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文体介绍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一)认识菊花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晋)陶渊明《九日闲居其二》饮酒,能祛除各种烦恼。食菊,能延缓生命衰老。一、巧铺陈,理解花之隐喻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诗其二》山林中,盛开的菊花傲然夺目。山岩上,苍翠的青松巍然屹立。(一)认识菊花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其五》东篱下,采撷我的菊花;悠然间,南山在我眼前。(一)认识菊花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菊花隐逸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赏牡丹》(二)认识牡丹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为狂。——(唐)白居易《牡丹芳》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唐)徐凝《牡丹》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唐)李肇《唐国史林》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牡丹富贵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三)认识莲花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三)认识莲花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周敦颐 [ 1017-1073 ]北宋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文学家、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世人评价:“为官清廉 ,爱民如子”。他开创了宋明理学派,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等理学基本概念,对后世影响巨大。二、抓关键,领悟“烘云托月”之妙1.创立了宋明理学,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要写《爱莲说》呢?读课文,完成:用单横线画出所有写菊花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所有写牡丹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所有写莲花的句子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隐逸之爱,陶后/鲜有闻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富贵/之爱,宜乎/众矣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予独爱/莲莲,花之君子者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予独爱/莲莲,花之君子者君子之爱,同予者/何人?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亭亭净植香远益清莲的颜色莲的姿态莲的花茎莲的叶柄莲的香气莲的外形莲的位置三、建联系,体会“借物喻人”之意1.为什么要比较、衬托着写莲花?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莲花品性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珂痊。2.联系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宠取宠,不炫耀自己通达正直高洁独立德布四方,美名远播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自尊自重,令人敬重君子四、讲故事,感悟“知行合一”的高洁人生1.师生合作朗诵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担任江西南安的司礼,负责案件审判。他的顶头上司要判一个犯人死刑,周敦颐审理后,认为此人罪不当死。上司非常生气,坚持己见。 周敦颐愤然说:“为讨好上司而乱杀人,我坚决不干,”他交出官印,准备辞官。 上司从没见过这样刚正不阿的下级,就重新审案,最终免了犯人的死罪。刚正不阿2.知人论世广东端州出产端砚,非常名贵。端州知府贪得无厌,垄断采石以谋取暴利,百姓怨声载道。周敦颐担任提刑官,去端州巡视。知府送端砚为厚礼, 周敦颐说,“我确实喜欢端砚,但人格比端砚更值钱!”他不仅拒收礼物,还下令任何人都不得私自采石,禁令一出,贪风顿止。洁身自好周敦颐从四川合州卸职回京,正好遇上回京述职的王安石。 他们相聚王府谈政治,谈哲学,雄辩滔滔,心心相印,王安石主持变法时遇到各种阻力,他如履薄冰,独木难支,这时周敦颐挺身而出,他说,新政谋天下太平,是数百年来都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德布四方五、贯古今,感悟莲之文化传承周敦颐那个年代,真正爱莲的不多,君子之风不盛。所以他感慨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然后可以告慰他的是,在《爱莲说》之后,爱莲的,爱君子之风的人越来越多。看一看他是谁……周树人,笔名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周敦颐第31代孙。周恩来,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敦颐第32代孙。据《濂溪家谱》、《周氏世系表》、《周氏家谱》记载鲁彩红(彩虹)美化设计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法叫托物言志。课堂小结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批判。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2、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3、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4、比喻君子既不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慨叹世上知音甚少的句子: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