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月考地理学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合计70分)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B. 大部分地区位于南温带C.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 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2.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A. 跨经度范围广,四季温暖 B. 陆上国界线长,邻国较多利于经商C. 幅员辽阔,山区面积较小 D. 南北跨纬度广,利于单一农业经营3. 有人说“南方不懂东北的冷”,冬季当海南的人们享受阳光沙滩时,东北黑龙江的人们却可以在室外速冻水饺,这是因为两地( )A. 跨经度范围广 B. 跨纬度范围广 C. 海陆差异巨大 D. 垂直差异巨大下表为我国领土四至点经纬度位置。完成下面小题。四至点 ① ② ③ ④经纬度位置 4°N,112°E 49°N,135°E 53°N,123°E 40°N,73°E4. 我国领土四至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划简称依次是( )A. 琼黑吉新 B. 粤吉黑新C. 台黑吉藏 D. 琼黑黑新5. 我国领土四至点中位于第一阶梯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6. 我国领土四至点中,海拔最高的点所处的地形区是( )A. 青藏高原 B. 柴达木盆地 C. 帕米尔高原 D. 喜马拉雅山读“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甲、乙、丙、丁所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A. 晋、青、桂、湘 B. 黔、晋、藏、鄂C. 晋、闽、藏、鄂 D. 贵、晋、鄂、新8. 图中数字代表的四条山脉名称正确的是( )A. ①—太行山脉 B. ②—台湾山脉 C. ③—祁连山脉 D. ④一横断山脉9. 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A. 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B. 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C. 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D. 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0. 图中字母A、B表示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 )A. 秦岭、渭河谷地 B. 贺兰山、宁夏平原C. 横断山、雅鲁藏布江谷地 D. 祁连山、河西走廊11. 此区域图主要展现的省份简称是( )A. 甘 B. 宁 C. 陕 D. 青下图为沿32°N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图中②③④代表的地形区依次是( )A.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河西走廊B. 四川盆地—雪峰山—江南丘陵C. 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D. 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13. 下列关于图中①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B.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 内部山脉相对高度大14. 下列关于图中②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所在省级行政区为中部经济地带B. 紫色土广布C. 天然气、井盐等资源丰富D. 该区域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关于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A.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B. 太行山是河北省与山西省分界线C. 贺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 秦岭我国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16. 图中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 ①济南 B. ②呼和浩特 C. ③西安 D. ④南昌我国夏季风边缘摆动区是指每年4~10月出现3次以上,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的较大降水量区域。下图为“我国夏季风边缘摆动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与我国夏季风边缘摆动区位置大致相当的地理界线是( )A. 二、三级阶梯界线 B. 胡焕庸人口分界线C. 农耕与畜牧交错带 D. 200mm等降水量线18. 导致我国夏季风边缘摆动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 温带气旋 B. 副热带高压 C. 热带气旋 D. 蒙古高压读某时段我国雨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9. 该图所反映的时间是( )A. 3、4月 B. 5、6月 C. 7、8月 D. 9、10月20. 副热带高压势力偏强,我国东部地区可能出现的灾害状况是( )A. 南旱北涝 B. 南涝北旱 C. 南北皆旱 D. 南北皆涝蒸散发通常指地表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的总和。潜在蒸散发是指在区域供水条件十分充足条件下的区域蒸散发能力。下图示意2000-2014年我国某地区蒸散发、潜在蒸散发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 )A. 华北平原 B. 太湖平原 C. 东北平原 D. 成都平原22. 锋面雨带推进到该地区的时间最可能是( )A. 3月 B. 5月 C. 7月 D. 9月中央红军长征于1934年10月从江西出发,历时1年,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25000里。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23. 中央红军长征途经的省区简称,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赣桂滇陕 B. 桂湘甘陕 C. 湘黔宁川 D. 黔川宁甘24. 甲省区北部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平坦 B. 光照充足 C. 热量充足 D. 灌溉水源充足25. 图中③省区代表性的经济作物是( )A. 水稻 B. 橡胶 C. 玉米 D. 棉花读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26. 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27. 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28. 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带和川滇黔鄂湘农牧交错带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带、川滇黔鄂湘农牧交错带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降水热量地形 B. 水源降水地形 C. 地形热量水源 D. 降水水源地形30. 下列有关三个农牧交错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三个农牧交错带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B. 三个农牧交错带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C. 青藏高原农牧交错带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红漠化D. 北方农牧交错带空间分布不太稳定二、综合题。(40分)31. 下图示意云南省干旱灾害分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1)描述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特点。(2)描述云南干旱灾害的分布特点,并从地貌和气候角度简述其干旱频发的原因。(3)昆明因冬暖夏凉,被称为“春城”,简述其被称为“春城”的原因。3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从地质作用角度,简述河套平原的形成原因。(3)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水文特征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月考地理学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合计70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6题答案】【答案】4. D 5. D 6. C【7~8题答案】【答案】7. C 8. A【9题答案】【答案】B【10~11题答案】【答案】10. D 11. A【12~14题答案】【答案】12. C 13. A 14. A【15~16题答案】【答案】15. B 16. C【17~18题答案】【答案】17. C 18. B【19~20题答案】【答案】19. C 20. A【21~22题答案】【答案】21. A 22. C【23~25题答案】【答案】23. A 24. D 25. B【26~28题答案】【答案】26. A 27. C 28. A【29~30题答案】【答案】29. A 30. D二、综合题。(40分)【31题答案】【答案】(1)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山脉南北纵列分布。(2)分布特点: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旱灾逐渐增加。原因:地貌方面:喀斯特地貌,地势崎岖,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下渗、泄露严重,地表水缺乏;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水分的存留时间短;气候方面: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稳定,年降水量时间和空间变化大。(3)昆明纬度较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冬季多晴天,冬季光照充足,冬季气温较高;且三面环山,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冬季温度较高。综上所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被成为“春城”。【32题答案】【答案】(1)分布特征:年降水量大多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原因: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2)两侧地块相对抬升,河套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3)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有凌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