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娄底市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格尔木市(36.4°N,94.9°E)地处青海省西部、青藏高原腹地,属大陆高原气候。研究人员利用2016—2020年格尔木国家基准气候站逐小时气温资料,对该市气温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下图为格尔木市四季气温日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 格尔木市气温日变化趋势呈“单峰单谷型”,其主要影响因素( )A. 地形地势 B. 太阳辐射 C. 大气环流 D. 人类活动2. 格尔木市四季气温日变化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6:00~17:00,其原因是该时段( )A 太阳辐射最强 B. 地面辐射最强 C. 热量收支平衡 D. 大气逆辐射最强拉萨河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研究发现,拉萨河谷地存在诸多独特地貌现象。其两岸山坡不同高度广泛发育有疑似围椅状地貌,基岩表面见疑似冰川擦痕、冰溜面。下图为拉萨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 拉萨河谷地两岸低海拔地区的围椅状地貌,成因最可能是( )A. 河流凹岸侵蚀形成 B. 雨水片流冲刷形成C. 冰川剥蚀作用形成 D. 重力驱动滑坡后缘4. 推测围椅状地貌形成时期,拉萨河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A. 温暖湿润 B. 温暖干燥 C. 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秦岭北麓(34°N,108°E)动植物丰富,2001—2020年该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所积累的有机物总量减去自身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后剩余的部分)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呈南高北低,季节差异明显,夏季最高。降雨、气温和太阳辐射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整体呈正相关。下图示意秦岭北麓位置及区域。完成下面小题。5. 夏季秦岭北麓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值最高,主要原因是( )A. 动物活动 B. 植被生长 C. 人类活动 D. 土壤肥力6. 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看,秦岭北麓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增加,可能会导致( )A. 区域气候渐变干 B. 河流含沙量增加 C.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土壤肥力渐下降上海市作为我国东部重要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其城市居住区位对居民生活影响深远。城市居住区位可从一般建成环境、交通可达性和公交设施分布等方面衡量。一般建成环境因子可衡量城市特定区域的功能设施丰富程度与集聚状况,各类设施齐全且分布密集,其得分就高;交通可达性由居住地到其他交通中枢的公共交通和驾车行程时间计算。完成下面小题。7. 下列区域中,一般建成环境因子得分较高的是( )A. 远离城市中心,工业厂房集中区域 B. 城市边缘,以农业用地为主的区域C. 城市核心地带,服务业发达的区域 D. 城市郊区,新建住宅小区集中区域8. 某居民选择居住在交通可达性优势区域,主要考虑的是( )A. 周边的房价较低 B. 能快速到达各处 C. 附近休闲场所多 D. 空气清新环境好某西部省份特色小镇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创新经营模式,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该小镇打造自主品牌,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全国,冷链物流也持续完善。同时,政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众多农业企业和人才入驻,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完成下面小题。9. 该特色小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是( )A. 互联网的普及程度 B. 政府优惠政策力度C. 技术引入及模式创新 D. 冷链物流完善程度10. 该特色小镇采用创新经营模式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体现在( )A 加强品牌建设 B. 扩大生产规模 C. 优化流通路径 D. 优化产品结构11. 随着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的发展,该特色小镇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方向主要是( )A. 加强农产品种植技术研发 B. 拓展农产品深加工服务C. 与周边地区形成产业竞争 D. 专注发展有机农产品种植位于某中部省份的A市,曾作为传统“矿城”。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向“现代产业新城”的转变。在转型过程中,A市发挥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对其进行迭代升级。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商业航天产业,是全省卫星产业两大战略承载地之一;生物制造产业,建成全省首个生物发酵类中试成果转化基地等。此外,A市还通过创新等举措,构建良好产业生态。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175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连续三年全省第二,营商环境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完成下面小题。12. A市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对城市综合发展的关键作用是( )A.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B.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C. 大量吸引人口迁入 D.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13. A市发展商业航天产业,还需重点突破的方面是( )①完善产业链配套 ②降低土地的成本 ③加强与高校合作 ④优化物流运输网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4. 生物制造产业在A市得以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 原料 B. 技术 C. 交通 D. 市场埃塞俄比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者,亚吉铁路是两国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这条铁路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全长752.7千米,是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埃塞俄比亚境内多高原山地,矿产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凭借中国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建设经验,项目得以顺利推进。亚吉铁路建成后,极大地提升了两国间的运输效率,为埃塞俄比亚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下图为亚吉铁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 亚吉铁路建成后,埃塞俄比亚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重点发展( )A. 劳动密集型产业 B. 大型农业种植园 C. 技术密集型产业 D. 资源深加工产业16. 亚吉铁路对沿线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直接体现在( )A. 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 B. 人口向沿线城镇集中C. 带动城市间产业合作 D. 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淮河流域安徽段,涵盖多个城市,河道长约430km。该区域地势低洼,易涝区广布。2000—2020年,该区域产水量(通常指某一流域或区域在特定时间段内通过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总和,扣除蒸发、植被截留等损失后的净水量)总体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空间格局从“西高东低”转为“南高北低”。同时,耕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草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各土地利用类型产水量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单位面积产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水域。预计2030年,耕地仍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但面积持续减少并多流向建设用地,在假定气候不变的情况下,产水量将增加。下图为淮河流域安徽段示意图。(1)分析淮河流域安徽段地势低洼对当地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2)在气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该区域部分耕地流向建设用地的产水量呈增加趋势,试从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的角度解释其原因。(3)淮河流域安徽段易发生涝灾,从水循环和河流水文水系角度,提出减轻涝灾影响的措施。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美国128公路毗邻波士顿市,长约90千米。二战前,公路及其附近有从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实验室分化出的企业,但发展缓慢。二战期间,因军事技术开发资金注入,这里得到长足发展。1951年公路扩建,到1965年周边有近600家科技企业,成为电子产品创新中心,此后,其发展历经起伏,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新经济冲击和国防开支减少等陷入衰落。后来,在效仿加州政策、高校师生创业、利用波士顿金融服务等举措下实现转型,20世纪初重新焕发活力。下图为美国波士顿市128公路及沿线高新科技园区分布示意图。(1)分析二战期间美国128公路沿线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2)分析1951年公路扩建对其周边发展为电子产品创新中心的促进作用。(3)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128公路企业受到冲击的原因。(4)简述美国128公路及其附近企业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的区域发展带来启示。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江江豚是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也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干流江豚重要分布区和我国最早成立的长江豚类保护区之一。研究人员分析了该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其栖息地选择的河道形态因素。结果显示,长江江豚季节性分布差异显著,春夏季分布范围较广,冬季分布范围较小。目前,长江江豚仍处于濒危状态。(1)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说明长江江豚作为旗舰物种对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意义。(2)简述长江新螺段长江江豚分布呈现季节性差异的原因。(3)提出保护长江新螺段长江江豚的合理措施。娄底市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题答案】【答案】1. B 2. C【3~4题答案】【答案】3. C 4. D【5~6题答案】【答案】5. B 6. C【7~8题答案】【答案】7. C 8. B【9~11题答案】【答案】9. C 10. A 11. B【12~14题答案】【答案】12. B 13. A 14. B【15~16题答案】【答案】15. D 16. 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地表水与土壤接触时间长,利于下渗,增加地下水储量;易积水使水域面积增大,土壤含水量高,蒸发量增加;地表径流流速减缓易内涝,同时利于转化为地下径流,增加地下水补给。(2)耕地变建设用地,地面硬化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植被减少,蒸腾减弱,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但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更多进入河流;在气候不变时,河流径流量增加,即产水量增加。(3)植树造林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疏浚河道,提高排水能力;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泛滥。【18题答案】【答案】(1)二战时美国军品需求大增;大量军事技术开发资金流入公路附近公司及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此地早有从学院实验室分化出的企业,产业基础良好;公路又便利了人员物资运输与企业合作。(2)改善交通条件,便于科技企业间人员往来与物资运输,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市场辐射范围,利于产品快速运至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吸引更多企业集聚。(3)美国国防开支锐减,对该地区企业订单减少;新经济发展促使企业组织模式变革,128公路企业传统模式无法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自身发展模式局限,长期依赖军事订单和政府资金,市场适应性差。(4)重视科研力量与产业结合;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需求,适时调整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要保持创新活力,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组织模式和发展路径;充分利用本地的金融等服务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等方面的支持。【19题答案】【答案】(1)保护江豚可带动整个长江生态系统及其他生物保护,吸引资源投入;其行为影响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促进水体营养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2)冬季新螺段部分水域水温低,江豚喜暖,分布少,夏季水温适宜,分布范围扩大;春季浮游生物和鱼类随水温上升大量繁殖,江豚聚集觅食,秋季食物减少,江豚为觅食改变分布;春季气温回升,江豚在利于繁殖的河漫滩繁殖,繁殖后因育崽需求改变分布。(3)监测治理水质,减少污水排放;严格禁渔,打击非法捕捞;减少航运干扰,合理规划航道;加强生态修复,恢复湿地、种植水生植物;开展宣教,提升公众意识,鼓励志愿参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