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三化学练习(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8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I卷 (选择题 共30分)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10题每小题1分,11 20题每小题2分。)1. 春晚无锡分会场的灯光设备中,导线大多使用铜质材料,主要是因为铜A. 密度大 B. 紫红色外观 C. 导电性好 D. 导热性好2.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 食盐 B. 蔗糖 C. 味精 D. 菜籽油3. 常温下一些水果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柠檬:pH=2.5 B. 苹果:pH=3.1 C. 菠萝:pH=4.1 D. 西瓜:pH=5.84.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中,表示“热烫”的是A. B. C. D.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氦气: B. 钙离子:C. 氧化铁: D. 2个氮原子:6. 如图进行实验,搅拌后,石蜡熔化、塑料片掉落。该物质可能是A. 蔗糖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氧化钙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金属除锈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可用于干燥剂C.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8. 下列粗盐提纯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粗盐 B. 溶解粗盐C. 除去不溶物 D. 蒸发结晶9. 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化学式为),下列有关维生素C说法正确是A. 维生素C属于氧化物B.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一个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D. 维生素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0. 《天工开物》记载“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或倭铅(锌)参和,转色为黄铜(铜锌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黄铜的熔点比纯铜的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部件B. 用黄铜制造的物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C. 用黄铜片刻画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可推测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D. ZnCO3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11. 500多年前,中国大量生产的景泰蓝是用蓝色的钴颜料烧制的。如图是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 钴原子核内有27个中子C. 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Co2+D. 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化学学习方式。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点对应物质一定是金刚石B. B点对应物质是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工业炼铁C. 若D点为碳酸钙,则只能通过与酸反应生成C点对应物质D. C点对应物质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空气中该物质含量升高会导致酸雨13.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A. B. 溶液C. D.14. 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制造云和雨”的实验,在一只加少许湿沙子的大烧杯口一只盘子,盘里放入一些冰块,加热烧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精灯加热湿沙子,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B. 盘里有水珠出现,水分子本身变小C. 烧杯中出现“白气”,是发生了升华D. 盘下出现水珠,水分子间间隔变大15. 下列基于实验事实的分析,正确的是A. 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是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 过滤时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和漏斗壁之间留有气泡C. 往溶液中加入少量,迅速产生气泡,可验证是催化剂D. 用玻璃棒蘸取白醋,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所得白醋的pH偏大16. 如图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B. t℃时和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40℃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63.9%D. 40℃时,将固体加入水中,能得到溶液17. 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受腐蚀C. 活泼金属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D. 将酚酞滴入碱性溶液后显红色,则能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18. 科学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的纤维素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上图中涉及的化合物有2种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C.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D. 反应生成的和分子个数比为19. 在和的混合溶液中漂浮一塑料小球(如图),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塑料小球浸没在溶液中的体积将变大B.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 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中一定有镁和铜,可能有铁D. 反应后过滤得到的金属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20. 已知,现有煅烧一段时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充分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实验中共产生C. 剩余固体中和的质量比为D. 煅烧前后的固体分别与足量稀反应,两者消耗的质量相等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21. 在春晚舞台上,人形机器人的精彩亮相让人赞叹不已,它们的制作离不开各种金属材料:(1)人形机器人的外骨骼主要采用了钛合金,钛合金具有强度高、密度小、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2)人形机器人的关节传动部位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合金钢,它主要由铁、锰、碳等元素组成。生活中,铁制品容易生锈,铁锈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3)为了让人形机器人的金属部件更耐磨,常采用表面渗碳处理技术,改变金属的结构和组成,渗碳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2.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闯海》中,蕴含着不少化学知识。(1)太乙真人的炼丹炉中可能炼制一些丹药,在古代炼丹时常会用到硫磺。硫磺燃烧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由___________构成。(填字母)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2)哪吒闹海时,开启“魔化”形态。释放出强大的能量,周围海水温度瞬间变化,海水中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3)海底还存在着一些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标出甲烷(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23. DeepSeek的横空出世展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打破国外技术封锁,降低AI应用门槛,推动AI产业及相关行业发展,DeepSeek的运行需要大量推理算力芯片,芯片的主要材料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制得,试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制取粗硅的主要反应为:,其中发生了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2)粗硅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进一步发生如下反应制取精硅:,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3)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遇水剧烈反应生成、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4.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依据科普短文回答问题。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磷酸铁锂的奥秘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各受瞩目,其核心成分是磷酸铁锂(LiFePO4)。这种电池以安全性高、寿命长和能量密度相对较高等优势,为比亚迪汽车的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撑。磷酸铁锂(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有着独特的化学结构。在它的晶体结构中,锂离子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可逆地嵌入和脱出。充电时,锂离子从磷酸铁锂晶格中脱出,通过电解液和隔膜向负极迁移;放电时,锂离子又从负极脱出,重新嵌入到磷酸铁锂的晶格中。在这个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在+2价和+3价之间变化,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为了提升“刀片电池”的性能,比亚迪的科研团队对磷酸铁锂材料进行了诸多改进。例如,通过纳米化技术。使磷酸铁锂颗粒的粒径更小。从而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了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加快了电池的充放电速度。科研人员还通过研究对比了添加1-SP和2-CNT两种导电剂对纯电动汽车中磷酸铁铟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如图1(容量保持率越高,代表电池使用寿命越长),生产该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为此,科研团队就石墨烯含量对LiFePO4粉末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1)磷酸铁锂(LiFePO4)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2)“刀片电池”放电时,是将___________转化为电能。(3)石墨烯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_。(4)对比图1中两条曲线,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放电倍率范围内,放电倍率相同时___________。(5)图2中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 “刀片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寿命长、能量密度较低的特点B. “刀片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负极通过电解液和隔膜向正极迁移C. 通过纳米化技术使磷酸铁锂颗粒粒径变小,加快了电池充放电速度25. 用废黄锡生产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的流程如图:查阅资料:CuSO4·5H2O受热易失去结晶水(1)“操作1”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2)“滤液A”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3)“转化”过程需要温度控制在50℃到60℃加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该过程还有水生成,请写出“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操作2”包括:蒸发浓缩溶液至表面有晶膜出现(此时CuSO4溶液已饱和)、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95%的乙醇洗涤、低温干燥。(5)如图为H2O2分解率与pH的变化关系,储存10.9%H2O2溶液的最佳pH范围为___________(填字母)。A. pH<2.5 B. 2.54.526. 实验是科学探究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2)A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B中的纸风车叶片是由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的滤纸晾干制成。根据实验现象:_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3)根据实验C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4)D中升高左侧漏斗使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CO2与NaOH反应再探究。【查阅资料】a.常温下,1体积的水约溶解1体积的CO2b.CO2与NaOH反应放热c.已知一定体积的密闭湿润气体,其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实验探究】实验一:如图1,打开止水夹K,将注射器乙中气体全部注入到注射器甲中,关闭止水夹K,充分振荡。实验中注射器甲的活塞先向左、后向右移动,最后示数仍为2mL。实验二:向盛有湿的C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aOH固体,用湿度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相对湿度的变化如图2.【实验分析】(5)实验一从反应物消失角度证明CO2与NaOH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6)只看实验二中t1s后曲线(先下降后上升),_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从能量角度说明CO2与NaOH能发生反应。27. 同学们把盛有自上而下依次呈现多种颜色溶液试管称为“彩虹管”。小组同学看到某个“彩虹管”的制作过程(如图)后,对影响“彩虹管”效果的因素进行探究。已知:“彩虹管”呈现出的颜色越多、保持时间越长,效果越好。【进行实验】pH ≤3 4~5 6 8 9~11 12 ≥13溶液颜色 红色 粉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实验1:用蒸馏水浸泡照枸杞得到浸取液,分别滴入pH不同的无色溶液中,记录现象。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6mL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滴入5滴黑枸杞浸取液、振荡,再逐滴滴入约3mL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之后记录溶液颜色。实验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颜色① 5 5 红色② 5 10 自上而下依次为红色、蓝色、黄色,静置约6分钟只剩红色、黄色③ 5 15 自上而下依次为红色、蓝色、黄色,静置约20分钟仍无明显变化【解释与结论】(1)向pH=5的无色溶液中滴加黑枸杞浸取液,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__。(2)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实验2中,①②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4)实验2中,“彩虹管”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进一步探究】查阅资料发现,在Na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2CO3可使“彩虹管”效果更好。小组同学设计实验3进行验证,并与实验2中③对照。实验3:向100mL质量分数为15%的NaOH溶液中加入1gNa2CO3固体,搅拌后得到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操作 现象,再逐滴滴入约3mL溶液a 立即出现气泡;滴加完成后溶液颜色自上而下依次为红色、粉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静置约1小时仍无明显变化【解释与结论】(5)补全实验3的操作:___________。(6)实验3中观察到气泡,推测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___。(7)由实验2、3可知:制作“彩虹管”过程中,影响其效果的因素一定有___________。28. 钙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建筑、医学、工业等领域。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钙家族”进行探究。(一)过氧化钙(CaO2)(1)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二)氢氧化钙(2)小组同学研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pH和温度的变化。图2中d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图3中V=___________mL。(三)氯化钙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杂质为Fe2O3)。用该废渣制取CaCl2晶体的某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H4Cl溶液显酸性(含HCl),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3)XRD图谱用于判断某固态物质是否存在。如图4为高温煅烧前后废渣的XRD图谱。写出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若使用过量高浓度的NH4Cl溶液,则所得CaCl2溶液中会产生NH4Cl、___________等杂质。(5)其它条件相同,钙浸出率随浸取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从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率的角度分析,“酸浸”的最适宜温度与时间分别为___________(填字母)。A. 30℃、30min B. 70℃、120minC. 90°C、120min D. 90°C、150min测定晶体(CaCl2·xH2O)的组成 已知a.称取14.70g CaCl2·xH2O晶体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静置c.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0.00g固体(6)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7)若步骤c中缺少“干燥”,则测得的x值比实际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初三化学练习 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8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I卷 (选择题 共30分)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 10题每小题1分,11 20题每小题2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B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21题答案】【答案】(1)22 (2)氧气和水蒸气(3)化学【22题答案】【答案】(1)A (2)减小(3)【23题答案】【答案】(1)还原 (2)置换反应(3)SiHCl3+3H2O=H2SiO3↓+3HCl+H2↑【24题答案】【答案】(1)4##四(2)化学能 (3)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4)添加 2-CNT 电池容量保持率比添加 1-SP 的电池容量保持率高(5)当石墨烯含量超过一定值(B 点对应的含量)后,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LiFePO4粉末电阻增大 (6)AB【25题答案】【答案】(1)漏斗 (2)ZnSO4、H2SO4(3) ①. 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 ②.(4)降温结晶 (5)C【26题答案】【答案】(1)锥形瓶 (2)未做处理的纸风车叶片不变色,滴蒸馏水的纸风车叶片变红色(3)密度比空气大 (4)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5)(6)不能【27题答案】【答案】(1)粉红 (2)(3)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质量关系对 “彩虹管”效果的影响(4) ①. ③ ②. 呈现出的颜色越多、保持时间越长(5)向试管中加入6mL5%的盐酸、滴入5滴黑枸杞浸取液、振荡 (6)二氧化碳(7)溶液pH的变化情况等(合理即可)【28题答案】【答案】(1)Ca(OH)2(2) ①. CaCl2、HCl ②. 12(3)(4)FeCl3 (5)B(6)设晶体中CaCl2的质量为yy=11.1g则晶体中H2O的质量为根据CaCl2·xH2O,有,解得x=2(7)偏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