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鲁迅在《故乡》一文中,把“豆腐西施”杨二嫂——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比喻为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一思维抽象的环节是( )A.分离 B.提纯 C.简略化 D.理想化2.对于苹果、脐橙、香蕉、菠萝,我们可说它们是“水果”,或“植物的果实”;对于大雁、海燕、丹顶鹤、天鹅,我们可说它们是“飞禽”,或“鸟纲”。这说明( )①感性具体的认识是错误的②感性具体能上升到思维抽象③人们能从个性中抽取共性④思维抽象的认识是正确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事物是多样性的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人们通过感官感知到的认识对象总是具体的。感性具体( )①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 ②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具有局限性③是事物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④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是错误的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在制造方面,中国致力于合成各种技术,而不是直接复制某种单一产品。中国早已不再局限于简单复制,而是在创造性地发展。这表明( )①复制别人的技术不会促进我国技术的进步②技术的合成是一种最高技术创新③技术的合成是一种辩证否定④对别人的技术创造性复制的动力来自事物自身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5.“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浮点计算处理能力达到10的18次方,是“天河一号”的200倍,存储规模是“天河一号”的100倍。技术不断进步,纪录被不断刷新,反映了事物的发展是( )A.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不断否定自身的过程C.借助外力实现的变化D.实现持续量变的过程6.下列对思维具体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认识的起点,而不是结束②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③它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④它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7.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1946年,他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这一科学理论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由此可见()①思维抽象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②感性具体为物理力学概念这一思维抽象提供了理论支撑③物理力学理论的创立是从最一般的感性抽象规定开始的④物理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思维抽象的环节包括分离、提纯、简略化和理想化。通过这些环节的应用和实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下列说法对应正确的是()①研究经济问题时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理想化②通过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来控制光合作用的实验环境——分离③伽利略用一个公式s=1/2gt2表达了自由落体定律——简略化④把整个生产流程分解为若干个环节,然后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和优化——提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中华文明把对于“生生”的体认深深镌刻在自身的文化基因之中。“生生”意味着新的“生”只有在继承原有的“生”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和实现;“生生”意味着新的“生”和既有的、现存的“生”是彼此成就的关系。既有的、现存的“生”与作为生生之下一环节的新生之“生”的关系并非水火不容的消灭与敌对,而是相互成全的发展与实现。因此,以“生生”的眼光看待文明发展的中华文明,既不会盲目守旧,也不会全面否定。这体现了( )①应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我②辩证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③否定旧的传承形式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④应在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中探求创新路径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10.对一定社会的经济现象进行一般抽象,再对经济结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把抽象的范畴和一般规定逐步具体化,从而在理论上使其得到科学的说明和再现,这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所遵循的“正确的方法”对这一方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一定社会的经济现象”属于感性具体阶段,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②“进行一般抽象”属于思维抽象阶段,其具体过程存在差别③“把抽象的范畴和一般规定逐步具体化”属于思维具体阶段,理想化贯穿全过程④“得到科学的说明和再现”是飞跃的终点,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性认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认识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从思维的不同层次和维度可以作不同的解读,从认识发展的历程角度看:( )A.第一重境界是通过形象思维如实把握事物的现象B.第二重境界是在感性具体的指导下直觉事物的本质C.第三重境界是在综合判断基础上建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D.这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深化过程12.通过整体翻新、植入情怀,某地将老屋旧舍改造成民宿,让游客既能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现代化的设施与服务,促进了村民收入增长和美丽乡村建设。该地的美丽乡村建设( )①是对传统乡村的“扬弃”②将对乡村形成新的规定性③与传统乡村是绝不相容的④消解了传统乡村存在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关注和解放人”的价值追求,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传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的人民思想,深邃思考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百年实践,完整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 )①就是从分离到提纯到简略化直至理想化的完整过程②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再到思维抽象的过程③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④是实践基础上用科学思维方法推动认识发展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人们早已知道雷电,知道漆棒、玻璃棒与毛皮、绸布摩擦可以吸引纸屑、头发等轻微物质,还知道磁铁可以吸引铁屑等现象。人们还发现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针发生偏转现象。在实验中,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出现后,电磁理论更加系统。在电磁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利用电磁原理设计制造发电机、电动机等。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这说明( )①认识就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再由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②法拉第在实验中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体现了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过程③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④思维过程的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共同决定人们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上海扎实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统筹推进旧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既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又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走出了一条超大城市旧区改造和有机更新的新路子。旧区改造方案体现了( )①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②分析和综合的辩证统一③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 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聚力打造蔬菜产业“中国芯”,通过“内培、外引+扶持”的方式,一举扭转了“洋种子”主导市场的局面,国产种子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选择。目前,寿光自主研发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蔬菜品种超过170个,种苗年繁育能力超过18亿株,占全省的1/4。实现蔬菜品种的国产化( )①是对“洋种子”主导市场的统一体的否定②说明事物发展过程肯定与否定具有绝对对立性③不是对“洋种子”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④说明辩证否定是先前事物与后续事物中断的环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下列对肯定理解正确的是( )A.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自身的存在B.肯定方面是促使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C.事物的自我否定阶段,事物所包含肯定性消解为虚无D.辩证否定的内容在“肯定”这一范畴中得到了恰当的表述18.DeepSeek刚一出来就震动了全球。它无需部署,可以一键访问,具备文档处理、数据分析、多语言翻译等技能,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畅享高效办公。各位专家在认识到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AI能否取代人类完成学术创新,甚至主导知识生产,导致人类创造力退化。这反映了( )①要坚持动态方式和类比推理认识事物②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整体③在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中把握适度原则④要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漫画中的砍树人( )①承认树的内部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②陷入极端的思维方式,简单地否定一切③主张事物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④认为树虫斗争的结果是将双方消解为虚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幻日现象是指人们看到多个太阳同时存在的现象,在古人眼中,幻日是一种不祥之兆,其实,幻日的出现通常与大气中的冷气团和水汽充足有关。在大气中,水汽会凝结成微小的冰晶,当阳光照射到这些冰晶时,光线会被折射,从而形成太阳的“幻影”。材料说明,正确认识事物需要( )A.运用演绎推理 B.运用形象思维C.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D.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二、简答题:本题共4题,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北地区处于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践行地。对于东北地区来说,以“冰”为媒的发展之路,既是联通内外的开放之路,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路。 文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冰上龙舟运动是起源于我国南方水乡民俗体育项目“龙舟竞渡”的新兴运动形式。作为一项强调团队合作、追求速度的竞技性体育运动,它要求舵手、鼓手和多位划手各司其职、紧密配合。这种“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龙舟精神,投射出强大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冰车最初只可坐一人,而将多个冰车串联起来加以装饰,就成为冰上龙舟的雏形。受此启发,东北人在传统龙舟的底部安装两组冰刀,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和工艺,创制了今天使用的冰上龙舟。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随着多级别、多场次赛事的举办,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冰上龙舟运动发展历程中所反映出的辩证否定观。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村晚”又称“乡村春晚”,是春节期间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乡村文化舞台,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风尚、乡村迎接春节的新年俗。唱身边事、演身边人、赞家乡美………“村晚”汇聚歌曲、舞蹈、戏曲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节目往往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乡音、乡情、乡愁浓缩到一个舞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人们在这样的人间烟火里,找到了久违的过年感觉,也找回了浓浓年味里最难割舍的温暖。从1981年全国第一台“村晚”在浙江丽水月山村上演,到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共举办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1.3亿。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继续开展春季热启动、夏季大联欢、秋季庆丰收和冬季暖回顾“四季村晚”活动,在保持原有节目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包括“主场活动+示范展示点”“村晚+”“我要办村晚”“云上村晚”4类活动,推动各地“村晚”常态化,促使“乡村春晚”向“四季村晚”全面升级,真正实现让大家看“村晚”、享“村晚”、乐“村晚”。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知识,说明文化和旅游部推动“乡村春晚”向“四季村晚”全面升级的合理性。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0多年前,黄热病肆虐,人们凭着朴素的生活经验展开自救,但都是徒劳;如今,人类根据病毒传播途径的科学研究,进行综合防控,有效控制了黄热病,推动了医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认知进步的背后是科学家们对医学探索的孜孜以求。代表人物 主要贡献古巴医生芬利 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实验,提出黄热病病毒通过蚊子传播的“伊蚊假说”。这一发现是基于曼森对亚洲丝虫病的研究,他指出以血为食的蚊子是丝虫进入哺乳动物的中间宿主。美国黄热病委员会 实验一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对象Ⅰ.咬过黄热病患者的蚊子叮咬AA感染黄热病,康复 Ⅱ.咬过黄热病患者的蚊子叮咬BB感染黄热病,康复 Ⅲ.美国医生拉齐尔博士意外地被蚊子所咬拉齐尔感染黄热病,死亡实验二 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对象Ⅰ.蚊子叮咬志愿者志愿者感染 Ⅱ.志愿者盖黄热病死者的毯子志愿者未感染 Ⅲ.志愿者穿黄热病死者的衣服志愿者未感染结论 黄热病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根据上述材料,结合《逻辑与思维》中的相关知识,分析科学家对黄热病传播途径研究是如何体现认识发展的历程的。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强省是经济强省的基础和依托。河南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充裕,是传统的材料、装备、食品、轻纺工业大省;进入新发展阶段,河南迫切需要破解制造业结构“重”、创新“弱”、链条“短”问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8月,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坚持把创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发展;明确了到2025年,初步建成以“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为鲜明标识的先进制造业强省的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精力培育断动能塑造新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形成过程。《10》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A D B B B B A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A D D D B A D C C1.B【详解】B: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鲁迅在杨二嫂的多样性特征中,紧紧抓住杨二嫂的体型似圆规这一突出特征,直接用圆规借代杨二嫂,让人一提到圆规就想到杨二嫂的形象,符合思维抽象中提纯的特点,B正确。A: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而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A与题意不符。C: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C与题意不符。D;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2.C【详解】①④:感性具体和思维抽象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①④错误。②③:我们把苹果、脐橙、香蕉、菠萝概括为“水果”,或“植物的果实”;把大雁、海燕、丹顶鹤、天鹅概括为“飞禽”,或“鸟纲”,这说明感性具体能上升到思维抽象,也表明人们能从个性中抽取共性,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A【详解】①②: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①②符合题意。③: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③错误。④:感性具体不一定是错误的认识,④错误。故本题选A。4.D【详解】①:复制别人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复制别人的技术不会促进我国技术的进步”这种说法过于绝对,①错误。②:技术创新有多种形式,“最高”表述错误,②排除。③:中国致力于合成各种技术,是对各种技术进行分析、筛选、整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符合辩证否定观的要求,即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③正确。④:事物发展的动力来自事物自身的矛盾,中国对别人的技术进行创造性复制,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其动力正是来自事物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④正确。故本题选D。5.B【详解】A: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 “扬弃”。因此发展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不是彻底否定,A错误。B:“天河三号” 超级计算机相较于 “天河一号” 在浮点计算处理能力、存储规模等方面有巨大进步。技术不断进步,纪录不断被刷新,这体现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对自身进行否定,从而实现发展,即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不断否定自身的过程,B正确。C: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因此事物发展是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而不是借助外力实现的变化,C错误。D: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不仅仅是持续量变的过程,还包括质的飞跃,D错误。故本题选B。6.B【详解】①: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①错误。②:思维具体是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而不是感性认识的层次上,②错误。③④:思维具体是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③④正确。故本题选B。7.B【详解】①④:钱学森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体现了思维抽象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物理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①④正确。②: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并不能为思维抽象提供理论支撑,②错误。③:物理力学理论的创立是从感性具体开始的,③错误。故本题选B。8.B【详解】①: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研究经济问题时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是对市场状态的一种理想化构想,①正确。②:“通过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来控制光合作用的实验环境”,对应的应该是提纯,提纯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②错误。③:简略化是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伽利略用一个公式s=1/2gt2表达了自由落体定律,这描述的是科学的思维抽象中的简略化环节,③正确。④:“把整个生产流程分解为若干个环节,然后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和优化”,体现的应该是分离,分离是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而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 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④错误。故本题选B。9.A【详解】①④:“生生”意味着新的“生”只有在继承原有的“生”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和实现;“生生”意味着新的“生”和既有的、现存的“生”是彼此成就的关系。这体现了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我,在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中探求创新路径,①④符合题意。②: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错误。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上的创新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并不是全盘否定旧的传承形式,③错误。故本题选A。10.C【详解】①:“一定社会的经济现象”属于感性具体阶段,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而不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故①项错误;②:“进行一般抽象”属于思维抽象阶段,实践的需要不同,抽象的目的和内容也就不同,故思维抽象的具体过程存在差别,故②项正确;③:“把抽象的范畴和一般规定逐步具体化”属于思维具体阶段,但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个重要环节,故③项错误;④: “得到科学的说明和再现”是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性认识,故④项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11.D【详解】A:“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属于形象思维,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直观认识,但不一定是如实把握事物的现象,A错误。B:“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思考,是对事物的抽象认识,属于思维抽象,B错误。C:“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在分析基础上(而不是综合判断基础上)建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C错误。D:认识的三重境界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深化过程,D正确。故本题选D。12.A【详解】①:材料提到“某地将老屋旧舍改造成民宿,让游客既能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现代化的设施与服务”,一方面舍弃了原来不好的一面,一方面又保留了好的一面,这是“扬弃”,①正确。②:材料提到“某地将老屋旧舍改造成民宿,让游客既能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现代化的设施与服务,促进了村民收入增长和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事物的发展,形成了新的质的规定性,②正确。③:与传统乡村是绝不相容的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④:矛盾是普遍的,美丽乡村建设并不能消解传统乡村的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13.D【详解】①: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非简单提纯过程 , 而是基于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①错误。②:思维发展路径 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②错误。③: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体现了思维发展路径 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③正确。④: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实践基础上, 用科学思维方法推动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 展现了深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④正确。故本题选D。14.D【详解】①: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①排除。②:法拉第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符合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的认识过程,②正确。③:该选项虽然涉及了思维过程,但与题目描述的认识过程不符。题目中并未提及“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而是从具体现象出发,逐步抽象出理论,③排除。④:在认识过程中,感性具体和思维抽象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只有经历了这两个阶段,人们才能对事物有全面而具体的认识。这与题目中描述的从电磁现象到电磁理论,再到技术应用的过程相吻合,④正确。故本题选D。15.D【详解】③④:上海统筹推进旧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既解决百姓“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又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走出了一条超大城市旧区改造和有机更新的新路子。这体现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说明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③④符合题意。①: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①表述有误。②:材料未体现分析和综合的辩证统一,②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16.B【详解】①: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①正确。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发展过程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②错误。③: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中包含肯定,不能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实现蔬菜品种的国产化不是对“洋种子”简单地肯定或简单地否定,③正确。④:辩证否定既是先前事物与后续事物中断的环节,又是后续事物与先前事物连续的环节,④错误。故本题选B。17.A【详解】A: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A项符合题意。B:否定方面是促使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B项错误。C: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C项错误。D:辩证否定的内容在“扬弃”这一范畴中得到了恰当的表述,D项错误。故本题选A。18.D【详解】②:DeepSeek具备文档处理、数据分析、多语言翻译等技能,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畅享高效办公,体现了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整体,②符合题意。④:材料分析了DeepSeek的外在功能,属于感性认识,但也要深思其不利的因素,需要对DeepSeek的性能、影响等作深刻具体的认识,要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④符合题意;①:材料涉及动态方式,但不涉及类比推理,①不符合题意。③:材料也不涉及适度原则,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9.C【详解】①:砍树人中只看到否定方面(树上有虫)就把树砍了,简单否定一切,没有看到肯定方面,①不符合题意。②④:因为树上有虫,把树砍了,砍树人解决问题时陷入极端的思维方式,简单地否定一切,该解决方案认为矛盾斗争的结果是将双方消解为虚无,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中砍树人的做法简单否定一切,没有看到事物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自我发展,③不选。故本题选C。20.C【详解】A: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材料未体现运用演绎推理来认识幻日现象,A不符合题意。B:形象思维是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幻日现象的理性认识过程,而非形象思维,B不符合题意。C:古人看到幻日现象(感性具体),但认为是不祥之兆,没有对其本质进行认识;而现在通过对幻日出现的条件(与大气中的冷气团和水汽充足有关等)及原理(光线折射等)的分析,达到了对幻日现象的思维抽象,说明正确认识事物需要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C正确。D: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材料只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未体现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1.①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在冰上龙舟与现代冰雪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自身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实现了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冰上龙舟吸引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分析】背景素材:冰上龙舟运动“划”出东北,走向世界考点考查: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冰上龙舟由我国北方民间常见的冬季娱乐工具,冰车升级改造而来→从辩证发展过程的角度分析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关键词②:作为传统龙舟文化与现代冰雪运动的结合,冰上龙舟运动继承了“龙舟竞渡”的一些特性,又实现了比赛场景的转换,且更加富有速度与激情→从辩证否定实质的角度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不断克服自身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实现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关键词③:该运动不仅在国内收获了大批拥趸,还吸引了俄罗斯、芬兰、德国等87个国家和地区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借助这项运动的普及,冰上龙舟正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划”出东北,走向世界→从辩证否定的联系和发展环节的角度分析冰上龙舟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2.①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是要肯定与保留合理因素,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②“乡村春晚”展示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吸纳其他节目形式和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优点,推动“乡村春晚”向“四季村晚”全面升级不是活动数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分析】背景素材:“乡村春晚”向“四季村晚”全面升级考点考查: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无主体,要求运用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知识,从原因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村晚”汇聚歌曲、舞蹈、戏曲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节目往往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乡音、乡情、乡愁浓缩到一个舞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可运用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知识,从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角度分析说明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有效信息②:在保持原有节目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包括“主场活动+示范展示点”“村晚+”“我要办村晚”“云上村晚”4类活动,推动各地“村晚”常态化,促使“乡村春晚”向“四季村晚”全面升级→可运用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知识,从“肯定与否定之间既对立又统一”角度分析说明“乡村春晚”既保留原有节目活动的特点,也吸纳其他节目形式和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优点,有利于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3.参考答案 替代答案 备注人类对黄热病传播途径研究的认识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300多年前,人们凭借朴素的生活经验,形成对黄热病的感性认识,展开自救。 采意,能点出生活经验形成感性认识的都给分。随着科研的深入,人们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假说,并在大量数据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抽象出黄热病传播的共性,得出黄热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形成了思维抽象 采意,能分析出人们是抽象得出黄热病传播共性的都给分。根据病毒传播途径研究,综合防控,实现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推动了医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采意,能点出生活经验形成感性认识的都给分。【分析】背景素材:黄热病传播途径研究考点考查: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需调用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300多年前,黄热病肆虐,人们凭着朴素的生活经验展开自救,但都是徒劳;如今,人类根据病毒传播途径的科学研究,进行综合防控,有效控制了黄热病,推动了医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的角度分析。关键词②:300多年前,黄热病肆虐,人们凭着朴素的生活经验展开自救→从感性具体的角度分析。关键词③:古巴医生芬利及美国黄热病委员会做的大量实验→从思维抽象的角度分析:可联系人们通过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抽象出黄热病传播的共性,形成了思维抽象。关键词④:人类根据病毒传播途径的科学研究,进行综合防控,有效控制了黄热病,推动了医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飞跃的角度分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24.①认识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发展过程。②河南省政府基于本省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认识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迫切性。③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形成对制造强省的整体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分析】背景素材:《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形成过程考点考查: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逻辑与思维》中“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形成过程,本题为说明类主观题,需要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教材知识回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可联系认识的发展要经历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发展过程;关键词②:河南省政府基于进入新发展阶段本省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可联系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关键词③:河南省政府发布《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的内容包括:提出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可联系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