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影响。2.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二.知识链接(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古代历史上疫病的流行与危害,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和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难点:理解疫病对历史的影响三.自主学习一、历史上的疫病1.疫病: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古代历史上主要的疫病种类 史实天花 (1) ________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 (2)18世纪时,欧洲天花肆虐 (3)中国清代的康熙皇帝也得过天花鼠疫 (1)6世纪时:地中海沿岸暴发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________人口锐减一半 (2)14世纪时:欧洲鼠疫大流行,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严重饥荒3.近代以来的疫病(1)20世纪早期, ________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2)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 000万人以上。4.疫病的影响(1)人类饱受疫病折磨,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2)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5.应对措施(1)古代措施 史实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 ①古罗马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②古代中国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总结防治疫病的方法 ①东晋葛洪所著的________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②中国古人发明了________防治天花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收治病人;古罗马时期的医院收治疫病患者(2)近代医学成就①18世纪晚期,英国人詹纳发明________,降低天花发病率。②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③法国巴斯德创立________,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④1928年,英国弗莱明发现了________,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二、中医药的成就1.古代中医药的成就(1)理论体系与临床经验朝代 成就战国时期 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战国至 西汉 ________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晚期 ①名医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了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 ②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________,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朝 孙思邈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2)针灸学: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临床经验丰富,留下了大量的针灸典籍。(3)本草典籍整理①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②《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著,这部著作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________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医药学发展(1)在________的指导下,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3)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屠呦呦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背景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________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1)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________,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2)荷兰人________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2.过程(1)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2)鸦片战争后:逐渐发展西式医 院建立 这些医院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牛痘接种法、________、放射技术等陆续被引入中国西医院 校建立 它们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3.影响(1)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 ________初步发展起来。四.合作探究探究一、文化的差异——中西医之间的不同及疫病(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史料实证材料一 盖伦是罗马帝国时期的名医,他倡导实证医学,倾心于探索人体的结构,强调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生理功能的阐释。他奠定了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基础。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强调疾病局部定位、重视逻辑推理的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述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并将当时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提出脏腑经络、辨证治则、养生保健等学说,为中医学此后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其影响下,中国古代医学呈现出不注重机体局部的结构与功能,而是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动态变化。——摘编自边海云《轴心时代东西方医学比较研究》思考:(1)根据材料一,比较古代中西医学理论观念和临床方法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席卷欧洲,人口死亡率达到30%~50%。大批政府官员死亡,导致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劳动力减少了25%,传统的谷物生产已经无利可图,大量农田被改为牧场和草场用来养羊,很多封建主从经营传统农业到经营商业性畜牧业。大批懂拉丁语的教授在瘟疫中死去,许多学校被迫放弃了拉丁语的教学,各国本土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死亡使人们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追求现实享乐和歌颂人生成了新的社会观念。为了阻止黑死病的传播,威尼斯建立许多站点专门用来隔离从东方归来的船员。欧洲各地纷纷出台城市公共卫生法,组建市政健康委员会。到了16世纪,在欧洲大部分中心城市,关注公共健康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些医学上的变化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摘编自薛国中《黑死病前后的欧洲》等思考:(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死病给欧洲带来了哪些变化。五.达标检测一、单选题1.(2023下·浙江·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扁鹊望诊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 )记述 出处公元前七世纪初,扁鹊曾对齐桓侯望诊。 《韩非子·喻老》公元前五世纪初,扁鹊为赵简子诊断病情。 《史记·扁鹊传》公元前四世纪末,扁鹊曾治疗秦武公脸部的疾病。 《战国策·秦策》A.在春秋战国时期确实存在扁鹊其人 B.扁鹊有可能是当时杰出医生的集合体C.历史叙述往往带有作者的价值取向 D.对同一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2.(2023·山东聊城·校考模拟预测)《素问·刺法论》中说“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材料意在强调疫病防治的重点是( )A.尽可能采用防范于未然的方法对待疾病 B.要重视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C.疫病预防要顺其自然 D.及时使用药物控制疫病的恶化3.(2022下·安徽安庆·高二安庆一中校考期中)1911年,为应对东北鼠疫,清政府成立医学堂,重点研究流行传染性疾病,并决定“将传统的奏折上报形式改为电报”,规定“各关检疫分所于城瓮内设机器药水,见人消毒”。这些举措( )A.推动了公共防疫事业的发展 B.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C.建立了系统的卫生防疫体系 D.意在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4.(2023·江苏·模拟预测)清代名医徐大椿认为,医治身体就像治理天下,身体之病的形成有先天的自然因素和后天的人为因素,先天因素就像天下遭遇自然之乱须有圣贤治世方可平乱,人体的先天之病亦须服用好药、善加保养。他认为“良医之法”可“通于良相”。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医学( )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B.浸润了主流思想的理念C.以儒家价值观为总指针 D.受到了市民文化的影响5.(2023上·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明代吴又可编撰的《温疫论》是中国古代温病学说的标志性著作,如今临床医生应用其中的理、法、方、药治疗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以上材料作为直接论据,最适合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A.明清科技的璀璨辉煌 B.中西结合的诊治理念C.古代医学发展的原因 D.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6.(2023·全国·模拟预测)如图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画面右下角是展开着的《人体构造论》(维萨里于1543年出版)。伦勃朗通过光线对比和构图布局,将画面焦点集中在尸体的解剖上。该作品( ) A.说明了宗教改革阻力比较大 B.体现了印象主义的艺术风格C.反映了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D.展现了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