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综合质量学情评估卷 四年级语文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一、按要求写字词。(11分)1.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8分)清晨,图书馆的wū yán( )下已经聚集了许多“小书虫”,因为他们知道自己xū yào( )阅读:在阅读中,他们可以欣赏满天的fán xīnɡ( )和ménɡ lónɡ( )的月光;在阅读中,他们可以穿梭时空suì dào( ),发现更加hé xié( )的世界;通过阅读,他们的思维可以变得ruì lì( ),他们的心灵可以获得wèi jiè( )……2. 根据音节写汉字,补全词语。(3分)shì ( )奉 擦( ) 装( )jì ( )静 ( )信 成( )选择正确的答案。(12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欺侮(rǔ) 挣扎(zhá) 毛茸茸B.澎湃(pài) 外宾(bīn) 局促不安C.绽放(zhàn) 倘若(chǎnɡ) 摧眠曲D.胆怯(què) 屏息(bǐnɡ) 心喜若狂2. 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梅子金黄杏子肥(饱满)B.白发谁家翁媪(老翁和老妇)C.心中的风雨来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苦难)D.他就是个应声虫!(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大家的努力下,昔日的荒地如今成了生机勃勃的菜园。B.为了眺望城市风光,小瑞带领大家爬上隆山塔,真是千里马。C.小安运用云技术,把自己在旅途中拍的照片和视频分享给了朋友们。D.无论是高楼林立的繁华,还是依山傍水的静谧,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4. 下列句子中,介绍事物的方法与其他三句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B.胡夫金字塔特别高,相当于现在的摩天大楼。C.妈妈新买的雨伞很轻巧,只有一个手机那么重。D.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5.根据下面语段的描述,依次选填哪些书名最恰当?( )读一本科普读物,就会打开一扇知识之窗。如果想知道时光能否倒流,我们可以阅读中国的 ;要想全面深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球,我们可以阅读 ;要想了解细菌的衣食住行、生活习惯,我们可以阅读 ;要想了解人类起源学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阅读 。①《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②《十万个为什么》③《细菌世界历险记》 ④《看看我们的地球》A.④②③① B.②①④③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6.联系课本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说新闻时,要清楚、连贯地讲述,可以适当夸大事实。B.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C.《白桦》是英国诗人叶赛宁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诗中的白桦是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D.《天窗》一文的“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中,“扫荡”是一种拟人的说法,写出雨、风、雷、电的来势之猛。三、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5分)①洪水无情,人有情。②为人民群众阻挡滔天洪水的除了堤坝和沙包,还有那挺拔伟岸的一个个身影。③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仰,不顾个人安危,迎难而上,毅然决然地奔赴前线,为人民群众提供帮助和救援。④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是有人在危难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逆行冲锋。⑤让我们向他们致敬!1. 句②中有一处语病,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1分)2. 句③中冒号的用法是 。(1分)3.以“英雄”为主题写一首小诗,赞扬抗洪英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欣赏乡村好风景。请根据提示完成练习。(10分)1. 大家走在乡间小路上,在拐角处发现了几株开满了花的桃树。龙龙正想伸手去摘桃花,华华发现了桃树旁的告示牌(见下图)。她连忙劝告龙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达告示牌上的内容)(2分)告示牌敬告各位游客,几株桃树年年为大家带来美丽,请爱护桃树,不要攀爬,更不要摘花。2. 龙龙放弃了摘花。大家继续往前走,过了一会儿,路过一片采摘园,里面的游客正在摘草莓,那草莓的个头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草莓的大小),真诱人。(2分)3. 游览过采摘园,大家来到了一座小山上。大家登上山顶仰望蓝天,天空蓝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补写句子)。他们再俯视山下,那野草的绿,绿得娇嫩;那野花的红,红得_____(仿照加点部分补写句子);那菜花的黄,_________(仿照句式,补充成一个完整的排比句)。(3分)4. 回家后,天天写下了旅行感想:“我真喜爱乡村生活,那____________________,那___________,那___________,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图。”(补写句子,使其构成排比句)(3分)五、根据课本内容填空。(6分)1. 诗词含情。在“不论平地与山尖, ”中,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蜜蜂的赞美;在“ ,可爱深红爱浅红”中,我们体会到诗人对春色的喜爱;在“ ,中儿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乡村生活的欣赏。2. 诗是人类向未来 ,诗给人类以 。六、阅读材料,完成练习。(12分)【材料一】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材料二】“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谢逸的这两句诗和杨万里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何其相似,都描绘了蝴蝶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其原因为:蝴蝶的体表颜色与环境颜色相似,就不易被发现。像蝴蝶这样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表颜色就是保护色。准确地说,保护色是生物为了躲避天敌或捕食猎物而生成的与环境颜色相似或一致的体表颜色。体表颜色固定的动物数不胜数,小到蝗虫,大到狮子,都有保护色。蝗虫体表大都为绿色或土黄色,更加贴近生存环境,让天敌很难发现;狮子虽是凶猛的食肉动物,但它淡黄的体表颜色也与环境非常贴近,更有利于偷袭猎物。能根据环境切换体表颜色的动物也不少,叶尾壁虎、变色龙就属于此类,因此,相对于固定体表颜色的动物来说,它们的体表颜色属于保护色的“PLUS版”。(摘编自《蝴蝶漫谈之色彩与适应》)1. 请将材料一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补充完整。(2分)2. 材料二中的“PLUS版”是近些年的流行语,很有科技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个词可以解读或替换为 。(1分)3. 塔塔发现《宿新市徐公店》中藏着科学。他对后两句古诗提出科学疑问,并根据材料二解决了这个疑问。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表格。(3分) 提出疑问 解决疑问来源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材料二第_____自然段问题/答案 我想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通过查阅资料,塔塔对“保护色”有了更多的认识。请你默读材料二的第2自然段,试着梳理并补全下图。(6分)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青青庭院王清哲①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②(宽大 宽广)的庭院里染满了绿,除了北边屋前,四壁倒有三面被绿簇拥着,中间被父亲的花草和母亲的菜畦装点起来,并不显得空旷。因为庭院的绿太浓,于是在我的印象里,庭院仿佛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这绿又是摇曳多姿的,空灵而深邃的,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探到你的心里。③每到六月,北屋前的石榴树会开满火红的花朵,它们躲在油亮的深绿里逼着你的眼。蜂儿嗡嗡地 着,贪婪地 着花蜜。④时光如同流水一般在不知不觉中流过。后来我离开故园到外地求学,参加工作,成了家,虽然故园离我渐渐远了,但故园的绿却始终留在我的心底,如同儿时父母(慈爱 喜爱)的目光,始终(浸润 浸泡)着我的心田。⑤一晃小女也十岁了。每到暑假或寒假,她总是(迫不及待 慢条斯理)地回故园。父母已经退休在家,将今日的庭院装点得更为绚丽。爬山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倾泻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窗儿在墙上像眼睛一般地眨着。南屋与庭院之间多了一道花墙,上面是瓜藤搭起的帐篷,长的丝瓜从藤上垂下。转过花墙,东墙是满架的金银花,白得无瑕,黄得磅礴,从南到北一路铺开;西墙挂满了葡萄。各色的深的浅的树和藤在庭院中攀缘生长,错落有致。母亲的菜畦依然齐整,父亲的花草依然沿着菜畦一路开放。石榴树斑斑驳驳地脱皮,大大小小的石榴赶趟似的挂满了枝头,叶间还(经常 偶尔)开放着一朵两朵火红火红的石榴花。但故乡的庭院究竟还是绿,浓浓的令人不禁想将它掬在手里,饮到心里,醉到梦里。⑥故园的绿啊,它衍生了几代人的梦,不仅衍生着梦,也衍生着希望,时时(激励 鼓励)着我。 (有删改)1. 用“√”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3分)2. 认真阅读短文第⑤段,补全下图。(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文中画横线的地方填上文字,能让句子最生动的一项是( )(1分)A.叫 吮 B.闹 采 C.闹 吮 D.叫 采4.对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1分)A.这绿是空灵且深邃的。B.这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C.这绿摇曳多姿,空灵且深邃。D.这绿总让“我”想起庭院。5. 关于本文的主题,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主要描写了儿时庭院的绿意,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深深怀念。B.本文主要描写了今日庭院的绚丽,表达了女儿对故园的喜爱之情。C.本文主要描写了庭院往日和今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喜爱之情。D.本文主要描写了庭院往日和今日的景色,表达了女儿对故园的深深怀念。6.作者明明在写故园的绿,可短文中两次提到了火红的石榴花,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习作。(30分)在《青青庭院》中,王清哲说:“故乡青青的庭院是我儿时的乐园。”你的乐园是什么地方?是奶奶的菜园,村头的小河边,还是校园的篮球场?提到这些乐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欢乐场景?拿起笔写一写属于你的乐园吧。题目自拟,表达出真情实感。参考答案一、1、屋檐 需要 繁星 朦胧 隧道 和谐 锐利 慰藉2.侍 拭 饰 寂 寄 绩二、1.B 2.D 3.B 4.D 5.D 6.D三、1.2.引出解释或说明3.示例:面前是/滔天洪水,/身后是/万家灯火,/你们是/洪水逆行者,/更是/盛世守卫人!四、1.示例:龙龙,别摘!你看,旁边的告示牌告诉我们要爱护桃树,不要攀爬,更不要摘花。2.示例:足足有鸡蛋那么大3.示例: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明艳 黄得蓬勃4.示例:蔚蓝的天空 碧绿的田野 鲜艳的花儿五、1.无限风光尽被占 桃花一簇开无主 大儿锄豆溪东 最喜小儿亡赖2.所寄发的信息 朝向理想的勇气六、1.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2.加强版3.4.七、1.宽大 偶尔2.①南屋的墙面上 ②瓜藤搭起帐篷 ③东墙 ④挂满了葡萄3.C 4.B 5.C6.不矛盾。作者虽然主要写故园的绿,但两次提到火红的石榴花,是为了更全面地描绘庭院的美景,不仅有绿意盎然,还有花朵的点缀,使得庭院景色更加生动多彩。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感受到庭院的美丽和作者对故园的深厚情感。八、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