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2025 学年(下)高三年级第五次联考历 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期,管仲建议齐桓公:“请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齐桓公采纳并实施了这一建议。其实施的结果是A.“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悦)” B.“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C.“法重于民,威权贵于爵禄” D.“赋禄以粟,案田而税”2.表 1 为某学术著作对西汉城市的划分。该划分A.彰显了城市建设的等级性 B.忽略了城市的商业功能C.忽略了儒学对城市的影响 D.凸显了城市文明的局限3.董仲舒和孔颖达分别是汉唐两代官方正统儒学的代表人物。董仲舒强调“天”至高无上,是一切政治原则和制度原理的本源,“道”是“天”的派生物;孔颖达则以“道”取代“天”,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政治范畴。这一变化反映出A.君主专制趋于衰落 B.世俗文化日渐活跃C.三教合流基本完成 D.正统思想获得发展4.图 1 为明代士人关于社会生活的一些记述。其可以用来实证A.明代商人具有较强的复古怀旧情结 B.明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经济政策C.古钱在明代流通流域扮演重要角色 D.明代经济生活保留浓厚的唐宋色彩5.表 2 为 19 世纪 40 年代部分国人提出的观点。这些观点A.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的对外政策 B.引导国人形成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认识C.推进了知识界学习西方层面的提高 D.有助激发先进人士对世界形势的关注6.1899 年以前,湖北棉花不敷本地之用,但从 1902 年开始,除自给外,已有相当数量的棉花出口。20 世纪20 年代初,湖北大量稻田改种棉花,植棉面积进一步扩大。到1924年前后,湖北成为第二大产棉省份。湖北棉花种植的发展,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农村A.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 B.经济发展呈现近代化趋向C.传统经济形态的消失 D.生产基本被西方列强控制7.表 3 为某一时期中共领导的晋西北各级政权中“进步分子”的成分统计表(单位:人)。它反映了A.国民革命时期农村政权建设 B.“工农武装割据”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C.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政权特色 D.解放战争时期农村新型政权建设的探索8.据统计,1951—1956 年底,兰州市的人口由 25.9 万人增加到 125 万人,增长了 142%。同期,西安市的人口增长了 107%,鞍山市增长了 140%,齐齐哈尔市增长了 150%。导致这些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工业战略的实施 B.城市物价的全面稳定C.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 D.户籍管理制度的调整9.1959 年 8 月,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边界发生了小规模武装冲突,苏联不顾中国劝阻,单方面发表对中印冲突表示“遗憾”的看法。即便如此,《人民日报》还是在 9 月份发表社论,对赫鲁晓夫访美给予高度评价。另外,中国还邀请赫鲁晓夫访问北京并参加国庆庆典。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意在A.继续执行“一边倒”的战略 B.加强中苏两国战略伙伴关系C.探索解决中苏矛盾的新模式 D.尽力维护中苏合作避免对抗10.古埃及一位官吏的墓葬壁画描绘了域外船只来到埃及尼罗河口做生意的场景。画面中,几艘有可能来自叙利亚的船只停泊在港口,一个叙利亚人试图出售大罐里的商品,另一个叙利亚人则手拿一根金属棒或贵重的木棍,两个埃及生意人拿着杆秤。它可以用来实证当时A.埃及成为中东地区的经济中心 B.跨区域贸易已具有相当规模C.西亚地区的航海造船技术发达 D.洲际间的文明交流已经出现11.图 2 为 1215 年英国《大宪章》的开篇词。其后,这类政治话语得以普遍使用并逐渐成为中世纪英格兰的一种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在沟通的基础上促进革新 B.在限制王权的基础上保障民主C.在宗教的基础上维护稳定 D.在神化王权的基础上巩固统治12.西方学者认为,“如果说中世纪和近现代历史之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人口迁移的情况发生了逆转”。其所谓的“逆转”是指新航路开辟后A.美洲成为世界移民的目标 B.欧洲变成了移民的起点C.非洲人口被大量贩卖到美洲 D.亚洲成为新的移民中心13.表 4 为 1470—1780 年英国、荷兰、德国、法国四国商船队的运载量统计表(单位:吨)。其中代表德国的是A.①B.②C.③D.④14.1945 年,英国工党上台后改变了针对印度的政策,采取诸多措施承认印度的独立。然而,甘地和其他国大党领导人对英国在印度独立问题上所采取的程序却深感“恐惧”。其“恐惧”的是英国政府A.放弃殖民统治的速度过快 B.无意帮助印度组建新政府C.试图以宗教信仰割裂印度 D.力图继续保持经济影响力15.从世界范围来看,19 世纪初,最富裕的国家大约比最贫穷的国家要富有 3 倍。而到21 世纪初,这种差别已经扩大到 100 倍。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存在差异 B.思想观念的先进与否C.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D.现代化发展程度差别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 5 为宋代典籍中的某些记载。材料二 蔡君(蔡瑞)念族人多贫,不尽能学,始买书置石庵。增其屋为便房,愿读者处焉,买田百亩助之食。呜呼!蔡君可谓能教矣!富者知损其赢,以益市书与田,而收恤其族人,则无富之过;贫者随聪明之小大,以书自业,而不苟侍衣食,则无贫之患。教成义立,而族多材贤,则玉石之祥,其遂酬乎!——(南宋)叶适《水心先生文集·卷十二》(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现象有何明显不同。(4 分)(2)说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又有何本质的相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成因。(10分)17.(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商务官报记江南制造局同治初年,曾文正公(曾国藩)创设江南机器制造局,虽建船厂,仅为局中之一部分。其时轮船率系木质,未用钢板,该厂中木工居多。上年(1905 年)南洋大臣派洋臣巴斯专办船坞,始议将炮弹厂及码头一并划归该厂,于是始有汽机、锅炉、船坞。但炮弹厂之机器马力,不敷修造轮船之用,即厂屋、码头亦不能不加开拓;此添配修建,固非得已。查该厂雇佣洋匠多至十四人,厂中事务,皆系巴斯主政,故各项工作,均受成于外人,中国员司向所能办之事,今亦由洋员办理者。颇闻估修中国商船,较估修外国商船价值不同,往往中昂而外低;修理中国兵轮,较商轮尤为昂贵。致有谓以中船修费之赢余,弥补洋船修价之不足者。巴斯现已离沪,由彼引用之洋员毛耕主持一切,各项价目,悉由核报。以中国目下情形而论,凡制造等事,不能不聘用洋员,但分清权限,实为切要之举。现已由南洋大臣奏派张道士珩接办制造局,兼管船坞事务。—《商务官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五日)提取材料信息,以 20 世纪初革命知识分子的口吻,以“评述商务官报之论调”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8.(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图 3 为 1978—1990 年中国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情况示意图。——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信息网整理(1)指出与人均 GDP 指数相比,农村、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指数各自呈现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 分)(2)某历史研究小组据图 3 撰写的论文中提出了“改革开放十年剧变,农村生活水平超越城镇”的结论。指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4 分)19.(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00 年 12 月,美国《妇女家庭杂志》给出了一组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大胆预测:●冷热空气将从龙头里放出来,以调节空气的温度,就像我们现在打开冷热水龙头调节洗浴的温度一样。●煮好的饭可以从很像今天的面包店那样的机构购买。●液态空气冰箱将使大量食物保鲜更长时期。●照片将可以从任何距离上电传。如果百年后中国有一场战争,该事件的照片一小时后将在报纸上公布。●汽车会比今天的马匹更便宜。农民将拥有自己的自动干草货车和自动卡车货车……汽车将代替现在的每辆马车。●所有类型的人和物将在摄像机镜头下通过电路的两端与屏幕连接,跨越千里……屏幕上远在千里之外的演员或歌手嘴唇动起来时,我们就能听到他们说话或唱歌。—摘编自[美]罗伯特·戈登《美国增长的起落》(1)指出材料中对未来社会发展所有预测将在哪一前提下发生,并说明其预测认为未来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7 分)(2)思想认识是时代的产物,一定时代的思想认识又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结合材料说明这一论点。(8 分)2024—2025 学年(下)高三年级第五次联考历史·答案1-10 BADCD BCADD 11-15 ABBCC16.答案要点(1)材料一:从家庭注重子女读书求学的角度作答;(2 分)材料二:从兴办义学注重家族子弟接受教育的角度作答。(2 分)(2)相同:从重视教育的角度作答。(2 分)社会成因: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作答,如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对于知识特别是教育需求日益增加等;(2 分)从政府引导的角度作答,如宋代以文立国,提高文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扩大科举取士的范围,增加科举录取名额等;(2 分)从技术进步的角度作答,如印刷术的进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等;(2 分)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的角度作答,如在理学的影响下,文人士大夫阶层兴办义学等。(2 分)(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得分)17.答案要点(1)信息举例:同治初年、1905 年等;轮船系木质、始有汽机等;洋臣巴斯、洋匠、受成于外人、价值不同、毛耕主持;分清权限、切要之举、接办等。(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2)历史评述:①从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革命运动高涨的背景角度作答;(3 分)②从江南制造局船坞厂技术长期落后,涉及范围狭窄,其经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的角度作答;(3 分)③从江南制造局船坞厂无论是管理还是技术长期受外国人控制,区别对待中外船只,暴露出半殖民地色彩的角度作答;(3 分)④从清政府预备分清权限、收回船坞仅是挽救统治的权宜之举,只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才能开辟为中国企业带来光明发展前途的角度作答。(3 分)⑤总结升华。(2 分)18.答案要点(1)(2)不正确。理由:从农村指数起点低,城镇指数起点高的角度作答;(2 分)从当前仍存在城乡差别,广大农村仍需国家加大投入和支持的角度作答。(2 分)19.答案要点(1)前提:从科技发展、技术创新的角度作答。(3 分)变化:从技术将会出现重大创新的角度作答;(2 分)从技术改变生活,使生活丰富多彩的角度作答。(2 分)(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①思想认识是时代的产物: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技术创新的角度作答;(2 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带来社会发展的角度作答。(2 分)②一定时代的思想认识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从预测反映出思想解放、创新思维等时代精神的角度作答;(2 分)从预测反映出技术进步使人类对未来社会充满信心的角度作答。(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