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化学(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化学(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昌二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一)
命题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u-64 Na-23 S-32 Fe-56 Si-28 Mg-2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2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医疗上可被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药俗称“钡餐”,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钡
B.二氧化硫虽然有毒,但食物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C.冬奥会开幕式专用演出服用到的石墨烯智能发热材料,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王水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金、铂等溶解
2.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探究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气态产物:
B.工业制硝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
D.实验室用浓氨水、生石灰制备少量氨气:
3.下列各种情况下,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在常温的溶液中:、、、
B.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C.有存在的溶液中:、、、
D.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
4.下列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
B.氯化铜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气体:
C.过量的通入溴化亚铁溶液:
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5.已知是NA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6g二氧化氮(NO2)和四氧化二氮(N2O4)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2NA
B.过量的铁与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00mL 0.1mol/L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01NA
D.常温常压下,60 g二氧化硅中Si-O键的个数为4NA
6.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用途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
①实验室浓硫酸通常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
②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非金属性:Cl>Si
③锌块投入浓硫酸中不可能产生氢气
④燃煤中添加CaO可以减少SO2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⑤将浓硫酸滴到纸上,纸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⑥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氟酸均反应,属两性氧化物
⑦SO2和Cl2都能漂白某些有色溶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通入有色溶液中,漂白效果更好
⑧取少量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样品已变质
⑨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干燥H2S气体
A.①②⑤⑦ B.①③⑥ C.①⑤⑨ D.①⑤⑧⑨
7.“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A.铜与氯气反应生成,则铁与氯气反应也生成
B.与盐酸反应生成和,则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
C.NaClO溶液与反应生成和HClO,则NaClO溶液与反应生成和HClO
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冶炼Mg,则也可电解熔融的冶炼Al
8.气体的制备是实验化学中的基本技能。下列气体的制备与收集装置的连接正确的是
A.制备收集:连接a→d→e→g B.制备收集:连接b→c→g
C.制备收集Cl2:连接a→f→c→e→d D.制备收集H2S:连接b→c→e→d
9.某种天然铝硅酸盐矿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其中X、Y、Z、W、R是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处于四个不同周期。Y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化合物RY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
B.W和Z两种单质均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
C.X和R形成的化合物可以与水发生反应,且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D.W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均可溶于稀硝酸
10.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之一。将浓硫酸分别和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均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B.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
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盐酸小液滴,说明酸性:H2SO4>HCl
D.③中气体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与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
11.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无色溶液,试纸变红 该溶液是酸溶液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数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不含
C 将红热木炭加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加热条件下,浓硝酸能氧化碳单质
D 取一定量样品溶液,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再加几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此样品中含有
12.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资源,海水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提溴工艺中“吹出”和“吸收”两个步骤的目的是富集溴
B.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金属钠与氯气
C.向海水中先通入,再通入来制备纯碱
D.利用高分子反渗透膜可将海水淡化,但是用传统的蒸馏法淡化更加节能
13.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和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生成的反应为
B.过程②中,作氧化剂
C.回收的总反应为
D.若反应按①②③顺序进行,做催化剂
14.将10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mL某浓度的硝酸中,得到NO和(不考虑)共0.3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0.8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18.5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合金与硝酸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是0.5NA
C.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为1:2
D.铜镁合金溶解后,溶液中剩余HNO3的物质的量为0.3mol
二、填空题(共58分)
15.(16分)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单质可作为硅半导体材料。三氯甲硅烷()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如图:
可能用到的信息如下:
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步骤②中粗硅与HCl反应时会生成少量SiCl4。
物质 沸点/℃
SiHCl3 33.0
SiCl4 57.6
HCl -84
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依据上表所示沸点差异提纯SiHCl3,该提纯方法为。
(2)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填写字母序号);装置D中g管的作用是;装置B中的试剂是;装置C中的烧瓶加热的目的是。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操作时应先打开装置(填“C”或“D”)中分液漏斗的旋塞,理由是。
16. (14分)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Ⅰ.(1)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可选用的实验试剂如下:A.溶液 B.浓硫酸 C.溶液D.稀硫酸 E.酸性溶液 F.品红溶液 G.铜丝
实验序号 预期转化 选择试剂 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
i
ii
实验i选择的试剂是E和(填字母),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是。
(2)该小组同学利用所选试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实验ⅱ。

若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乙中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正常雨水的等于7,酸雨因为溶解了,其小于7
b.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含废气经回收后可用于制备硫酸
c.在适当的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
Ⅱ.(3)某小组拟探究浓硫酸和炭粉反应的情况,设计如图实验:
已知:硫酸在时开始分解生成和。
①E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②F装置用于检验产物中的,所装试剂可以是(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碳酸钠溶液 c.酚酞溶液 d.Na[Al(OH)4]溶液 e.氯化钙溶液
③写出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
17. (16分)某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列出)如图所示。已知B为常见液体,气体D为4个原子构成的10电子分子,H为中性肥料(分子式为),X为无色气体单质。
(1)A的名称为。
(2)写出实验室制备D的化学方程式:。
(3)D可用于检验工业上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若氯气有泄漏,则反应时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4)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E和F的混合气体,吸收率和氢氧化钠浓度关系如图:(α表示尾气里E、F中F的含量)
i.根据图得知(填序号字母)。
a.NaOH溶液浓度越大,E和F混合气体的吸收率越大
b.F含量越大,E和F混合气体的吸收率越大
ii.11.2L(已换算成标况)的E和F混合气体被250 m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NaOH溶液的浓度为。
(5)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将20mL盛满E、X混合气体(体积比为1∶1)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体积为mL,试管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用含的式子表示,假设溶质不向试管外扩散)。
18. (12分)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从海洋中可获得溴、碘等化工产品。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利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弱碱性)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图。已知:溴单质的沸点为58.5℃。
(1)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蒸馏塔”中温度应控制在(填标号)。
A.40~50℃ B.70~80℃ C.100℃以上
(4)探究“氧化”的适宜条件,测得不同条件下溶液中的百分含量如图。说明:表示加入氯元素与海水中溴元素物质的量之比。
①“氧化”的适宜条件为。
a. pH=3、=1.1 b. pH=1、=1.0 c. pH=5、=1.1 d. pH=6、=1.2
②吸收后的空气进行循环利用。吹出时,吹出率与吸收塔中流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流量过大,吹出率反而下降的原因是。
Ⅱ.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碘工艺。如图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的主要流程。
已知:①I2+I- I3-
②强碱性阴离子树脂(用表示,可被其他更易被吸附的阴离子替代)对多碘离子()有很强的交换吸附能力。
③步骤“交换吸附”发生的反应:R-Cl+ I3- R-I3 + Cl-
(5)下列各步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填标号)
A.交换吸附 B.洗脱 C.酸化氧化 D.NaCl洗脱
(6)酸性条件下,原料被氧化时发生的反应有:①;②I2+I- I3-
南昌二中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一)答案
选择题
1-5 CBBBC 6-10 CBCBD 11-14 DADA
填空题
15.(1)蒸馏 (2) DBCAE 平衡压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浓硫酸 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汽化 SiHCl3+H2Si+3HCl(条件写1357K或高温均给分) D SiHCl3容易在空气中自燃,实验中要注意先通一段时间H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16.(1) A或AD 酸性溶液褪色或溶液紫色褪去
(2)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a
(3) 检验SO2是否除尽 ad
17.(1)碳酸氢铵(或碳酸铵)(2)
(3)出现大量白烟 (4)b 2
(5) 2.5
18.(1)第四周期第ⅦA族(2)Br2+SO2+2H2O=4H++2Br-+(3)B(1分) (4) a(1分)SO2流量过大,过量的SO2随吸收Br2后的空气进入吹出步骤,与Br2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