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一节 自然环境第1课时 世界第一大洲【地理悦读】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我国海南省的博鳌举行,这是亚洲乃至全球的盛会,你知道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吗 【目标导航】·运用地图等资料描述并归纳亚洲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初步掌握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位置特点的方法。(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和数据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区域认知)基础知识预习世界第一大洲1.地理位置【填图绘图】 ·圈画:在图中描绘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 ·填图: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1)半球位置:绝大部分地区位于___半球和___半球。(2)海陆位置:占据亚欧大陆的大部,东临A_____洋,北临B_____洋,南临C_____洋。(3)经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26°E向东至170°W的范围内;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主要位于北温带。2.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1)亚洲与欧洲:a___________-乌拉尔河-里海-b_____________-黑海-c___________。(2)亚洲与非洲:d___________。(3)亚洲与北美洲:e_________。北东太平北冰印度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3.地位:世界_____最大的大洲;跨_____最广的大洲;_____距离和_____距离都最长的大洲。4.分区按地理方位分为_____、_______、南亚、_____、北亚和中亚6个地区。质疑判断1.亚洲四面临海。( )2.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面积纬度南北东西东亚东南亚西亚×√图解知识亚洲的位置地图笔记中国位于东亚,与亚洲的其他5个地区都相邻。名师提醒(1)亚洲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但不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2)南极洲跨经度36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核心要点探究主题 亚洲和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异同情境创设 丹麦探险家维他斯·白令于1728年在俄国军队任职时穿过白令海峡,实现了跨越两大洲的旅行。亚洲和北美洲只有白令海峡之隔,它们的位置和范围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图甲为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图乙为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图。思考1请在图甲中标注亚洲、北美洲和四大洋。亚洲和北美洲共同濒临哪两个大洋 答:标注略。 太平洋和北冰洋。思考2亚洲和北美洲共同跨哪几个温度带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依据:北极圈和北回归线都穿过这两个大洲。思考3亚洲和北美洲的半球位置有何差异 答:亚洲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北美洲绝大部分在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知识归纳 比较 半球位置 所跨经纬度范围 濒临的大洋亚洲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经度:约26°E~170°W纬度:约11°S~81°N 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美洲 绝大部分在西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 经度:约20°W~170°W纬度:约10°N~85°N 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变式训练 借鉴我们对亚洲学习、研究的经验,读北美洲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美洲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北美洲地跨北寒带和北温带,没有热带C.北美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D.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D【解析】北美洲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课后作业测评 1.世界各大洲独具特色,下列关于亚洲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面积最大 B.跨纬度最广 C.东西距离最长 D.完全在北半球D【解析】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所以亚洲地跨南北半球。 读亚洲在世界位置图,完成2~3题。2.下列大洲中,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 )A.欧洲 B.南美洲C.大洋洲 D.北美洲3.下列地理事物中,不是亚洲与相邻大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 D.直布罗陀海峡AD【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欧洲。第3题,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4.亚洲地域辽阔,划分为六大分区。中国位于其中的( )A.东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A【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分区。亚洲根据方位划分为六大分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中国位于其中的东亚。 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5~6题。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C.欧洲 D.大洋洲6.下列对该大洲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②西面以白令海峡与欧洲为界③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④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C【解析】第5题,亚洲的经纬度范围大致是26°E至170°W,11°S至81°N之间,因此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亚洲。第6题,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7.右图为亚洲位置图,小明在观察右图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②亚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③60°W经线穿越亚洲大陆西部④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①④D【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地理位置。读图可知,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亚洲位于非洲的东北方向;60°E经线穿越亚洲大陆西部; 亚洲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8.【学科融合题】《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历史上,唐代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前往天竺国研习佛法,646年回到长安。读玄奘西行路线示意图,玄奘取经的“西天”天竺国位于亚洲的( )A.东亚 B.南亚C.东南亚 D.西亚B【解析】据图中信息可确定“西天”天竺国位于南亚。9.【学科素养·区域认知】李明想运用学习“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对非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探究。读非洲的位置和范围图,让我们一起参与吧!(1)从东西半球看,非洲位于___半球;从南北半球看,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___部,非洲地跨南、北半球。(2)非洲东北以A___________为界与亚洲相邻,北部隔B_______与欧洲相望,西临_____洋,东临印度洋,东北临C_____。东中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红海(3)小明通过探究,得出了一个结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你觉得对吗 请说明理由。答:对,因为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热带面积广大。【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的地理位置。第(1)题,读图可知,非洲位于20°W经线以东,属于东半球;赤道穿过非洲大陆的中部,非洲地跨南、北半球。第(2)题,非洲东北部以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邻,北部隔着地中海与欧洲相望,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东北临红海。第(3)题,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共28张PPT)第2课时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多样的气候【地理悦读】 2020年12月8日,中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 848.86米。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你知道亚洲还有哪些著名的山脉、河流吗 【目标导航】·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综合思维)·运用联系的观点厘清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风强弱、旱涝灾害及农业生产利弊”之间的因果关系。(综合思维)·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综合思维)基础知识预习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1.地势和地形(1)地势:地势起伏很大,_____高、_____低。(2)地形:亚洲中部以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区,如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恒河平原等。中部四周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2.河流(1)特征:多发源于中部___________,呈_______流向周边的海洋。(2)主要外流河。主要河流 注入海洋①_____、②_____、③________ 太平洋④_____、印度河 印度洋⑤_______、叶尼塞河、勒拿河 北冰洋山地、高原放射状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鄂毕河(3)主要内流河:_________、阿姆河、锡尔河等。塔里木河二、多样的气候1.气候特点:_____气候显著、_______气候分布广、气候类型_____。2.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季风大陆性多样纬度位置海陆位置3.主要气候(1)气候类型: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2)季风气候_________,有利于农业生产,但降水不稳定,容易造成_____灾害。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旱涝图解知识亚洲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名师提醒1.亚洲东西距离长,南北跨纬度广,内陆地区面积最大,许多河流无法注入到海洋。因此,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2.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3.亚洲大陆东部和南部气候自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他大洲没有典型的季风气候。漫画助学核心要点探究主题 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情境创设 地形、气候、河流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拟探究亚洲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以下是他们整理的材料和亚洲地形图(图甲)、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乙),让我们一起参与到他们的探究活动中吧!材料一 青藏高原与阿拉伯半岛纬度相近,但自然景观差异很大,一个雪山连绵,一个沙漠广布。材料二 亚洲河流众多,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无结冰期。俄罗斯的鄂毕河干流水量丰富,水流比较平稳,结冰期长,每年上游可通航190天左右,下游可通航150天左右。材料三 亚洲的许多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流速快,多峡谷;下游流速缓慢,多冲积平原。思考1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原因是什么 这说明地形与河流有什么关系 答: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说明地形、地势影响河流的流向。思考2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的A地年平均气温比B地低,原因是什么 这说明地形与气温有什么关系 答:A地海拔比B地高。说明地形影响气温。思考3为什么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流无结冰期,鄂毕河却结冰期长 这说明气候与河流有什么关系呢 答:热带、亚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都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而鄂毕河流经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结冰期长。说明气候影响河流有无结冰期及结冰期的长短。知识归纳 变式训练 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A【解析】亚洲河流受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影响,多呈放射状自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图A。课后作业测评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每每听到歌曲《亚洲雄风》,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说明亚洲的地形特点是( )A.高原大陆 B.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C.以高原、山地为主 D.没有平原、盆地C【解析】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形。“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说明亚洲的地形是以高原、山地为主;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高原大陆是指非洲;亚洲有平原和盆地。 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2~3题。2.②③④三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体现了亚洲气候的特点是( )A.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气候类型单一3.图中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中,终年高温多雨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⑤BA【解析】本题组考查亚洲气候的特点、气候分布及气候类型特点。第2题,读图可知,②为热带季风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温带季风气候,三种季风气候的分布,体现了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第3题,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图中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4.读亚洲各海拔所占比重图,此图反映了亚洲地形的特点是(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B.地形以平原为主C.地形单一D.各地海拔差异不大A【解析】本题考查亚洲地形地势。读图可知,亚洲大部分地区海拔为500~2 000米,以高原和山地地形为主。 (2024·顺德模拟)读某大洲沿北纬4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5~6题。5.图示反映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6.该大洲的地势特点大致是(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东、西高,中间低 D.南、北高,中间低DC【解析】第5题,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大洲为北美洲。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图中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脉等均位于北美洲。第6题,读图可知,北美洲地势的特点为东、西高,中间低。 (2024·中山模拟)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竹区。竹子喜温湿,怕渍水,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许多领域可以替代塑料制品,“以竹代塑”应运而生。右图为亚太竹区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7.亚太竹区主要分布在( )①热带 ②亚热带 ③北温带 ④北寒带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B8.亚太竹区适宜竹子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气候适宜,水热充足 B.地势低平,利于种植 C.耕地面积广阔 D.地形平坦A【解析】第7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亚太竹区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和东亚,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和北温带,北寒带没有分布。第8题,读图可知,亚太竹区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适宜竹子生长。竹子通常生长在山地、丘陵和湿地。9.【学科素养·综合思维】读北美洲地形分布图(图甲)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北美洲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2)图中A地为_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只分布在西部沿海狭长地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3)①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据说冬季这里的柑橘树的树干要用稻草包裹起来,你觉得可信吗 _____。试说明理由。答:因为北美洲中部是平原,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以长驱直入,一直影响到墨西哥湾沿岸,给这里带来大风、降温天气。亚热带湿润气候可信【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美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A地位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北美洲西部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所以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第(3)题,①地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因为北美洲中部是平原,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以长驱直入,一直影响到墨西哥湾沿岸,有时气温会骤降20多摄氏度,柑橘树容易受冻害,因此,用稻草把树干包裹起来,这种说法可信。(共22张PPT)单元复习课知识构建导图专题归纳复习专题 亚洲的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影响【典例】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河·禾·合。(1)河:受地势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众多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如发祥于甲_____流域和乙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2)禾:亚洲的___部和南部是水稻的主产区。亚洲人民勤劳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积极贡献。请从气候角度简述亚洲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答:雨热同期,水热充足。(3)合:中国与友好邻邦蒙古国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从海陆位置看,蒙古国属于________,以___________气候为主,畜牧业是其主要农业部门。放射黄河东内陆国温带大陆性解题方法 ◎知特点:由于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甲是黄河,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会读图:第(2)题,从图例可以看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水稻的主产区,水稻喜热喜湿,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能够满足水稻生产需要的水热条件,且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有长江、黄河、恒河、澜沧江等大河,水源充足。第(3)题,从海陆位置看,蒙古国属于内陆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一、亚洲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地势特征地形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中部多高原、山地,四周分布着海拔较低的平原、丘陵地势 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2.河流特征亚洲长河众多,受地势的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流长。3.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二、亚洲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1.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1)经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1)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2)气候影响河流水量。①亚洲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水量呈季节性变化。②亚洲不同区域气候不同→河流数量多少及流量不同。 (2024·兰州学业考)亚洲面积巨大,河流众多。读亚洲水系简图,完成1~2题。1.“水往低处流”。根据亚洲水系结构特征,判断亚洲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B.中部高,四周低C.南北高,中部低D.中部低,四周高B2.一般而言,大河下游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但鄂毕河下游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区农业欠发达,其原因是( )A.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B.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C.流量较小,水源不足 D.夏季白昼短,光照不足A【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四周海洋可以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西伯利亚平原纬度较高,热量较少,所以农业欠发达。 (2024·龙东学业考)读亚洲简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B.全部位于北半球C.地跨寒、温、热三带D.气候类型单一4.图中数码与表示的地理事物的搭配,错误的是( )A.①—阿拉伯海 B.②—中南半岛C.③—乌拉尔山脉 D.④—马来群岛CA【解析】第3题,亚洲跨纬度最广,跨经度较广;亚洲跨东、南、西、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北半球;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亚洲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导致气候类型多样。第4题,读图可得,①是孟加拉湾,②是中南半岛,③是乌拉尔山脉,④是马来群岛。 (2024·湖南学业考)亚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差异显著。右图示意亚洲的人种分布,据此完成5~7题。5.亚洲( )A.东临大西洋 B.西连欧洲C.南临北冰洋 D.北连大洋洲B6.亚洲河流有的有结冰期,有的无结冰期,主要原因是亚洲( )A.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B.地形平坦C.植被类型多样、覆盖率较高D.火山众多7.甲地居民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他们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AC【解析】第5题,亚洲东临太平洋,西连欧洲,北临北冰洋,南连大洋洲。第6题,河流的结冰期与气温有关,亚洲由于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热带的河流无结冰期,北寒带、北温带的河流有结冰期。第7题,甲地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居民属于黄色人种。【学科能力·迁移运用】大洲的地形特征,可以从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分布特点、地势变化特点等方面概括。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沿30°N亚洲地形剖面图(图甲)、沿80°E亚洲地形剖面图(图乙)。材料二 欧洲地形图(图丙)、欧洲不同海拔的陆地占比图(图丁)、世界大洲(南极洲除外)陆地海拔比较图(图戊)。(1)根据材料一分析,亚洲中部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从南北方向看,亚洲大陆边缘的地形类型主要是_____。(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___(填“高”或“低”),_____(填地形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山地多分布在_________(填方位)。(3)欧洲是世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试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高原、山地平原低平原南北两侧【解析】本题考查亚洲、欧洲的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第(1)题,读图可知,亚洲中部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高原、山地;大陆边缘的地形类型主要是平原。第(2)题,欧洲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低,平原所占比例最大,山地多分布在南北两侧。第(3)题,欧洲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主要是受大西洋西风气流的影响,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主要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西风深入。(共28张PPT)第二节 人文环境【地理悦读】 2020年亚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9%,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平均密度仅次于欧洲而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和南部是人口稠密区,人口密度高达300~500人/平方千米。北部、西部和中部广大地区人口稀疏,人口密度一般不到10人。【目标导航】·知道亚洲的人口数量情况和人口增长情况。(区域认知)·结合相关材料,说出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综合思维)·知道亚洲的经济概况,说出亚洲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区域认知)基础知识预习一、人口最多的大洲【填图绘图】 ·圈画:在图中圈出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1.人口数量特征:近些年来,人口增长率略_____世界平均值;但由于人口_____大,亚洲每年新增的人口比重仍然较高。2.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密度大,_____、_______和_____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7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3.影响因素(1)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离海洋较近,平均海拔较低,河流多;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农耕,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2)北部地区气候寒冷,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口分布相对稀疏。低于基数东亚东南亚南亚二、经济发展快,地区差异大1._____________:国际上一般用作统计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2.地位: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但按人口平均,亚洲仅高于_______和非洲,远低于欧洲、_______和大洋洲。国内生产总值南美洲北美洲3.地区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很高:_____、_____属于发达国家。(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东亚、东南亚、_____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_____的一些石油出口国。(3)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些以_____为主的国家。日本韩国南亚西亚农业图解知识2020年各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教材再开发-P12描述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的分布规律。答:亚洲七个,美洲三个,非洲三个,欧洲一个;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发展中国家。人地协调观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人口关系国家繁荣和民众福祉,与资本、技术共同决定经济潜在增长率。目前,世界人口由高增长转为低增长,且重心逐渐南移,部分国家生育率低,“少子”“晚育”成趋势,世界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周期正出现大转折。拓展延伸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1.传统农业与传统经济的束缚。2.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浪费。3.科学技术的投入与经济模式的采用。4.近代的殖民统治与国内局势的影响。核心要点探究主题 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差异情境创设 北美洲是世界第三大洲,地理位置优越,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7%,经济发展不平衡。结合北美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图及文字材料,回答问题。思考1北美洲的发达国家是_____和_______,北美洲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什么样的分布特点 答:发达国家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发展中国家分布在南部。美国加拿大思考2在图中找出美国、墨西哥和海地三国,填写下表。国家 所在地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海地为1) 经济发展水平(高、中或低)美国 北美 ______ ____墨西哥 中美洲 _____ ____海地 中美洲 1 ____49.52高6.75中低思考3简述北美洲的经济发展差异。答:经济发展不均衡,内部差异巨大,既有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有墨西哥等发展水平中等的国家,还有海地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知识归纳 亚洲与北美洲经济发展异同相同点 ①不均衡,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水平中等国家,还有发展水平较低国家②经济总量较高不同点 北美洲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亚洲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变式训练 下列关于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不大 B.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亚洲全部是发展中国家 D.工业在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B【解析】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国家经济以工业为主,有的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亚洲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但也有少数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等。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给亚洲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课后作业测评 (2024·广州期末)读亚洲与欧洲人口密度分布图(图甲)和六大洲人口增长情况图(图乙)。据此完成1~3题。1.亚洲人口分布较稠密的地区是( )A.北亚和东亚 B.日本群岛和印度半岛C.南亚和西亚 D.中国西部和朝鲜半岛2.亚洲目前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数约为46.4亿(2020年),亚洲人口( )A.增长速度最快 B.老龄化问题严重C.约占世界人口3/5 D.增长速度缓慢BC3.关于亚洲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中部人口稀疏——地势较高 B.阿拉伯半岛人口稠密——纬度低C.北亚人口稀疏——沙漠广布 D.印度尼西亚人口稠密——湿热A【解析】第1题,北亚因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人口稀疏;日本群岛与印度半岛因地处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西亚因为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人口稀少;中国西部因干旱与高寒,自然环境不好,人口稀少。第2题,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亚洲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发达国家高,少数国家出现人口老龄化;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60%;亚洲人口总体来看,增长较快,高于欧洲与北美洲。第3题,亚洲中部是青藏高原与帕米尔高原,地势较高,气温低,高寒缺氧,人口稀疏;阿拉伯半岛因降水少,严重缺水,人口稀疏;北亚因纬度较高,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极其缓慢,生活环境不好,人烟稀少;湿热的地方不适宜人类生活与生产,一般来说人口稀疏。4.读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类产业构成图,由图可知,五国产业构成差别很大,这说明( )A.亚洲各国自然条件差别很大B.亚洲各国人口数量差别很大C.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D.亚洲各国政治制度差异很大C【解析】读图可得,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国家的产业比值不同。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大洲内部国家文化多样,经济差异明显。下表为亚洲部分国家人口数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2020年),据此完成5~6题。国家 日本 韩国 中国 印度 越南 孟加拉国人口数/万人 12 576 5 178 144 350 137 860 9 741 16 46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 40 146 31 497 10 484 1 965 3 499 1 9985.下列有关亚洲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数量多 B.发展水平差异大C.发展水平高 D.整体实力强大B6.人口众多,给亚洲带来的影响是( )A.有利于环境的发展B.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沉重的压力C.与经济和环境的发展正相适应D.有利于亚洲经济的腾飞B【解析】第5题,亚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展水平低,整体实力还不够强大,表中只有日本、韩国为发达国家;亚洲发展水平差异大,日本、韩国为发达国家,缅甸、蒙古是很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第6题,亚洲人口众多,造成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亚洲人口多,消费人群多,容易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人均资源少,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沉重的压力;亚洲人口太多,对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中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明显,但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图1为中亚五国地形图,图2为中亚五国人口、面积柱状图。据此完成7~9题。7.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其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中纬,多地形雨 B.河流稀少,空气干燥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植被稀疏,风沙盛行8.下列中亚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A.土库曼斯坦 B.哈萨克斯坦C.塔吉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9.影响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矿产 C.水源 D.土壤CBC【解析】第7题,中亚位于亚欧大陆内部,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故降水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空气干燥,植被稀疏,风沙盛行是中亚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结果,不是成因。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人口数量除以领土面积可得人口密度,四个选项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哈萨克斯坦。第9题,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十分匮乏。水源成为制约中亚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中亚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中亚东南部是高原山地地形,有冰川分布,是中亚河流的主要水源地。因此,中亚东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共3张PPT)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大单元素养目标大解说学法点津1.本章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掌握分析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进而学会迁移运用,分析其他大洲的地理位置。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的学习,掌握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进而分析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运用相关资料,学会分析其他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及相互影响产生的结果。3.学习亚洲的人文环境,通过对亚洲各区域经济的学习,知道亚洲内部的经济差异,进而联想到大洲之间的经济差异。分析亚洲的人口特点及分布特征,能够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影响亚洲人口分布的原因。4.本章学习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问题和任务,在情境的创设上要关注区域差异,侧重空间联系与相互作用。选择当前社会热点作为情境创设的基本素材。:21世织纪教痘2订世看,27G2@P·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依据亚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亚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 域认知我们生活的的空间分布概况。大洲——亚洲·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亚洲地形河流和气候之间的相互影响。地理实践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单元复习课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第1课时世界第一大洲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第2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多样的气候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人文环境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