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28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28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思维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11.1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CONTENTS
contents
目录
创新思维的含义
01
创新思维的特征
02
认同创新思维·
政治认同
正确理解创新思维含义及特征。
科学精神
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创新思维,做到遵纪守法。
法治意识
PART 02
核心素养
通过理解创新思维的条件,创新思维的过程,树立创新思维意识·自觉进行创新思维。
公共参与
必备知识
创新思维的含义: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思维的特征。
关键能力
理解创新思维新在哪里:学会运用创新思维的智慧,结出创新思维之果。
学习目标
有一只乌鸦口渴了,于是他在低空盘旋着想找水喝。找了很久,他终于发现在不远处有一个水瓶,便开心地飞过去,停在了水瓶口,准备痛快地喝水。谁知道水瓶里水太少了,瓶口又小,瓶颈又长,乌鸦无论如何也够不着水。这可怎么办呢?
乌鸦想到,把水瓶撞倒,便可以喝到水了。于是,他从高空往下冲,猛烈地撞击水瓶。可水瓶太重,乌鸦即使用尽全身力气,水瓶依然纹丝不动。
乌鸦一气之下,从附近叼来一块石子,朝水瓶砸下去。他本想把水瓶砸坏之后饮水,没想到石子“扑通”一声刚好落进水瓶里。
乌鸦飞下去,看到水瓶一点儿都没破。这时细心的乌鸦发现,石子沉入瓶底,里面的水好像比原来高了一些。
“有办法了,这下我能喝到水了。”乌鸦非常高兴,他“哇哇”大叫着开始行动起来。他叼来许多石子,将它们一块一块地投到瓶里。随着石子增多,水瓶里的水也一点点地慢慢向上升……
终于,水瓶里的水快升到瓶口了,而乌鸦总算可以喝到水了。他站在水瓶口,喝着甘甜可口的水,心里是那么痛快、舒畅。
阅读故事,感受创新思维。
PART 04
创新思维的含义
01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在实践中破除迷信、超越陈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的思维活动。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习近平
(思维具有创新的可能性,需要在思想上有积极进取和勇于拼搏的心态,并在行动上付诸实践。)
【例】:“司马光砸缸”: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1927年,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现状,主张把革命的中心由城市转向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中去,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与此同时,为实现祖国统一,198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宣告中国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的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①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失去实践基础,思维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
唐代画家戴嵩的名作《斗牛图》被很多人喜爱,却被一牧童发现了问题。牛打架时尾巴是夹在后腿中的,而不可能像这幅画中一样,尾巴高高翘起。
注意: 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源泉和动力,而创新思维的结果往往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创新思维产生条件
画家缺乏生活实践经验
(1)人的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②创新思维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破旧立新实现创新。
抽象思维建立在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基础之上,是对各种科学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创新思维
常规的思维方法
如正向思维方法
非常规的思维方法如逆向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活动
如类比推理等
非逻辑思维活动
如想象、灵感等
既有
也有
既要
运用
也要
运用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一般有人落水,大家都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注意:创新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方式,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就思维的功能而言,而非结构要素。
创新思维与其他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
蔡伦发现,人们用于书写的材料都有缺陷:竹木简太笨重;丝帛太贵;丝绵纸以蚕茧为原料,难以大量生产;麻纸质地粗劣,不利于书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以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等为原料,经过精心制作,终于造出质量较高又适合书写的纸张。
从创新思维角度看,蔡伦造纸的思路具有多向性。
首先,蔡伦从不同角度思考原有书写材料存在的问题,从重量、成本、产量、质量等不同角度思考各种书写材料的缺陷。
其次,蔡伦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思和探试,探索用各种材料、不同方法研制新的书写材料。
最后,蔡伦在造纸的过程中不断转换思路,前后探索过树皮、破布、破渔网等多种材料,当某一探索失败时,就会尝试新材料,通过不断转换思路,总结经验,终于改进了造纸工艺。
从创新思维角度看,蔡伦造纸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PART 04
创新思维的特征
02
①从思维方向上看,创新思维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角度)
②当问题出现之后,思维会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条件等构思多种设想,探试多个答案。(多方面)
③当某一思路受阻时,能够很快转向另一个方向。(转向)
(1)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明显特征)
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
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①创新思维不排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导与分析,但它往往表现为对推理步骤的省略或跨越。
②这种省略或跨越,使创新思维过程中的某些思维活动难以详细描述,以至于在其中起作用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有时被披上神秘的面纱。
(2)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
爱迪生要他的助手测量一只灯泡的容积。助手测量了灯泡的直径、高度之后,开始计算。由于灯泡是不规则形状,他在几张纸上写满了数据和算式,还是得不出一个精确的数值。爱迪生取来一杯水注满灯泡,然后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筒,很快就得出那只灯泡容积的数值。
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许多问题不是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这就要求人们用独特而巧妙的方法使问题出乎意料地得到解决。 (求异、求新等)
(3)创新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烧了一个洞,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 “凤尾裙" 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
出门不用带钱包,只需要带手机;外卖、快递非常便利;高铁出行快捷高效,乘坐更加舒适,而且可以在旅途中用网络学习、办公、 娱乐,让旅速更加充实....移动支付、 网购、高铁等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关好。
(1)从创新思维角度看,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新”在哪里
(2)上述发明创造是否仍有改进之处 请任选一个发明,谈谈你的改进设想是什么
提示:
(1)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比如:移动支付突破了钱包和现金支付的传统思路,引人了手机支付的新思路;网购将互联网与购物消费相结合,突破了传统的消费方式,拓展了消费渠道;高铁克服了老式火车速度慢、不能兼顾速度和安全的缺陷。
(2)方法新。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突破了常规方法,使用了互联网、快递物流、数据通信、机械制造等新技术、新工具、新手段。
(3)结果新。移动支付、网购、高铁等新事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
①三个特征不是孤立的,是紧密联系,它们统一于创新思维的过程中;
②三个特征分别体现了创新思维的三个“新”: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
三、创新思维特征之间的联系
四、创新思维的“新”的表现和检验标准
新”的表现:
(1)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2)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试用新工具,因为方法得当而事半功倍;
(3)结果新,凡是创新思维的成果,不论是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的新发明、新发现,还是理论上的新见解、新论证,总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检验标准:
创新思维的智慧之“花”,只有经得起实践的反复验证,才能结出实实在在的创新之“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需要以实践为基础,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人的失败教训,灵活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积极开动脑筋,善于开拓创新;
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积极创新。
创新不可能是凭空进行的,而是需要我们善于联想、学会迁移、发挥想象。
创新的意义
PART 02
知识小结
课堂小结
PART 02
课堂练习
1.手机支付让人们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便能完成购物、乘车等大多数事情;共享单车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高铁让原本需要数十个小时的路程,在短短数小时内就能到达;网购极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需要的东西。这表明创新思维主要“新”在( )
①方法新,创新思维不局限于只用某种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思路新,创新思维能突破规律的制约,探索多个答案
③结果新,创新思维的结果常常是独特的、出乎意料的
④步骤新,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跨越性,能构思多种设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2.一战期间,一名工程师了解到一个士兵因将大铁锅扣在头上而在袭击中只受了点轻伤,他由此联想到制作钢盔,并付诸实践,军用钢盔得以问世。这启示我们( )
①创新思维可以以实践中的素材为资源
②要善于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考问题
③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④创新需要突破并否定既有的理论和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3.当今中国,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都需要用创新思维去应对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下列对创新思维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创新思维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②敢想敢干、求新求异就是创新思维
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敢于超越
④培养创新思维一定要进行逆向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4.Y省拥有除海洋、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Y省林草部门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路径与机制,创新开展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开展林业科技“双十行动”,创新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林业种质资源保存体系。这一做法(  )
①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提高创新思维水平
②把握了事物具有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关系
③说明多路径探索创新活动能从根本上遏制环境恶化
④是人们根据创新思维建立新的自然联系的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5.“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而言,创新思维的“新”主要“新”在( )
①思路新,突破陈规看问题,另辟蹊径想问题
②方法新,不局限于常规方法,敢用新手段
③结果新,创新思维的成果,都与旧事物无关
④工具新,凡是创新思维,都是使用最新工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