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矮陂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矮陂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惠城区矮陂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检测
道德与法治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1. 2022年11月14日起,已经参加惠州市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可以购买惠医保,惠医保能极大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惠州市此举的意义在于( )
A. 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民的同等富裕
B. 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C. 彻底解决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增强人民幸福感
D. 政府坚持以公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无数万吨船舶从广东各港口起航,劈波斩浪,筑梦深蓝,广东正不断构筑更大的“蓝色伙伴关系”生态圈。这一生态圈扩大的直接原因是坚持了( )
A. 基本经济制度 B. 依法治国方略 C. 对外开放政策 D. 共同富裕原则
3.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这一古语强调的理念是( )
①与民共利 ②国家繁荣 ③人民至上 ④公众参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以下事例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
A. 医生远程操控机器人给病人完成外科手术
B. 市民出门只用手机支付就实现了商品购买
C. 中学生小强用包装纸和雪糕棍儿制作台灯
D. 乌镇以十年互联网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小镇
5. 九年级某班举行“法治头条”交流活动,许东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收集的法治新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众多法律法规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下符合许东同学收集的法治新闻主题是( )
A. 良法先行 B. 善治为辅 C. 特殊保护 D. 社会发展
6.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式”基层工作法的特点规律是用科学理念建立健全多层次协商、多元化协同、多渠道协作机制,创新移动互联时代群众工作方法,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实践。“枫桥式”基层工作法( )
A. 是加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最好方式 B. 能彻底解决基层生活中的矛盾纠纷
C. 表明我国重视建设创新型法治政府 D. 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这一根本制度
7. 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以下能够体现两者关系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②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宪法修正案(草案)》
③人民网开设“领导留言板”页面,供全国网友留言反映问题,晓畅民意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博主“蜡笔小球”因犯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被法院处以刑罚处罚,网络主播黄某因偷逃税款被税务机关处以巨额罚款……“蜡笔小球”和黄某被处罚( )
A. 警示我们增强尊法学法守法意识 B. 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C. 说明网络主播严重制约行业发展 D. 有利于提升司法机关的执法水准
9. 下图告诉中学生,落实“双减”政策需要做到( )
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 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
10. 某校开展“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主题活动。以下是李明同学收集的几项内容,其中与勤劳勇敢相符的是( )
A.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B.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C.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D.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11. 该部法律应新时代需要而制定,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突出青少年,强调教育和实践融合,内容涵盖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象征和标志、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各个方面。据此推断,该部法律是( )
A. 民族团结促进法 B. 爱国主义教育法 C. 英雄烈士保护法 D.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12. 从“汉字听写大赛”到“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文化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及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越古老的文化越有魅力,要全面地继承 ②现代传媒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③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④中华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3. 2023年11月,我国提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人口政策不断优化。此举基于( )
①人口发展变化形势 ②增强社会活力的需要
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下图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
A. 广东城乡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 B. 广东资源环境的保护成效明显
C. 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遥遥领先 D. 示范区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5. 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以下小静制定的低碳行动四种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 方案一:学习垃圾分类回收知识 B. 方案二:选用可再生的材料制品
C. 方案三:养成物尽其用文明习惯 D. 方案四:少量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16. 2023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2周年。72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彪炳千秋、利泽万代、亘古未有的历史功绩,西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由此可见,西藏( )
①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②综合实力正在稳步地前进
③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依法享有了高度的自治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2023年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指出,希望更多两岸青年成为同心同行、携手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不断贡献青春力量。可见( )
①解决台湾问题需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②两岸对实现和平统一已完全达成共识
③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④两岸青年是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 川藏铁路是“十四五”铁路建设的“头号工程”。该铁路从四川成都出发,“穿七江过八山”,攀上世界屋脊,最终到达西藏拉萨,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难度最大的超级工程;建成后,坐火车从成都去拉萨的时间将从40多小时减少到13小时左右。川藏铁路是( )
①推动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团结路”
②拉动沿线经济,走向同步富裕的“发展路”
③加强国防建设,巩固边疆稳定的“安全路”
④贯彻一国两制,促进文化交流的“繁荣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9. 2022年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党领导人民逐梦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连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②我国已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③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 农民的辛苦耕作,收获希望与幸福;教师立德树人,播洒智慧与关爱;医生救死扶伤,护佑生命与健康……劳动者的手,让我们自豪,更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的张力和合力,让我们倍感钦佩。这表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
A. 践行中国方案 B. 坚持中国道路 C. 弘扬中国精神 D. 凝聚中国力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6分,共4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党中央立法工作安排,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1)上述材料传递了哪些信息?(4分)
材料二 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面向全体人民教育,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必将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据此小明认为,通过教育引导让爱国主义深入人心就行,没必要出台专门的法律。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如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关键材料等领域,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二 某校开展“校园科技节”活动,要求学生收集资料,亲近科技,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争做“科技小达人”。以下是小华同学收集的两则资料。
资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资料二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每年都有很多作品参赛,其中有不少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加快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青少年应如何亲近科技,争做“科技小达人” (6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某校九年级(1),请你参与其中。
探究一 贯彻新发展理念
为了贯彻二十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广东省不断探索。
作为一 广东发布2023年第2号总林长令:强调要全面加强森林、草原、陆生野生动植物等资源保护管理,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作为二 2023年新加坡知识产权周中文专场活动在广州举办,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共襄盛举,超1000人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参与活动。
作为三 2023年7月28日,中共广州市白云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白云特点的“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作为四 2023年11月16日,数字湾区 智瞰未来“百会千行万业”高质量创新产融对接大会在佛山南海举行,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
广东作为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4分)
探究二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指出,近年来,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也要看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突出短板在县、薄弱环节在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部署实施该工程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惠民富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对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为什么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6分)
探究三 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要条件。中国式现代化 青年的回答——系列短视频之《佛山稻田里的农机为何也会“无影脚”?》,2023年11月19日正式上线。青春“答”人陈观海带领大家走进广东省佛山市吉田村无人水稻农场,我们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们要树立崇高理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答卷。
(3)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答卷,当代青少年应该如何作答?(6分)1-5 B C B C A
6-10 C B A D B
11-15 B B B B D
16-20 A B B B D
21、(1)①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②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③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2) 观点错误。
①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入法体现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22. (1)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2)①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③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
④积极参加各种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23. (1)作为一: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二: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作为三:体现了协调发展理念;作为四:体现了创新发展理念。
(2) 部署实施该工程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惠民富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①树立目标,努力学习;
②要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
③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④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骨气,做有自信、能自强的中国人,在不懈奋斗中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