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课件 学案,共2份)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

资源简介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
一、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化学键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1.化学能与热能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常见的化学电源
三、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
一、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但有物质变化,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能量变化也可以是多样的,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增强化学反应是动态变化的观念。通过原电池原理和可逆反应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平衡的思维模型,知道原电池中正、负极得失电子守恒,对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v正=v逆时,反应达到平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增强平衡思想的培养。
例1 (2023·山东日照高一期中)某温度下,A、B两种气体在2 L密闭容器内发生转化反应,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4 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   (填“是”或“否”),0~4 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下同)。
A.v正(A)=2v逆(B)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消耗0.4 mol A的同时生成0.2 mol B
(4)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的是     。
A.适当升高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通入氦气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A气体
(5)如果平衡时容器内有0. 5 mol B,则A的转化率α(A)=      。
(已知:转化率α(A)=×100%。)
例2 (1)锂 空气电池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拥有更强的蓄电能力,是传统锂离子电池容量的10倍,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放电时,b电极为电源的    极,电极反应式为             。
(2)汽车尾气中C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4CO(g)+2NO2(g)4CO2(g)+N2(g),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2 L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NO2,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
②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因此可以合理利用传统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理念,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当条件,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品产率,如控制变量,实现工业生产的最佳产能,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例3 (2023·广东,6)负载有Pt和Ag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l-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作原电池正极
B.电子由Ag经活性炭流向Pt
C.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
D.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的O2,最多去除1 mol Cl-
例4 (202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校考)汽车尾气主要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物质,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汽缸中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则由该反应生成1 mol NO(g)时,应    (填“释放”或“吸收”)      kJ能量。
(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从     (填“NiO”或“Pt”,下同)电极流向    电极。
③NiO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NO混合气体,发生反应:2CO(g)+2NO(g)N2(g)+2CO2(g),t0时达到平衡,测得反应过程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比较大小:a处v正   (填“>”“<”或“=”)b处v逆。
②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③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CO浓度与CO2浓度均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CO和NO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答案精析
核心素养提升
例1 (1)2AB (2)否 0.025 mol·L-1·min-1
(3)AC (4)B (5)75%
解析 (1)由图像分析知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不变时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没有变为0,说明反应是可逆反应,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A、B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得到化学计量数之比,0~4 min,A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8 mol-0.4 mol=0.4 mol,B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4 mol-0.2 mol=0.2 mol,A、B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为2∶1,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2)根据图像分析可知,4 min后A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少,B的物质的量继续增加,说明4 min时反应未达到平衡;0~4 min时,v(B)==
0.025 mol·L-1·min-1。(3)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正(A)=2v逆(B)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容器内的压强是变量,因此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消耗0.4 mol A的同时生成0.2 mol B,都是正反应方向,无法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4)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B符合题意;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通入氦气,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不符合题意;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A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5)由2AB可知,Δn(A)=2Δn(B),产生0.3 mol B时,消耗0.6 mol A,所以A的转化率为×100%=75%。
例2 (1)正 O2+2H2O+4e-4OH-
(2)①0.03 mol·L-1·min-1 ②C
解析 (1)电池放电时属于原电池,a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2)①v(CO)=2v(NO2)=2×=0.03 mol·L-1·min-1。②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因反应前后的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所以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例3 B [由题图分析可知,Cl-在Ag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为负极,A错误;电子由负极Ag经活性炭流向正极Pt,B正确;溶液为酸性,故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C错误;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的O2,转移2 mol电子,最多去除2 mol Cl-,D错误。]
例4 (1)吸收 91.5 (2)①氧化 ②NiO Pt ③NO-2e-+O2-NO2 (3)①> ②80% ③AC
解析 (1)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NO(g),断裂1 mol N2(g)中共价键吸收945 kJ能量,断裂1 mol O2(g)中共价键吸收498 kJ能量,生成2 mol NO(g)中的共价键释放2×630 kJ能量,则反应生成
2 mol NO(g)需要吸收(945+498-2×630) kJ=183 kJ能量,所以生成1 mol NO(g)时,应吸收91.5 kJ能量。(2)①在NiO电极上NO反应生成NO2,N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的是氧化反应。②NiO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Pt电极是正极,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③NiO电极上NO失电子生成NO2,电极反应式为NO-2e-+O2-NO2。(3)①由题图可知,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正反应速率逐渐减慢,a处v正>b处v正;b处反应达到平衡,b处v正=v逆,所以a处v正>b处v逆。②根据题给数据,设CO和NO的起始量均为2a mol,平衡时NO转化的物质的量为2x mol,列三段式:
     2CO(g)+2NO(g)2CO2(g)+N2(g)
起始量/mol 2a   2a    0    0
转化量/mol 2x   2x    2x   x
平衡量/mol 2a-2x 2a-2x    2x   x
根据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为50%可知,=0.5,解得x=0.8a,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
=80%。③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CO浓度与CO2浓度均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气体密度始终不变,B不符合题意;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容器容积不变,压强是变量,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CO和NO的投料比等于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CO和NO的浓度之比始终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共43张PPT)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
与核心素养提升
第2章
<<<
内容索引
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素养提升
知识体系构建
一、化学键与物质构成
知识体系构建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1.化学能与热能
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返回
三、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化学平衡)
核心素养提升
一、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但有物质变化,而且伴随着能量变化,能量变化也可以是多样的,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反应物浓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增强化学反应是动态变化的观念。通过原电池原理和可逆反应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平衡的思维模型,知道原电池中正、负极得失电子守恒,对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
v正=v逆时,反应达到平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增强平衡思想的培养。
       
核心素养提升
例1 (2023·山东日照高一期中)某温度下,A、B两种气体在2 L密闭容器内发生转化反应,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 B
由图像分析知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不变时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没有变为0,说明反应是可逆反应,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A、B消耗的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得到化学计量数之比,0~4 min,A物质
的量变化量为0.8 mol-0.4 mol=0.4 mol,B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4 mol-0.2 mol=0.2 mol,A、B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为2∶1,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B。
(2)4 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   (填“是”或“否”),0~4 min,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0.025 mol·L-1·min-1
根据图像分析可知,4 min后A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少,B的物质的量继续增加,说明4 min时反应未达到平衡;0~4 min时,v(B)==0.025 mol·L-1·min-1。
(3)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下同)。
A.v正(A)=2v逆(B)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消耗0.4 mol A的同时生成0.2 mol B
AC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正(A)=2v逆(B)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
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
再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容器内的压强是变量,因此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消耗0.4 mol A的同时生成0.2 mol B,都是正反应方向,无法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4)下列措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的是______。
A.适当升高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通入氦气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A气体
B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B符合题意;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通入氦气,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C不符合题意;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A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5)如果平衡时容器内有0. 5 mol B,则A的转化率α(A)=_____。
已知:转化率α(A)=×100%。
75%
由2A B可知,Δn(A)=2Δn(B),产生0.3 mol B时,消耗0.6 mol A,所以A的转化率为×100%=75%。
例2 (1)锂 空气电池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拥有更强的蓄电能力,是传统锂离子电池容量的10倍,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放电时,b电极为电源的  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O2+2H2O+4e-===4OH-
电池放电时属于原电池,a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2)汽车尾气中CO、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4CO(g)+2NO2(g) 4CO2(g)+N2(g),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2 L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NO2,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0~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
0.03 mol·L-1·min-1
v(CO)=2v(NO2)=2×=0.03 mol·L-1
·min-1。
②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
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因反应前后的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所以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
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因此可以合理利用传统能源,大力开发新能源,实现“绿色环保”理念,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及限度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选择适当条件,加快反应速率,提高产品产率,如控制变量,实现工业生产的最佳产能,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例3 (2023·广东,6)负载有Pt和Ag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l-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作原电池正极
B.电子由Ag经活性炭流向Pt
C.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
D.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的O2,最多去除1 mol Cl-

由题图分析可知,Cl-在Ag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为负极,A错误;
电子由负极Ag经活性炭流向正极Pt,B正确;
溶液为酸性,故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C错误;
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 L的O2,转移2 mol电子,最多去除2 mol Cl-,D错误。
例4 (202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校考)汽车尾气主要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物质,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汽缸中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则由该反应生成1 mol NO(g)时,应   (填“释放”或“吸收”)
   kJ能量。
91.5
吸收
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NO(g),断裂1 mol N2(g)中共价键吸收945 kJ能量,断裂1 mol O2(g)中共价键吸收498 kJ能量,生成2 mol NO(g)中的共价键释放2×630 kJ能量,则反应生成2 mol NO(g)需要吸收(945+498-2×630) kJ=183 kJ能量,所以生成1 mol NO(g)时,应吸收91.5 kJ能量。
(2)通过NO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
①NiO电极上发生的是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氧化
在NiO电极上NO反应生成NO2,N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②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从   (填“NiO”或“Pt”,下同)电极流向   电极。
NiO
Pt
NiO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Pt电极是正极,外电路中,电子流动方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③NiO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NO-2e-+O2-===NO2
NiO电极上NO失电子生成NO2,电极反应式为NO-2e-+O2-===NO2。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NO混合气体,发生反应:2CO(g)+2NO(g)
N2(g)+2CO2(g),t0时达到平衡,测得反应过程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①比较大小:a处v正   (填“>”“<”或“=”)b处v逆。
>
由题图可知,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正反应速率逐渐减慢,a处v正>b处v正;b处反应达到平衡,b处v正=v逆,所以a处v正>b处v逆。
②CO的平衡转化率为    。
80%
根据题给数据,设CO和NO的起始量均为2a mol,平衡时NO转化的物质的量为2x mol,列三段式:
     2CO(g)+2NO(g) 2CO2(g)+N2(g)
起始量/mol 2a   2a    0   0
转化量/mol 2x   2x    2x  x
平衡量/mol 2a-2x 2a-2x   2x  x
根据平衡时CO2的体积分数为50%可知,=0.5,解得x=0.8a,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80%。
③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CO浓度与CO2浓度均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C.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CO和NO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
AC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CO浓度与CO2浓度均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
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气体密度始终不变,B不符合题意;
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容器容积不变,压强是变量,反应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CO和NO的投料比等于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CO和NO的浓度之比始终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