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基础主干落实一、基本国情二、区域特色1.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有众多良港和岛屿,便于国际联系;核心地域: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2.沿边地区:便于开展边界贸易,开放了一系列陆地边境口岸。3.长江流域:便利、充足的水源,黄金水道、水运发达;核心区域:以_____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_____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4.黄河流域:便利、充足的水源,_____________的开通,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改善了黄河流域的对外交通联系。上海武汉重庆新亚欧大陆桥三、中国与世界1.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__位。(2)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3)中国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绩,2021年,中国全部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十多年居世界首位。(4)中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增长。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2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_________、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加剧等。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调整_________、转变发展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_____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水土流失产业结构低碳关键词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质疑判断(1)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很快,区域之间没有差异。( )(2)中国经济总量巨大,人口众多,不需要其他海外市场。( )(3)中国经济特区都在沿海,都不位于内陆。( )(4)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不能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教材再开发我国目前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喀什和霍尔果斯,共七个。其中海南岛是最大的经济特区。分析这些经济特区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沿边地区的原因。答:方便外商投资、 加工出口、 开展国际贸易。素养分层评价 “美丽中国梦”主题会上,同学们依据所学知识畅所欲言。据此完成1~2题。1.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充足C.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D.地区发展差异不明显C2.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洞庭湖区退耕还湖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C.保护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 D.华北地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D【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基本国情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目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地区发展差异明显。第2题,华北地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022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巴厘岛举行。据此完成3~4题。3.G20峰会上,“中国声音”有强大影响力。这说明中国( )A.是开放和负责任的大国 B.区域发展均衡C.已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D.人地关系和谐A4.关于当前中国面临挑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区域发展不平衡C.海洋权益面临严峻考验 D.没有参与国际事务D【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和面临的挑战。第3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然要体现出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同时,中国的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在全球经济仍陷于不景气的环境下,中国对于G20,对于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说明中国是开放和负责任的大国。第4题,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人地关系不够和谐;二是中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主要是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5.北京时间2024年5月28日18时58分,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技术属于第一产业部门B.航天技术部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C.我国科技力量雄厚,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航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才和科技水平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和发展。第一产业部门是农业。航天技术部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科技发达。我国科技力量雄厚,由世界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航天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才和科技水平。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全部采用“绿电”,首次实现了奥运史上100%清洁能源供应。“绿电”是利用风力、水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获得的电能。据此完成6~7题。6.北京冬奥会场馆100%采用“绿电”,体现了我国( )①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②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③在世界发展中做负责任的大国 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D7.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与此相关的是( )A.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B.加大节能减排力度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开展中非合作论坛B【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我国综合国力。第6题,北京冬奥会场馆100%采用“绿电”,体现了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在世界发展中做负责任的大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第7题,节能减排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022·株洲学业考)习近平在世界气候大会上提出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目前主要是与使用煤、石油、天然气有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表为某年部分国家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统计表。据此完成8~9题。国家 碳排放总量/千吨 人均碳排放量/吨中国 10 084 576 6.7印度 2 507 558 1.6俄罗斯 1 666 526 10.6日本 1 168 286 8.9美国 5 282 248 14.9德国 771 772 8.28.表中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分别是( )A.中国 美国 B.俄罗斯 印度C.美国 日本 D.俄罗斯 德国A9.下列有利于达到碳中和的行为包括( )①出门随手关灯 ②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 ③垃圾分类 ④乘坐公共交通工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D【解析】本题组考查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第8题,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第9题,节约用电;外出尽量乘公交车等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少使用化肥、农药等形式有利于达到碳中和的目标。10.(2023·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下列事实能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体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是( )A.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B.参加世博会C.派中国救援队飞赴尼泊尔抢险救火 D.国家领导人出访俄罗斯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参加世博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俄罗斯”体现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派中国救援队飞赴尼泊尔抢险救火”体现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教材再开发)图甲是喀什经济特区位置图,图乙是深圳、珠海经济特区位置图。读图,完成11~12题。11.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与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相比,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B12.深圳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深圳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 B.沿海交通便利C.国家政策支持 D.工业基础雄厚D【解析】本题组考查经济特区的特点。第11题,喀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的西北边陲,与中亚国家陆上相邻。这里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科技力量不如东部。第12题,深圳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沿海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深圳原是小渔村,工业基础并不雄厚。13.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十分突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7万亿美元,仅次于_____,稳居世界第二位。(2)读图1,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为了逐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我国正大力实施_____大开发、促进_____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江西属于图1中的_____地区。(3)在发展道路上,我国面临诸多挑战,图2反映的问题是_____短缺,图3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应对这些挑战,我国必须坚持走_______发展的道路。(4)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请你列举一条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答:节能减排;人工造林;开发新能源等。(任答一条即可)美国东部(沿海)地区西部中部中部资源环境污染可持续【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第(1)题,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第(2)题,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我国正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江西属于图1中的中部地区。第(3)题,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低,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图2反映的问题是资源短缺,图3反映的问题是环境污染。故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4)题,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节能减排;人工造林;开发新能源等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