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思维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CONTENTScontents目录超前思维的含义01超前思维的特征02认同超前思维·政治认同理解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和特征·科学精神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运用超前思维·做到遵纪守法。法治意识PART 02核心素养搜集超前思维的典例·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能力。公共参与必备知识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的特征。关键能力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学习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国家为什么每五年都要制定一个发展规划?我们自己是否筹划了近期学习目标?做好了自己的长远职业规划?这都需要我们立足现实,用超前思维规划美好未来!PART 04超前思维的含义011. 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从客体看: 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从主体看: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2. 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自觉地站的更高、看的更透的意识)一、超前思维的含义3. 超前思维的表现——“先知先觉”(1)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看,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2)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3)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称为“先知先觉”。【相关链接】:古人对超前思维十分重视,“先知先觉”并总结了规律性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时间的长河中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获得超前处理问题的智慧。比如: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时医治,等病症显现出来再治疗已经晚了一步;安身立命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好先手棋。《老子》中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就是这个意思。4. 超前思维生成的思想条件——“超前意识”(1)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2)超前意识: 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3)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善于反思、勇于质疑。(4)作用: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注:并不是只要反思和质疑就一定会有超前思维。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陈献章说:“前浆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问”的前提,有“疑”才会追问。"疑”既有对答案确定性的怀疑,也有对答案正确与否的质疑。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阐释了“疑”与“问”的意识对培养超前思维的重要性。有“疑”才会有追问,有追问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才会有超前思维。PART 04超前思维的特征0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或其他方面前面的道路又远又长,我也要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这体现了超前思维什么特点 1. 超前思维的特征(1)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体现哲学中的辩证否定)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他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探索性。(2)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动的思维能够在头脑中创造观念的对象。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性。下棋是一种考验人智商和谋略的技艺。菜鸟只顾得了前面的一两步,能手可以预知接下来的两三步,高手却能看出未来的六步、十步甚至十几步。 人生就如同下棋,生活和学习都是一个大棋盘,落子应该步步为营,不能只顾眼前,还需要认真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1. 超前思维的特征(3)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1)原因:客观方面:①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主观方面 :②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2)应对措施:(要求)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气象预报更加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的误差终究难以避免。从这个角度来说,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知识小结】超前思维的特征关系 探索性 预测性 不确定性区别 含义侧重点联系 超前思维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超前思维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把握上思维的创造性,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方向的随机性,需要人们创造有利的条件超前思维的探索性和预测性特征决定了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这就决定了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PART 02知识小结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的特征1.客观基础: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性+思维的能动性2.含义:多角度、全方位+发展状态+未来发展趋势3.表现:“先知先觉”4.思想条件——超前意识1.探索性2.预测性3.不确定性(1)原因①②(2)要求PART 02课堂练习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综合研判团队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Bernstein函数模型等数学模型,比较精准地预测了疫情发展态势,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这体现了( )①对具体事件的预测一般只需采用定性预测的方法②构建数学模型能对事物发展状况进行直观估计和评价③数理逻辑方法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内在矛盾,助推现代决策的科学化④揭示有关变量的规律性联系能预测和推测事件的未来发展情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2.数年前,有智库预测我国经济总量将于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2022年,该智库通过综合研判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美两国经济政治等各方面情况,认为这一时间或将提前至2027年。这表明超前思维( )①其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②能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进行推想预测③能够超越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④因事物的复杂性而变得不可捉摸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3.Y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创新开发“蜻蜓眼”防范系统软件,将涉众型经济犯罪预防处置工作延伸到基层,提高民警发现及处置问题的能力,形成涉众防范工作全市“一盘棋”的良好格局,实现矛盾风险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这一做法( )①运用了合理的推理,对事物趋势作出预测②运用了具有居安思危意识的超前思维方法③运用了超前思维,一定能对事物作出正确预测④运用了思维完全等同地反映事物状态的功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4..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这体现了( )①超前思维具有规律性②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③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④思维有“先知先觉”的特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或其他方面前面的道路又远又长,我也要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追求探索。这体现了超前思维( )A.具有探索性,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B.具有预测性,其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C.具有不确定性,要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D.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做到“先知先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