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 古诗三首第四单元语文要素马诗【唐】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你发现了什么?咏物诗咏鹅咏柳蝉描写自然事物你会填吗?一( )当先 ( )到成功老( )识途 千军万( )万( )奔腾 快( )加鞭马马马马马马马给你留下来怎样的印象?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象征。在古代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首诗《马诗》。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马 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 络 脑,快走踏清秋。yānsìjīn luò nǎo自由读《马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马 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壹知作者作者简介李贺(约790—约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世称“诗鬼”“鬼才”等。主要作品:《马诗》《李凭箜篌引》等。《马诗二十三首》唐 李贺贰明诗意理解古诗的方法联系旧知反复诵读借助注释查找资料想象画面借助注释,理解词语。①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②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指边塞。③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写景大意: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马 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写景边塞战场凄凉冷寂诗的前两句为骏马驰骋创设了一个怎样的背景?大漠平沙如雪,燕山弯月似钩,诗的前两句展示出了寒气凛洌、清冷肃杀的边疆战场景象,为后面写骏马驰骋,冲锋陷阵,创设了一个广阔无垠的背景。精读品析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尊贵的马矫健的马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戴上金络脑,意味着马儿受到重用他真的只是写马吗?借马喻人李贺为唐宗室郑王后代,但生不逢时,家道没落。由于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故有凌云壮志,满腹傲气,迫切希望通过科考为国家效力。但由于父亲去世,李贺服丧三年错过考试,后来又被妒才者放出流言,被迫退出考试。几年后,好不容易经人举荐当了三年奉礼郎,却因人微官轻,始终没有机会施展才华。李贺感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就如同被困在马厩里的千里马……资料库借马喻人马儿受到重用人受到重用借写马表达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为国建功立业的心情。托物言志在漠漠旷野中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他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叹——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他怎能不忧虑?因此他感叹——想到被小人迫害,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托物言志通过对某样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志向。马 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拓 展【积累含“马”的成语】金戈铁马 一马平川 汗马功劳万马奔腾 人仰马翻 老马识途走马观花 千军万马 一马当先人困马乏 马不停蹄 马到成功《马诗》其四唐 李贺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马诗》其五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言马也而初意不在马也。——清代诗评家 王琦托物言志作 业 布 置1.阅读李贺《马诗二十三首》。2.背诵并默写《马诗》。3.完成随堂练习题。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石灰吟明 于谦作者简介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其诗多以忧国爱民和表达坚贞节操的内容为主。主要作品:《石灰吟》《于忠肃集》等。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 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 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 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写作背景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提示吟颂的对象千锤万凿书写指导:右边首笔是短撇,下边四横中上下两横要短,第二横左右两竖稍向里拉。锤chuí结构:左右组词:锤打 锤炼造句: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音序:C 部首:钅字音千锤万凿书写指导:业字扁宽、下横平直要长,下边框要窄并与上横分开、里边是两横一短竖。凿záo结构:上下组词:凿孔 凿壁偷光造句:经过千锤万凿,爷爷终于在山上修了一条小路。音序:Z 部首:业字音读第一二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说说石灰是怎样开采的?诗词释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万”是虚指,形容很多次石灰烧制过程中要经历的痛苦平常写石灰石开采和烧炼过程的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看图记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齐读第三四句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说一说: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精读品析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不怕——千锤万凿不怕——烈火焚烧不怕——粉骨碎身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双关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品质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因为它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暗喻诗人不管要经历多少磨难,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做清白的人。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课堂小结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再读这首诗,注意读出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朗读升华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拓展延伸竹石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兴化(今属江苏)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其中画竹成就最为突出。作者简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认读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整体感知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xiè任凭你jìn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明诗意咬定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拟人破裂的岩石,暗喻艰苦的环境。破岩生长环境面对困境,勇于直面困难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诗词释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如此恶劣的生长环境,竹子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呢?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韧、刚劲。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韧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不怕打击不惧风浪诗中哪些字词用得好?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咬”字,充分表现了竹子倔强和坚韧的性格。“任”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咏物诗都是要借助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诗人借“竹石”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品质?诗人借“竹石”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品质?诗人借“竹石”表现了自己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悟诗情《竹石》借描写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的坚韧劲拔,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课堂小结拓 展认真诵读《石灰吟》《竹石》,你有什么发现?《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托物言志竹子具有哪些品质?竹成片生长,中空外直,很谦虚;它四季常青,不惧寒冷,很坚强;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它扎根很深,打牢基础,脚踏实地;可做生活用具、建筑材料、运输工具,实用价值高。拓 展拓 展竹【宋】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一、诗词填空。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练 习燕山月似钩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练 习二、填空这三首诗都是( )诗。《马诗》作者借助( )写出自己的( ),渴望( )的远大抱负。《石灰吟》作者借( )表达自己( )的高尚品格。咏物马怀才不遇建功立业石灰不畏牺牲,洁身自好《竹石》作者通过描写竹子( )来表达自己( )的高尚情操。练 习二、填空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刚正不阿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