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
地理
本试题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的重要组成。下图是我国2015—2020年老年人口迁入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时段内我国老年人口主要迁入地的特征为( )
①生活成本低②基础设施完善③城市等级高④城市等级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统计显示海南省老年人口迁入率远高于重庆市,其原因是海南省( )
A. 人口基数大 B. 人口基数小 C. 气候温暖 D. 气候凉爽
水是生命之源,农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对水的需求是不同的。下图为我国某地某种农作物生长周期内的需水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农作物是( )
A. 水稻 B. 青稞 C. 冬小麦 D. 玉米
4 该地位于( )
A. 青藏高原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东北平原
5. 5月份,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
A. 旱灾 B. 雪灾 C. 洪灾 D. 泥石流
浙江省安吉县东北部某村落,以山地丘陵为主。2011年以前,该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2011年后,该村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形成“七山一水两分田”的生态格局,建成民宿旅游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乡村,打造能复制、可推广的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最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2011年前,导致该村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根本因素是( )
A. 政策 B. 经济 C. 气候 D. 交通
7. 2011年后,该村发展模式建立的基础是( )
A. 政策支持 B. 人才回流 C. 环境改善 D. 资本引进
8. 该村在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影响有( )
①增加了人地矛盾②方便子女赡养老人③缩小了城乡差距④加剧了生态的破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大棚具有蓄热保温的功能,大棚种植是当前比较普遍的农业种植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大棚内外获得太阳辐射的实测值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日测试时段内天气状况可能是( )
A. 晴天 B. 降雪 C. 晴转阴 D. 阴转晴
10. 经测量仪多次测量发现,10:00左右棚内测量值偏低,原因最可能是( )
A. 天气变化 B. 物体挡光 C. 太阳高度 D. 测量误差
热喀斯特现象,是指由于多年冻土层或地下冰融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特殊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冻土退化最直观的表现,其发生和发展直接影响区域水量平衡及生态环境。下图为青藏高原北麓河盆地热喀斯特湖的面积在1969—2010年变化占比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北麓河盆地1969—2010年热喀斯特湖面积变化趋势是( )
A 持续增加 B. 持续降低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12. 影响北麓河盆地热喀斯特湖消失的主要环节是( )
①蒸发增强②径流减弱③下渗增强④水汽输送减弱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3. 图示热喀斯特湖面积变化趋势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进一步加剧气候干旱 B. 促使永久冻土层变厚
C. 增强植物固碳储碳量 D. 减少地表水量的下渗
臭氧O3是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等光化学反应的产物,具有强氧化性,当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后,就会产生多种负面作用,如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加速建筑材料老化等。太原市地处太原盆地,以重工业为主,臭氧污染是当地严重的季节性大气污染。研究发现山谷风日(注:一天中若局地风向发生转变,且同一风向持续4h以上,实际风力小于3级,则该日为山谷风日)和非山谷风日臭氧污染存在差异。下图为山西省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山谷风与所在地区气压场的关系是( )
A. 气压场强,山风明显 B. 气压场弱,谷风明显
C. 气压场强,谷风明显 D. 气压场弱,山风较弱
15. 太原盆地最容易发生O3污染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6. 推测太原附近的山谷风日的风向为( )
A. 白天盛行偏南谷风 B. 白天盛行偏北山风
C. 夜晚盛行偏南山风 D. 夜晚盛行偏北谷风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支柱性行业,也是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整体市场影响最前端、最直接的行业。2023年以来,国内铁矿石需求不足、利润空间挤压严重,且我国对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江苏省钢铁产业布局实施大调整,退出环太湖、压缩沿江地区,转移至东部沿海,沿海地区成为江苏省钢铁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下图为江苏省钢铁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
(1)分析江苏省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说明江苏省钢铁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发展益处。
(3)江苏省钢铁产业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很大,下面是对江苏这次钢铁产业转移的观点,请任选其一说明其合理性。
观点一:江苏省钢铁产业转移对环太湖和沿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
观点二:江苏省钢铁产业转移给江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冰洋的海雾是北极海冰—大气—海洋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天气现象,类型多样。其中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形成的平流雾是最常见的一种。冰盖上的辐射雾是冷季高纬度冰雪覆盖的海面,由于冰雪面上的辐射冷却形成的海雾。下图为2016年某次考察船在北冰洋遇到平流雾时1000hPa环流场分布图。
(1)判断考察船所在的天气系统,并说明考察船此刻受到的风向。
(2)简析考察船处发生平流雾的原因。
(3)分析日出后冰盖上的辐射雾依然难以消散的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门峡水利枢纽(图甲)是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图乙为1955—2005年潼关高程变化示意图。监测结果显示,1986年后汛期渭河流入潼关断面洪峰流量和水量都呈下降趋势,但含沙量增加。潼关高程增加会威胁到西安安全。
(1)简析蓄清排浑以来汛期和非汛期泥沙冲淤情况对潼关高程的影响。
(2)分析1986年后汛期渭河流入潼关段含沙量增加的原因。
(3)分析潼关高程增大对西安的威胁。
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
地理
本试题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B
【3~5题答案】
【答案】3. C 4. B 5. A
【6~8题答案】
【答案】6. B 7. C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A 10. B
【11~13题答案】
【答案】11. A 12. A 13. C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B 16. A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江苏省地处沿海和长江下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工农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水陆运输四通八达,交通运输便利;地处长三角地区,科学技术发达;靠近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钢材消费市场广阔;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江苏省钢铁工业发展大力支持等。
(2)降低原料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依托海港区位优势,拓宽海外市场;海洋自净能力强,利于减轻环保压力和城市低碳发展;增加沿海地区就业机会,带动沿海经济发展等。
(3)观点一:环太湖和沿江地区的就业机会减少,促使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当地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新技术和高技术人才,集中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等。
观点二:东部沿海地区承接环太湖和沿江地区钢铁产业,会加快当地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推动工业化进程;钢铁产业的发展会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土地资源减少,影响区域生态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18题答案】
【答案】(1)天气系统:气旋(低压)系统。
风向:东南风。 (2)船舶处在气旋的东部,盛行东南风,空气温度高,向北平流到冰冷的北冰洋洋面,容易达到饱和状态,冷却成雾。
(3)日出后,冰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不容易升温,近冰盖大气依然保持低温状态,逆温结构得以保持,抑制空气对流运动,海雾难以消散。
【19题答案】
【答案】(1)汛期,冲刷大于淤积,高程下降;非汛期,淤积大于冲刷,高程上升;总体而言,淤积大于冲刷,潼关高程呈上升趋势。
(2)三门峡水库修建后,潼关高程增加,渭河河床比降降低,流速减缓,非汛期在入潼关处泥沙沉积;汛期流速增大,侵蚀能力增强,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增强,含沙量增大。
(3)潼关高程增加,渭河河床比降降低,流速减缓,使得渭河下游过洪能力下降,不利于渭河汛期泄洪和排沙,导致渭河流域西安洪涝灾害和泥沙沉积加剧;河水水位升高,地下水水位抬升,加重周边地区土地盐碱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