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浣东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3月月考八年级科学试题(Word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诸暨市浣东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3月月考八年级科学试题(Word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阶段性测试八年级科学试题答案
选择题
1-5 BDDDD 6-10DBDDB 11-15 ABBDB 15-20 CBBBD
填空题
21.220,36,火
密 负 S>>
电磁感应 变化
条形磁体 检测磁场的存在,指示磁场方向 没有改变 电流方向 不是
并联 电能表 会
分子 分子种类 D
13,14,13
< >
实验探究题
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保持两次的电流大小不变 对调磁极或对调电源正负极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式
检测感应电流的产生 开关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速度大小成正比
原子核 ABC
32.改变通过电动机电流的方向 变慢
合格,理由是:吸纸屑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打开,从而将纸屑吸入收集盒,同时也有一部分纸屑被吸到隔板下面,吹风时,收集盒右侧的阀门关闭,收集盒内的纸屑不会被吹出,但隔板下面的纸屑会被吹出。
解答题
金属笔卡 0
在极端环境下人体的电压不能超过6V,
则此时测电笔两端的电压为:U=U总-U人=220V-6V=214V;
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
33.(1)n
(2)解:
(3)减小电源电压,滑片向右移,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减少电磁铁的线圈匝数2024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阶段性测试八年级科学答题卡
25(3分)
 
(1)            (2)               (3)              
考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 26(3分)
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缺考 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且按正确填涂方式填涂: (1)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2)                                    
一、选择题(40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7(3分)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 9 14 19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二、填空题(24分) 28(2分)
 
21(3分)
                                                  
                                                 
  三、实验探究题(24分)
22(3分) 29(6分)
 
(1)                                            
                                               
  (2)                                            
23(2分) (3)                                            
                                           
  30(8分)
  (1)                              24(5分)  
( 1)                     (2)①              
  
(2)                       ②                                           
 
(3)                                   
31(4分)
(4)                      
  (1)            (2)              
   
 
第 1 页 第 2 页
32(6分)
(1)                           (2)               
(3)                                            
 
四、解答题(12分)
 
33(5分)
 
(1)                            
(2)
34(7分)
(1)            
(2)
 
 
 
 
 
 
 
 
 
 
 
 
 
(3)                                            
 
 
第 3 页 第 4 页2024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阶段性测试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命题: 审核: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杂事物,仔细观察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甲烷分子 B.浙江省疾控中心标识
C.原子结构 D.欧姆定律
2.如图所示,两个外形相同的钢棒A、B相互吸引,则 (  )
A.A棒一定有磁性
B.A棒一定没有磁性
C.B棒不一定有磁性
D.B棒一定有磁性
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科学家及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
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4.如图表示的是条形磁体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那么( )
A.a端是电源正极,e端是小磁针的N极
B.b端是电源负极,f端是小磁针的S极
C.a端是电源正极,c端是通电螺线管的S极
D.b端是电源负极,d端是通电螺线管的S极
6.如图为水位报警装置原理图,其中A、B为两个金属杆。当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线时,绿灯、红灯和电铃的工作状态分别是(  )
绿灯亮、红灯不亮,电铃不响
绿灯亮、红灯亮,电铃响
绿灯不亮、红灯亮,电铃不响
绿灯不亮、红灯亮,电铃响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
B.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决定的
C.电磁继电器是远距离自动控制与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D.家庭电路中保险丝断了不能用铜丝来代替是因为铜丝熔点高
8.为了取出某一较深缝隙中的铁钉,小曙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9.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得到钠离子。钠原子与钠离子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相同
B.核内中子数不同
C.电性相同
D.属于同一种元素
10.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站在地上的人触摸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
B.图乙,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一根比原来粗得多的保险丝,使之不容易断
C.图丙,使用冰箱时应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图丁,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11.科学家们制造出了含4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新型“氧分子”由2个氧气分子构成
B.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D.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氧原子个数不同
12.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超市的服装贴有磁性标签,未消磁的标签通过超市安检门时,安检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触发报警器达到防盗目的。图中能反映出安检门工作原理的是(  )
A.B.C. D.
14.为安全用电,家庭电路中要安装熔断器或断路器等保护装置。下列现象:①插座中的两
根线头相碰 ②开关中的两根线头相碰 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 ④户外输电线
绝缘皮损坏。其中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③
15.比较与归纳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所示是研究电和磁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下列四幅
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将发生偏转,依据该现象可制成电动机
B.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磁场中导体竖直向上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C.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磁场中导体将运动,依据该现象可制成发电机
D.如图丁所示,两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任何物质就可以直接发生作用
1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科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该反应是物理变化,因为反应过程中原子没有变化
B.图中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
C.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17.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下述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①研究电压时,把它与水压相比 ②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③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④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今年小科家造了新房,电工师傅安装完成后,小科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正常发光,不发光。电工师傅用测电笔检测如图中的a、b、c、d四处,a、b、d处氖管发光,c处不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进户线零线断路
B.电路中c、d之间某处断路
C.电路中的灯泡短路
D.电路中的灯泡断路
19.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
起的。在如图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20.如图所示圆环形绝缘凹槽内装满水银,水银的内外侧用导线接入电路,圆心处放置一块圆柱形磁铁,闭合开关后,发现水银逆时针流动,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先对调电源的正负极,再对调磁铁的南北极,则该操作中水银的流动情况是(  )
A.一直顺时针流动
B.一直逆时针流动
C.先逆时针流动,再顺时针流动
D.先顺时针流动,再逆时针流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21.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 伏,一般情况下, ▲ 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 ▲ 线,且通过人体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发生触电事故。
22.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此时A处磁感线与B处相比更  ▲  (选填“疏”或“密”),通电螺线管的左侧为  ▲  极,电源的左侧表示  ▲  极。
23.小敏自制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有机玻璃管上绕着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线圈两连接着端小功率灯泡,管内放入条形磁铁,用橡皮塞堵住管口两端,当沿图中箭头方向来回摇动时,小灯泡就会发光。该装置发电的原理是 ▲ ,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是 ▲ (选填“变化”或“不变”) 的。
24.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小敏在螺线管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撒满铁屑。
(1)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  ▲ 的磁场相似。
(2)放入小磁针的作用是 ▲ 。
(3)改变电流方向,小敏发现,铁屑的分布形状 ▲ (填
“没有改变”或“发生改变”),而小磁针的指向与原来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与 ▲ 有关。
(4)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 ▲    (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
25.如图所示是小科家室内安装的带有漏电保护器的空气开关、三孔插座等设备的配电系统。
(1)图中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  ▲  ;
(2)①②两处需接入空气开关和电能表,则①处应接  ▲  ;
(3)用试电笔接触a孔中金属片,氖管  ▲  发光。(选填“会”或“不会”) 。
26.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图,可从图中获取信息。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  ▲  (填
“分子种类”或“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可知该模型图中还需添加的微粒是 ▲ (填字母)。
A. B. C. D.
27.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含有40个微粒,其中14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 ▲ 个,中子数是 ▲  个,核外电子数是 ▲  个。
28.如图是简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弹簧甲连接在A、B两绝缘板之间,B板固定,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与A板相连,并可随A板一起运动。弹簧乙下端挂有一永磁体,永磁体正下方有一电磁铁,R0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电路接通后,电压表示数为U1,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1;当用力F向下压弹簧甲后,电压表示数为U2,弹簧乙的总长度为L2,则U1  ▲  U2,L1  ▲  L2(均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9.某小组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并进行了实验,当电磁铁通电时会对磁体产生力的作用,使指针绕O点转动,记录指针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实验结果如下表。
线圈接线点 接线柱1 接线柱2 接线柱3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电流/A 0.8 1.2 1.6 0.8 1.2 1.6 0.8 1.2 1.6
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大小 0.8 1.2 1.6 0.6 0.9 1.2 0.4 0.6 0.8
(1)进行1、4、7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
(2)实验中,他们将开关S从接线柱“1”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指针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  。
(3)写出能使指针反向偏转的具体措施  ▲  (写出一条即可)。
30.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中,用导线将金属棒、开关、灵敏电流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灵敏电流计的作用是  ▲  。若不论如何移动金属棒都未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那么你认为首先应该关注的器材是  ▲  。
(2)在实验中,小金发现电流计指针摆动的角度有时会不同。于是,他想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经过思考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1:与磁场的方向有关;
猜想2: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3:与磁场的强弱有关。
①如图,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金使金属棒以3.0cm/s 的速度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假 定运动区域的磁场强弱相同),读出电流计的示数为6mA 。然后,将磁体上下颠倒,使金 属棒仍以3.0cm/s 的速度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发现电流计的示数仍为6mA。这说明猜想1是 ▲   (填“正确”或“错误”)的。
② 在验证猜想2时,在同一磁体中使金属棒以不同的速度大小水平匀速向右运动,读出电 流计测出的数值,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速度v/cms1 1.0 1.5 3.0 3.5 4.0
感应电流I/mA 2 3 6 7 8
由表格能得到的结论是  ▲  。
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
(2)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人们掌握的下列事实或原理,有助于当时建立该模型的是   ▲  。(可多选,填字母)
A.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电子由于质量太小无法阻挡α粒子轰击 D.有些原子内没有中子
32.项目学习小组实验发现,装在筒内的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时,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气流方向也改变,如图甲所示。于是想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制作一款“书桌神器”:既能收集书桌上的小纸屑,又能吹风纳凉。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吸纸屑、吹风且风速可调 能吸纸屑、吹风,风速不可调 只能吸纸屑或只能吹风
指标二 吸纸屑后,吹风时无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分纸屑吹出 吸纸屑后,吹风时全部纸屑吹出
小组同学设计如图乙电路,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电池、旋钮式电阻等材料制作模型,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丙。
(1)图乙中,通过切换开关s,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的原因  ▲ 。
(2)将开关S与"1"连接,旋钮OP绕О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选填“变快”、“不变”、“变慢”)  ▲  。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请结合评价量表,分析该模型的“指标二"所处的评价等级(选填“优秀”、“合格”、“待改进”),并说明理由  ▲
 。
四、解答题(第33题5分,第34题7分,共12分)
33.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 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  ;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 。
(2)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34.如图甲为恒温箱的简化电路,R0、R1设置在恒温箱内,R0为加热电阻,阻值为40Ω。R1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控制电路中,U=6V,R2为滑动变阻器。当恒温箱内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加热电路会自动断开,当箱内温度略低时,加热电路自动闭合进行加热。
(1)根据恒温箱的工作过程判断,P应与  ▲  (填“m”或“n”)连接。
(2)若电磁铁线圈电阻为10欧,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会被吸下。若恒温箱内的温度设定为100℃,则滑动变阻器R2应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多少?
(3)若要增大恒温箱内的设定温度,该如何进行操作?(至少写两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024 学年第二学期 3 月份阶段性测试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命题: 审核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40 分)
1.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杂事物,仔细观察四幅图片,
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甲烷分子 B.浙江省疾控中心标识
C.原子结构 D.欧姆定律
2.如图所示,两个外形相同的钢棒 A、B 相互吸引,则 ( )
A.A 棒一定有磁性
B.A棒一定没有磁性
C.B棒不一定有磁性
D.B棒一定有磁性
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以下是科学家及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
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4.如图表示的是条形磁体从 S极到 N 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闭合开关 S后,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那么( )
A.a端是电源正极,e 端是小磁针的 N 极
B.b端是电源负极,f 端是小磁针的 S 极
C.a端是电源正极,c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S 极
D.b端是电源负极,d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S 极
1
6.如图为水位报警装置原理图,其中 A、B 为两个金属杆。当水位达到或超过警戒线时,绿
灯、红灯和电铃的工作状态分别是( )
A.绿灯亮、红灯不亮,电铃不响
B.绿灯亮、红灯亮,电铃响
C.绿灯不亮、红灯亮,电铃不响
D.绿灯不亮、红灯亮,电铃响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
B.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指向决定的
C.电磁继电器是远距离自动控制与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D.家庭电路中保险丝断了不能用铜丝来代替是因为铜丝熔点高
8.为了取出某一较深缝隙中的铁钉,小曙想到了以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9.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得到钠离子。钠原子与钠离子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相同
B.核内中子数不同
C.电性相同
D.属于同一种元素
10.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站在地上的人触摸火线,会发生触电事故
B.图乙,保险丝熔断后,换用一根比原来粗得多的保险丝,使之不容易断
C.图丙,使用冰箱时应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D.图丁,使用试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11.科学家们制造出了含 4 个氧原子的新型“氧分子”,而一个氧气分子是由 2 个氧原子构成
的。针对以上事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新型“氧分子”由 2个氧气分子构成
B.氧气分子与新型“氧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新型“氧分子”与氧气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D.每个新型“氧分子”与每个氧气分子含有氧原子个数不同
12.下面是 4 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2
A. B. C. D.
13.超市的服装贴有磁性标签,未消磁的标签通过超市安检门时,安检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
流,触发报警器达到防盗目的。图中能反映出安检门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14.为安全用电,家庭电路中要安装熔断器或断路器等保护装置。下列现象:①插座中的两
根线头相碰 ②开关中的两根线头相碰 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 ④户外输电线
绝缘皮损坏。其中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③
15.比较与归纳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所示是研究电和磁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下列四幅
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将发生偏转,依据该现象可制成电动机
B.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磁场中导体竖直向上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C.如图丙所示,闭合开关,磁场中导体将运动,依据该现象可制成发电机
D.如图丁所示,两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任何物质就可以直接发生作用
1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科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
是( )
A.该反应是物理变化,因为反应过程中原子没有变化
B.图中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
C.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17.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转换法”等科学方法。
下述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
①研究电压时,把它与水压相比 ②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③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④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今年小科家造了新房,电工师傅安装完成后,小科闭合开关 1、 2后,发现灯泡 1正常
3
发光, 2不发光。电工师傅用测电笔检测如图中的 a、b、c、d 四处,a、b、d处氖管发光,
c处不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进户线零线断路
B.电路中 c、d 之间某处断路
C.电路中的灯泡 2短路
D.电路中的灯泡 2断路
19.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 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 I 引
起的。在如图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西 东 西 东 西 东 西 东
A B C D
20.如图所示圆环形绝缘凹槽内装满水银,水银的内外侧用导线接入电路,圆心处放置一块
圆柱形磁铁,闭合开关后,发现水银逆时针流动,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先对调电源的正负
极,再对调磁铁的南北极,则该操作中水银的流动情况是( )
A.一直顺时针流动
B.一直逆时针流动
C.先逆时针流动,再顺时针流动
D.先顺时针流动,再逆时针流动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4 分)
21.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 伏,一般情况下, ▲ 伏以下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
全的,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 ▲ 线,且通过人体电流达
到一定值时发生触电事故。
22.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此时 A 处磁感
线与 B处相比更 ▲ (选填“疏”或“密”),通电螺
线管的左侧为 ▲ 极,电源的左侧表示 ▲
极。
23.小敏自制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在有机玻璃管上绕着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线圈两连接着端
小功率灯泡,管内放入条形磁铁,用橡皮塞堵住管口两端,当沿图中箭头方
摇动
向来回摇动时,小灯泡就会发光。该装置发电的原理是 ▲ ,线圈中 方向
电流的方向是 ▲ (选填“变化”或“不变”) 的。
24.如图所示,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小敏在螺线管两端各放一个
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撒满铁屑。
(1)由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 ▲ 的磁场相似。
(2)放入小磁针的作用是 ▲ 。
(3)改变电流方向,小敏发现,铁屑的分布形状 ▲ (填
“没有改变”或“发生改变”),而小磁针的指向与原来相反,说明通
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与 ▲ 有关。
4
(4)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 ▲ (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
25.如图所示是小科家室内安装的带有漏电保护器的空气开关、三孔插座等设备的配电系统。
(1)图中灯泡与插座的连接方式是 ▲ ;
(2)①②两处需接入空气开关和电能表,则①处应接
▲ ;
(3)用试电笔接触 a孔中金属片,氖管 ▲ 发
光。(选填“会”或“不会”) 。
26.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图,可从图中获取信息。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 ▲ (填
“分子种类”或“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根据化学变化的
实质可知该模型图中还需添加的微粒是 ▲ (填字母)。
A. B. C. D.
27. 1854 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在实验室中意外地发现一种新元素。已知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中
含有 40 个微粒,其中 14 个微粒不带电,则该原子的质子数是 ▲ 个,中子数是 ▲ 个,
核外电子数是 ▲ 个。
28.如图是简易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弹簧甲连接在 A、B两绝缘板
之间,B 板固定,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与 A 板相连,并可随 A 板
一起运动。弹簧乙下端挂有一永磁体,永磁体正下方有一电磁铁,
R0为定值电阻。开关 S 闭合,电路接通后,电压表示数为 U1,弹簧
乙的总长度为 L1;当用力 F 向下压弹簧甲后,电压表示数为 U2,弹
簧乙的总长度为 L2,则 U1 ▲ U2,L1 ▲ L2(均填
“>”、“<”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24 分)
29.某小组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并
进行了实验,当电磁铁通电时会对磁体产生力的作用,使指针绕 O 点转动,记录指针 A 所指
的刻度值大小,实验结果如下表。
线圈接线点 接线柱 1 接线柱 2 接线柱 3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电流/A 0.8 1.2 1.6 0.8 1.2 1.6 0.8 1.2 1.6
指针所指的刻度值大小 0.8 1.2 1.6 0.6 0.9 1.2 0.4 0.6 0.8
(1)进行 1、4、7 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 。
(2)实验中,他们将开关 S从接线柱“1”换到“2”上
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 P,再次观察电流表示数及指针 A
所指的刻度值大小,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 。
5
(3)写出能使指针反向偏转的具体措施 ▲ (写
出一条即可)。
30.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中,用导线将金属棒、开关、灵敏电流计连接成如
图所示的电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灵敏电流计的作用是 ▲ 。若不论如何移动金属棒都未发现
电流计指针偏转,那么你认为首先应该关注的器材是 ▲ 。
(2)在实验中,小金发现电流计指针摆动的角度有时会不同。于是,
他想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经过思考后,提出了
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 1:与磁场的方向有关;
猜想 2: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 3:与磁场的强弱有关。
①如图,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金使金属棒以3.0cm/s 的速度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假 定
运动区域的磁场强弱相同),读出电流计的示数为 6mA 。然后,将磁体上下颠倒,使金 属棒
仍以 3.0cm/s 的速度水平匀速向右运动,发现电流计的示数仍为 6mA。这说明猜想 1 是 ▲
(填“正确”或“错误”)的。
② 在验证猜想 2时,在同一磁体中使金属棒以不同的速度大小水平匀速向右运动,读出电 流
计测出的数值,记录的部分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速度 v/cms1 1.0 1.5 3.0 3.5 4.0
感应电流 I/mA 2 3 6 7 8
由表格能得到的结论是 ▲ 。
31.科学家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
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
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
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
构”指的是 ▲ 。
(2)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模型,人们掌握的下列事实或原理,有助于当时建立该模型的是
▲ 。(可多选,填字母)
A.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电子由于质量太小无法阻挡α粒子轰击 D.有些原子内没有中子
32.项目学习小组实验发现,装在筒内的电动机带动风叶转动时,电动机转动方向改变,气
流方向也改变,如图甲所示。于是想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制作一款“书桌神器”:既能收集
6
书桌上的小纸屑,又能吹风纳凉。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
评价等级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能吸纸屑、吹风且风速 能吸纸屑、吹风,风速
指标一 只能吸纸屑或只能吹风
可调 不可调
吸纸屑后,吹风时无纸 吸纸屑后,吹风时有部 吸纸屑后,吹风时全部
指标二
屑吹出 分纸屑吹出 纸屑吹出
小组同学设计如图乙电路,利用带风叶的电动机、电池、旋钮式电阻等材料制作模型,其
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丙。
(1)图乙中,通过切换开关 s,可以改变电动机转向的原因 ▲ 。
(2)将开关 S 与"1"连接,旋钮 OP 绕О点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选填
“变快”、“不变”、“变慢”) ▲ 。
(3)对模型测试时,其"指标一"为优秀。请结合评价量表,分析该模型的“指标二"所处的
评价等级(选填“优秀”、“合格”、“待改进”),并说明理由 ▲

四、解答题(第 33 题 5 分,第 34 题 7 分,共 12 分)
33.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
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 5 个等级(42 伏,36 伏,24 伏,12 伏,6
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 42 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 6 伏以下的电
压才是安全的。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
手还要接触 ▲ ;某人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测电笔接触零线,此时流过人体的
电流为 ▲ 。
(2)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
7
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 21400 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34.如图甲为恒温箱的简化电路,R0、R1设置在恒温箱内,R0为加热电阻,阻值为 40Ω。R1为
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控制电路中,U=6V,R2为滑动变阻器。当恒
温箱内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加热电路会自动断开,当箱内温度略低时,加热电路自动闭合
进行加热。
(1)根据恒温箱的工作过程判断,P 应与 ▲ (填“m”或“n”)连接。
(2)若电磁铁线圈电阻为 10 欧,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 30mA 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会被吸
下。若恒温箱内的温度设定为 100℃,则滑动变阻器 R2应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为多少?
(3)若要增大恒温箱内的设定温度,该如何进行操作?(至少写两点)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