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共1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共14张PPT)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2课时 物质的分类(分散系)
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3课时)
清晨当太阳升起时,你漫步在茂密的树林里,会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林木的枝叶铺洒在地面上。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美丽的景象吗
海洋中的光束
树林中的光束
【任务一】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硫酸铜溶液
泥水悬浊液
油水乳浊液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eg:溶液
溶质
溶剂
eg:乳浊液
或悬浊液
被分散成小液滴
或固体小颗粒的物质
液体
【任务一】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
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类
1 nm
100 nm
溶液
胶体
乳浊液或悬浊液
本质区别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分类
固溶胶
液溶胶
气溶胶
胶体
云、烟、雾等
稀豆浆、墨水、蛋白质胶体、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等
有色玻璃、水晶、珍珠等
淀粉胶体
氢氧化铁胶体
【任务二】胶体的制备与检验
取两个100mL小烧杯,分别加入40mL蒸馏水和40mLCuSO4溶液。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3HCl
原理:
现象:
无色 黄色 红褐色
【任务二】胶体的制备与检验
【探究1】比较Fe(OH)3胶体、CuSO4溶液、泥沙浊液外观特征?
胶体和溶液都属于均一、稳定、大多透明的分散系,浊液属于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的分散系。
胶体具有介稳性
常用于涂料、颜料、墨水的生产等领域
【任务二】胶体的制备与检验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丁达尔效应。
区分溶液
和胶体
【探究2】用激光笔光束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观察有何现象?
一条光亮的“通路”
无通路
【任务二】胶体的制备与检验
清晨当太阳升起时,你漫步在茂密的树林里,会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林木的枝叶铺洒在地面上。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美丽的景象吗
海洋中的光束
树林中的光束
【任务三】胶体的其他性质
胶体聚沉的应用:卤水点豆腐、明矾净水、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
思考:实验室制氢氧化铁胶体时,为何不能长时间加热液体或是用玻璃棒搅拌?
胶体聚沉的条件:①加热 ②加电解质溶液 ③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胶体聚沉
【任务三】胶体的其他性质
胶体显电中性,胶粒带电荷。
胶体电泳的应用:静电除尘
胶体电泳
【任务三】胶体的其他性质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悬(乳)浊液
分散质 离子或分子 胶体分子集合体 巨大分子
分散粒子直径 <1×10-9米(<1nm) 1×10-9~ 1×10-7米 (1nm~100nm) >1×10-7米(>100nm)
已知滤纸的直径在1×10-7米左右,半透膜的直径在1×10-9米左右,现根据下表三种分散系中粒子的直径,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存在碳酸钙固体小颗粒
2.如何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存在氢氧化铁胶体
利用半透膜(渗析法)
利用滤纸(过滤法)
小结: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稳定性
< 1nm
1 ~100 nm
>100 nm
单个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能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随堂检测
1. 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 m
B. 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 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具有吸附性
D. 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
C
随堂检测
2.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