卷 - 学生版.docx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综合评价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