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第六中学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遂宁市第六中学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遂宁六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度下期第一学段素质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1 至 3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3至 4 页,共 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在准考证号区域填涂上自己的考号。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规范的填涂正确选项。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分。)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3题。
1、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
A. 甲与乙 B. 丁与丙 C. 乙与丁 D. 丙与甲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穿过该线的是( )
A.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我国1月0 ℃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C.亚热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3、确定乙与丁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地势 C.热量 D. 降水
读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 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 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 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5、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①地区的传统民居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B.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C.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D.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6、②地主产的水果是苹果,该地区具有的自然优势是( )
①冬季受低温冻害 ②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③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7、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界线接近( )
A.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局部) B.1月份0℃等温线(局部)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 D.800mm等降水量线
8、下列地形区中,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的是: ( )
A.秦岭 B.天山山脉 C. 昆仑山脉 D.横断山脉
9、关于我国北方地区不正确的叙述是( )
A.气候冬夏季节差异不大,属于非季风区 B.主要的油料作物是花生
C.平原面积广阔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读北方地区图,完成10—13题。
10、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11、图中②地区用水紧张,水资源缺乏,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气候干旱,终年少雨
B.水污染和浪费水现象严重
C.耕地比重大,农业用水量大
D.人口稠密,城市集中,需水量大
12、图中①地区的美称是( )
A.鱼米之乡 B.森林之海 C.东方之珠 D.乌金高原
13、冬季,③地区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是( )
A.B.C.D.
读东北地区图,完成14—18题。
14、图中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建设用地 B.草地 C.耕地 D.林地
15、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C.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16、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社会条件有(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地广人稀,粮食的商品率高
C.纬度高气温低
D.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17、东北地区素有我国的“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等美誉,有关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崎岖不平,多山间盆地
18、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B. 土壤贫瘠,地域广阔
C.人口稀少,人均粮食产量大 D. 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某中学研学旅行时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 “黄土高原位置及景观”,完成19—22题。
19、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地区 B.全部位于陕西省和山西省
C.位于渤海湾沿岸 D.属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20、关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 B.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耕地以旱地为主 D.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1、右图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该民居的特点是( )
A.门窗很小,采光较差 B.屋顶较尖,利于排水
C.防潮防水,前后通风 D.冬暖夏凉,就地取材
22、黄河在③河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有凌汛现象发生 B.含沙量迅速增大
C.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河 D.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读下面甲、乙两地景观图,完成23--26题。

23、形成甲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修筑梯田 B.水土流失 C.开采煤矿 D.取土烧砖
24、针对甲地的地表现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形成乙地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黄河下游水土流失严重 B.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
C.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D.河流携带甲地泥沙在此沉积
26、目前我国的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关系密切,能够有效地减轻这种天气灾害的人类活动是:( )
A.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 B.不断扩大草地面积,适当增加草场载畜量,扩大放牧
C.改善土壤,扩大耕地面积 D.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27、“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是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的地区,拥有众多的博物馆,集中了大量的文艺团体。”据此说明北京的职能之一是( )
A.全国的交通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D.全国的军事中心
28、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位于东北平原东北角 D.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9、近几年,北京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你认为北京市为此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 )
①出行多开私家车 ②迁出污染较大的企业 ③积极支持农业发展 ④改煤为电,集中供暖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30、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以故宫、兵马俑最著名
B.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C.北京要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就要大幅度缩减旧城面积
D.交通便利,有京九、京广、京沪等重要铁路干线经过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31、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①②两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山脉)-- (河流)一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和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此线以北的耕地类型以 (旱地或水田)为主,以南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2)下列描述的地理特征与地区搭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②地区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C.③地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④地区是“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3)②)所在区域的工业基地有 、 。确定划分④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4)图中D是 高原。
32、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题目。(每空2分,共20分)
(1)山脉A是________, 海洋E是__________ 。
(2)山脉A、B、C之间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里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 ,该区域的工业是以_________(“重”或“轻”)工业为主。
(3)山脉D是 ,它以东的地形区是 ,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4)北方地区的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 和 。
遂宁六中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度下期第一学段素质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分。)
1--------5:A C D C B 6---------10:B C B A C
11-----15:A D A C A 16--------20:B C A D C
21-----25:D B B C D 26--------30:A C D B D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31(1)秦岭 淮河 800 旱地 水稻
(2) C
(3)沪宁杭工业基地 、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顺序可交换) 地形地势
(4)黄土
32(1)大兴安岭 渤海
(2)东北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冷湿 重
(3)太行山 华北平原
(4)辽中南工业基地 、 京津唐工业基地(顺序可交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