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古希腊克里特岛上有个智者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所有克里特岛人都说谎。”(1)辩一辩:这位智者究竟说了一句真话还是假话?(2)想一想:你怎么解答这个问题才能消除其中的矛盾?(1)既是真话,也是假话。假设这位智者说的“所有克里特岛人都说谎”是真话,由于他本人也是克里特岛人,可推出这句话本身也是谎话。(2)揭露其自相矛盾;限制“克里特岛人”的范围。小游戏:测测我们的思维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单元:总论二三单元:分论遵循逻辑思维规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运用第四单元:运用本书思路:第一单元科学思维为总论部分,主要学习什么是思维,什么是逻辑。人人都会思维,但不是每个人的思维都是正确的,只有符合逻辑思维规则和辩证思维方法的思维才是我们崇尚的科学思维,所以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分别学习了逻辑思维规则和辩证思维方法。第四单元是科学思维的运用,强调要创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用创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1.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课标要求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 学习目标正确认识思维的共同特征,明确思维的方式。明确思维的特征,思维的意义,思维的作用。了解思维的基本知识,初步走入思维世界。探究与分享P3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两顶红色、三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思考: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表现得比B好?如果A戴的是 ,B可以快速判断出自己戴了 。但是B没有马上给出答案,所以A戴上的不是红帽子,那就是黑帽子!一、思维的含义思维,就像阳光、空气和食物一样,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地体会到我们在思维。人,论力气比不上野牛大象;论奔跑比不上羚羊斑马;论攀登比不上敏捷的猿猴……然而,通过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看似生灵中弱者的人却成了万物之灵!(1)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2)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1. 人类与思维一、思维的含义2. 思维的含义(1)思维的含义思维广义:狭义:意识/认识理性认识本书的“思维”,指理性认识。(1)当苹果砸中我们,首先会感觉到疼,这就是 。(2)当我们冷静下来,会想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经过探究会发现,苹果会落地时因为万有引力,这就上升到了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注意: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一、思维的含义温故知新:回顾哲学相关知识意识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初级阶段)(高级阶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广义“思维”狭义“思维”探究与分享P2《庄子.秋水》载: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问题一:黄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兴叹,这种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除了亲历感知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办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虫的思维局限?以亲身经历获得的感性认识,受个体生命时间、精力和经历等方面的限制,总是有限的。我们还可以运用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学习人类思想的成果,弥补个体感性认识中思维的局限性,获得超越个体感知能力之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理性认识。河伯认为他所所在的黄河是最为广大的,后来看到了大海,发现他原来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变化原因:通过比较,认识到之前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其态度变化的思维原因。一、思维的含义3. 人类的思维方式(1)思维方式: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2)把握这些思维方式的意义: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判断:以下属于哪种思维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指导现实工作。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1.“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下列不属于狭义的思维的有( )①昼夜循环、四季更替 ②万有引力③水往低处流 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详解】①③:“思维”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所以昼夜循环、四季更替和水往低处流是一种现象不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思维”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万有引力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A课堂小练2.习近平指出,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其中,战略思维是习近平反复强调的重要思维方法。战略思维,就是高瞻远瞩、统筹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下列选项体现战略思维的是( )①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 ②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③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体现的是法治思维,②不选强调历史的重要性,体现的是历史思维,③不选B二、思维的特征1. 思维具有差异性假设一个外星人落在了地球上……北京人说:打110,这里有特务;上海人说:不如办展览赚钱;广东人兴奋得两眼发光:拿来煲汤!云贵川:快来,三缺一!思考:面对同一件事,为什么不同地域的人们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说明思维具有什么特征?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 但不论哪一种风格的思维,都包含着思维的共同特征。二、思维的特征 例1:人们不可能回到过去直接观察生物的进化过程,但是科学家却可以通过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便能推知生物进化的规律。 例2:内科医生不能直接看到病人体内各种脏器的病变,却能通过听诊、化验、切脉、量体温、量血压以及利用各种医疗器械,经过思维加工间接地判断。 思考:这反映了思维具有什么特征?思维具有间接性2. 思维的共同特征——间接性P4-1②含义: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利用中介手段——如逻辑、符号、工具)①原因:人们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每一个事物都去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不可能直接感知到。③作用:能够弥补直接感知的不足,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更深刻、正确、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④启示:要加强记忆能力,多积累知识和经验。(从已知推导出未知)例:爱恩斯坦未见过引力波,他根据时空弯曲的原理,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这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含义: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共性)。二、思维的特征2、思维的共同特征——概括性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强调归纳总结:具体—抽象)多了一条小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是机械的、照镜子式的反映(并非真实再现——选择性),而是进行了加工、改造(创造性)。这说明了思维的什么特征?思维具有能动性①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又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②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③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认识对象思维能动的加工理性认识(正确和错误之分)感性认识材料二、思维的特征2、思维的共同特征——能动性强调:再加工、再创造、有计划、有目的、主动的、反作用特征 内涵 关键词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能动性 ①能动地反映: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反作用: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抽象、创新、有选择的、主动、自觉、指导、反映、推理、联想 构思、假设小结:思维的特征(已知→未知;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现象→本质/规律)(具体→抽象;个别→一般;个性→共性)(对客观对象进行认识的再加工、再创造)预测、见…而知…、通过…推断出…、揭示出共同之处…;整体上看…;共性在于…;总结出(强调推断)(强调总结)(强调加工)1. 小王早上起来看到院子的地面和房顶都是湿的,判断昨天晚上下过雨。2. 列宁说:“表象不能把握整个运动,例如它不能把握秒速为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把握而且应当把握”。3. 人类能够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天气预报;预测地震等。4. 人们在超市里看到牙膏、鸡蛋、面粉、饮料、衣服等,都称它们“商品”。5.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长期观察,形成“早雨一天晴,晚雨到天明。”的认识。6.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概括性概括性间接性间接性间接性能动性判断:以下材料体现思维的哪一特征思维的间接性体现为由表及里,有一个推测的过程;概括性是把握某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常见信息是“多次经历之后,得出某一结论”。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C.直接性 D.敏捷性2.每次看到"月晕”就会刮风,看见石础“潮湿”就会下雨,于是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属于思维的(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BB难点:区分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二、思维的特征3. 思维与实践的关系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实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是一点用处也没有。——毛泽东思考:如何理解思维与社会实践的关系?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②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实践基础、决定认识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错误的认识实践反作用于阻碍课堂小结思维的含义与特征人类与思维思维的含义思维具有差异性思维的共同特征思维的方式思维和实践的关系思维的含义思维的特征数字识记:1个关系:思维和实践的关系。2个含义:广义的思维、狭义的思维。3个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能动性。7个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比较思维、实践、认识、真理的特征比较 特征思维实践认识真理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具有三个共同特征:1.间接性、2.概括性、3.能动性。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实践具有三个特点:1.客观物质性、2.主观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三个特点:1.反复性、2.无限性、3.上升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三个属性/特点:1.客观性、2.条件性、3.具体性。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感性认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2.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3.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使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4.思维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错误 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正确 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错误 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阻碍实践的发展;正确的思维才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错误 思维具有能动性。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易混易错【练一练】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哲学家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通过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探究出它们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哲学家对物质概念的探究体现了( )①思维具有预见性 ②思维具有概括性③思维具有确定性 ④思维具有能动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练一练】全球环境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国减碳行动方案牵动全球目光。“十四五”规划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这是中国向世界释放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定力。这表明( )①正确的思维能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②源于实践的思维促进了事物的发展③思维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概括④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