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中外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到现代各国的交通运输是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2.阅读史料分析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交通运输巨大成就的原因条件。3.归纳出现代交通新变化引起的社会生活影响二.知识链接(学习重点/难点)1.立足时空观念,梳理陆海交通的发展、航空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水陆空交通的发展变化。重点2.运用唯物史观,通过搜集史料,认识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理解交通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影响。 难点三.自主学习1.陆海交通的发展交通方式 世界 中国汽车 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诞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高速公路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 (1)1988年,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 高速。 (2)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高铁 年,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1)2008年,______________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2)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3)2014年,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____________二期建成通车航运 (1)20世纪,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 的使用和 系统的发展。 (2)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 (1)1978年前,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 (2) 年,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3)2020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均超过40%2.航空的发展(1)世界航空年 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1914年 美国开通了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等航线1919年 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20世纪上半期 飞机的材质转变成金属,喷气式飞机代替了活塞式螺旋桨飞机,速度、载量、航距提升20世纪70年代开始 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2)中国航空①开始: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②发展: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机场、飞机、定期航线等均达到较大数量,国际通航国家范围广泛。二、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1.交通进步给人们带来人流和物流时间的缩短(1)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 ,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2)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的通行提供方便3.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四.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第三目内容,思考现代交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提示] 交通的进步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以及市区面积的扩大,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加便捷;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2.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针对城市拥堵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提示] 加强政府干预,合理控制交通需求;优先发展公交交通;增加道路交通投资供给;优化改善交通组织;提高交通信息化程度;提倡绿色出行、错峰出行。五.达标检测1.下表为1932—1934年我国公路通车公里数与汽车辆数增加百分率比较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年份 通车千米 与1931年相比增加百分率 汽车辆数 与1931年相比增加百分率1932 70 899 7 44 463 101933 76 473 8 50 023 121934 84 803 11 57 325 15A.公路建设带动汽车的增长B.政府的经济建设成就巨大C.交通运输近代化得到发展D.政府重视发展汽车制造业2.(2024·湖北孝感高二期末)截至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9.7万千米,比2002年增长了34.7%;公路里程达123.8万千米,增长了1.4倍,其中高速公路9.6万千米,增长了2.8倍;定期航班里程达328万千米,增长了1倍。这反映了我国( )A.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B.开始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C.交通技术水平领先世界D.经济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3.(2024·辽宁葫芦岛高二期末)二战后,英、法、美、日等国新建大量远离主城区的卫星城,卫星城中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同时居住环境好于主城区,吸引大量市民居住。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卫星城环境优美且污染少B.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C.政府政策促进卫星城发展D.城市中心区人口严重不足[课堂检测]聚焦1 陆海交通的发展1.(2023·云南期末)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这些数据说明德国( )时间 1901年 190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汽车业工人人数 1 773人 12 430人 5万多人年产量 884辆 5 547辆 2万辆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2.(2024·山西太原期末)19世纪中后期,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车。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迅速发展。二战后,原子能除了用于发电外,已经在海运中采用。这表明( )A.新能源不断出现淘汰了传统能源B.科技革命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工业革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D.原子能已经广泛运用于交通领域聚焦2 航空的发展3.“一五”计划时期,中国航空工业引进苏联多型飞机仿制并成功首飞。20世纪末,在美国终止合作项目、关闭MD—90生产线的情况下,国家决定发展涡扇支线飞机,2017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客机C919成功首飞。据此可知,中国飞机制造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的重视与支持 B.具有自主知识产权C.国民经济结构优化 D.科技封锁激发活力4.1949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51年8月,重工业部提出了“3—5年由修理走向制造”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提出该发展方案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航空工业是零基础B.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C.培养航空人才需要时间D.新中国初期工农业基础薄弱聚焦3 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5.济青高铁建成运营后,构成了连接济南、青岛之间多个中心城市和通达沿海的烟台、威海、日照等中心城市的快速客运主通道,逐步形成省内的2小时交通圈。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D.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6.(2023·湖北高中六校期中)下图显示了2010—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通航机场数量情况(单位:个)。这一变化趋势( )A.推动了国际间航空货运的发展B.说明我国已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C.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为便捷D.宣告旧式交通工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